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12月6日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在為幼小銜接行業帶來指引的同時,也將研究成果分享至全教育行業,為行業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教育方法。據悉,該白皮書將於12月8日進行網絡首發。同時,卓越巧問教育還發布了中國首份「4-5歲兒童注意力發展研究報告」(簡稱「斑馬塗色實驗」),揭示中國4-5歲兒童的注意力現狀。
據了解,自2018年開始,此次已經是卓越巧問教育連續第三年發布相關白皮書,因此也被稱作「白皮書3.0」。多動、上課不集中、丟三落四、作業拖延……因為兒童注意力而產生的問題與症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有耳聞。但長久以來,人們通常憑藉主觀經驗去判斷孩子的專注力水平,卻很難解決相關問題。針對於此,卓越巧問教育創始人成君霞表示,卓越巧問教育做幼小銜接階段教育的探索、實踐、研究已有13年。在這13年裡,是人們對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的困惑、對家長普遍焦慮的現象以及幼小銜接階段兒童需求的不明,促動著他們持續聚焦幼小銜接領域進行科學、系統的調查與研究。從2018年開始,卓越巧問教育就率先針對幼小銜接的家長需求、行業發展現狀展開持續的研究,同時邀請眾多兒童教育專家、學前教育從業者共同探討中國特色的科學幼小銜接教育,推動幼小銜接教育科學理性發展。在卓越巧問教育白皮書發布之前,行業很少能夠看到有機構認真、嚴謹的運用數據實驗去研究、跟蹤幼小銜接。巧問教育所做的讓人們意識到教育也是可以數據化的。
「巧問一直是從問題出發。所以,這三次白皮書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有更明確的問題導向。第一次,他們解決家長怎麼看幼小銜接的問題;第二次,他們解決行業怎麼看待幼小銜接的問題;而第三次,他們選擇直面孩子和兒童注意力的問題。」 亞洲幼教年會執行主席楊文澤表示。
也正是由於在2018-2019的白皮書調研中,卓越巧問教育洞悉到普遍存在於家長群體中的「注意力」問題,才於2020年著手展開「斑馬塗色實驗」,嘗試為幼小銜接階段群體答疑解惑。
「斑馬塗色實驗」是國內首次針對4-5歲兒童開展的注意力個別化測驗研究,旨在深入兒童心理學領域。該實驗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作為課題總顧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忠忱教授作為研究的主設計與報告執筆人,通過對160名兒童的真實調研,最終根據年齡嚴格劃分精篩出130份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科學、真實、立體地展示了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現狀及發展規律。作為「斑馬塗色實驗」的主導設計及研究報告撰寫人李忠忱教授指出,「斑馬塗色實驗」表明,4-5 歲兒童注意力隨年齡的增長顯著提升,5歲可能是兒童注意力加速發展區。同時,4-5歲兒童注意力的發展亦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女童注意力水平普遍比男童要高。而不同注意力表現的兒童,其獲得的測試成績以及塗畫的斑馬圖結果呈現出極大的差別。可見,注意力發展水平對兒童的學業表現具有顯著的影響,家長對於孩子注意力問題的關注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李忠忱教授還提到,注意力不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心理過程,它是時刻作用在其它心理活動當中的。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繪畫、音樂、體育,都涉及著注意力的教育。「因此注意力的培養和訓練,需要很好地按照心理學的規律進行設計,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方法。」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