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私有化完成遊戲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下一站或赴港上市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吳健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暢遊私有化完成給搜狐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

4月22日美股開盤,搜狐股價延續過去一周的漲勢,報8.30美元/股。自4月15日宣布提交暢遊公司「私有化」交易最終合併計劃以來,搜狐股價一路走高。

4月17日,搜狐宣布已通過合併完成收購其未持有的暢遊公司全部流通股票。合併後暢遊已成為搜狐直接及間接全資擁有的私有公司,暢遊的美國存託股票不再於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交易。同日美股盤後,搜狐漲幅達到25.51%,報8.66美元。

易觀分析師廖旭華告訴時代財經,暢遊私有化的完成將有助於改善搜狐利潤情況。「暢遊一直以來都是搜狐的現金牛,私有化之後彼此可以更好地協同和支持,搜狐也有機會為暢遊尋找新的融資市場,從而支持暢遊的長期發展。」。

暢遊完成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意味著中概股純遊戲公司實現從美股市場的完全撤退。這場從2013年開始的美股市場撤離潮也伴隨暢遊退市而正式告一段落。

下一步暢遊將何去何從?市場意見認為,由於錯過了回歸A股的黃金時期,暢遊最好的選擇或是奔赴香港上市。

歷時三年,暢遊告別納斯達克

早在3年前,暢遊的私有化已經提上日程。

2017年5月,暢遊宣布收到董事長張朝陽的初步非約束性要約。按照張朝陽當時的私有化方案,搜狐對暢遊報價42.1美元/股(較前日股價約21美元溢價約49%),對應私有化估值為22億美元。由於當時多數機構股東認為暢遊私有化價格相對於價值而言過低,首次私有化嘗試最終不了了之。

2019年9月,搜狐再次發起針對暢遊的私有化,並於9月9日宣布向其控股子公司暢遊的董事會遞交初步非約束性要約,提議現金收購搜狐尚未持有的暢遊全部在外流通A類普通股。具體收購價格為每A類普通股為5美元,或每ADS為10美元。(較前日股價約5.92美元溢價了約60%。)按照最新協議,暢遊對應私有化估值約5.3億美元。

對比之下,雖然2019年提出的收購價格較股價溢價約60%左右,但以2017年要約中提到的22億美元收購價格來看,三年間暢遊的收購價格下降超過75%,股價跌幅更是超過70%。

2020年4月17日,搜狐宣布完成對其旗下遊戲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暢遊」的私有化,後者將成為搜狐的全資私有公司,這場歷時三年的私有化宣告完成。

分析認為,暢遊資產的併入將給搜狐注入了新活力,搜狐能夠將暢遊的遊戲和搜狐集團的媒體資產進行更好的合作和協同,優勢互補,尋找遊戲內容與媒體平臺結合的最大化價值。受到暢遊私有化完成的利好消息影響,4月17日美股盤後,搜狐漲幅達到25.51%,報8.66美元。

根據暢遊2019年財報顯示,暢遊2019年營收為4.55億美元(約3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6億美元增長9%;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暢遊公司的淨利潤為1. 78億美元,而 2018 年為1. 29億美元。可以看到,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上,暢遊依然擁有非常強勁的增長能力。

曾被譽為與暢遊一同「留守」美股市場的另一家端遊公司網易,近年來憑藉電商、社交、遊戲多元業務發展,在資本市場上擺脫純遊戲公司的定位,並獲得華爾街認可。而更多的中概股遊戲公司,則早在2014年開始便對美股市場長期的低估值作出反擊。

錯過回歸A股黃金時期

暢遊此次揮別納斯達克,背後是華爾街對中概股遊戲公司長期的不認可,以及早就湧現的大規模退市潮。

2014年7月,巨人網絡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成功從紐交所退市。此後,中概股遊戲公司密集開啟了退市行動,並在2015年集中爆發。

2015年5月18日,中手遊接獲來自獨立第三方的私有化要約,於2015年6月9日籤訂了私有化的合併協議,並在8月11日正式對外宣布合併完成;同年7月28日,完美世界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11月19日,盛大遊戲完成私有化交易後從納斯達克退市。

中概遊戲股在美國資本市場估值偏低,是一眾遊戲公司私有化的主因。「市值被低估、海外做空機構頻頻攻擊中概股,並時常遭受競爭對手的中傷打壓。」中手遊從納斯達克退市後,曾作出以上陳述。

時任巨人網絡總裁紀學鋒在對外解讀公司私有化原因時也曾表示,美國和歐洲資本家並不真正了解中國的市場和企業。

「確實,當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做了一些尤為長線的事情,但外國的投資者並不了解,就會把我們的市值壓低。這也是許多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我認為東方的投資人更了解我們。」紀學鋒表示。

國內一家遊戲發行商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除了低估值外,中概股遊戲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還要面臨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差異,以及海外上市後維護成本高、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

「這些因素對於當時亟需資金應對遊戲市場,尤其是手遊市場激烈競爭的遊戲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該人士表示。

2014年中國手遊市場的全面爆發進一步加強了中概股遊戲公司私有化的決心。

《201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遊戲市場行業規模達到1144.8億元,同比增長37.7%。其中手遊收入首次超越頁遊達到274.9億,佔比24.014%。

手遊爆發刺激A股上市的遊戲公司市值不斷攀升,市盈率動輒過百倍。例如中青寶的市盈率超過100倍,掌趣科技、天神互動借殼科冕木業後市盈率也遠遠超出完美、盛大當時的市盈率。

完成私有化退市後的巨人網絡、盛大遊戲、完美世界在近幾年紛紛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A股市場,估值大幅提升。

巨人網絡在2016年4月7日回歸A股後,目前市值約336億元,市盈率為41.81;同年7月,完美世界正式回歸國內A股市場,並且完成其上市體系影遊業務的全面重組,目前市值約649億元,市盈率34.81。

盛大遊戲(現「盛趣遊戲」)在2019年以298億元「賣身」世紀華通後,更是一舉成為目前A股市場的遊戲公司領頭羊。據世紀華通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51.1億元,躋身「百億俱樂部」,同時實現淨利潤25.5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9.49%。

錯過A股回歸潮的暢遊最終在2020年完成私有化。廖旭華認為,暢遊私有化遲遲未能落實,跟搜狐自身的業務特點有關。

「搜狐當時是否有精力去操作暢遊的退市和重新上市是不好說的,至少不如那些遊戲公司那樣更有精力專注去運作。」廖旭華補充道。

或闖關港股

暢遊私有化完成後,也引發了市場對其未來去向的猜想。此時暢遊面對的,除了整個中國遊戲市場存量之爭,還有A股市場對上市遊戲企業的高門檻。

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中國遊戲產業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330.02億元,增速為8.7%,相比2018年5.3%的增速略有回升。然而,這已經是中國遊戲市場增速連續第二年跌破雙位數。報告顯示,2013年-2017年共計5年間,中國遊戲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38%、37.6%、22.9%、17.7%、23%。收入增速放緩意味著市場逐漸進入存量之爭。

廖旭華認為,在經歷2018年版號事件的市場整頓後,目前國內的遊戲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者恆強,後續的市場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但是頭部公司的市場份額也會越來越大。

而在政策和市場發展的雙重影響下,港股成為當前遊戲公司上市首選。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從納斯達克退市的創夢天地在2018年12月6日登陸港交所;而在2019年10月成功赴港上市的中手遊也在3月26日交出了登陸港股後的首份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中手遊營收為3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2%,淨利潤6.11億元,同比增長82.1%。

除了已經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創夢天地與中手遊,目前祖龍遊戲也遞交了招股書,準備赴港上市。

有遊戲產業協會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A股市場對於上市遊戲企業IPO審核更加嚴格,對於遊戲企業的業務成長性、穩定性、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

「目前遊戲公司登陸A股的困難是非常大的。而因為近兩年有很多優秀的遊戲公司在港股上市,港股遊戲板塊整體是在向好的。」廖旭華表示。

相關焦點

  • 中概股為何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獨角獸們去哪敲鐘?
    一時間,中概股人人自危。在這個特殊時點下,百度、京東、網易的赴港二次上市傳言,很容易讓市場聯想到瑞幸餘波。但將時間線拉長不難發現,在前有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大受追捧,後有A股市場持續推進註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概股二次上市是一個遠比表面因果關聯來得更為複雜的事件。
  • 中概股先驅新浪,終究走向私有化
    受此消息影響,新浪當日上漲10.55%,收盤價為40.54美元/股,市值為26.51億美元。開啟一個時代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進程中,新浪曾是一面旗幟。作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新浪讓國內同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帷幕。
  • B站回應赴港上市傳聞,中概股緣何掀起「二次上市」熱潮?
    如今B站赴港IPO的消息再次甚囂塵上,對上述傳聞,B站方面倒是顯得習以為常直接回應不予置評。 二、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 且不論B站將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是否屬實,細數過去一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選擇回港二次上市的,可謂屢見不鮮。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和網易。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艾德打新帳號準備好了嗎?
  • 中概股萬國數據擬赴港二次上市,上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領好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中概股最新資訊 > 正文 中概股萬國數據擬赴港二次上市,上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領好禮
  • 歸來仍是少年:中概股的出走與回歸
    相比於螞蟻金服「滔天巨浪」般的關注,「新浪私有化」就好像一個小石子被丟進大海,沒引起多大的水花。9月28日,有消息稱新浪將在明年年初完成私有化,進而退市。新浪的這一舉動,仍然會讓許多中國網民喊上一句「爺青結」。
  • 騰訊音樂等尋求在港二次上市,港交所為何成為美股中概股的天堂?
    2021年不過兩周,已有不少中概股傳出計劃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上周,「小破站」嗶哩嗶哩率先被爆即將回港,1月12日,騰訊音樂、唯品會和歡聚集團這三隻美股上市中概股,被爆出正尋求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其實在2020年已有網易、京東等多家公司回港二次上市,如今美股中概股又迎來回港二次上市潮,那這些企業為何要回港上市呢?美股中概股為何扎堆回歸除了騰訊音樂、B站等企業,百度、攜程、汽車之家等也被爆出將回港上市,短短兩周,為何已有近7家美股中概股,被爆出將回港二次上市?美股中概股回歸潮的集中爆發,或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 資本市場三十年,中概股的「大航海」之路
    隨著註冊制在存量市場的推廣,不僅為中概股提供了更多元發展路徑,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路徑。未來多地上市將會成為中概股全面協同發展的一大趨勢,境內也必將秉承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完善中概股相關政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十年間,三次浪潮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波熱潮源於私有化改制,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多為大型國企。
  • 暢遊完成退市,騰訊全資買搜狗,搜狐如何乘風破浪?
    【野火財經】中概股今年出現兩種有趣的現象,以京東、網易為首,忙著在香港二次上市,這個名單還可能加入百度、攜程、拼多多等;而新浪、搜狐系、58同城忙著私有化。本周一,搜狗接到收購要約,騰訊有意以9美元/ADS價格收購搜狗剩餘股份。作為一手打造搜狗的搜狐,如何看搜狐今年資本市場先後私有化暢遊、搜狗?
  • 京東6·18回歸港股,二次上市與私有化退市到底香不香?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為港股上市規則修改後首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成為繼小米集團之後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新規頒布之後,符合條件的中概股企業,僅需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二次上市。對於高科技公司來說,時間成本較低。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回歸港交所二次上市。
  • 廣州中概股的「大航海」時代
    而在目前已赴美上市的廣州中概股中,有6家首發募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有8家近一年漲幅超過14%,其中小鵬汽車上市以來漲幅超118%。 但繁榮背後,在海外掀起浪花朵朵時,廣州中概股經歷了怎樣的「大航海時代」?其市場表現到底如何?又遭遇了怎樣的「暗礁」?
  • 新浪私有化或為回歸國內上市,網友喊話:搜狐「四缺一」快回來吧!
    不快樂的新浪,要回歸新浪完成私有化後,將告別陪伴20年的美國資本市場,作為第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新浪在美國過得並不「快樂」。2018年2月28日,新浪衝擊到124.6美元後股價持續走低,2020年3月份股價僅有26.4美元,現在新浪市值只有26.22億美元。
  • 【中概股私有化】前狼後虎,房天下進退兩難?
    2020年11月30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領先房產信息門戶網站房天下(SFUN-US)以及其分拆上市的中指控股(CIH-US),同時發公告指收到股東General Atlantic的初步無約束力私有化協議。 在敘述私有化提議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房天下和中指控股。
  • 廣州中概股的「大航海時代」
    近日,廣州成長起來的企業名創優品發布了自10月赴美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其第三季度的營收為20.721億元,環比增長了33.4%。雖然在2020年,中概股市場跌宕起伏,中國部分企業赴美上市難度增加,但廣州赴海外上市企業數量不減反增,出現別樣的繁榮。截至目前,2020年,廣州共有5家企業赴美上市,超過往年水平。
  • 港交所迎中概股回流 市場生態大變遷
    在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經過IPO制度系列改革後的港交所贏得先機。隨著新經濟公司不斷赴港上市,疊加中概股的回歸,港股市場生態亦在發生變遷,「新經濟」成色愈發明顯。 「中國規定審計底稿不能帶出境外,而美國又要求查看審計底稿,其實對中概股是個死結。」中泰國際分析師顏招駿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在中美新形勢下,中概股開啟了一輪迴歸熱潮。 6月11日,丁磊在杭州完成網易在港二次上市的「雲敲鑼」儀式,敲響了2020年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第一記鑼聲。
  • 透視中概股:微博因平臺色情引流現象突出被罰中概股二次上市熱情不減
    了解中概股,從這裡開始!東方財富網每日整理熱門上市公司、中概股回歸、業績報告等信息供投資者參考。以下為重要資訊匯總:熱門公司微博因平臺色情引流現象突出被罰 全國「掃黃打非」辦:無論多大網站平臺淪為「幫兇」都將被追責一段時間以來,網友強烈反映微博上出現大量色情營銷帳號、誘導性文字和圖片內容。
  • 成為中概股赴美上市標配,老虎證券的「另類」投行進階史
    與方磊見面的前一天,老虎證券剛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就投行部分,季度裡9家中概股赴美上... 與方磊見面的前一天,老虎證券剛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就投行部分,季度裡9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老虎證券參與7家,承銷5家,繼續領銜承銷最多中概股赴美的投行。這份不錯的答卷,若放到2年前對整個投行業來說,根本無法想像。但改變已經發生。
  • 股訊| 主要科技股表現欠佳 傳B站秘密提交赴港二次上市申請
    中國主要科技股中概股股價其他中概股多數上漲,其中上漲的公司包括:下跌的其他中概股消息稱B站已秘密提交赴港二次上市申請,融資逾20億美元一名知情人士向CNBC報料,嗶哩嗶哩已秘密提交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請材料。
  • 盤前股價大漲 新浪同意被NEW WAVE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7月6日,新浪公司董事會就收到了由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簡稱「New Wave」)發出的日期為2020年7月6日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該要約提議以每股41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下簡稱私有化要約),對此,公司已組成特別委員會以評估和考慮該提案。
  • 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另外港交所及上交所在過去三年裡也積極歡迎新經濟公司上市,包括去年的上海科創板創建和阿里巴巴成功回歸港股上市,都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給中概股公司很大鼓勵和支持。有消息顯示,本月知名的兩大企業擬回港上市,牟星海認為,目前正在及馬上要上市的是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佼佼者,及有多年美國上市的業績和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