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天瑞 文/攝
《情深深雨濛濛》可以說早已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了,那不知大家對《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從橋上縱身一躍跳入河中的那個經典的畫面還有沒有印象。大多數人曾誤以為這個鏡頭是在蘇州河上十分有名的外白渡橋上拍攝的,但實際上,那座位於上海影視基地的橋的原型是位於蘇州河上的浙江路橋。
浙江中路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總長1331米,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租界時代名為浙江路。一般而言,上海道路的命名與全國省份的方位大致相同;上海道路的命名還有一個規則,南北走向是省的名稱,東西走向則是省以下的市、地區、縣的名稱,浙江路就是如此。浙江中路由南到北與南京東路 、寧波路、北京路、蘇等多條道路交匯。這條路整體沿路多旅社,在臨近末端的位置,大大小小開著許多五金店。由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駐滬辦事處曾經在這段路上,附近還有著許多回民飯店和牛羊肉銷售處。
浙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而臨近浙江中路的南京東路一直以來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也是上海的十大商業中心之一。南京路是全天候的步行街,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總有數十萬來自全球各地的人來到這裡觀光、購物,或是漫步休閒街頭,領略海派都市風情,這川流不息的人潮,是繁華的步行街上又一道華麗的風景線。
其實有一點說來也巧,這幾次我走下來的凡是有橋的路,基本都位於蘇州河的兩側,乍浦路橋與烏鎮路橋這兩座橋無一例外。而我這次所走訪的浙江路,也有著一座橫跨蘇州河兩岸的橋——浙江路橋。望著波光粼粼的畫面,細細一想,這不就是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常常掛在嘴邊的「江浙滬」嗎?但感到可惜的是,當我興致勃勃的到達浙江路橋後,卻被告知浙江路橋即將開始移橋大修,故早已禁止行人出入。萬般無奈的我,只能在河岸兩畔去觀賞這被我自定義為「江浙滬」的景色。往東邊望去,陸家嘴的高樓大廈看起來忽閃忽現,從外白渡橋數過來,浙江路橋是蘇州河上的第七座橋,也是蘇州河上僅存的第二座鋼結構老橋,更是我國乃至亞洲唯一一座僅存的魚腹式鋼桁架橋梁。它只比外白渡橋年輕一歲,始建於1880年,從誕生至今已有百餘年,在蘇州河橋梁大家族排「老二」,是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誠然,浙江路橋和外白渡橋兩座橋的外觀十分相似,橋的兩側也都有著十分相像的網狀紋飾。不過在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外白渡橋有著兩個拱形,大體呈「m」形,而浙江路橋則是「n」形。在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滄桑歲月後,這座老橋成為了上海發展的時空縮影。
西下的夕陽,淡淡的。她那斜長的餘暉,溫和地輕撫在浙江中路的肌膚上。路旁小店,玻璃櫥窗,屋頂窗扉,映襯著滿滿的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