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人轟炸航空兵即將誕生:國產最大攻擊無人機彩虹五號首飛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是無人機事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各國都競相研製和發展了幾百種各種用途的無人機。在軍事上,尤其以美國「MQ-1捕食者」和「MQ-9死神」為代表的攻擊型無人機最為耀眼,中國也不甘落後,緊追美國,在幾乎同一時間自主研製並裝備了彩虹-3、彩虹-4、GJ-1/攻擊-1(翼龍無人機的自用型)等察打一體無人機,同時配套了品種豐富的無人機專用彈藥,在技術上與美國齊頭並進,並具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這些現役攻擊無人機都有些共同弱點,一是不能配備最新最尖端的航空作戰設備,無人機不像有人駕駛作戰飛機那樣反應敏捷,作戰樣式比較單一,抗幹擾能力比較脆弱,容易被敵人「釣」下來,所以只能採用相對簡單的機載設備,對作戰能力有一定削弱;二是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走「便宜量又足」路線,大量採用成熟技術來控制成本,不會不惜血本地採用特別高端、昂貴的技術,在戰場上也還是配角而非主角;三是只能對付孤立點目標,現役攻擊無人機的主要戰術是採取空中巡航待機和偵察,發現目標後,使用輕小彈藥進行攻擊,主要對付沒有防空能力的輕型地面武裝,例如敵人輕型摩託化步兵分隊、遊擊隊或恐怖分子。
所以現役無人攻擊機,包括美國和中國的所有型號,均只能是有人駕駛作戰飛機的補充,只是輔助作戰力量,遠遠不能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角。
現在,攻擊無人機事業的發展或許發生了一些革命性的進步,由於中國一個新型號無人機的首飛,顛覆了無人機的傳統作戰模式,無人轟炸航空兵已經呼之欲出,即將誕生。
據央視新聞8月30日報導,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彩虹五號」,日前在甘肅實現了首飛。「彩虹五號」無人機是在「彩虹-4號」無人機基礎上的放大改進型。與「彩虹四號」相比,「彩虹五號」的起飛重量提高了2.3倍,載重能力提高了2.5倍,配備更為完善的偵察、指揮和武器彈藥,從外形尺寸、起飛重量,到作戰能力都達到了國際上的領先水平。
我們先來看看國產「翼龍」和「彩虹四號」無人機的主要性能:
「翼龍」無人機中低空長航時多用途無人機,2012年首次以實機亮相珠海航展,2014年出現在珠海航展上的「翼龍」無人機已經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識別標誌,機身編號76024,部隊代號GJ-1「攻擊-1」。這意味著「翼龍」無人機那時已經裝備部隊正式使用。翼龍機長為9米,翼展為14米,機高為2.77米。採用100馬力活塞式發動機驅動。起飛重量為1100千克,武器載荷是200千克,燃料載荷為300千克。最大航速280公裡/小時,航程達到4000公裡,續航時間達20個小時以上。
彩虹四號屬於中空長航時無人機,比翼龍還要大一圈,機身長度9米,翼展18米,最大起飛重量1330公斤,最大任務載荷345公斤。安裝一臺奧地利生產的ROTAX914型活塞發動機,水平對置4缸廢氣增壓,排量1.2L,輸出110馬力,使用變矩恆速螺旋槳。最大升限8000米,作戰高度5000米,最大續航時間38小時,最大航程5000公裡。該機於2010年開始研製,2011年9月首飛,2013年完成研製,目前已批量出口中東某國。
剛剛首飛的「彩虹五號」,體型和重量均比翼龍和彩虹四號有所放大,飛行性能和作戰能力更加強悍,是目前國內重量最大、尺寸最為巨大的攻擊型無人機。起飛重量達到了3000公斤,最大載彈量達到0.9噸,翼展25米以上,最大飛行速度4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空中巡航時間可達30小時以上。
在動力上,「彩虹五號」配備一臺國產渦槳-9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以國產直-9直升機所使用的渦軸-9型渦輪軸發動機的渦槳改型設計,當初的研製目的是為了給哈飛的運-12運輸機配備動力。渦槳-9輸出功率506千瓦,這是中國首次在3噸級級無人機上安裝渦槳發動機。而在此之前的翼龍、彩虹-4等型號,均安裝100馬力級別的小功率活塞發動機,使飛行性能和作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彩虹五號使用渦槳發動機,可以使其巡航飛行高度提高到15000米,作戰高度達到9000米。這樣的飛行性能與美國最新型的MQ-9死神無人機大體相當。
、
由於「彩虹五號」的載彈量增加至0.9噸,其機翼下可以掛載的彈藥種類更加多樣化,進而帶來戰術的巨大變化。現役的中國翼龍和彩虹四號攻擊無人機也可配備多種彈藥,但多屬於專用的輕小型彈藥,重量多數是50公斤級別的,相當於美國海爾法反坦克飛彈的重量級別(100磅)。包括50公斤級別的射程8公裡的「射手一號」空地飛彈,AR-1型反坦克飛彈,射程2到5公裡、精度15米的50公斤級小型衛星和雷射制導炸彈,甚至空空飛彈也可裝載。這些彈藥的特點都是過於輕巧,威力不大,每架無人機掛載彈藥數量較少,打擊重型部隊和集群目標的能力不足。
而彩虹五號高達0.9噸的載荷重量,使其彈藥配置更為廣泛和靈活,尤其是可以掛載250公斤和500公斤級別的通用彈藥。各國空軍的航彈,250公斤和500公斤口徑航彈的種類最為豐富,中國空軍也不例外,在這兩個級別研發了多種航彈,配備在各類有人駕駛戰鬥機上,包括雷射制導和衛星制導的爆破航彈,雲爆彈,反坦克子母彈,防區外攻擊彈藥、反跑道炸彈,電視制導的小型空地飛彈等等。
以彩虹五號的載彈能力,可以直接部署到前線機場,與空軍的前線航空兵混編,實現武器彈藥的通用化,後勤保障的便利化。
彩虹五號的另一個革命性的標誌是實現了真正的戰場ISR能力,即情報、監視與偵察(ISR)能力。在此之前的國產翼龍無人機只配備一座「四合一」穩瞄平臺,就是我們俗稱的光電球,包括可見光、紅外、雷射測距和雷射指示四種功能,作用距離僅15公裡;國產「彩虹四號」無人機除「四合一」穩瞄平臺以外,還機身中部配備一個小型合成孔徑雷達,作用距離30公裡。翼龍和彩虹四號都僅具備簡單的戰場偵察和攻擊能力。
彩虹五號的傳感器設備更加強大,在光電穩定平臺後面,安裝了一部大尺寸的合成孔徑雷達,可實現80公裡距離上複雜氣象條件下的晝夜戰場探測和控制能力,能夠穿透敵人的偽裝或遮蔽物。彩虹五號還可攜帶通訊指揮設備,和其他無人機共同編組,採用聯合監視+攻擊,或者指揮長機+攻擊機群的作戰樣式。
無人機裝備合成孔徑雷達,在衛星數據鏈支持下,可用於執行類似美國E-8戰場監視機戰場的任務(E-8的合成孔徑雷達探測距離為250公裡),使用合成孔徑雷達掃描戰場,提供大範圍、多批次目標數據和戰鬥控制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操作人員可向有人和無人作戰飛機,地面部隊的戰術飛彈或火炮發出指令,進行實時火力支援。從而實現更加有效的空地一體聯合作戰,這是一次無人機作戰領域的革命。
目前的現役攻擊無人機,主要打擊孤立的戰術點目標,往往作為一種作戰中的輔助手段出現。而有了「彩虹五號」這樣一架無人機中的「旗艦」。
在未來,完全可以作為一種主戰裝備,像有人駕駛的轟炸機和強擊機一樣獨立執行作戰任務。
在未來,中國空軍完全可以用彩虹五號組成獨立的戰術轟炸無人機團,配備各種精確制飛彈藥,對敵人的指揮中樞、重型裝甲部隊、各類火器陣地等目標,實施偵察-識別-指揮-攻擊一體化的打擊行動。
或許,隨著彩虹五號等更多機型的面世,空軍會誕生一種新型部隊——無人轟炸航空兵部隊。
「彩虹五號」才是未來戰場上的真正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