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巧問教育發布白皮書3.0:5歲是兒童專注力快速發展期,需把握關鍵期
每當提到注意力問題,家長們總是有類似的感慨:
他愛玩的能坐一天,不愛玩的1分鐘都堅持不了,注意力算有問題嗎?
感覺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慢慢注意力就變好了,真的需要培養嗎?
女孩子的注意力,普遍比男孩要好嗎?
作為一家專注於幼小銜接教育13年的機構,巧問教育一直希望通過用戶數據、實驗研究,對入學兒童的能力、習慣以及需求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因此,在2018年巧問就調研了全國1000多位家長,首次獲取中國幼升小家長的真實需求,形成了中國幼小銜接行業第一部調研白皮書。2019年,我們繼續加強調研的廣度和深度,與發布眾多行業報告的艾瑞諮詢強強聯合,將抽樣人群範圍下沉至三四線,覆蓋全國30座城市、2000多名家長,在更大範圍內、更深入地探索幼小銜接階段群體的困擾與痛點。
2020年,在整合前兩年的調研後我們發現,「注意力不集中」已成為中國幼升小家長最困擾的教育難題,而且有33%的家長對孩子的注意力不滿。於是,今年我們把目標聚焦到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上,通過「斑馬塗色實驗」,展開針對4-5歲兒童的專注力研究,並於12月6日發布了《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
國內首個4-5歲「兒童注意力」實驗,
深挖學習注意力問題
提到專注力,國外曾有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測試兒童的自控力。但與「棉花糖實驗」不同,「斑馬塗色實驗」更聚焦,主要是圍繞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進行研究。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巧問特意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忠忱教授負責設計實驗方式和內容,最終通過130份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科學、真實、立體地展示了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現狀及發展規律。
「斑馬塗色實驗」結合該年齡段注意力時長為10-15分鐘的特性,同時在房間內放置幹擾物(玩具),力圖真實還原兒童未來的學習場景。在該環境內,被試孩子要求在12分鐘內不離開座位、不走神、不中斷、不玩玩具,為1張由148個小圓圈組成的斑馬圖塗色。最後,根據被試孩子的塗色結果和塗色過程中的注意力表現來確定該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比起「棉花糖實驗」只讓孩子在空蕩蕩的房間忍受「棉花糖」的誘惑,「斑馬塗色實驗」更貼近孩子未來的學習場景,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對老師、家長更有指導意義。
小小一隻斑馬,照出的是不同孩子未來的學習情況
兒童注意力隨年齡增加而顯著提高,
5歲可能是兒童注意力加速發展區
在《2019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中,有33%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注意力不足3分(5分制)。那究竟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真的不如人意,還是家長們過分焦慮呢?按「斑馬塗色實驗」所得出的數據,家長們的焦慮其實不無道理,但也無需過度緊張,關鍵是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注意力發展規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
在本次「斑馬塗色實驗」中,我們把孩子劃分為3個等級的水平:
三級水平:綜合得分90-100,注意力很集中、很穩定;
二級水平:綜合得分60-89,注意力較不穩定,可能影響未來學業;
一級水平:綜合得分60以下,注意力很不穩定,必須注意培養。
通過比較4歲組與5歲組兒童(共130名)注意力等級水平的數據後,我們發現有61.4%的5歲組孩子已經達到了較為理想的三級水平。同時比起4歲組的孩子,5歲組達到三級水平孩子的佔比由37%一下子提升為61.4%,而一級水平由28.8%下降為12.3%,說明在5歲階段,孩子的注意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提高,並在5歲期間形成了注意力的「最近發展區」。
4歲組與5歲組兒童注意力等級水平分布比較
兒童注意力水平存在性別差異,
4-5歲女童注意力水平高於男童
對比了不同年齡兒童注意力水平的數據後,我們進一步對比了不同性別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差異。我們發現,無論是4歲組還是5歲組,女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都高於男孩子,在5歲組更是差異明顯,僅有6.2%的女孩注意力水平處於一級水平(亟待培養),而男孩則有20%。
5歲組男童、女童一二三級水平比例
兒童注意力水平個體差異明顯,
對未來學業表現有顯著影響
此次「斑馬塗色測驗」,除了以科學嚴謹的標準將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從年齡、性別區分研究,更通過研究不同注意力發展水平的典型個例,剖析了4-5歲兒童在注意力表現上的個體特徵。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處於高注意力發展水平(三級水平)的兒童,在時長12分鐘的塗色測驗中,能夠做到不走神、不中斷、不為玩具吸引,聚精會神、一氣呵成地完成斑馬塗色圖。而處於一、二等級注意力發展水平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以下三個特徵:一是在塗畫過程中出現間歇性不穩定的注意力狀態,雖然被測兒童能夠明確塗色的任務,但期間不時出現走神、中斷的現象,屬於注意力水平較低的級別;二是在塗色時出現瀰漫型不穩定,表現為「磨洋工」的狀態,每塗畫兩三個圈便出現短時中斷,甚至在整個測驗過程中六神無主、心不在焉,屬於注意力水平障礙程度比較重。
而最為嚴重的,則是第三類丟失目標型不穩定。該類孩子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完全丟失了操作目標或操作要求,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塗色任務上,屬於注意力障礙程度最為嚴重。
根據整個「斑馬塗色實驗」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5歲後大部分兒童的注意力顯著提高,但依舊有38.6%的兒童處於一二級水平,或多或少會對未來的學業表現帶來影響。
雖然我們無需過分緊張,但處於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仍然亟需教育者與家長的共同關注與引導,提升專注力水平以適應未來的學習與成長。相信此次「斑馬塗色實驗」清晰明了的數據,亦會讓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清晰地了解兒童注意力發展現狀及規律,以便對不同注意力水平的兒童「因材施教」。
此次卓越巧問教育首次深入兒童心理學領域,聯合專家針對兒童的注意力問題進行研究,並發布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3.0,不僅為行業從業者提供了兒童注意力發展水平的評定標準,更深入剖析了不同注意力水平兒童的個體表現,推動著幼小銜接行業向專業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未來卓越巧問教育仍會持續跟進受測試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及學習狀態,進一步研究兒童的專注力發展,將實驗結果轉化為可操作實行的注意力培養方法,幫助更多孩子順利渡過幼小銜接。
每當提到注意力問題,家長們總是有類似的感慨:
他愛玩的能坐一天,不愛玩的1分鐘都堅持不了,注意力算有問題嗎?
感覺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慢慢注意力就變好了,真的需要培養嗎?
女孩子的注意力,普遍比男孩要好嗎?
作為一家專注於幼小銜接教育13年的機構,巧問教育一直希望通過用戶數據、實驗研究,對入學兒童的能力、習慣以及需求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因此,在2018年巧問就調研了全國1000多位家長,首次獲取中國幼升小家長的真實需求,形成了中國幼小銜接行業第一部調研白皮書。2019年,我們繼續加強調研的廣度和深度,與發布眾多行業報告的艾瑞諮詢強強聯合,將抽樣人群範圍下沉至三四線,覆蓋全國30座城市、2000多名家長,在更大範圍內、更深入地探索幼小銜接階段群體的困擾與痛點。
2020年,在整合前兩年的調研後我們發現,「注意力不集中」已成為中國幼升小家長最困擾的教育難題,而且有33%的家長對孩子的注意力不滿。於是,今年我們把目標聚焦到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上,通過「斑馬塗色實驗」,展開針對4-5歲兒童的專注力研究,並於12月6日發布了《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
國內首個4-5歲「兒童注意力」實驗,
深挖學習注意力問題
提到專注力,國外曾有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測試兒童的自控力。但與「棉花糖實驗」不同,「斑馬塗色實驗」更聚焦,主要是圍繞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進行研究。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巧問特意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忠忱教授負責設計實驗方式和內容,最終通過130份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科學、真實、立體地展示了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現狀及發展規律。
「斑馬塗色實驗」結合該年齡段注意力時長為10-15分鐘的特性,同時在房間內放置幹擾物(玩具),力圖真實還原兒童未來的學習場景。在該環境內,被試孩子要求在12分鐘內不離開座位、不走神、不中斷、不玩玩具,為1張由148個小圓圈組成的斑馬圖塗色。最後,根據被試孩子的塗色結果和塗色過程中的注意力表現來確定該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比起「棉花糖實驗」只讓孩子在空蕩蕩的房間忍受「棉花糖」的誘惑,「斑馬塗色實驗」更貼近孩子未來的學習場景,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對老師、家長更有指導意義。
小小一隻斑馬,照出的是不同孩子未來的學習情況
兒童注意力隨年齡增加而顯著提高,
5歲可能是兒童注意力加速發展區
在《2019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中,有33%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注意力不足3分(5分制)。那究竟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真的不如人意,還是家長們過分焦慮呢?按「斑馬塗色實驗」所得出的數據,家長們的焦慮其實不無道理,但也無需過度緊張,關鍵是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注意力發展規律,並給予正確的引導。
在本次「斑馬塗色實驗」中,我們把孩子劃分為3個等級的水平:
三級水平:綜合得分90-100,注意力很集中、很穩定;
二級水平:綜合得分60-89,注意力較不穩定,可能影響未來學業;
一級水平:綜合得分60以下,注意力很不穩定,必須注意培養。
通過比較4歲組與5歲組兒童(共130名)注意力等級水平的數據後,我們發現有61.4%的5歲組孩子已經達到了較為理想的三級水平。同時比起4歲組的孩子,5歲組達到三級水平孩子的佔比由37%一下子提升為61.4%,而一級水平由28.8%下降為12.3%,說明在5歲階段,孩子的注意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提高,並在5歲期間形成了注意力的「最近發展區」。
4歲組與5歲組兒童注意力等級水平分布比較
兒童注意力水平存在性別差異,
4-5歲女童注意力水平高於男童
對比了不同年齡兒童注意力水平的數據後,我們進一步對比了不同性別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差異。我們發現,無論是4歲組還是5歲組,女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都高於男孩子,在5歲組更是差異明顯,僅有6.2%的女孩注意力水平處於一級水平(亟待培養),而男孩則有20%。
5歲組男童、女童一二三級水平比例
兒童注意力水平個體差異明顯,
對未來學業表現有顯著影響
此次「斑馬塗色測驗」,除了以科學嚴謹的標準將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從年齡、性別區分研究,更通過研究不同注意力發展水平的典型個例,剖析了4-5歲兒童在注意力表現上的個體特徵。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處於高注意力發展水平(三級水平)的兒童,在時長12分鐘的塗色測驗中,能夠做到不走神、不中斷、不為玩具吸引,聚精會神、一氣呵成地完成斑馬塗色圖。而處於一、二等級注意力發展水平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以下三個特徵:一是在塗畫過程中出現間歇性不穩定的注意力狀態,雖然被測兒童能夠明確塗色的任務,但期間不時出現走神、中斷的現象,屬於注意力水平較低的級別;二是在塗色時出現瀰漫型不穩定,表現為「磨洋工」的狀態,每塗畫兩三個圈便出現短時中斷,甚至在整個測驗過程中六神無主、心不在焉,屬於注意力水平障礙程度比較重。
而最為嚴重的,則是第三類丟失目標型不穩定。該類孩子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完全丟失了操作目標或操作要求,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塗色任務上,屬於注意力障礙程度最為嚴重。
根據整個「斑馬塗色實驗」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5歲後大部分兒童的注意力顯著提高,但依舊有38.6%的兒童處於一二級水平,或多或少會對未來的學業表現帶來影響。
雖然我們無需過分緊張,但處於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仍然亟需教育者與家長的共同關注與引導,提升專注力水平以適應未來的學習與成長。相信此次「斑馬塗色實驗」清晰明了的數據,亦會讓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清晰地了解兒童注意力發展現狀及規律,以便對不同注意力水平的兒童「因材施教」。
此次卓越巧問教育首次深入兒童心理學領域,聯合專家針對兒童的注意力問題進行研究,並發布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3.0,不僅為行業從業者提供了兒童注意力發展水平的評定標準,更深入剖析了不同注意力水平兒童的個體表現,推動著幼小銜接行業向專業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未來卓越巧問教育仍會持續跟進受測試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及學習狀態,進一步研究兒童的專注力發展,將實驗結果轉化為可操作實行的注意力培養方法,幫助更多孩子順利渡過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