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縣#12月15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有6個項目,包括3條地鐵、2條城際鐵路和1條市郊鐵路,咱們一一來看。
十四五期間開通項目
推進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深化「四統一」協同機制,推進M22線(平谷線)、京唐城際等一批軌道交通運行通車。平谷線西起CBD區域東大橋站,東至平谷新城,經過朝陽、通州、三河、平谷,共設置21座車站,副中心範圍內5座車站明年將實現開工。
1.1 平谷線
22號線最樂觀的情況是2025年可以全線開通,東段甚至可以2024年。但我們不能只看理想要看底線——十四五末期至少開通一部分:管莊或副中心站以東。
今年連前期工作更快的13拆和28都沒有實現進場開工,平谷線估計要明年下半年了,年底前如果5座車站(不含已建成的通州北關站)全部開工那絕對是一大勝利。
1.2 京唐城際
京唐城際目前計劃2022年6月通車,以北京站為始發站。2024年底副中心火車站建成後大部分列車將轉移到副中心,對於北三縣、唐山居民想要直接進城反而不是好事。
二、十四五期間開工線路
在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協同聯動方面,副中心將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全面完成行政辦公區二期搬遷,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功能定位的優質資源向副中心轉移。 加快推進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建設,率先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
2.1 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
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在副中心、首都機場地區為地下線,絕對工期較長為4.5年,無法在十四五期間建成。
這條線路是最大價值就是一改通州只有單一東西向軌道交通的弊端,可以南北溝通順義、亦莊、廊坊。甚至可以說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非常雞肋,二期建設後才能發揮價值。
未來開行T3-副中心-廊坊東-大興機場-雄安的標杆車可以實現15分鐘到首都機場、35分鐘到大興機場、1小時到雄安的目標。
當然城際鐵路聯絡線也直接導致了S6線東段的延期,不過還有補救措施,後邊會講到。
2.2 城市副中心線複線
將推進建設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複線工程,建成站城一體的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項目將於2024年年底完工。
目前的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在京哈線上開行,由於有繁重的客、貨運業務,每天只能開行6對列車,遠遠不能滿足通勤需求。
計劃建設京唐城際北京-城市副中心段,作為市郊鐵路複線。
並增設雙橋、塔營、楊莊、丁各莊等車站,可方便雙橋南部、管莊南部、通州西部和東北部居民出行。
小寺這片居住區有一定體量,距離管莊地鐵站較遠,但緊鄰市郊鐵路副中心線。良鄉站的成功說明了市郊鐵路一定要去搶地鐵覆蓋不到的客流,有地鐵的地方還真競爭不過。
丁各莊站可同時輻射宋莊、召裡兩大組團,並換乘M102線直達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張家灣設計小鎮、文化旅遊區。
2.3 M101線
M101線:為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骨幹線路,起點是商務園(保留向西北延伸至東壩的條件)終點是小甘棠(保留向東延伸至潮白新城、大廠的條件),長度23公裡,車站16座,其中換乘站9座,未來可實現副中心與東壩/北三縣等地區的聯通,支持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緩解向心交通壓力。
這條線也不算什麼新消息了,只不過和早先的規劃相比略有變動。
綠心段略有調整並增設一座車站,線路全長也有變動,加上兩邊折返線差不多23km。
但另一座車站加在哪兒還不得而知,有可能只有耿莊橋南或張家灣東,甘棠2拆3意義不大,那裡沒這麼重要。
不過作者是推薦101局部改線以實現和6號線東延換乘的,6號線東(南)延同樣也是第三期線路,沒有列入十四五開工計劃還是因為重要性不高且工期短,即使2026年開工也不影響。
2.4 M102線
M102線:全長29.1公裡,23座站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的重要線路,串聯4個城市級中心和7個組團中心的統籌聯動,實現副中心組團式布局的形成,保障非首都功能向城市副中心順利疏解。
整篇內容乾貨就在這裡了,102線沒有說首末站,要根據裡程猜。
全環約36km,兩條支線各10km左右,所以近期能建設的只可能是半環+其中一條支線。
先上燕郊支線還是亦莊支線?那顯然是後者,燕郊有了平谷線之後建設第二條地鐵的迫切性大大降低,而通州-亦莊失去了S6需要彌補。
這一點在《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裡的第15條提到:
將軌道交通M21線、M102線納入近期規劃實施,推進市郊鐵路建設,研究拓寬京滬高速公路亦莊段並將收費站南移,完善與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區域的交通聯絡。
既然是經開區的政策,說明102線近期包含亦莊段。
那先上西北環還是東南環?這個就不那麼確定了,根據早先的三期規劃是要上東南環,所以作者覺得東南環可能性大一些。
大部分通州居民肯定是想先修位於老城區和潞苑的西北環,但市裡傾向於開發新區的想法也是絕對能理解。畢竟要想形成副中心只搗鼓老城區不行,新區修好了也是整個通州受益。
這張圖也透露了102的分期,一般來說先修A後修B,但也可能是像13號線那樣A、B線有本線車也有跨線車
不過23座站點這個說法像是西北環,而東南環只能數出來17站。
加站到20左右問題不大,但一下多出6站還是有難度。
7個組團中心都不夠,環上一共才8個,除非算上臺湖和次渠,這樣西北環有07/06/04/03/12一共5個是可以的。
可根據4個城市級中心又像是東南環: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張家灣設計小鎮、文化旅遊區。西北環只有運河商務區和文化旅遊區,即使加上亦莊站前區還是不夠。
所以不能說一定是東南環還是西北環,大家覺得呢?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定有臺湖,無論修哪一段,甚至沒亦莊支線也得有臺湖。這不是說臺湖有多重要,純屬沾了車輛段的光,住臺湖就偷著樂吧。
總結,2022年京唐城際開通(不含副中心站,大概率經停通州),2025年平谷線開通(全線或部分),2027年左右M101、M102、城際鐵路聯絡線開通,副中心軌道交通迎來大爆發。
來源:地鐵規劃建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