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怎麼升級的?108將綽號只有他一人只叫行者,跟班魯智深?

2021-01-09 騰訊網

《水滸傳》裡面的英雄好漢,清一色都會有一個響亮的綽號,十有八九都是很威風的,例如:及時雨宋公明,豹子頭林衝、黑旋風李逵、青面獸楊志、母夜叉孫二娘、打虎將李忠……等等,但是,有一人似乎有些奇怪和例外,那就是武松!只是簡單地被稱為:行者武松。

水滸傳英雄好漢一般是有一個響亮綽號的

是武松的武功不好或者是人品不好嗎?應該不是,武松的功夫是很好的,他在景陽岡打死過大老虎!鬥殺過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等等高手,參與抗遼和徵方臘時屢立戰功,可見功夫是很不錯的。

唯獨武松的綽號簡單地叫:行者

他人不好嗎?也不是,他抵禦了潘金蓮的美女誘惑,為了義氣幫施恩戰鬥,對朋友宋江、魯智深、楊志等等都很真誠,絕非人品不佳之人!

那作者施耐庵,為什麼跟他安排一個這麼不響亮的綽號呢?

原來,《水滸傳》也是有修行思想的!跟我們印象中的打打殺殺截然不同!他們就是二龍山上的三大頭領: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和行者武松!

既然武松武行者是修行者,應該有引導的,可以看成是小旋風柴進和花和尚魯智深二人!原因是武松打死人後躲進了柴進的府中,後來回家又殺了潘金蓮等人被判刑,又引出了血濺鴛鴦樓,張青、孫二娘等人幫他打扮成修行人行腳僧的模樣,這樣他就穿上了僧衣。又後來,武松無路可走了,就投靠了二龍山魯智深的山頭,這位魯智深無論是聽名字還是看衣著打扮,都是和尚修行人!武松跟修行就這麼結緣了。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貫穿始終的大哥級人物

二龍山除了魯智深、楊志、武松之外,後來又增加了金眼彪施恩、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操刀鬼曹正,組成了"七"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只差一個"心",就能達到"八"這個數字代表圓滿和完美了。

從修行的經過來看,魯智深出場的時間比較早,前三回就有了他,直到最後都有他圓寂的描寫,所以他是一位高僧!楊志出現在第11回,出現晚於魯智深但是比武松在22回才出現早了很多,所以他們三人的修行可以看成是不同階段和層次境界。

魯智深的層次最高,經過艱苦修行最後圓寂了,武松最後在徵方臘時被包乙道砍去一條手臂,班師回朝時不願意回京城去了,就在附近的六和寺出家了,被朝廷獎賞了十萬貫錢,後來活到80歲善終老死!可見結果也是很不錯的。

武松跟魯智深一樣後來也善終了

還有個青面獸楊志,他是沒有和尚打扮的,他是楊家將的後人,楊家將是幹什麼的?是忠心衛國立功建業的,他的結局是在徵方臘的時候病死的!比起一起落草的魯智深和武松,多了幾分悲悽。

為了證明我的上述觀點正確,我們可以考察關鍵人物武松的言行,他對宋江極為崇敬,即使是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時,他是第一個贊成的,說明他心裡還是很有功名意識的,此時的他還是沒有離卻凡塵的意思。

還說了這樣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這是功名思想,還沒有擺脫紅塵,穿著修行的衣服追求功名利祿,想要腳踏兩隻船。

後來呢?被方臘一方的包道乙暗算砍去了一條臂膊,變成專心修行一件事了,覺悟了!不去朝廷接受高官厚祿了,終於得到了朝廷大封賞、八十歲高壽和善終的結局。對比是追求功名利祿的楊志,明亮了很多。

直到後來,武松也覺悟到了專心修行道理

就這樣,武松終於修行升級了。

所以,武松綽號:行者,就是作者施耐庵想表達揭示出修行秘密的。

相關焦點

  • 打虎英雄武松的綽號不是「打虎將」、「武二郎」,他綽號卻與夜叉有關
    說起武松,可謂是婦孺皆知,我們知道他是打虎英雄、殺嫂祭兄。我們喜歡叫他武二郎,甚至有時候還戲稱為「二郎」。當然了,也有人說武松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唯一沒有綽號的人。具體武松有沒有綽號,我們仔細翻閱《水滸傳》會發現,武松是有綽號的,這個綽號還與「夜叉」有關。
  • 揭秘水滸傳:武松的綽號為何只是簡單的行者?施耐庵是詞窮了嗎?
    行者是個佛教用語,意思是指行腳乞食修苦行的頭陀僧人,出家修行但未經過剃度的佛教徒,武松的那一套頭陀的行頭是搶來的,也就是說他是沒有正式皈依佛教,屬於病急亂投醫,和魯智深當和尚——半路出家一樣。所以武松算不得真正的和尚,但是他一路走來抱打不平,行俠仗義,很好地實踐了替天行道和救苦救難的精神。
  •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的由來
    但魯智深和武松卻是例外,他們倆剛開始並沒有綽號,伴隨著故事情節的推動,才逐漸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綽號。比如武松的綽號「行者」,因為他在孫二娘的店裡穿了一身頭陀的裝扮,張青、孫二娘夫妻看了武松的模樣後,喝彩道:「果然好個行者!」武松自此也以行者的裝扮行走江湖,他的綽號也很好理解。
  • 《水滸傳》108好漢的綽號,怎麼來的?「打虎將」李忠,打過老虎嗎
    最近有讀者私信問我,水滸傳108將的李忠,外號叫「打虎將」,他真的和武松一樣打過老虎嗎?基於此,文史君以為有必要給大家說說108將綽號的由來了。 李忠肯定沒有打過老虎了。 水滸傳裡,108好漢打過老虎的也就武松和李逵兩人。
  • 《水滸傳》108好漢綽號,怎麼來的?「打虎將」李忠,打過老虎嗎
    最近有讀者私信問我,水滸傳108將的李忠,外號叫「打虎將」,他真的和武松一樣打過老虎嗎?基於此,文史君以為有必要給大家說說108將綽號的由來了。李忠肯定沒有打過老虎了。水滸傳裡,108好漢打過老虎的也就武松和李逵兩人。李忠之所以叫「打虎將」的綽號,只不過是為了形容他的勇武。其實不止李忠,梁山的任何一位好漢的綽號,其實都有誇大的成分的。要弄明白「打虎將」這個綽號,就需要了解梁山好漢綽號的由來。
  • 水滸傳:梁山好漢中最不招人待見的一個綽號!魯智深也瞧不上她
    水滸傳:梁山好漢中最不招人待見的一個綽號!魯智深也瞧不上她說起梁山108好漢,武藝真正拿得出手的人並不多,他們也是歪瓜裂棗什麼都有。但不論怎麼樣,每個人都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但有一個人的綽號就顯得不怎麼招人待見了,他就是李忠。李忠最先得罪的就是魯智深,當時她和愛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一起喝酒時,正好得知金翠蓮父女的不幸遭遇,魯智深想對金翠蓮進行資助,李忠卻摳摳搜搜,只拿出二兩銀子,氣得魯智深隨手就扔回去了。 後來李忠來到梁山,也很受氣。
  • 要說《水滸傳》裡武松在108將中的武力值能排第幾位
    大家好,我是Ai剪輯的80後,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評論互動要說武松在水滸108將中的武力值,我覺得前三應該不成問題,肯定有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能排進前三,我覺得武力值是要看多方面的綜合能力評定的:比如對戰中應變突發狀況的能力
  • 為什麼說魯智深最好的朋友不是林衝,也不是武松,而是史進
    甚至,魯智深和林衝的感情都不如和武松的感情深厚。但毋庸置疑,魯智深和武松感情雖然也不錯,卻比不上和九紋龍史進的感情深。初見林衝,魯智深是以誠相待的,但是林衝對魯智深多次敷衍,甚至向薛霸、董超透露了魯智深的住處,導致魯智深被高俅追殺,險些性命不保。為什麼林衝對魯智深不看好呢?
  • 身處飛雲浦絕境,梁山108將除了武松,還有誰能闖得過去?
    身處飛雲浦絕境,梁山108將除了武松,還有誰能闖得過去?飛雲浦一戰是《水滸傳》中極其兇險的拼命之戰,武松大殺四方,從此亡命天涯。要放做其他人,恐怕很難做到。武松飛雲浦之險境險在哪?倘若無力崩脫木枷,武松必死無疑。或若單憑腿功殺敵,梁山也沒幾人能做到。
  • 魯智深VS武松,同為八尺好漢,誰的酒量更大
    儘管作者施耐庵從頭到尾都沒有斷過酒,但似乎酒量比較好的兩人是兩位出家人,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則是行者武松,和尚VS行者,究竟誰酒量更好?在武松沒有入夥二龍山之前,兩人從沒有同桌豪飲過,即便是武松入了夥,作者也沒有寫兩人一起喝酒的場面。儘管沒有寫二人「鬥酒」,但從單獨的描寫之中,也能一探究竟。
  • 擁有「行者」綽號的,除了孫悟空、武松,還有一位多數人不知道!
    擁有「行者」綽號的,除了孫悟空、武松,還有一位多數人不知道!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每年寒暑假它都會重播,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裡面的主角孫悟空,他騰雲駕霧七十二般變化,可以說是無所不能。還有《水滸傳》中的武松,也被人們稱為「行者」。
  • 魯智深武松沒有動手除掉梁山七個惡人,是打不過,還是打不得?
    咱們前面提到的死有餘辜的梁山好漢,至少有七個惡貫滿盈的惡人,而二龍山上的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卻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俠士和英雄——魯智深是梁山乃至水滸第一大俠,這一點毋庸置疑,武松下手雖然有點太過狠辣,但他快意恩仇鏟兇除惡,仍然不失英雄本色。
  • 水滸眾多山頭中,魯智深所在的二龍山實力最強嗎?
    儘管水滸說的是梁山好漢,但實際上,在七十一回108將大聚義之前,整個水滸的世界中,並不只有梁山一處勢力。比如書中明確提到過周通、李忠佔據桃花山,孔明和孔亮兄弟,與官府鬧翻後落草桃花山;樊瑞、李袞和項充霸著芒碭山;史進、朱武等人在少華山;飲馬川有鄧飛、裴宣等人;黃門山則有歐鵬、蔣敬等人。
  • 梁山108將中有5個「打臉」綽號,擱到現代,臉皮薄的人都會臉紅
    眾所周知,水泊梁山共有108位好漢,他們因「義氣」聚在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瀟灑快活。此外,好漢們起的綽號也各有特色,畢竟綽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個人能力。可是在108將中,卻有5人起了堪稱「打臉」的綽號,擱到現代,臉皮薄的人都會臉紅。第一,「賽仁貴」郭盛,「賽仁貴」的本意是武功賽過薛仁貴,可是郭盛的武功實在是平平無奇。
  • 吳用讓焦挺聯絡投奔种師道,魯智深跳了起來:洒家帶著武松陪你去
    #在正史中,梁山只有宋江三十六盜,這三十六盜中,還真有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只可惜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宋末元初畫家龔開題寫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如果三十六條好漢的畫像仍在,我們就知道魯智深武松用的是什麼兵器了——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把魯智深的禪杖演成了方便鏟,跟原著描述大相逕庭。筆者一直認為,魯智深的兵器就是一根大鐵棒,跟宋軍制式武器「柯黎棒」有異曲同工之妙:「取堅重木為之,長四五尺,有以鐵裹其上者,人謂訶藜棒。
  • 此人綽號靈應天師,將武松打成殘疾,卻敵不過轟天雷凌振
    不過,梁山大軍徵討時,公孫勝悄然而去,離開了隊伍,只剩下了法術平庸的混世魔王樊瑞,這就讓方臘集團有了可乘之機。該集團中也有兩位善用法術之人,他們的出現令梁山損失慘重。本文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名字叫做包道乙。包道乙,是金華山中人,只有出家,學了一些左道之術。
  • 被斬前方顯英雄本色:武松怒罵魯智深大笑,李逵成了一灘爛泥
    梁山中有108位好漢,其中武松、魯達、李逵,還被金聖歎評為了「上上人物」,但從武松、魯智深和李逵面對死亡的態度看,李逵無法和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武松和魯智深是好漢,李逵只能呵呵了。魯智深和李逵一樣,也好打打殺殺,但魯智深更多是路見不平出手相助,例如他為了給金翠蓮出頭,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在桃花村,又因為小霸王周通要強娶劉太公之女,他痛揍了周通一頓。武松殺的人,大多是得罪他的人,例如西門慶和潘金蓮殺了他的哥哥武大郎後,他殺了西門慶。蔣門神和張都監、張團練要謀害武松,事情敗露後,武松將他們全部殺了,他們也死者不冤。
  • 水滸傳十二位主要人物性格特點、綽號、事跡簡介
    臨終遺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實質是對腐儒小吏宋江坐第一把交椅的否定。3、姓名:林衝他是沂州沂水縣(今屬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因為打死了人,從牢中逃了出去,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為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場,李逵與眾人大鬧江州,欲背著老母上梁山享福,但因老母在沂嶺被虎所害,李逵怒殺一窩四虎。李逵臂力過人,善使一雙板斧,他也是一百零八將之一,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上應天殺星。
  • 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來看看他的黑點
    據統計,在《水滸》中,作者寫了近千名人物,光是梁山就有108位有名有姓的好漢。不過,限於篇幅,這108將不可能都一一細說,所以書中只有宋江、林衝、吳用、魯智深、武松、李逵、盧俊義等十餘人故事較多,其他人大多只作簡短介紹,或者乾脆一筆帶過,連一句臺詞都沒有。而作者極力塑造的人物中,魯智深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
  • 梁山好漢綽號十大分類:揭綽號背後的玄機
    《大婦小妻還牢末》裡甚至解釋了這個綽號的來歷:「平日度量寬洪,但有不得已的英雄好漢,見了我時,便助他些錢物,因此天下人都叫我做及時雨宋公明。」《水滸傳》繼續和發揚了這個綽號,並通過許多生動的事例將宋江「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及時雨形象塑造得更加豐潤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