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逆行回漢守護雷神山醫院40多天,每天來回奔走至少4萬步

2020-12-2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3月26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李建國)匆忙的腳步,熬紅的雙眼,劉海汗溼緊貼在額頭上。今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裝公司維保小組電氣負責人鄧曉剛正仔細檢查著醫院電氣系統相關設備運行情況,為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保駕護航。

鄧曉剛(左一)

2月3日,得知雷神山醫院建設急需人手,收到第二波「召集令」的鄧曉剛,先是摩託車、大巴,再轉小轎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突破沿途數道關卡,歷經12個小時長途奔波後,從十堰的未婚妻家中艱難抵達武漢,火速加入了此時正在日夜攻堅的醫技樓建設中。

「1月25日,因為開不到出城證明,找不到交通工具,我已經錯過了一次參建的機會,這一次我不能再錯過。」鄧曉剛說,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階段,雷神山醫院建設關乎無數患者同胞生命,作為一名黨員,他必須衝到前面,為醫院建設出一份力。

2月8日,醫技樓一次性驗收通過,雷神山醫院交付投入使用,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疫情之下,得知後期還需要人員留下維保,已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的鄧曉剛選擇繼續「逆行」,加入維保小組。

「白衣戰士在醫院內與時間競速,搶救一個個患者生命,我們必須要有人留下來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鄧曉剛說。

雷神山醫院電氣系統維保涉及四大核心——10臺變壓器、10臺柴油發電機、10間配電房和40座電井,保障它們的正常運行,才能使得醫院平穩高效運轉,這也是鄧曉剛的工作職責之一。此外他還要時刻待命,一旦醫院指令就要進入病房內,進行相關設備系統檢修。病房內感染風險極大,必須穿戴厚重的防護服,作業時極為不便,簡單的工作在裡面做起來都特別費勁,平時可能10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在裡面也許要花上1、2個小時才能搞定。

他回憶,每天早上,在和醫院護士長簡單碰頭後,他就會帶人開始巡場,仔細檢查各處設備運行情況,往往一圈走下來至少需要7、8個小時,重要部位有時候一天還要檢查2、3次,有時候忙起來,中間連歇腳喘氣的機會都沒有,吃飯喝水也只是在現場隨便對付兩口。

醫護人員幫助鄧曉剛穿戴防護服

一天晚上,正在巡場的鄧曉剛突然接到了護士長張晶打來的電話:「鄧工,A7的一間病房突然燈不亮了,你快過來看看吧!」掛斷電話後,他急忙放下手頭的事,帶著兩名電工往護士站趕。當時情況緊急,黑黢黢的病房內,病人情緒很不穩定。三人剛到現場,便立刻換上了防護服入內安撫病人,並開始緊張的檢修。

拆卸燈管、檢查供電情況、換上新燈管……鄧曉剛帶著電工「三下五除二」,不到20分鐘就解決了問題,病房的燈不一會兒就亮了起來。躺在病床上的老爺爺也逐漸恢復平靜,並對他和電工點頭:「小夥子,謝謝你們!」

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對接院方維保需求、進入病房開展檢修……從2月8日開始維保工作至今,鄧曉剛已經在5.22萬平方米的現場來回奔走巡察檢修,保障醫院正常運行了40多天,期間他日行4萬步以上,腳底的水泡長了又破,破了又長,繭子越堆越厚,光鞋子就穿壞了3雙,儘管很累,但他卻始終樂呵呵。

「看著出院的病人越來越多,疫情在一天天好轉,說實話,我心裡挺激動的,更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再累也不覺得。」鄧曉剛說,他會繼續在雷神山醫院堅守,和白衣天使、患者們一起,守望武漢春暖花開、醫院全部「清零」的一天。

相關焦點

  • 128步到3萬步:雷神山醫院「工地青年」的戰「疫」故事
    新華社發(陳鍾昊 攝)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128步到3萬步:雷神山醫院「工地青年」的戰「疫」故事  新華社記者陳鍾昊、樊攀、王君璐  「您這裡還有富餘的煙感報警器嗎?」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生產技術組組長甘泉勝記不清自己第幾次這麼問了,在挖掘機、電鑽、焊槍等各種機械聲響混合的環境裡,他必須扯著嗓子喊,才能讓別人聽見自己說什麼。今年2月初,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上百家施工單位、上萬名建設工人同時施工,甘泉勝奔走其間,竭力為負責建設的病區協調物資。3萬步,是甘泉勝那段時間每天能走的步數。
  • 雷神山醫院開展驗收並逐步移交!逆行英雄奮勇鑄造「生命安全島」
    繼火神山醫院順利交付後,數千名建設者,近千臺大型機械,經歷10天10夜奮戰,這座總建築面積7.99萬平米、可容納1600張床位的雷神山醫院於2月6日開展驗收並逐步移交。武漢雷神山醫院整體參照戰地醫院形式,採用模塊化設計,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自雷神山醫院開工以來,數千萬網友以「雲監工」的方式為建設者加油鼓勁。
  • 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  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 「兩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中建三局承擔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2月2日、6日,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交付以來,「兩山醫院」實現高效運轉。截至4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達2766名,截至4月4日,雷神山醫院患者不足70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轉,但在「兩山醫院」裡,忙碌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 抗疫先進事跡展播① | 中國化學十六公司援建雷神山醫院突擊隊
    2月1日晚,武漢雷神山醫院隔離病區首個完整病房樣板正式完成,預計5日交付使用。在雷神山醫院交付前的關鍵時刻,中國化學十六公司作為在鄂央企鐵軍聞令而動,火速集結3批共57名突擊隊員,奮勇逆行武漢,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奇蹟」背後,是建設者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是白衣戰士逆行出徵、守護平安。這兩座特殊的醫院也是中國抗疫戰場的標誌性陣地,詮釋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更多人作為抗疫「戰地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是武漢戰疫的重要戰場,共設近2600張床位。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應該被銘記
    江夏區黃家湖邊,雷神山醫院工地人聲鼎沸。2月2日,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擁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從荒灘上拔地而起。2月6日,建築面積7.99萬平方米、擁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順利建成。近4萬名建設者,創造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奇蹟是如何創造的?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其中,雷神山醫院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超過1500張病床;火神山醫院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1000張床......病房內配備空調,設置獨立衛生間,醫院還架設了5G基站,如此巨型的工程,從項目正式開工到進行驗收和移交竟然只用了10天。
  •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雷神山醫院,功成有我!
    >可容納2000餘名醫務人員工作…… 武漢新建的第二個北京小湯山模式 專門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 2020年2月8日交付使用。得知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急需用人, 就想著一個人去, 但另一個人肯定不放心, 乾脆我們一起去! 我們倆就一起報了名,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 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大江東去,浪淘盡,捲起千堆雪……  荊楚大地,戰疫魔,看英雄無數……  在武漢抗疫戰場,有一支近4萬人的特殊隊伍,他們同樣衝鋒陷陣,創造了世界奇蹟。他們默默逆行而來,默默疲憊而去,這些沉默的英雄,將被武漢銘記,被歷史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
  • 「兩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自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交付以來,「兩山醫院」實現高效運轉。截至4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達2766名,截至3月31日,雷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1800餘名。  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轉,但在「兩山醫院」,忙碌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 河南志願者青年逆行而上雷神山
    來源:經濟日報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河南省三門峽青年劉升升圓滿結束了志願服務工作,與他奮戰過的地方合影留念。明媚的春光下,他笑得燦爛,這是苦盡甘來的笑容。一個工作時段內清理了60多袋垃圾武漢封城後,在武漢做生意的劉升升原本在距離武漢雷神山醫院不遠處的出租屋內居家隔離。2月6日,一則志願者招募信息,讓他毅然「逆行」而上,瞞著家人主動來到雷神山醫院報名,經過一周培訓,成為一名物業保潔志願者。
  • 建證戰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一同報名參加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工友鍾巍巍、鍾欣欣兩兄弟留下了。他們說,「冒著風險來到這裡,我們的心情都是同樣的,就是堅決打贏這場戰鬥,早點讓大武漢恢復繁華。」在雷神山醫院項目火線入黨的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員工唐清泉留下了。維保需要人員,看到大家連續奮戰,都已非常疲憊,他毅然站出來決定堅持到最後,他說,「黨組織考驗我的時刻到了,我必須堅守到底。」
  • 扶危渡厄,共克病魔,他們是守衛雷神山醫院的上海力量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一切為了病人,用「上海方案」守護雷神山患者援馳雷神山醫院的上海醫療隊分兩支隊伍,一支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嶽陽、曙光、市中醫醫院組成的上海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暨第四批國家中醫(上海)醫療隊,另一支是由仁濟、市一、市六、楊中心、五院、七院組成的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
  • 雷神山「攻堅戰」 方艙醫院「閃電戰」 下沉社區「保衛戰」武漢...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地產集團接到代建雷神山醫院緊急任務,火速組織建設團隊奔赴黃家湖畔,展開大會戰。歷經十晝夜鏖戰,雷神山醫院32個病區、1500張病床陸續投入使用。地產集團旗下東方物業又獨家承擔8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短短3天內集結400餘名精兵強將進駐現場,為該院高效運轉保駕護航。
  • 建設雷神山醫院 他給女兒取名叫「媛涵」(援漢)
    2月8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這是繼火神山醫院之後,武漢新建的第二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醫院十餘個晝夜拔地而起,「火雷速度」讓世界驚嘆,而這樣日夜不眠不休的工作背後,是一群再普通不過的建設者們。
  • 雷神山醫院驗收!春雨驚雷驅瘟神!
    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難度↓5萬平方米、7.5萬平方米、近8萬平方米 ,面對疫情蔓延的兇猛勢頭,短短6天,雷神山醫院規劃總建築面積三次增加,床位從1300張增加至1600張,總體規模超過兩個火神山醫院。當時,中建三局一公司前期採購的物資已經大量運抵火神山醫院,許多物資剛剛卸下,又重新打包裝車。200多名管理人員和600多名工人重整行裝,連夜「急行軍」。5臺大巴、8臺卡車在兩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到26日凌晨4點全部完成轉移,項目籌備工作全面啟動。
  • 無名英雄丨300多名維保隊員守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王衛 是鍾寅 / 文 張浩然 / 攝)3 月 29 日,武漢雷神山醫院舉行首批外省醫療隊集中撤離儀式,他們將於近日陸續返程。維保工人蘇首站在草坪上,看著歡慶的醫護人員,臉上也露出微笑。對他來說,醫療隊員陸續撤離,也意味著醫院的維保工作進入倒計時。
  • 雷神山寶寶和火神山寶寶的故事
    4月14日,隨著最後一批患者轉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患者清零。15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休艙。 連續鏖戰完成雷神山基站建設任務後,為了妻子和寶寶的安全,王鵬自我隔離兩周,妻子即將臨產他卻無法照顧。 雷神山的逆行者可能有特別的運氣吧,結束隔離後的王鵬可以陪伴妻子去醫院待產,「老天爺還是沒讓我錯過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有寶萬事足。康康健康出生了,王鵬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