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習慣性對智能音箱,吼一嗓子:「xx,早上好!」
(不吼,它就和你裝聾作啞)然後就傳來「……現在,陰……」,有些疑惑的看著外面,「難道外面的太陽是假的?」
今天是少有的、沒有霧霾的天氣。在平時,即使是大家停工,路上沒什麼車的時候,我們這也是霧霾依舊。
好天氣,就要有行動,不想去人不算多的公園,又不像辜負這樣難得的好天氣,就自己一個人騎車,到山腳轉了一圈。
這樣的天氣也算是「勝日」了。宋朝的朱熹,也是在這樣的天氣,出去逛一圈,回來,就有了首《春日》詩。咱比不了朱熹,但也總得寫點啥,充充風雅。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就是朱熹寫的那首詩,也是學校課本上的詩。當時,覺得就是首描寫春天風景的詩,看來是想得簡單了點,古人都是以詩言志的高手。
朱熹,無疑是很厲害的,介紹他時,在一連串的」xx家「之中,有一個就是,他是一個教育家。用」桃李「比喻學生,到如今也在沿用,」萬紫千紅總是春「,就是在說,自己的學生滿天下。
眾所周知,宋朝是個特別優待士大夫的朝代,連皇帝都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現在,就能理解朱熹寫這首詩時的愜意了,自己的學生都在參與治理天下呢。
做老師的,學生取得成績,都會為此自豪,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xxx,那是我學生「。這也朱熹寫這首詩,想要表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