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美食千千萬,麵條的泰鬥地位不容撼動: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幹拌或者湯食,麵條的魅力對於麵食控來說始終不可阻擋。所以在2013年6月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麵條」,參與評選的中國企業不下3000家,參選的麵條不下500種,最終卻只有以下十種麵條成功入圍。
1、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它不僅是當地最常見的美食之一,而且享譽全國。幾乎走在每個城市的街道,都能找到蘭州牛肉麵的餐館。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的特色,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對於蘭州人來說,每天早晨是從一碗牛肉麵開始的,當地的年輕人亦稱之為「牛大」或「牛大碗」,取「大碗牛肉麵」之意。
2、武漢熱乾麵
一說到武漢,對於吃貨來說,印象最深的絕對是熱乾麵,它不僅是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而且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熱乾麵與湯麵和涼麵有所不同,麵條需先煮熟,然後過冷水再過油,最後淋上秘制麻醬,再配合鹹辣蘿蔔丁、香蔥末拌在一起,一碗筋道爽滑、醬汁濃鬱、黃而油潤的熱乾麵就做好了。
3、北京炸醬麵
北京炸醬麵是中國傳統特色麵食,不僅是老北京的百姓當家飯,而且是一種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起源於北京,屬於山東魯菜。將煮好的麵條與炸醬(五花肉丁、幹黃醬、黃豆醬、甜麵醬)、菜(黃瓜、豆芽、胡蘿蔔等)擺放在一起,吃時將它們拌勻即可。
4、山西刀削麵
山西人愛吃麵食由來已久,在眾多的麵食中,刀削麵是山西麵食文化的招牌,堪稱「天下一絕」。相傳在元朝時期,為了防止漢人造反,規定每十戶人家輪流用一把菜刀,用完後需再交回。恰巧有一天一戶人家正要用菜刀削麵,不料刀被偷走,於是就有人發明了用鐵皮烹飪的辦法,因為鐵皮薄而軟不能切面,只好將麵團放在手中拿鐵皮削麵,沒想到煮出的面片勁道又有嚼勁,從此刀削麵便誕生。
5、四川擔擔麵
擔擔麵可以說是最具有四川特色的麵食,此面色澤紅亮、麻辣酸味突出,但卻辣而不燥,香氣撲鼻。擔擔麵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小販創製,隨後傳入成都,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麵。
6、吉林延吉冷麵
延吉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中國朝鮮族食品。主要是以蕎面麵粉製作,而且是現壓現煮,這樣才會筋道有嚼勁。冷麵湯是這道麵食的精髓所在,冰涼可口,酸甜適中。尤其在炎熱的夏天,一碗冷麵下肚,由內而外的涼爽感油然而生。
7、河南燴麵
燴麵搖身一變成為了河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以湯鮮香美味,麵筋韌有彈性,價格經濟實惠而遍及全國。燴麵要想好吃,對湯頭要求十分嚴格,需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七八味中藥一起熬煮5小時以上,待湯汁變得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才算完成。之後再由燴麵師傅將麵皮拽成寬又厚的燴麵,下鍋煮熟後澆上高湯等一些輔料即可。
8、杭州片兒川
片兒川面是杭州的傳統風味小吃,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片組成,鮮美可口。片兒川面不需要長時間熬高湯,只需把豬腿肉、筍肉分別切成薄片,將倒篤菜切成碎末,放置在鍋內用豬油燒化,之後下肉片略煸,再投入筍片,倒醬油略煸,最後放水倒篤菜和沸水繼續炒勻略煮,即成澆頭出鍋。
9、崑山奧灶面
奧灶面是江蘇省崑山市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屬於蘇菜系。與其它地方的麵食不同的是奧灶面是紅湯而不是清湯,而且澆頭和麵食是不分開的,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來添加食材。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衝湯」。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衝湯」指不用大鍋拼湯,而是根據來客現用現喝,保持原汁原味。
10、鎮江鍋蓋面
鎮江鍋蓋面也稱小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美食。當麵條下入沸水鍋中,再用一隻小的鍋蓋蓋在麵湯上,小鍋蓋在麵湯上漂浮著,這樣下出來的麵條筋道有嚼勁,不軟不硬,很好吃。鍋蓋面只是下麵條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說的麵條品種。煮好的麵條淋上秘制醬油料,再加上十餘種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中國十大麵條」不知道您都吃過哪幾種?其實最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陝西的麵食無一上榜呢?
本文由約翰飯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