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巴菲特的導師是格雷厄姆,巴菲特非常喜歡格雷厄姆,把《 證券分析》當作案頭書,還把自己的大兒子取名為霍華德·格雷厄姆·巴菲特,格雷厄姆被稱為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非常敬佩的投資者就是巴魯克,在1929年美國股災,格雷厄姆幾近破產,而巴魯克卻成功逃頂,巴魯克比格雷厄姆大24歲,1929年股災前鋒,59歲的巴魯克和35歲的格雷厄姆有過一次長談,巴魯克希望格雷厄姆能做他的接班人,格雷厄姆深感榮幸卻拒絕了,雖然他們一致認為股市將會暴跌,但格雷厄姆虧到幾乎傾家蕩產,花了7年時間才將虧損彌補完畢,而巴魯克在災難來臨前賣掉了一切能賣的股票。
與傑西·利弗莫爾幾次破產,自殺身亡不同,巴魯克一生幾乎未有重大失敗,從未破產,還投身政治事業,作為總統顧問,提出在國際範圍內管控原子能的計劃,95歲高齡仙去,一生成功的傳奇。
為什麼他可以?
87歲時,伯納德·巴魯克寫了一本自傳《My Own Story》,中文翻譯為《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 傳奇投機大師伯納德· 巴魯克自傳》,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我們能發現他成功的秘密。
喜愛研究人性。巴魯克認為自己在華爾街的整個生涯實際上就是一個在人性方面接受教育的漫長過程。而在投資生涯中的學到的人性在投身公有事業時,發表演說,制訂原子能計劃時同樣適用。
知之甚少很危險,投資領域更是如此。所以在巴魯克投資10準則裡, 第1條就是:不要投機,除非你可以把投機當作一份全職工作。因為投機需要專業知識,買入股票前需要弄清楚關於這個公司的一切信息。在行動前了解到重要事實,並且對事實保持警惕。
不付出卻能有收穫是最危險的幻想。伯納德·巴魯克講了一個親身例子,1929年崩盤前,一個他經常施捨的老乞丐拉住他說:我有個內部的股市好消息要告訴你。這一定是他能成功逃脫崩盤的一個理由,在他給投資的10個準則 裡,第2條就是,謹防任何人給你帶來的內部消息。
不要企圖買在底,賣在頂。只有一種人能做到,就是騙子。伯納德·巴魯克在自傳裡這段話對這個準則做了深刻的註解:「我在股市操作中,一次又一次當股票尚在上升途中便拋出它們——這也是我一直能守住財富的一個原因。太多的時候,倘若繼續持有某隻股票,我本來可能掙到多得多的錢,不過話又說回來,當某隻股票崩盤時,我本來也會恰逢不幸,慘遭巨虧。如果說由於這種習慣做法我錯失了一些賺錢機會,那麼我同時也避免了陷入破產的境地,而我看到其他很多人正是因此而不名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