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98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首飛成功

2020-12-05 環京津網

原標題:飛鴻98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首飛成功

圖為團隊成員慶祝成功。 樊曉軍 攝

近日,飛鴻98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首飛取得圓滿成功。項目團隊在前期初樣研製階段成果的基礎上,完成了航電優化設計、控制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攻關,順利轉入正樣研製階段,結合合同交付完成了首架機試飛。

飛鴻98無人運輸機以運-5B運輸機為基礎平臺,利用無人化創新技術改裝而成,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任務載荷重量1.5噸,最大容積量15立方米,飛行高度4500米,巡航速度 180千米/時,最大航程1200千米,起飛與著陸距離最短僅150米。

據悉,2017年8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與順豐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飛鴻98無人運輸機的成功研製,對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航空物流成本、解決飛行員短缺及人體疲勞極限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航天科技網站

相關焦點

  • 順豐飛鴻-98大型無人機公開首飛運5B「再上戰場」
    -98大型物流無人機(下稱飛鴻-98)演示飛行試驗。本次演示飛行試驗是飛鴻-98國產化大型物流無人機繼首飛成功和取得國家民航局適航審定試點批覆後,首次國內公開演示飛行,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該無人機的研製以運五-B運輸機為基礎平臺,最大起飛重量5.25噸,最大載重1.5噸,最大容積量15立方米,飛行高度4500米,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200公裡,起飛與著陸距離最短僅有150米。
  • 航天電子:飛鴻98無人機交付工作正按計劃進行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航天電子:飛鴻98無人機交付工作正按計劃進行】航天電子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飛鴻98大商載無人運輸系統適航取證及交付批交付工作正按計劃進行。
  • 運-8C氣密型機首飛30周年 我們提前完成全年批產試飛任務
    2020 運—8C氣密型機 首飛30周年 我們提前完成 全年批產試飛任務 我們收穫滿滿 12月17日,隨著最後一個架次試飛任務的結束
  • 巴航工業向PALS聯合創始人交付首架採用全新Bossa Nova內飾的飛鴻...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17日消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下簡稱「巴航工業」)今日宣布向Patient Airlift Services(PALS)的聯合創始人喬·霍利(Joe Howley)交付首架採用全新Bossa Nova內飾的飛鴻300E公務機。兩個月前,首架最新升級版的飛鴻300E剛剛交付客戶。
  • 全球十大軍用運輸機排行榜
    該型運輸機本來是蘇聯時期為了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設計生產的,該機於1988年12月21日首飛,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蘇聯解體後,這架安-225劃歸烏克蘭所有。
  • 星球大戰來襲,運輸機打怪獸:俄最新雷射炮戰機威力太強悍!
    此前就有陸基「佩列斯韋特」移動式雷射武器系統進入戰鬥值班,同時俄羅斯一直致力於研發新型空基雷射武器系統。A-60雷射炮作戰飛機的研發工作很早就開始,最早從1973年就開始研製。蘇聯的發展比美國早十幾年,之後美國才有自己的雷射炮戰機,但最後還是沒成功。雷射炮戰機用途廣泛,可以執行多種任務,包括反飛彈防禦,摧毀核彈頭,打擊軌道上的衛星,打擊地面和水面目標等。
  • 85年前 DC-3運輸機首飛成功 世界生產量最多應用最廣泛的傳奇機型
    85年前,即1935年12月17日,道格拉斯DST首飛成功。它是DC-3飛機的第一架原型機,美軍軍用型C-47,綽號「飛行列車(Skytrain)」,又名「達科他」,蘇聯授權生產型是裡-2。圖為TWA生產的首批DC-3運輸機。這是一種當時非常先進的飛機,成為地球上最廣泛、數量最多的民用和軍用運輸機。
  • 鯤龍AG600成功首飛 將化身海陸空「新巴士」
    鯤龍AG600成功首飛 將化身海陸空「新巴士」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24日 17:51 A-A+ ,駕駛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飛機001架騰空而起,在珠海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平穩飛行64分鐘後順利著陸,實現完美首飛。
  • 280噸轟炸機首飛成功,起飛重量堪比4架轟6,明年將開始交付
    280噸轟炸機首飛成功,起飛重量堪比4架轟6,明年將開始交付 戰略轟炸機是核三位一體中的重要一極,它可以攜帶大量的核彈或常規炸彈,長途奔襲數千甚至上萬公裡進行打擊,戰略威懾力不亞於核潛艇和洲際飛彈。
  • 廣西首張彩虹影像交付梧州市
    本報南寧訊 (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周映彤)應梧州市打擊非法建設、非法佔地工作需求,日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將彩虹四無人首飛影像數據交付梧州市自然資源局。據悉,影像面積涉及梧州市城區及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80平方公裡範圍,該數據還將用於試驗區規劃建設。
  • 全球首款六代機首飛,軍方宣布5年內交付,直言全面超越F22和F35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9月16日報導,美國空軍負責裝備採購、技術支持和後勤保障的最高官員,空軍部長助理威爾·羅珀向媒體證實,美軍已秘密設計、製造和成功首飛了「下一代戰鬥機」的原型機。這一消息頓時震驚了美國國防界人士,他們上一次還是在20年前看到過五代戰機F-35的原型機首飛。威爾·羅珀是在美國空軍協會近日舉行的天空、太空和網絡會議上宣布這一消息的。美媒體稱,這是已公開的全球首款六代機首飛消息。
  • 西安Y-20 四引擎噴氣式Y-20型飛機是中國首架本土大型運輸機
    安東諾夫ASTC早在2000年就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二)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升級中國運輸機。該公司最初推廣其道具供電的安-70軍用運輸機,但遭到拒絕。該飛機只能運載47噸貨物,而ZTZ99主戰坦克的作戰重量接近48噸,在增加了額外的燃料箱和反應式爆炸裝甲後增加到近50噸。
  • 俄羅斯大型運輸機發展分析
    工業和貿易部設立「運輸機技術2021」研究,支持開展了「開發用於下一代運輸機的概念和布局解決方案」研究項目。2016年8月31日,TsAGI籤訂研究合同,正式開展研究工作。2017年7月,在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期間,TsAGI正式公布了未來重型運輸機概念設想圖,並將其稱之為「大象」。研究目標是替代安-124重型運輸機。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在安全飛行約31分鐘,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鯤龍」於10時49分順利返回日照,降落在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這標誌著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伴隨著《歌唱祖國》的激昂旋律,「鯤龍」通過氣勢恢宏的水門回到主席臺前。機長趙生報告順利完成首次海上起降科研試飛任務。
  • 獨家丨Y5BG項目完成工程驗證機首飛
    【環球網航空報導 特約記者 楊鐵虎】當地時間4月23日,Y5B渦槳飛機(Y5BG)項目完成工程驗證機首飛。Y5(運五)飛機是中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運輸機,1957年12月7日在江西南昌首飛成功,其原型為蘇聯20世紀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
  • 同是400噸級的大運輸機,安124為何比銀河C5曝光率高得多?
    最近各國搶運物資的大競賽中,2種前蘇聯時代研發和製造的巨型運輸機再一次高調亮相。這就是400噸級的安124運輸機和至今全球唯一的一架600噸級的安225運輸機。安124可以裝載100噸的貨物直飛6000公裡,而安225則可以重載150噸的物資直飛1萬公裡。
  • 換新發動機的圖-160首飛成功!羨慕?不,中國造轟-20已經萬事俱備
    3日在俄羅斯喀山市戈爾布諾夫飛機生產廠成功完成首飛。蘇聯解體時,由於該機生產線分布在8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導致其生產製造工作中斷近30年,如今裝備新發動機的圖-160試飛成功,標誌著俄羅斯已經可以完全獨立自主繼續生產該型轟炸機。
  • 日本兩棲飛機海外受熱捧,中國同類型飛機還未完成水上首飛
    US-2研發成功之後即獲得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訂單,截止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總計訂購了14架US-2飛機,其中4架已經交付使用。在獲得日本海上自衛隊訂單之後,US-2還在不斷尋求海外訂單,2016年至今,印度、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先後於該機傳出緋聞,其中印度海軍一度接近訂購該機,不過隨後印度海軍暫停了關於該機的採購談判。
  • 無人轟炸航空兵即將誕生:國產彩虹五號首飛
    原標題:無人轟炸航空兵即將誕生:國產最大攻擊無人機彩虹五號首飛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是無人機事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各國都競相研製和發展了幾百種各種用途的無人機。  所以現役無人攻擊機,包括美國和中國的所有型號,均只能是有人駕駛作戰飛機的補充,只是輔助作戰力量,遠遠不能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角。
  • 先進中推發動機交付!最強4.99代戰鬥機呼之欲出,3年後首飛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自從我國成功研製、裝備國產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之後,很多國家都覺得「中國行,我也行。」日本、韓國、印度、土耳其競相研發國產五代機,但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韓國率先推出放低了隱形要求的國產新一代KF-X戰鬥機,這種最強的4.99代戰鬥機首臺試飛用發動機已交付,預計3年後就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