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高志剛暢想未來:培養「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何懿)9月28日,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舉行了「在康橋 鑑未來」——康橋校區啟用暨創辦職業教育41周年典禮。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於全新的康橋校區共襄盛舉,看康橋校區之新貌,觀獨具匠心之技能,憶綿綿悠長之師生情,話不變初心之崢嶸歲月,創中策職教之歷史新元。

  今年,中策職校順利移交莫幹校區、重新規劃優化霞灣校區、全面啟用康橋校區、全力加快建設大江東分校。如今,康橋新校區正式啟動,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高光時刻。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孫青峰在致辭中表示,康橋校區的啟用是中策職校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素質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業之本。作為國內職業教育的領頭雁,中策職校始終秉持著工匠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為中等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中策道路,形成了一種中策模式,提供了一份中策經驗。」孫青峰對中策職校的未來發展給予厚望,他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發揮杭州市屬中職學校排頭兵的作用,為杭州職業教育的發展努力奮鬥。

  典禮上,葉高炎、段峰、高志剛三代校長共聚一堂,與大家共憶中策往事。一直以來,中策職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

  1979年,紅星職業中學率先開辦職業教育,開創職業教育先河,發展成如今中國職業教育的標杆學校,凝結了幾代人的努力與心血。據介紹,創辦至今41載,中策職校為浙江省、杭州市的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片熱土。

  學校被譽為「新型勞動者的搖籃」、職業學校的「領頭雁」,中策學子在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亦掌握了令人讚不絕口的一流技藝。41年裡,中策職校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投身到各行各業中,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今天,他們重回母校,共同為母校慶生。優秀畢業生朱光耀代表所有中策學子感謝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並深情祝福母校更進一步,開創職教新紀元。

  名校名企,立德立才。中策職校作為一架橋梁,連接著企業和人才,校企合作成為學校改革中的重要旗幟,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典禮上,國際烹飪藝術大師、中國烹飪大師胡忠英來到現場,他高度肯定了中策學子的專業素質和學校的育人成果,鼓勵中策職校培育更多行業領軍人才。

  記者了解到,中策職校與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觀聯手打造的「杭幫菜傳承人班」正是校企合作的優秀案例。首屆「杭幫菜傳承人班」學生李儀,在校時就拜入鼎鼎大名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味觀杭幫點心傳統製作工藝項目的傳承人趙杏雲大師門下,還獲得過全國總決賽中式麵點師個人賽全國第二名、「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現場,李儀帶來了學徒制非遺技能展示——《龍井問茶》。

  能夠收穫好的育人成果,離不開辛勤付出的中策教師。41年來,中策職校培養了一支高素質、有水平的教師隊伍,特別是8位特級教師,引領青年教師的成長,培育著學生成才。典禮上,青年教師為8位特級教師獻上花束,表達感恩與尊敬之意。

  育大國工匠,創職教價值。41年來,中策職校始終懷抱著「辦一所『世界水平、中國特色、浙江一流、杭州情懷』的中職名校」的辦學願景,戮力同心,攜手同行。一所學校的發展,需要領舵人牢牢把準方向,中策職校黨委書記、校長高志剛校長表示,「選中策是上策」,這是老百姓對中策的肯定,中策發展到今天,滿足了老百姓對優質職校教育的更高需求。

  「杭州好,才有職教好。我們將努力辦好康橋校區,堅守初心,匯聚社會各界優質資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讓學生感興趣、有選擇。同時,還將優化升學路徑,實現學生的人人出彩,繼續推進多元辦學,實施校企深度融合、產教融合,激發職業教育的更大熱情,讓杭城擁有更多幸福的普通人。」

  在康橋,鑑未來。康橋校區地域更大、校舍更好、設備更新,這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樂園、美麗的花園,還是溫馨的家園。「未來,我們將以智能技術作為引領,培養更多的跨界融通職業人才。」高校長說。

  總之,培養出「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是中策職校的不懈追求。「人生在世,除了工作還有生活。中策將在校園生活中創設琴棋書畫、音體美勞各類平臺,希望中策學子在未來能夠有時間遛狗遛娃、照顧家庭,有愛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夠享受人生的平凡與快樂。」高校長說。

相關焦點

  • 面向未來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
    在日前舉辦的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上,一份當前我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清單背後,指向的是未來人才培養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強調,助力解決「有原料、沒有好材料,能設計、不能優製造」問題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點突破方向。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有效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2020年是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提升年,學校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加強專業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等多項措施助推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提升智能製造類專業品質。學校圍繞無錫地區經濟轉型升級需求,服務機電產品智能製造,開設與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適應的專業,同時學校以主持制定智能製造領域國家標準和高職專業教學標準為高起點,精準對接關鍵技術領域,重點突出智能製造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大技術特徵,打造了以控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為主體的「雙標同步、三集統籌」智能製造專業集群模式。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 格萊科技&重慶旅遊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聯盟正式成立
    技術引領世界·創新照耀未來格萊科技&重慶旅遊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培養聯盟正式成立!大會以「技術引領新世界·創新照耀未來」為主題,設聯盟成立大會、專題報告、校企合作工作座談會三個板塊。
  • 立德樹人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著眼未來,培養新時代人才  「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2050年,我們要建成繁榮、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的現代化,需要依靠教育的現代化。第二個100年的中國夢,需要教育人承擔責任和使命。」北京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說。
  • 300多名技工院校校長齊聚廣州,共話技能人才培養新方向
    12月8日-9日,全國技工院校校長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共有來自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技工院校、行業協會、企業和技能鑑定機構500餘名代表參加,其中技工院校校長300餘人。技工教育人才效益不斷顯現據悉,本屆年會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技能人才強國」為主題。
  • 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我國職業教育三年擴招300萬人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12月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用三年時間擴招300萬人,教育公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升本後如何不迷失方向?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87年以來,憑藉鮮明特色,躋身國內高職院校第一方陣,文理類、藝術類高考錄取分數線均高於本科控制線。亮眼成績的背後有哪些秘訣?近日,校長盧坤建作客「教育名家面對面」,予以解析。「職業院校必須增強社會服務能力。」他指出,僅強調雙師型隊伍的比例是很不夠的,而應該以產教科的有效融合倒逼教材、教學和教法改革。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獲授 「華為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
    6月24日上午,內江職業技術學院、中國聯通內江分公司和深圳訊方技術有限公司在內江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合作協議籤約暨「華為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加強專業建設,為進一步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落實內江市「四新一大」產業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 全國職業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8日訊(記者 董魯皖龍 高靚)今天教育部舉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時指出,職業教育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 校企聯手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實訓基地揭牌
    11月27日,該校校長戴聯華與湖南雲感科技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校企雙方為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實訓基地揭牌。根據協議,該校與湖南雲感科技有限公司將聚焦軌道交通產業與地方優勢產業,面向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發展需求,共建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實訓基地和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通過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建設水平;與國網湖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將建立長期的人力資源供需協作關係,以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為主、其他相關專業為輔,實施「定單式培養」,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迎百年華誕 興海報國傳承嘉庚精神
    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出席並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百年校慶表示祝賀。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代表廈門市委市政府,向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祝賀。圖為陳嘉庚先生創辦水產航海教育暨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李思源 攝  「愛國誠毅、奉獻勤儉的嘉庚精神,百年來在這裡孕育發展。
  •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 首次將崗位補貼與護理員職業...
    北京出臺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 首次將崗位補貼與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掛鈎應屆生入職養老服務機構最高獎6萬元為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提高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整體質量,近日,市民政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
  • 培養未來CEO!尚美生活霍格沃茲魔法學院今日開學
    12月12日,尚美生活集團員工學習成長平臺——尚美大學開學典禮在青島舉行,尚美生活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霍格沃茲魔法學院校長馬英堯,尚美生活集團CEO馬博,尚美大學霍格沃茲魔法學院的8位首期學員,以及尚美大學斯巴達勇士學院與德魯克管理學院學員出席了本次開學典禮。
  • 福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暢想未來——Are you ready?
    福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暢想未來——Are you ready?
  • 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
    線上會議、應急人才管理、全球人才回流、高等教育新形態、中文學術期刊、男性配偶陪產假期,5月18日,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向媒體介紹了他今年準備向全國人大提交的六條建議。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了我國應急管理人才儲備不足的現狀,雖然許多高校設置了應急管理專業,但都掛在公共事業管理、消防、安全工程等學科下面,並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學科。直到今年2月,武漢理工大學才獲批設立我國首個應急管理本科專業。為此,熊思東建議,加強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
  • 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李金光一行蒞臨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考察...
    7月15日上午,駐馬店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主任李金光一行圍繞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質量蒞臨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考察調研。座談會在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樓二樓第二會議室舉行,校長張勝、副校長劉道廣出席會議,黨政辦、教務處、財務處、經濟管理系等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  座談會上,校長張勝代表學校對李金光主任一行表示歡迎。張校長向與會領導簡要介紹了學校三年來的發展成就,並且強調學校目前處在一個最好的發展時期。他說,未來學校的發展要圍繞一個目標和定位,做好四項基本工作。
  • 12所大學校長共議中國高校未來:大學發展要打破專業壁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慧斌認為,有必要打破學科和專業的壁壘,以培養能夠引領未來航空技術變革的複合型和創新型領導人才。 「將來,我們將著眼於航空航天領域的主要國家需求和人類發展的需求,加強'航空航天信任'的整合,並建立一個航空航天技術試驗學校,以全面促進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員培訓。」徐會斌說。
  • 我國職業教育每年培養約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職業教育每年培養約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本報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張爍)記者從8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
  • 新華社《新華視談》欄目對話北影校長胡智鋒:電影人才如何培養
    好電影就是有比較好的思想性、比較好的藝術性和比較好的觀賞性。或者還有一個說法叫「三精」,就是「思想精神、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大概是作為好電影的標準。當然從藝術家的角度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回答,這個就五花八門了。那從整體上講我們一般會說「三精」或者「三性」,這是我們評價好電影大家比較一致的一個標準。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揭牌,滬上首個「職業大學」,招收三校生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造現代職教體系,職教本科,成為不能迴避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