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老師說現在教師進行的繼續教育真的是形式主義,可不可以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讓教師利用暑假集中進行學習的形式。
01
現如今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教師的繼續教育實行的是全員的遠程網絡培訓和選派教師外出集中培訓的模式。而這些培訓都是由國家和各省組織的,稱之為「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其中全員的培訓基本在學期中進行,教師自行完成學習任務,而集中培訓多安排在暑假。
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教師繼續教師一般是在寒暑假把教師集中組織起來上課,還要進行考試。
不能否認的是,現在的教師繼續教育形式大於內容,很多教師都是打開學習網頁掛著以完成學時,為了突破這些課程一般學習一段時間就得點擊一下的限制,很多老師真是腦洞大開,各種方法都用上了。甚至現在還有人專門做著老師繼續教育掛網的生意。很少有老師能靜下心來學習學習。
02
但我看到這個問題,怎麼有些另樣的感覺,我們老師憑什麼經常責怪學生學習不主動不自覺呢?
要談論這個問題首先建立在老師要不要繼續教育的基礎上。我相信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哪一位老師敢理直氣壯地說自己不需要不斷學習,接受繼續教育。
而我們知道繼續教育的必要性,而繼續教育又是國家要求進行的學習項目,國家也為此開發了許多課程。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儘可能地讓自己能學習些新的理念和技術呢?
我們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總說,學習是自己的事,同學們要主動要努力。那我們自己在面臨學習時又是怎麼做的呢?
如果學習不主動,沒有學習的動力,現在的基於網絡學習的繼續教育是形式,那過去集中學習的繼續教育就不是形式了?
03
作為一位老教師,這兩種形式的繼續教育自己都經歷過。
記得那時間我們集中學習得去市裡,既要集中聽課,還得考試。至於聽課效果,考試形式就不詳說。但我可以肯定地是,當時沒有主動學習欲望的老師,這種方式也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而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還加重了老師的經濟負擔,每天的吃飯、住宿都得自己掏錢。
到現在自己都記得,開始幾年我們總是住在一個叫「安慶飯店」的賓館,四個人一間房,3.5元一晚(後漲到了4元)。不錯的是每個房間還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要知道現在看這4元錢真不叫錢,但對於當時拿151元錢一個月的我來說並不算小數字。
後來工資漲了,但4元一晚的住宿也就成為歷史了。
04
現如今,在這個資訊時代,網絡學習應該是成本最低,也最方便的學習形式,再回到過去那個時代的方式,那也算歷史的倒退。
而且為了開闊老師們的視野,豐富培訓形式,現在的繼續教育,面授也是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老師越走越遠,卻都是國家買單,只是不是全員參與。
總之一句話,老師沒有學習的動力,再先進的學習方式都只能是形式。
老師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或者說老師不願意學習,這不只是老師自身的原因。其實這與前期俞敏洪提出的「現在的教師很少看書」引發的討論是一個道理。教師們不能主動加強自己的學習,於現在的教育缺乏激勵機制,教師們的工作負擔重等都有直接原因。
當然教師們自己也不是沒有原因,也該到我們從自身找找原因的時候了。不然真的可能會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