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你真以為是寫春天的景色

2020-12-22 再學二十年

早起,習慣性對智能音箱,吼一嗓子:「xx,早上好!」

(不吼,它就和你裝聾作啞)然後就傳來「……現在,陰……」,有些疑惑的看著外面,「難道外面的太陽是假的?」

今天是少有的、沒有霧霾的天氣。在平時,即使是大家停工,路上沒什麼車的時候,我們這也是霧霾依舊。

好天氣,就要有行動,不想去人不算多的公園,又不像辜負這樣難得的好天氣,就自己一個人騎車,到山腳轉了一圈。

這樣的天氣也算是「勝日」了。宋朝的朱熹,也是在這樣的天氣,出去逛一圈,回來,就有了首《春日》詩。咱比不了朱熹,但也總得寫點啥,充充風雅。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就是朱熹寫的那首詩,也是學校課本上的詩。當時,覺得就是首描寫春天風景的詩,看來是想得簡單了點,古人都是以詩言志的高手。

朱熹,無疑是很厲害的,介紹他時,在一連串的」xx家「之中,有一個就是,他是一個教育家。用」桃李「比喻學生,到如今也在沿用,」萬紫千紅總是春「,就是在說,自己的學生滿天下。

眾所周知,宋朝是個特別優待士大夫的朝代,連皇帝都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現在,就能理解朱熹寫這首詩時的愜意了,自己的學生都在參與治理天下呢。

做老師的,學生取得成績,都會為此自豪,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xxx,那是我學生「。這也朱熹寫這首詩,想要表達的吧。

相關焦點

  • 朱熹《春日》賞析及書法創作
    人們一般理解朱熹詩《春日》是一首寫景詩,它描繪了春天美好的景色:在春日天氣晴好的日子裡,作者到泗水邊遊覽,尋覓欣賞美好的春花。正值春回大地,景物立時煥然一新,極目所至,美好的風景無邊無際。春天的面貌是很容易辨認和識別的,滿目的萬紫千紅,溫煦柔和的春風,一派生機勃勃。
  • 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 《春日》:朱熹也有春天
    真好笑。這就是一首踏青的詩歌,「萬紫千紅總是春」,還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描寫春天的美麗嗎?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那天吃好中飯,有些累,想休息一會兒,微信響了,女兒問,「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中的「春心」是什麼意思。她百度了,還是不怎麼懂。
  • 古詩中的春天: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春日》
    這是宋朝理學家朱熹寫的一首詩,詩名為《春日》。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就是「萬紫千紅總是春。」表面看,這是一首寫景詩,其實,景中蘊含了哲理。有人分析說,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佔,泗水遊春不是寫的實景,而是作者的神遊。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育學生。以此認為「尋芳」就是尋求聖人之道。「無邊光景」表示風光景物無邊無際,表示空間廣大,透露詩人膜求聖道。
  • 讀一首詩朱熹《春日》,春色無邊實可喜,莫要擾擾說哲理
    ——宋代: 朱熹《春日》說到春天,每個人眼前自然都浮現出一幅畫面。不必是哪一年,也不必是哪一處地方,見到春天的實景,則都可以一一照應。每年的春天,大都相似,而一旦一個新的春天來時,遊賞的興致都還依舊。春天帶給人的,除了「無邊光景一時新」的美麗可喜,還有春盡花落的悲傷。美麗的春天,總是容易遲暮,傷春的詩詞,絕對多於因春天產生的喜悅。
  • 妄說一首詩——朱熹《春日》
    源自baidu北方的春天來的悄然,柳綠花紅一番生機盎然景象。想到,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朱熹的這首詩,學習一番,不妥之處請指教。第一次遇到這首詩,以為它寫的只是春日景象,作者春遊所遇無邊光景、萬紫千紅。今日再讀時,多了幾分推敲。
  • 春天到了,詩人會怎樣去描繪春天呢?朱熹說春天是萬紫千紅的
    「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對絢麗多彩、百花齊放的春天的精彩描寫,也是對繁花似錦的春天的讚美。這句詩出自於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一詩,詩人為什麼會說到「萬紫千紅總是春」呢?我認為,如果單純地去解讀這一句詩的話,會有以偏概全的認識,是有局限性的,也不能準確地把握詩意。
  • 春日讀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當春姑娘衣袂飄飄的把溫暖的春風灑向田野大地,用她輕盈的腳步在千山萬水間踏出一片桃紅柳綠之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不油然地為這春天的光景而沉醉喝彩,這時,南宋朱熹的《春日》映入眼帘,恰好詮釋了我們對春天最真切的感悟。
  • 【詩詞賞析】朱熹《春日》
    鑑賞         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全詩寓理趣於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點明天時;「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
  • 詩詞賞析:朱熹《春日》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賞析朱熹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朱子,這在封建時代是一種很高的禮遇,能稱為子,是一種學術思想以至於個人品德方面的認可。同時,朱熹也是宋代以後學子們心中的永遠的崇拜者,因為朱熹校訂過後的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成為了封建時代開科取士的必考科目。同時,朱熹格物致知,動靜觀,二元論對於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比如王守仁(王陽明)為了格物,對著竹林一站就是七天,結果除了感冒以後,別無收穫,這也讓他明白了各行其道的重要性。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格物致知,自己的道還要自己尋找,所以他最終發揚了心學。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學古詩詞,朱熹 春日
    春日 宋 ·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 未來講堂|朱熹《春日》 誦讀:黎春
    未來講堂|朱熹《春日》 誦讀:黎春 2020-11-0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5.春日-宋.朱熹:理學大家朱老師把一首哲理詩糊弄成詠春詩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理學大師的春天:解讀朱熹「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小結: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對朱熹《春日》這一名作的解讀都有些含糊其辭,特別是後兩句。一致的觀點是這兩句借春花春景說理,且拋開其寓意不論,這兩句本身如何解釋順暢就是個問題。本文認為,「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對上句「等閒識得東風面」的解答。
  • 宋代名士,春日尋芳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一首詩是宋代朱熹的名作。雖然說是名作,但其實很多人初次見到這首詩的時候都是不明所以的,下面先來把詩寫一遍。 春日(宋朱熹) 春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生機盎然之時。
  • 朱熹《春日》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構思運筆...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遊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有多深?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到底有多深?》朱熹的詩詞作品,多於詞,詩不多,單是這兩首詩,表面是言景色的,但其內涵有一曲同功之效。除了表面的一層景色美好的哲理性。更深層次是說理學和治學。《春日》是以景言理學的深層詩篇。而《觀書有感》則是言治學的詩篇。
  • 6首關於春天的經典古詩詞,寫作文能用到,快幫孩子保存下來!
    6首關於春天的經典古詩詞,寫作文、語文考試一定能用到,快幫孩子保存下來! 唐·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兩首春天的詩,一大一小兩個角度,寫盡了大美春光。寫作方法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在詩詞裡品味春天之美。萬物復甦,生機萌動,詩人們欣賞春光,描繪春光,他們讚嘆,他們感慨,這是一個無比美好的季節,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詩人們有哪些觀察的角度呢?下面我們跟隨兩位詩人的腳步來春遊一番吧!
  • 《春日》注釋與賞析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拂,百花開放,萬紫千紅,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致。 注釋:春日:春天。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泗水河新景末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