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裂變 樓市股市的討論前提是什麼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楊國英觀察

文/楊國英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政治史,是一部經濟史,當然,更是一部科技史。

都說,經濟決定政治,科技決定經濟,這話是對的。

但是,在一個較短的時空內,可能又是錯的,這就是辯證法。

比如,華為、TikTok,包括無數中國科技企業,還有無數美國科技企業(打擊中國科技企業,也間接扼制了美國科技企業的市場空間)的命運,目前來看,就是被中美之間的政治博弈決定的。

而當下、乃至未來幾年的全球經濟,其實,也是被中美之間的政治博弈決定的。

所以,無論是炒房,還是炒股,短周期,是政治走向更為重要;而中長周期,則是科技創新更為重要。

先說一下樓市:

最近一個月,在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至今,房企債券融資規模明顯收縮。

收縮到什麼程度?

驚人!8月20日-9月20日,房企境內外融資規模約993億元,比前一個月減少了24.6%,規模收縮近1/4。

說實話,中國的地產商,我還是很佩服恆大的許家印,順風而動,殺伐果斷,下手兇狠——所以,在2016年底高層敲定「房住不炒」之後,土地公開市場的招拍掛,恆大出現的身影,就越來越少了,而以文旅、康養、新能源汽車等形式的議價拿地,則是越來越多了。

這還僅是恆大轉變的特色之一,幾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以及剛剛的房企「三道紅線」高壓,恆大的眾多樓盤,幾乎是從85折、8折,一路降價至75折、甚至7折——一切都是為了降低負債。

不確定時代,降低負債,現金為王——不懂這個道理、或者懂而猶豫的房企,過去兩年,已經死掉了一批,未來兩年,還要死掉一批。

政策對樓市的高壓,為何持續了近5年仍然不休?為何一波更甚於一波?

這個要有政治認知!

國內,提升底層民生的保障、抑制全社會的貧富差距,這些都必須壓制房價,對此,我在7月份說過,房地產的趨勢是「半市場半計劃」。

國際,美國對中國啟動了全域性的圍堵,首當其衝的是,對中國科技的封殺——這必然引發反彈,對手越是封殺的,我們越是要發展,而要系統性地進行科技突圍,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科技實體,扼制房價、降低房價上漲預期,則顯然是必要的前提條件之一。

再說一下股市:

今年以來,追逐科技股的,尤其是半導體、晶片板塊的,應該都虧得很慘。

這也是不懂政治,或者說,將先後順序搞錯了——開篇第6小段我寫了,政治決定投資的短周期,科技決定投資的中長周期。

美國對中國的圍堵,這是當下全球政治的最大逆流,而科技企業又是深度參與到全球供應鏈的,所以,在這種外部政治氛圍下,A股的半導體、晶片板塊,又怎麼可能不下跌(年初我提出「遠科技、近消費」,也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A股的科技股,不等於就沒有希望了,只是一定要拉長周期,只要拉長了周期,我依然認為,未來科技股是最有希望的,任何一個大國經濟,如果沒有科技支撐,這正常嗎?任何一個大國資本市場,如果沒有科技股支撐,這正常嗎?

肯定不正常!只是,當下我們需要時間,需要時間來完成中國科技、以及A股科技股的勢能轉變。

最後,再說一隻個股:

港股的滙豐控股。

這絕對是一家享譽全球、歷史悠久的英資銀行,在過去若干年,香港人甚至養成了「每月領薪,都要買些滙豐股票」的習慣,因為,滙豐控股的業績,一直是穩定上升、而且分紅優厚。

但是,滙豐控股自2018年以來的走勢,只能用「一路暴跌」形容,股價從2018年1月的78港元,跌到今天的28港元,三年不到的時間,跌幅超過了60%。

這樣的一路暴跌走勢,其主導性因素,其實就是兩起政治事件,一是HK暴亂,這是港股下跌的共因,二是孟晚舟事件,這是滙豐控股持續下跌的個因,是滙豐銀行遞給了美國一枚封殺華為的匕首。

一家商業銀行,越過了商業的邊界,深度參與了大國博弈,而且主營收入還依賴於內地和HK,你覺得股價「一路暴跌」難道不很正常嗎?

當然了,平安已經是滙豐的第一大股東了,所以,在跌幅已經超過60%之後,再暴跌的空間,應該也不會太離譜了。

亂雲飛渡,敏銳者先行,或逐利,或避險!

相關焦點

  • 樓市回暖,股市畫門,幣市的春天什麼時候來
    一、樓市7月16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2780億元,同比增長1.9%,為年內首次轉正;1~5月份為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46350億元,增長2.6%,增速比1~5月份提高2.6個百分點。
  • 90年代初期,日本股市樓市是怎麼崩潰的?
    提到日本現代史,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樓市崩盤,時至今日,這場經濟災難也的餘波還沒有結束,日本在陷入失去的二十年後,似乎還有失去的三十年、四十年。那麼日本當年的股市樓市是怎麼崩潰的呢?在1989年12月29日,日本的股市衝上了38597點,日本的房價更加離譜,最貴的房子相當於人民幣300萬/平米,傳說當年有個老人在東京有一間祖傳的小房子,退休後賣了1億美元。但是,狂歡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商品的價格正常情況下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太高了大家就買不起了,所以當日本的股市、樓市飆漲到頂,接下來必然是狂瀉了。
  • 美國股票和中國樓市的「神話」,美股「復甦」,中國樓市也贏了
    在大眾的認知中,似乎沒有什麼商品可以一直漲價下去。而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們的想法也有了新的改變。美國的股市,以及中國的樓市,似乎「打破」了曾經的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兩者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直在拼命的進步與發展。
  • 什麼情況?明年A股要漲16% 樓市卻是最大的灰犀牛
    作為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高盛對明年全球股票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選擇非常看好。尤其是A股,預測回報率有16%左右。要知道,現在銀行四五個點的理財都是搶手產品。若真有16%回報,資金還不扎堆進股市啊。難怪資本市場一陣驚呼:跨年大行情要來了!與此同時,兩市的成交量也逐步放大,從7000億左右上升到了9000億。這意味著,有場外新資金開始流入。04錢要少了,股票又要漲,如果這兩個判斷都成立的話,樓市可就不妙了。
  • 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李宇嘉近期,深圳某新樓盤「萬人搶房」再次發酵,《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強調「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十幾萬元一平方米、超過1000萬一套的商品房,居然成了火爆的「投資品」。
  • 疫情之後,關於武漢樓市以及房價的一些探討!
    一、寫在最前:我也知道這個時候討論武漢的房價問題確實是有些不妥,但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生活,總歸還是要恢復正常的。而在此前提下跟大家探討探討房價,或許也不失為一種生活上的調劑。畢竟,作為炒房團首席投顧,我也是想力所能及的為武漢出份力的。
  • 新一輪樓市「緊箍咒」或許又來了?
    剛需企盼調控來降溫「進入7月份後,每天都要盯下市場有沒有什麼新政策出來,要不然心裡不踏實。」忙於看盤近一個月,想入手一套兩房的剛需族黃蕭說道。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此前4月,深圳各銀行被要求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情況,就與資金或違規進入樓市有關。引發監管部門注意的背後是部分城市樓市的火熱。
  • 樓市版「跌停」:掛零式賣不動
    其實,跌停並非股市獨有。武漢樓市中,開盤當天去化率低於15%的項目,一捋一大把。賣不動,不就是「跌停」?7月中旬,武漢樓市兩項數據格外打眼。當前庫存:新住房17萬套,面積近2000萬方。三季度:還將有136個項目,787.82萬方商品房可預售。
  • 樓市真調控,房價軟著陸!2020買房嗎?
    當今世界兩個雷,美國股市和中國樓市!個人感覺,中國樓市這顆雷,目測上去還要大一些,有圖為證!中國房地產市值在2018年就吹到了65萬億美元,體量之大是美國的2倍,歐盟的3倍,日本的6倍。人口多嘛,需求就多!這也許解釋得通。
  • 上海樓市這波怎麼會這麼火?後市怎麼走?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強調上海樓市現在是「無量上漲」?這個數據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事實上,這波上海樓市的上漲和深圳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上海的樓市更加健康,透支度極低,更多是以內生需求拉動的。野雞奧派竟然看空上海???一個社會零售數據碾壓第二名的城市,上海,你竟然說它沒有產業?那麼,就問一句,什麼是產業?
  • 逝去的青春,回不去的濟南樓市!
    本文梳理了從1998年到2020年,樓市的緣起,介紹了20多年裡,每一年的時代大背景,以及濟南樓市的走勢和對應的房價變化,以及每個周期裡樓市調控的進程……這些內容長達6000字,耐心看完一定有所收穫。要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此之大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概有1560億光年,可觀測到的宇宙年齡大概有138億年,而我們一生短短不過百年,大部分人卻為那100平米的建築面積殫精竭慮大半生。一種科學觀點說,宇宙誕生於奇點大爆炸。而中國樓市誕生於1998年。
  • 剛剛 樓市 巨變!
    來源:葉檀財經遠超預期,大超想像!樓市銷售創天量,歷史記錄再改寫!11月14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0個月來首次轉正!銷售額增速則連續5個月提升!按照目前的趨勢看,2019年樓市銷售額和銷售面積,有望同時超越2018年,再創歷史新高!
  • 也不願意討論行情?
    最近有很多讀者在與社長溝通交流股市的時候表示,為什麼有很多老的交易員都不願意談論股票技術指標?也不願意談論股票行情走勢?那麼他們到底是通過什麼來判斷股票漲跌的?
  • 一年裡股市拉2次行情,請問,明年怎麼辦?
    過往歷史中,對大A的爆拉,一年最多一把行情,這已經是難得一見的了。  然而,今年特別有意思的是,年初拉了一把假行情,年中推出科創版,再次拉行情。  應該說,從2015年的股市大牛市來看,其實政策面一直是想發展直接融資。  但是,期間太多的嘗試均告失敗,讓人意識到中國大A 確實需要巨大的整頓和變革。
  • 2003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3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眾所周知,中國股市在2003年之前歷次大行情的產生與大的下跌均與政策息息相關。比如2000年6月對國有股政策的全國大討論、2002年國有股不在二級市場的減持政策信息,前者使股市從牛走熊,後者使股指一天內幾乎全線放天量漲停。投資者面對市場不知還有什麼時候政策出臺,對政策出臺的時機和造成巨大虧損深感恐懼。
  • 引流教程,什麼是用戶裂變?教你公眾號或者社群如何0元做裂變
    裂變是網際網路增長用戶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網際網路野蠻發展的象徵。很多我們廣為熟知的產品都是裂變完成的推廣,比如支付寶的口令紅包,拼多多砍價,幫好友的火車搶票等等,這些產品推廣的底層邏輯都是用戶的裂變。
  • 股市回調啥意思?股市回調意味著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4月24日訊   股市的波動是非常大的,所以它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那麼股市回調是什麼意思呢?投資者在面對股市回調的時候,我們最好怎麼操作呢?  股市回調什麼意思?  股市回調的意思就是股市經過一輪大漲後,當前已經開始走弱了,即價格趨勢開始從高位往低位走。一般股市的回調有兩種:第一種是股市大漲了,然後獲利盤引發股市發生回調,這個時候的回調就是為了出貨而引發的回調,所以此時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 一位退坑者引發的激烈討論,你該不該離開股市?
    昨晚就沒看群了,早晨醒來一看,大家對這個事情討論的很激烈,我還是想多說幾句,你該不該離開股市?一、你適合炒股嗎?且不談炒股所需要的各種心理素質、性格特質你是否具備。先說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在股市?話說回來,如果一個股民只是想著做個兼職,花少量的時間在股市賺點外快、賺點零花錢,那還是別來送錢了,趁早銷戶吧。我身邊有很多職業投資者,哪個不是全身心的投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常態,反觀大多數股民是怎樣的?一邊工作、一邊炒股,恐怕還是在上班時偷偷看幾眼股市行情,匆忙中選股操作吧。
  • 社群運營的這6種裂變模型,你掌握了嗎?
    編輯導語:社群運營,無非就是將有共同性的一群人拉到群中,拋出話題,引發大家討論活躍一下社群氛圍,但是做起來才知道並非這麼簡單。社群運營,一門看似極其簡單的事情,裡面卻蘊藏著不小的學問。社群運營不好,裂變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社群運營的6種裂變模型,你學會了嗎?
  • 道指首破3萬點 美樓市同步狂歡
    作者:林然來源:股市動態分析與美股相呼應的是,美國樓市同樣呈現一片繁榮之勢。新房銷售量暴漲,飆升的速度歷史最快,到達了05年房地產泡沫、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市場人士擔憂美國樓市正在進入最後的狂歡。道指首破3萬點價值、周期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