浙江路橋是蘇州河上第幾座橋?

2020-12-22 融媒日記

管天瑞 文/攝

《情深深雨濛濛》可以說早已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了,那不知大家對《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從橋上縱身一躍跳入河中的那個經典的畫面還有沒有印象。大多數人曾誤以為這個鏡頭是在蘇州河上十分有名的外白渡橋上拍攝的,但實際上,那座位於上海影視基地的橋的原型是位於蘇州河上的浙江路橋。

浙江中路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總長1331米,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租界時代名為浙江路。一般而言,上海道路的命名與全國省份的方位大致相同;上海道路的命名還有一個規則,南北走向是省的名稱,東西走向則是省以下的市、地區、縣的名稱,浙江路就是如此。浙江中路由南到北與南京東路 、寧波路、北京路、蘇等多條道路交匯。這條路整體沿路多旅社,在臨近末端的位置,大大小小開著許多五金店。由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駐滬辦事處曾經在這段路上,附近還有著許多回民飯店和牛羊肉銷售處。

浙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而臨近浙江中路的南京東路一直以來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也是上海的十大商業中心之一。南京路是全天候的步行街,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總有數十萬來自全球各地的人來到這裡觀光、購物,或是漫步休閒街頭,領略海派都市風情,這川流不息的人潮,是繁華的步行街上又一道華麗的風景線。

其實有一點說來也巧,這幾次我走下來的凡是有橋的路,基本都位於蘇州河的兩側,乍浦路橋與烏鎮路橋這兩座橋無一例外。而我這次所走訪的浙江路,也有著一座橫跨蘇州河兩岸的橋——浙江路橋。望著波光粼粼的畫面,細細一想,這不就是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常常掛在嘴邊的「江浙滬」嗎?但感到可惜的是,當我興致勃勃的到達浙江路橋後,卻被告知浙江路橋即將開始移橋大修,故早已禁止行人出入。萬般無奈的我,只能在河岸兩畔去觀賞這被我自定義為「江浙滬」的景色。往東邊望去,陸家嘴的高樓大廈看起來忽閃忽現,從外白渡橋數過來,浙江路橋是蘇州河上的第七座橋,也是蘇州河上僅存的第二座鋼結構老橋,更是我國乃至亞洲唯一一座僅存的魚腹式鋼桁架橋梁。它只比外白渡橋年輕一歲,始建於1880年,從誕生至今已有百餘年,在蘇州河橋梁大家族排「老二」,是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誠然,浙江路橋和外白渡橋兩座橋的外觀十分相似,橋的兩側也都有著十分相像的網狀紋飾。不過在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外白渡橋有著兩個拱形,大體呈「m」形,而浙江路橋則是「n」形。在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滄桑歲月後,這座老橋成為了上海發展的時空縮影。

西下的夕陽,淡淡的。她那斜長的餘暉,溫和地輕撫在浙江中路的肌膚上。路旁小店,玻璃櫥窗,屋頂窗扉,映襯著滿滿的金黃。

相關焦點

  • 乍浦路橋、外白渡橋、四川路橋…蘇州河上的橋要變樣了!
    上海市政總院大橋設計研究院、蘇州河景觀提升工程設計負責人韓雯告訴海岸君,「減法」是指讓橋上冗餘的電線「落地」,調低原本燈光的亮度,把多餘的去掉,才能把百年橋梁的「原汁原味」最自然地展現出來。 和乍浦路橋一樣,為了配合蘇州河兩岸年底42公裡貫通,河上既有33座橋梁都在全面分析評估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造方案。
  • 乍浦路橋、外白渡橋、四川路橋……蘇州河上的橋要變樣了!
    上海市政總院大橋設計研究院、蘇州河景觀提升工程設計負責人韓雯告訴海岸君,「減法」是指讓橋上冗餘的電線「落地」,調低原本燈光的亮度,把多餘的去掉,才能把百年橋梁的「原汁原味」最自然地展現出來。和乍浦路橋一樣,為了配合蘇州河兩岸年底42公裡貫通,河上既有33座橋梁都在全面分析評估後,提出了針對性改造方案。
  • 蘇州河上的30座橋,儂經常從哪座過?
    上海蘇州河沿岸42公裡岸線即將貫通,日前,上觀新聞記者從黃浦江沿蘇州河逆流而上,從蘇州河水閘一直到上海中環線的真北路橋,挨個兒為蘇州河上的30座橋梁留下「標準照」——浙江路橋1880年修建,如今已有138年的歷史。浙江路橋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的老橋之一,從側面看,整個橋身像一條剔除了魚肉的魚骨架。這種結構既兼顧了受力,又使得橋的外觀漂亮,非常經典。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唱橋會——歌曲背後的集體創作
    7月11日是一個星期六,梅雨季的餘威還未散去,悶熱與潮溼的天氣裡,大家撐著傘開展了一次風雨無阻的「唱橋會」,在綿綿細雨中一路漫步、收集、分享與創作。本次行程從外白渡橋到恆豐路橋,中間途經乍浦路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山西路橋、福建路橋、浙江路橋、西藏路橋、烏鎮路橋、新閘橋和成都路橋,總共跨越了12座橋,可以說是大多數參與者迄今為止過橋數量最多的一次沿蘇州河的行走。
  • 沿蘇州河而行·圖集|《此河舊影》裡的橋串起一趟旅程
    我將文末列出的八座橋的名字抄寫在筆記本上:「長壽橋、昌化橋、江寧橋、西康橋、寶成橋、武寧橋、曹楊路橋、中山橋」,計劃從「上海印鈔廠」所在的曹楊路橋出發,將「大英博物館樣式的著名造幣廠」作為終點,充滿期待地踏上了旅程。
  • 走通蘇州河 領略濱水新風情
    外環吳淞江橋→武寧路橋臨空音樂公園這是上海第一座音樂主題公園,造型源自白玉蘭花朵,花朵中心部分是臨蘇州河的「露天音樂劇場」。值得一提的是,園內有400米長的主園路,選用上海市花白玉蘭作為行道樹。隨著產業轉型,工廠也開始尋找出路,如今成了蘇州河畔新興的創意產業園區。寶成橋寶成橋是一座人行橋,自行車須推行通過。這座橋也是蘇州河上不容錯過的景觀橋,橋身整體採用宮廷黃色,人行橋踏步用的是大理石裝飾,兩頭還有4根希臘古典藝術燈柱。
  • 一條河 一座城!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溯流而上,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途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6個區。蜿蜒綿長的河水,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溫柔的生命印記,城市空間就這樣沿著河堤兩岸,密密生長。 現在河不臭了,路變乾淨了,但河堤的「老味道」還在,之前一路走來只覺得變化極大,唯有這段河堤,還是許多上海人記憶中熟悉的樣子。   途中,還能見到強家角橋,它是蘇州河上「最後渡口」的所在地,直到1997年最後一班渡輪停航前,還承擔著運送市民過河的任務。後來隨著一座座橋梁架起,過河不再成為難題,而強家角也見證了蘇州河交通從渡輪向橋梁轉身的最後一幕。
  • 電影之外,真實四行倉庫和蘇州河竟還有這些故事?
    暫時忘掉燈光璀璨的黃浦江安靜的蘇州河也是很多上海人心中的母親河說到上海的水系,相信大部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浦江吧,因為外灘的絢麗已經印刻在太多人的心裡,成了這座城市的名片。然而,在很多老上海人的眼中,如今安靜的蘇州河,才更為親切,就像是家門口的老友,雖然平凡(其實一點也不平凡,簡直傳奇好嘛),也經歷過有些痛苦的日子,但你知道它永遠都會在那。上海是一座「依水而建,依水而興」的城市,作為母親河她一直影響著並見證著這座城市從開始到繁華的全部歷程。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外白渡橋邊上的蘇州河綠道黃浦段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沿河建起大型居住區
    沿蘇州河綠道漫步 張左之 攝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從一片田園風光轉變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承載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對它的情感與回憶。10月25日的「沿蘇州河而行」漫步從昌化路橋到江寧路橋、鎮坪路橋、寶成橋再到武寧路橋,途經中遠兩灣城、新湖明珠城及半島花園等大型住宅區。武寧路橋下隨薩克斯起舞的人。
  • 沿蘇州河而行|沒有圍牆的公園·開篇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園林型公園,在城市中散布著各種有著綠色植被和基礎設施的公共空間,如河濱步道、公共綠地、社區花園,甚至沿蘇州河的橋上和橋下,人群甚至其他生物自然而然地在這些空間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 上海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有哪些好去處?詳細攻略來了
    根據計劃,上海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將爭取在2020年內實現基本貫通開放。為更好體現沿岸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蘇州河兩岸將分為「典雅蘇州河」「華彩蘇州河」「秀美蘇州河」三段進行演繹。屆時,蘇州河兩岸將有哪些好去處?
  • 讓蘇州河熱鬧起來 讓蘇州河生龍活虎起來
    一江一河是上蒼賜予上海的兩大優質自然旅遊資源。作為一名市民,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對黃浦江的開發還可以,對於蘇州河利用卻還很不夠。流經上海市區的黃浦江比流經英國倫敦市區的泰晤士河、流經法國巴黎市區的塞納河寬闊得多,江上遊輪、貨船來來往往十分熱鬧。可惜的是,黃浦江流經市中心的一段不那麼長:大體上就是從楊浦大橋至盧浦大橋吧。再則,由於江面寬闊,遊人若在兩岸欣賞船隻,白天的觀感並不醒目。而蘇州河自西向東橫穿整個上海市區,幾乎全是繁華區域。
  • 在蘇州河橋下建遊樂園 上海巧用「邊角料」探索橋下空間微更新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27日報導:日前,上海蘇州河上的兩座橋衝上了微博熱搜:凱旋路橋和古北路橋的下方建了兩處遊樂園,形成「車在橋上行,人在橋下憩」的景象。在灰撲撲的高架、立交襯託下,兩處鮮豔的橋下空間顯得頗具反差美。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在夢清園做自然教育:人與河的共舞
    本文圖片均為 唐繼榮 攝百多年前,來自西方的冒險家們沿著吳淞江溯流而上,到達了盛產絲綢的蘇州城,於是將途經的河流稱作「Soochow Creek」,意為「通向蘇州的小河」。「蘇州河」之名自此流傳開來。隨河流之名一同興起的,是河兩岸的建築與產業。外白渡橋、禮查飯店、百老匯大廈、上海郵政總局……十裡洋場的繁華在水汽中氤氳遠去。
  • 131年前,蘇州河邊的「華人公園」,現在怎麼樣了?|睡前分享
    新年伊始,全新貫通的蘇州河42公裡綠道成為市民遊客的休閒好去處。其實,早在130多年前,蘇州河畔就是當時上海市民重要的休閒場所。蘇州河邊上的「華人公園」,就是明證之一。近日朋友送來的一張歷史照片與此相關,勾起了這段往事。朋友送來的照片雖已嚴重變色,但畫面依然清晰。
  • 「探索」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2公頃公園綠地,四季皆有景
    市綠化市容局說,12月底,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將實現基本貫通 ,綠道也將基本建成。蘇州河兩岸將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今後,沿河將演繹春賞花、夏有陰、秋觀葉、冬賞姿的美景。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這座橋的誕生,曾是很多人的期待。蘇州河這種打通斷點的方式,也將成為蘇河沿岸濱水空間「一軸」的核心架構——聯通立體空間,跨越城市軌跡。據介紹,靜安區將沿著蘇河岸線構建多個環形「跑道」:通過串聯沿線多座跨蘇州河橋梁,無縫銜接形成環通的慢跑線路,兼顧各類人群的需求,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在此基礎上,蘇河沿岸還將營造多處各具特色的「休憩」空間,增加便民設施,提升景觀品質和遊憩功能,加強濱河與腹地的聯動。所謂「六點」,則是要演繹「蘇河舞臺」,點亮水岸花園。
  • 合肥最高橋鋼箱梁主梁順利合龍 將軍嶺路橋將為肥西、高新搭建直通道
    9月6日上午,引江濟淮(合肥段)3座市政橋梁工程三標段將軍嶺路橋鋼箱梁主梁(跨河部分),在最後一片鋼箱梁主梁精確調整就位後順利合龍。將軍嶺路橋是跨越引江濟淮河道的特大型橋梁,主塔高度116米為當前全市最高,建成後將成為引江濟淮標誌性景觀橋梁。
  • 九子公園將打造「蘇州河邊的小客廳」
    這座蘇州河畔的公園,也被稱為九子公園。 在蘇州河貫通工程中,蘇河南岸黃浦段岸線總長約3公裡,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成都路橋。緊挨著成都路橋的九子公園,是這段岸線最大的公共綠地。今年,九子公園再度升級,為人們提供更時尚的休閒、會友、遊戲、鍛鍊場所。 1949年的老地圖上,九子公園還是民豐、華豐兩家造紙廠。等到2006年,第一座公園建成。其東側南蘇州路1295號倉庫,也華麗轉身,成為一片創意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