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可靠的心血管醫生張之瀛大夫 正在今日頭條「尋找真知派」

2020-12-24 ITBear科技資訊

  8月10日,今日頭條上線「尋找真知派」創作活動。由著名軍事專家、今日頭條創作者@張召忠、著名中東問題研究專家、今日頭條創作者@李紹先院長、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今日頭條創作者@管清友、典型斜槓青年、長安大學講師、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溫暖可靠」的心血管醫生、今日頭條創作者@張之瀛大夫組成導師評審團,以「世界需要真知,世界需要你」為主題,面向全網招募「國際關係、財經、健康、軍事、科技」五大領域創作者。鼓勵具有真知灼見的行業從業者或高校老師輸出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和見解,以及對相關熱點話題的解讀和看法。最終評選出十位優勝作者,獲得200萬平臺籤約獎金和億量級曝光流量等6項專屬權益。

  據官方介紹,「過去一年,各行各業湧現出大量富有「真知」的人士,在今日頭條上不斷發表著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他們的內容在頭條上獲得了很好的分發流量以及官方的合作支持。頭條的用戶在看到他們的內容時也會積極踴躍地參與互動和交流。頭條具備著良好的「真知性內容」的創作和消費環境。」

  由此,今日頭條上線「尋找真知派」創作大賽,期待發現和挖掘出更多具有「真知」內容分享精神,以及輸出「真知」內容能力的創作者,帶領廣大用戶感受不一樣的領域,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對於什麼是「真知派」?官方這樣闡釋,「『真知派』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有一定的真知灼見,他們擅於甄別優質信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分享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觀點。他們對世界始終保持著好奇心,會堅持『事情必須有為什麼』這一原則,正是因為這樣一群『真知人士』對世界的『較真』,才讓我們看到了看事物的多元角度。」

  對於本次創作招募大賽的導師評審團,今日頭條在遴選上更是審慎考究,圍繞「真知派」的定義以及對「真知」內容的理解,並結合導師評審團成員在頭條及全網的內容創作和消費數據呈現而最終敲定。

  著名軍事專家、今日頭條創作者@張召忠:網友們最愛的「局座」,頭條粉絲已達1000萬,2019年在今日頭條發布了290條微頭條,930篇文章,133條視頻,總閱讀量突破了10億。活潑的風格、專業的講解成為「爆款收割機」。局座這個ID,就代表了一本「軍事知識百科全書」。

  著名中東問題研究專家、今日頭條創作者@李紹先院長:始終以「誠實、堅持、勤奮、認真」的態度進行鑽研,入駐頭條7個月粉絲快速突破14萬,收穫了一群催更的鐵桿粉絲。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今日頭條創作者@管清友:一直堅持獨立地思考、獨立地表達,個人專題視頻每期都以幾百萬的播放量,成為大眾的熱議話題,在頭條已斬獲26萬+粉絲。

  典型的斜槓青年、長安大學講師、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今日頭條的網紅博士,入駐頭條半年時間內粉絲增長90萬,樸素且實用的內容為科技科普領域開闢了新思路。

  「溫暖可靠」的心血管醫生、今日頭條創作者@張之瀛大夫:在頭條已擁有493萬擁躉者,作為今日頭條原生創作者,已累計創作3年,產出2.5萬條優質內容。作為一名專業醫生,張之瀛大夫用最溫暖的方式與患者建立起信任的橋梁。

  值得參賽者注意的是,如果你一路凱旋摘得前十名,在你喜提20萬平臺籤約金的同時,更有與導師共創內容的機會。具體參賽細節如下:

  活動周期:8月17日-9月7日(9月14日公布名單)

  參與方式:作者帶話題#頭條真知派#、#賽道話題#發布圖文、微頭條、視頻(3分鐘以上),且需在活動期間,至少發布任一體裁≥3條內容,視為報名成功備註:註冊需相關職業認證

  招募領域:國際關係、財經、健康、科技、軍事

  評審標準:活動期間,按照作者個人所創作的總播放量/閱讀量加和進行排名,並參考內容互動量、原創度等緯度,最終決勝出10名最終優勝作者

  活動賽制:參賽者在活動投稿時間內完成身份認證及單一體裁3篇內容投稿,最終將按照閱讀量等數據綜合評定10位優質作者,獲得200萬平臺籤約獎金與個人獨家視頻節目打造機會(首期將與導師視頻共創),更有平臺億量級曝光加持。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我們採訪了4位不同領域的今日頭條創作者...
    今日頭條創作者 管清友  在他的哲學裡,投資的理念、邏輯和策略,就是修行;搞清定位的過程,也是活得通透的過程。  假設你是一位在三甲醫院就職的醫生。就本職領域而言,能看的門診人數、每天查房的病床數、每個月能做的手術量,就算加班,也是有上限的。  但如果在自媒體,做醫學科普課程呢?  3年時間,心內科醫生張之瀛醫生用百萬級別的粉絲數量告訴大家答案。通過自媒體平臺,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醫學科普,由此惠及的病人數量,是一個僅僅專於醫院本職工作的醫生遙不可及的。
  • 心內科醫生張之瀛在直播中提到OPPO手環,能給健康帶來什麼幫助?
    (OPPO 手環——OPPO新一代智能穿戴設備)而最近在張之瀛醫生的直播間內,這位心內科醫生則為我們展示了他的選擇——OPPO手環。對於一位心內科醫生來說,OPPO手環針對健康的各種監測更被這位醫生所看重。
  • 高質量PUGC成泛資訊平臺內容「護城河」,今日頭條創作者滿意度位居...
    從以搜索為核心分發手段的百度,到借社交屬性增加用戶興趣的微博,再到以個性化推薦為主、搜索與社交為輔的今日頭條,可以說,平臺的發展始終伴隨著用戶的需求變化。目前,泛資訊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相對穩定,梯隊劃分明顯,流量在以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及抖音等為代表的頭部平臺高度聚集。
  • 頭條上的這些寶藏作者真的太有料了
    醫療健康@張之瀛大夫>一個溫暖可靠的心血管醫生不會寫段子,不會追熱點憑什麼他能在頭條收穫300萬粉絲?因為他從來不"和稀泥",專註解決粉絲的真問題在健康領域博眼球甚至是恐嚇式科普的人太多了像張醫生這樣的作者才真正代表了健康科普人的良心
  • 今日頭條創作者探討當下如何過活話題,願你可以活得通透
    關於活得通透這個深刻的話題,今日頭條攜手著名演員、主持人倪萍及22位頭條創作者,與廣大網友展開了一次深入探討。  倪萍談何為真正的成熟  今日頭條於10月28日,正式上線《活得通透》系列品牌短片。為此,今日頭條在該環境背景下,攜手倪萍及22位頭條創作者,向所有用戶傳達了誠摯的希冀和願景——「我們是今日頭條創作者,這個世界也許很難看懂,願我們的真知灼見,可以讓你活得通透」。
  • 網紅醫生張之瀛推薦OPPO
    經常看頭條健康板塊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一位網紅醫生——張之瀛,他通過通俗易懂的話語,向網友科普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以及關於預防心臟問題的小知識,這也讓其收穫了大量粉絲。而近期這位網紅醫生也是開啟了直播帶貨生涯,在直播中其不止是帶貨,而是帶一些提高人們日常健康的產品。
  • 作者打造再升級,今日頭條將助力1000位創作者獲得「品牌力」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創作者成長分論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成功舉辦,本次創作者成長分論壇以「為真知而創作」為主題。會上今日頭條內容策略總監王亞斌及內容運營總監孫毅介紹了頭條平臺生態機制與個人影響力打造,創作者代表科技評論作者潘亂、優質科學領域創作者博士超懂、高樟資本創始人範衛鋒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 頭條上的這些寶藏作者真的太有料了_商訊_產經頻道首頁_財經網...
    只為完成徒步中國的環華夢想一個人,一條狗這是平凡人不平凡的浪漫 醫療健康@張之瀛大夫一個溫暖可靠的心血管醫生不會寫段子,不會追熱點憑什麼他能在頭條收穫300萬粉絲?因為他從來不"和稀泥",專註解決粉絲的真問題在健康領域博眼球甚至是恐嚇式科普的人太多了像張醫生這樣的作者才真正代表了健康科普人的良心@張明徽談免疫和新醫學張明徽也是頭條上最典型的那類醫療健康類作者權威,專業,用心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怎麼參加?最全攻略都在這兒了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召開。2019年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官宣了「一橫一豎」的發展戰略、發布了創作者收益計劃,今年官方又將有什麼重磅政策發布,這一切都將在11月25日的大會上揭曉。
  • 來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和內容創作大咖們面對面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召開。2019年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官宣了「一橫一豎」的發展戰略、發布了創作者收益計劃,今年官方又將有什麼重磅政策發布,這一切都將在11月25日的大會上揭曉。
  • 4831個真實故事,163位助人者,今日頭條幫你「尋找好心人」
    2020年接近尾聲,今日頭條「尋找好心人」公益項目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該項目共收到4831個來自網友的真實正能量故事,成功找到163位好心當事人。據悉,「尋找好心人」是今日頭條發起的一項公益尋人項目,旨在傳播與鼓勵正能量。
  • 網際網路+慢病管理:好大夫在線APP助力青年醫生高效隨訪慢病患者
    中新網11月23日電 11月19日,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辦的青年醫師病例演講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京舉行,大賽旨在促進心血管領域的學術交流,分享高血壓診療經驗。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10位優秀的青年醫師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總決賽。
  • 被「遺忘」的今日頭條?
    在百度以外,微博、知乎、豆瓣以及字節系今日頭條和抖音正在各個更專注的領域成為用戶搜索信息的優先選擇。並且由於百度搜索中廣告的影響權重過大,一定程度也在將用戶推向別處。而相比於視頻類的抖音和西瓜視頻,字節跳動在搜索廣告領域最成熟的增量還是會在今日頭條。
  • 把醫生稱為「大夫」「郎中」歷史原因
    任何一個民族在蒙昧時代,可以治病救人的醫學總歸是不發達的,醫生與巫術也總是糾纏在一起 據記載,唐代時,巫醫的地位十分低下,但部分長期為皇室治病的御醫卻得到皇帝額外的封賞,人們為示尊重,就稱有醫道的巫醫為「中」或「大夫」。 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到了宋代,郎中或大夫就成了職業名稱。
  • 今日頭條,能讓我們看見怎樣的世界?
    其實,小Q和9妹都是今日頭條上億用戶和十數萬創作者中的一員。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不同背景、不同年齡、不同興趣、不同追求的人,對資訊的供給和需求不同,但大都希望通過一個綜合平臺滿足自己對資訊的所有訴求。也就是說,創作者生產的豐富化、用戶需求的多樣化與平臺的內容綜合化正在相互推進,內容生態也在不斷升級。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映!
    ,從一名專培醫生成長為一名合格兒科醫生的經歷,向觀眾展現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最真實的狀態。 在近期的偶像劇中,這部兒科醫院題材的劇脫穎而出,開播沒多久後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豆瓣上取得了7.1分的好評,直至今日已經更新了二十多集,衛視黃金檔總收視更是達到了1.863%。
  • 人工智慧時代:找機器人大夫看病,你敢嗎?
    這位機器人大夫通過獲取並分析就診者的步態特徵、面部表情、言語狀況等,判斷其是否存在腦功能障礙,並指出病灶所在位置。 今天(7月9日),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大會在雲端開幕,搭載人工智慧技術的機器人大夫再度引發關注。據福布斯和財富網站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大夫將遍及美國90%的醫院,取代目前人類醫生80%的工作。如此看來,機器人大夫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醫院。
  • 幾度更換Slogan後,今日頭條如何看見更大世界?
    作者 | 朱珠編輯 | 劉珊珊8年之內,今日頭條已幾度更換Slogan。2012年,與今日頭條APP一起出現的,還有「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句Slogan,既體現了今日頭條APP賴以迅速成長的「推薦+算法」基因,也讓人從用戶角度體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態度。
  • 邁向協和新百年|一代宗師,清泉流響,張抒揚院長講述吳寧大夫的故事
    1956年,吳寧大夫從協和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協和醫院住院醫師。當年,有約100人與吳寧大夫同一屆進入燕京大學醫學預科,但只有一半人被協和錄取。最終成功從協和醫學院畢業的只有30人。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心血管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但心血管專科醫生少。吳大夫毅然選擇了心血管內科,並為此奉獻一生。
  • 今日頭條推出「行家計劃」,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