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堪比大熊貓的鱷蜥,記者帶你到信宜探訪

2020-12-11 茂圈圈

鱷蜥是世界瀕危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堪稱「爬行動物中的大熊貓」,目前,野外生存數量非常少。據了解,它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至今已有1.4億年。

▲鱷蜥(網絡圖片)

目前,在我市信宜思賀林洲頂一帶還有一些野生鱷蜥在野外出現,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在我市信宜的偏遠山區思賀鎮,離茂名市區有200多公裡,開車去到要3個多小時。

在保護區管理處正門大廳有3個展廳,對鱷蜥有詳細的介紹。

到了鱷蜥生態廣場,就到了繁育基地。

裡面的環境儘可能減少過多的人工幹擾。

下面即將揭開咱們平時難得一見的鱷蜥的神秘面紗:

▲鱷蜥生態區
▲珍稀動物鱷蜥的母本第一代。

▲鱷蜥分娩管理區,裡面有在這兒繁育出來的第二、第三代鱷蜥。

保護區的這位副場長姓吳,是很有經驗的鱷蜥保護和繁育的專家。他給記者講了很多他們發現和保護鱷蜥的種種經歷和遇到的波折,這些故事聽起來令人很感慨。

文字:張永堅

圖片/視頻:張永堅

茂名晚報

相關焦點

  • 信宜市林洲頂有個鱷蜥自然保護區
    茂名網訊 鱷蜥是我國的特有的珍稀物種。近年,在廣西大瑤山附近的金秀和廣東韶關曲江,以及我市信宜思賀的林洲頂一帶,都有野生鱷蜥發現。我市仍生存著這種非常珍稀的野生動物,可以說,這是整個大自然對我市一些特別的生態環境一種不可多得的眷顧的體現。
  • 鱷蜥從恐龍時期活到現在,僅我國獨有,被稱為爬行界的「大熊貓」
    審核-小文據報導,在我國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超過500隻鱷蜥生活在這裡,這些鱷蜥都是遠古時期世代繁衍下來的「活化石」,它們的祖先最早誕生於2億年之前,在科學家們的眼中,鱷蜥血統古老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它們又被稱作爬行界的「大熊貓
  • 爬行類的活化石——瑤山鱷蜥,知多少?
    圖1 瑤山鱷蜥的分布位置(圓點)1 分布地區瑤山鱷蜥最早發現於廣西金秀縣的羅香鄉。1928年國立中山大學的任國榮教授率該校生物系考察隊前往廣西金秀大瑤山進行考察,採到了28隻當時稱之為陌生爬行小動物的瑤山鱷蜥標本。
  • 全球唯一黑獅子,看完記錄全過程,比大熊貓還珍稀!
    全球唯一黑獅子,看完記錄全過程,比大熊貓還珍稀!獅子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在草原上,他們更是霸主般的存在。怕打擾到他而失去這珍貴的畫面,因為這是由是由史以唯一看見的黑獅子,在暗中也漸漸消失了,有人說只不過是換了色素沉積而導致的。有認為這可能是新物種,因為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它是人們發現的唯一黑獅子。網友們說,這好比大熊貓了,這價值堪比大熊貓。哈哈哈哈,不知道大熊貓是怎麼想的,歸根結底,還是要保護起來的。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該保護區有野外生存的鱷蜥500隻左右,而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裡404隻。今年,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又新添了39隻珍貴的本土鱷蜥寶寶。
  • 20隻鱷蜥「搬新家」了
    9月11日,第二次鱷蜥科學野外放歸啟動儀式在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舉行,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黃政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蔣志剛、賀州市副市長義芳,以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廣西師範大學的專家代表、區內外媒體記者出席啟動儀式。
  • 大熊貓怎麼成為國寶的?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珍稀動物是什麼概念,為什麼只有大熊貓成了國寶?
  • 廣東茂名林洲頂保護區200多條鱷蜥迎來「四代同堂」
    中新社廣州5月29日電 (程景偉 林蔭)記者29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已成功繁育出第四代鱷蜥寶寶,截至5月28日產出鱷蜥幼仔共有12條,使得這裡的200多條鱷蜥實現了「四代同堂」。
  • 人民網記者帶你實地探訪
    人民網記者帶你實地探訪 人民網雄安12月18日電(施雲娟 李兆民 李雪晴)經過廣大建設者晝夜奮戰,京雄城際鐵路目前已經具備開通條件。雄安高鐵站也已同步完工並通過初步驗收,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為本月底通車作最後衝刺。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陝西:近5年來人工繁育大熊貓32隻 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
    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過去5年,陝西人工繁育大熊貓32隻,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熊貓繁育基地。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圈養的雌性大熊貓「陽陽」產下的雄性幼仔(2017年6月16日攝)陝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說,陝西生物多樣性豐富,其中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達791種、種子植物達4400餘種。目前,陝西境內的大熊貓野外種群為345隻,密度居全國之首。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四川慄子坪保護區首次發現鳥中「大熊貓」綠尾虹雉
    慄子坪自然保護區 供圖中新網寶興5月13日電 (劉剛 王鑫 劉宇傑)四川雅安市石棉縣委宣傳部13日對外通報稱,在位於石棉縣境內的四川慄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保護區管理局大熊貓監測巡護隊於近日在開展紅外相機野外數據採集過程中,發現了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有著遠山迷霧中「彩虹」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尾虹雉。
  • 十三五期間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2021年01月06日05: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小字號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
  •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再傳喜訊 孕期最長大熊貓母親產下雙胞胎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再傳喜訊 孕期最長大熊貓母親產下雙胞胎 2020-08-23 13:25:00來源:央廣網
  •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又現萌主「大熊貓」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圖像。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成都12月23日電 (安源 俞丹莉 蔡麗君)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萌主「大熊貓」再次現身。
  • 日本人有多愛大熊貓?把香香留下來,把安倍送走!
    說到大熊貓,恐怕沒有其他動物像它一樣 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