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何懿)9月28日,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舉行了「在康橋 鑑未來」——康橋校區啟用暨創辦職業教育41周年典禮。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於全新的康橋校區共襄盛舉,看康橋校區之新貌,觀獨具匠心之技能,憶綿綿悠長之師生情,話不變初心之崢嶸歲月,創中策職教之歷史新元。
今年,中策職校順利移交莫幹校區、重新規劃優化霞灣校區、全面啟用康橋校區、全力加快建設大江東分校。如今,康橋新校區正式啟動,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高光時刻。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孫青峰在致辭中表示,康橋校區的啟用是中策職校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素質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業之本。作為國內職業教育的領頭雁,中策職校始終秉持著工匠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為中等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中策道路,形成了一種中策模式,提供了一份中策經驗。」孫青峰對中策職校的未來發展給予厚望,他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發揮杭州市屬中職學校排頭兵的作用,為杭州職業教育的發展努力奮鬥。
典禮上,葉高炎、段峰、高志剛三代校長共聚一堂,與大家共憶中策往事。一直以來,中策職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
1979年,紅星職業中學率先開辦職業教育,開創職業教育先河,發展成如今中國職業教育的標杆學校,凝結了幾代人的努力與心血。據介紹,創辦至今41載,中策職校為浙江省、杭州市的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片熱土。
學校被譽為「新型勞動者的搖籃」、職業學校的「領頭雁」,中策學子在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亦掌握了令人讚不絕口的一流技藝。41年裡,中策職校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投身到各行各業中,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今天,他們重回母校,共同為母校慶生。優秀畢業生朱光耀代表所有中策學子感謝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並深情祝福母校更進一步,開創職教新紀元。
名校名企,立德立才。中策職校作為一架橋梁,連接著企業和人才,校企合作成為學校改革中的重要旗幟,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典禮上,國際烹飪藝術大師、中國烹飪大師胡忠英來到現場,他高度肯定了中策學子的專業素質和學校的育人成果,鼓勵中策職校培育更多行業領軍人才。
記者了解到,中策職校與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觀聯手打造的「杭幫菜傳承人班」正是校企合作的優秀案例。首屆「杭幫菜傳承人班」學生李儀,在校時就拜入鼎鼎大名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味觀杭幫點心傳統製作工藝項目的傳承人趙杏雲大師門下,還獲得過全國總決賽中式麵點師個人賽全國第二名、「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現場,李儀帶來了學徒制非遺技能展示——《龍井問茶》。
能夠收穫好的育人成果,離不開辛勤付出的中策教師。41年來,中策職校培養了一支高素質、有水平的教師隊伍,特別是8位特級教師,引領青年教師的成長,培育著學生成才。典禮上,青年教師為8位特級教師獻上花束,表達感恩與尊敬之意。
育大國工匠,創職教價值。41年來,中策職校始終懷抱著「辦一所『世界水平、中國特色、浙江一流、杭州情懷』的中職名校」的辦學願景,戮力同心,攜手同行。一所學校的發展,需要領舵人牢牢把準方向,中策職校黨委書記、校長高志剛校長表示,「選中策是上策」,這是老百姓對中策的肯定,中策發展到今天,滿足了老百姓對優質職校教育的更高需求。
「杭州好,才有職教好。我們將努力辦好康橋校區,堅守初心,匯聚社會各界優質資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讓學生感興趣、有選擇。同時,還將優化升學路徑,實現學生的人人出彩,繼續推進多元辦學,實施校企深度融合、產教融合,激發職業教育的更大熱情,讓杭城擁有更多幸福的普通人。」
在康橋,鑑未來。康橋校區地域更大、校舍更好、設備更新,這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樂園、美麗的花園,還是溫馨的家園。「未來,我們將以智能技術作為引領,培養更多的跨界融通職業人才。」高校長說。
總之,培養出「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是中策職校的不懈追求。「人生在世,除了工作還有生活。中策將在校園生活中創設琴棋書畫、音體美勞各類平臺,希望中策學子在未來能夠有時間遛狗遛娃、照顧家庭,有愛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夠享受人生的平凡與快樂。」高校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