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潤二有一雙乾淨的手,潔白、柔弱、乾燥。也許是做過牙科技師的緣故,他的指甲修剪得很短。
這位日本恐怖漫畫家今年 54 歲,距離處女作《富江》在日本《萬聖節月刊》「楳図賞」上獲獎已經過去 31 年。20 年前,他正式辭去牙科技師的工作,成為一名專職漫畫家。此前,他儘管身兼二職,還是比多數專業漫畫家要高產, 30 年來,他幾乎每年都有新作。
伊藤潤二最有名的漫畫還是《富江》,這是一個女性復仇的故事。少女富江被殘忍肢解後,每一部分屍塊都獲得了自我繁殖能力,並長成新的少女;在作品《漩渦》中,黑渦鎮被漩渦詛咒,人的身體盤旋如漩渦……腦洞大開的情節和細膩寫實的畫風,讓伊藤潤二在恐怖漫畫界大受歡迎。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伊藤潤二象徵著「日式恐怖」的極致。在知乎上,問題「怎樣評價伊藤潤二的作品?」被瀏覽超過 30 萬次,許多中國讀者在中學時代校門口的租書店裡接觸到他的作品,從此被這種迷幻的恐怖所吸引。
今年,伊藤潤二開啟了一項新工作,為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創作漫畫版。在這部自傳小說中,太宰治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寄託於主角葉藏的生活。為了逃避現實,葉藏不斷沉淪,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1948 年,《人間失格》發表,太宰治也自殺身亡。
伊藤潤二和《人間失格》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封面上,他所畫的葉藏臉色慘綠,雙眼無神。身後還有一個藍色的極為悲苦的頭像。
你可以在線瀏覽《人間失格》
但 10 月底在北京的伊藤潤二身上,你很難看到這些故事。9 月 24 日到 12 月 17 日,《伊藤潤二經典美學 AR 體驗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 2 號館展出,他本人也來到北京幫忙推介展覽。
在北京,他的行程被安排得很滿。當天下午 12 點起,他在國貿附近的正午酒館裡按序接受超過五家媒體採訪。擁攘的酒館裡,不斷有人上前和他打招呼。女孩子們叫喊著,補妝,然後靠在他身側,尋找最佳拍照角度。
在今日美術館裡,漫畫迷們穿上富江或雙一的 cos 服,圍在伊藤潤二的身邊合影。或是集體倒在地上,配合現場的恐怖展覽氣氛。此時,他就舉起右手,比一個「Yeah」的手勢。
顯然,伊藤潤二很受歡迎。體驗大展首度開展是在 2015 年,當時曾創下臺灣文創展演的售票紀錄。2017 年初在上海藝倉美術館展出的 79 天裡,進場觀眾超過 8 萬人。他們多少是被當時大熱的 AR 技術所吸引。帶上特製的眼鏡設備,隨著視線的移動,牆上靜止的畫稿會呈現動態。據策展人溫怡寧介紹,首站展出時,團隊曾做過問卷調查,約有一半人是衝著 AR 而來。在上海站,這類觀眾可以佔到 6 成以上。
伊藤潤二在展板上的籤名 (圖片來自微博@ArtPie)
不過,北京有更多伊藤潤二的漫畫迷,展覽門票也變得更貴。20 分鐘就能逛完的展館現場一共展出 13 張手稿,票價為每人 80 元。我們此前關於展訊的報導下,讀者 @氷 評論道:「看了廣州展的,感覺還沒有一畢業生作品展有誠意,所謂的 VR 效果就是把漫畫做了重影效果。」
但伊藤潤二隻是很溫和的坐在角落,配合所有人的幾乎所有請求。由於語言不通,採訪中大多詞彙都被引向較為簡單的含義。由於回答了太多「最害怕什麼,最喜歡什麼,有沒有密集恐懼症」等私人問題,當我們問起「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恐怖』是什麼「時,他回答的是「蟑螂和蟲子」。
6 點,全部採訪都結束了。伊藤潤二又被拉向下一個閃光燈。他的黑色衛衣上,畫著他之前的作品《雙一》的圖案。那是一個個性陰暗的少年,擁有詭異的預言和詛咒能力。據伊藤潤二說,「雙一」就是童年時的自己。
圖片由拍立得攝影師 TenGuSan 拍攝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們這 11 分鐘的聊天內容:
Q=Qdaily
Y=伊藤潤二
Q:改編《人間失格》對您來說是件困難的事嗎?困難在哪,開心之處又在哪?
Y:《人間失格》是一個純文學的作品,要把它變成漫畫的形式是很大的一個挑戰,需要和編譯者進行很多討論。另外,到現在為止,我的漫畫沒有呈現過性愛的部分,而這部作品裡有很多這樣的情節,因此需要仔細斟酌一下。但比較開心的是這個故事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所以已經有完整的想法,現在只需要畫上去。這是比較得心應手的部分。
Q:之前畫的故事都是從日常生活講起,然後逐漸走向失控,為什麼會喜歡這樣的作品?
我希望讀取作品的讀者們通過漫畫獲得不同的人生體驗,從日常的角度進入,容易邁入那個世界一點,這樣就有一個比較奇特的感覺,會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個不同的體會。
Q:為什麼會對暗黑和恐怖的事情有興趣,恐怖和暗黑的最大魅力是什麼?
從小最早接觸的漫畫就是恐怖漫畫,對恐怖漫畫的愛是從小深入內心的,其實我不太知道如果不畫恐怖我還可以做些什麼。恐怖的魅力,如果用日文描述,就是讓人覺得發毛和起冷汗的感覺,那是一種和身體變化有關的感覺。
伊藤潤二漫畫《蛞蝓少女》封面
Q:您認為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恐怖是什麼?
在房間裡發現蟑螂和蟲子,可是當你找它們的時候它又躲起來。過一陣子忘記了,它又跑了出來。我覺得這很可怕。
Q:那現實中最可愛和美好的是什麼?
最幸福的時光,就是想到一個很棒的靈感的時候。
Q:您的靈感都從哪來?
我的靈感沒有特定的原型,都是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到的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對每種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
Q:最近對什麼新鮮事物感興趣?
是個很難的問題,我的創作生涯已經三十年,其實最近也很困擾,很難找尋新的靈感和新的靈感表現方式。
Q:您如何評價現在日本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我在這一點上和一般人想法不一樣,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懂很多,他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值得期待的。我想,也許日本的未來沒有那麼令人悲觀。
Q:那您怎麼看待大家普遍反映的「日本漫畫創作力下降」的現狀?
我其實很少看漫畫。但從我的感覺來看,其實漫畫創造力也沒有特別下降,我想日本漫畫已經發展這麼久了,如果能夠從新的角度觀察,就會有新的靈感發生。
題圖來自:微博@ArtPie,場地由正午酒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