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遷徙躲重重陷阱 鳥販:沒人買就沒有賣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鳥販公開叫賣市級保護鳥類。

  捕鳥網網住的鳥兒。 志願者/供圖

  空地架起3米高捕鳥網。

  進入5月,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期,鳥兒們飛向北方除了要經受自然的考驗,還要避開人類設下的重重陷阱。近日,有護鳥志願者反映,豐臺區王佐鎮一村莊內發現村民豎起來的多張捕鳥網。北京晨報記者實地走訪核實,一個小村子周邊竟然支起至少十多張網。捕到鳥後,有人留著自己把玩,更多的則是供給鳥販子或直接拿到附近的集市售賣。在房山區大寧莊集市,有的鳥兒售價高達幾百元。房山區、豐臺區森林公安分別表示,將去現場了解情況並執法。

  捕鳥現場 十餘張捕鳥網 層層設卡

  清晨5點,記者和公益組織「讓候鳥飛」的志願者來到王佐鎮羊圈頭村。村子位於山區,地勢起伏不平,走在山路上稍留意便能看到立著的捕鳥網反光杆,從旁經過時,能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志願者說,那是作為「誘子」的鳥兒在叫,它們的作用是吸引其他鳥兒前來墜網。

  「今兒支網沒有?有東西沒有?」在村中小山坡上一塊被圈起來的地裡,支著兩張15米長、3米寬的捕鳥網,兩個中年男子正閒聊。其中一人手裡拿著的布袋子裝著早晨的「收穫」,裡邊的小鳥不停撲騰著翅膀。記者以鳥友身份和他聊天,這才看到兜裡是一隻驚慌失措的白頭鵯。旁邊支著的捕鳥網網線極細,近乎透明,不易被發現,上邊的網兜也十分密集,一旦有鳥不慎撞在網上,便會被兜在其中無法掙脫。捕鳥網旁邊的果樹上掛著的嘰嘰喳喳亂叫的「誘子」,它們不時在籠子裡亂撲騰。

  記者在旁待了半個小時左右,就有四名捕鳥人路過聊天,他們都是村裡人,彼此都很熟識,還會借叫得歡的鳥兒為「誘子」給彼此。記者走訪整個村子,發現十多張捕鳥網。其中一人說,村裡的捕鳥人不止這些,大家通常在早晨起來支網,因為早晨鳥兒最活躍。「現在正是過鳥(指遷徙)的時候,今天還有人去青龍湖那邊網靛頦(紅喉歌鴝、藍喉歌鴝)去了。」從閒聊中記者得知,幾人中有人是剛入行的新手,有人已是捕鳥多年的「老手」。「我們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玩了,那會兒都是專門買那種講鳥的書,時間長了,現在聽叫聲都能聽得出是什麼鳥。」一皮膚黝黑的男子說道。

  此時,一中年男子手裡拿著播放器走過。志願者表示,這種播放器被稱為「電誘子」,它與「誘子」的功能一樣,通過播放鳥叫聲來吸引其他鳥。帶著播放器的男子稱,曾一次捕到過十多隻黃雀。「都是看運氣,有時一星期也沒什麼收成,有時一網就能網十幾隻。」他說自己捕到的鳥通常會賣給集市上的鳥販,「我5塊錢一隻賣給販子,他轉手就賣70元。」他說自己還曾網到過鷹隼,同樣被別人買了,「有專門玩鷹的,還聽說有人拿它做標本。」

  捕鳥者家 保護動物 5元一隻就賣

  隨後,記者以買鳥為由,跟隨皮膚黝黑的男子來到他家。院子內鋪滿藤架,上邊掛著十來只小鳥,其中包括朱雀3隻、白頭鵯2隻、煤山雀3隻、沼澤山雀2隻。「以前的鳥比現在還多呢,沒少被家裡的貓給糟蹋。」因男子家中養貓,籠中的小鳥面對貓的「魔爪」可以說是無處可逃,輕者受傷,重者斃命。

  在院子西側,男子專門闢出一間房子用來養鳥,屋子裡放滿了大大小小的鳥籠。記者看到,大籠子裡分別關著十幾隻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黃腹山雀和十幾隻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暗綠繡眼。男子稱,一般會把這些鳥賣給鳥販子,有時自己也帶著這些鳥去附近的鳥市售賣。「以前都是去杜家坎那邊的鳥市,後來那邊被整治了,就去大寧莊集市賣。」男子稱,也有玩鳥的朋友為了挑品相好的鳥兒直接到他家裡買鳥。「我養這麼多都快餵不起了,今天就準備去躺集市。一般我賣的都不貴,有的5塊一隻就賣了,除非特別好的才貴些。」

  記者詢問是否有森林公安來查,男子說一般森林公安並不會檢查村內山坡上支著的網。「除非是在後邊那山上支網,就要被查了。」記者表示在村後山坡上也看到了鳥網,對方說那網就是手持播放器的男子所支。「他是我們這一片看山的,自然就能把網支在山上。」男子還說,不光如此,有時也有外邊的人(非本村的人)專程開車來村後的山上支網捕鳥。

  隨後,記者和志願者一起爬上了村後的山,在山上共發現了三張捕鳥網,拿著播放器的男子果然在網邊「守株待兔」。山頂處也有一個捕鳥的老人,他說自己剛退休,閒著沒事兒開始玩鳥。「剛開始都是別人送我,養不好總死,就想著自己網了養著玩玩。」他說自己只捕黃雀,捕到其他鳥時就會放掉。「但是在這兒放了,在那兒肯定就給網住了,這鳥從南往北飛得過千層網。」他說。

  鳥市探訪 從捕鳥到賣鳥 服務一條龍

  隨後,記者跟隨護鳥志願者一起來到房山區趙辛店橋附近的大寧莊集市。儘管旁邊掛著「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橫幅,但很多鳥販子對此視若無睹。到達時,集市已近尾聲,仍有五六個攤位在售賣野生鳥。「來晚了,別人都撤攤兒了。」一名鳥販子手裡拎著一隻黃腹山雀一隻沼澤山雀叫賣,她說市場裡有不少攤子都賣鳥,周一大集時賣鳥的更多。

  在另一個售鳥的小攤前,記者見有黃腹山雀、煤山雀、普通朱雀、黑尾蠟嘴、繡眼鳥、黃雀等北京市一二級保護動物和「三有」保護動物出售,售價從幾十元至三百元不等。其中一隻煤山雀腿部受傷,在籠中不安地飛來飛去、到處亂撞。鳥販說受傷的煤山雀可以便宜賣,「那隻好的100元,腿瘸的你40元拿走吧。」在記者討價還價之際,鳥販子說自己的鳥不愁出路,「就算沒人買,我也可以拿回去當『誘子』使呢。」

  記者繞著市場走了一圈,發現這裡不光售賣野生鳥,更是提供「捕鳥一條龍」服務。有攤位售賣黑色的捕鳥網、拍籠等捕鳥用具,一張15米長的捕鳥網僅需8元錢。另一個攤位上,則是用來做「電誘子」的擴音器和各類鳥兒鳴叫聲的儲存卡。「紅子鳥、百靈鳥、畫眉鳥、繡眼鳥、八哥壓口叫聲,油松鳥、黃雀、虎頭鳥、麻料鳥叫聲,各種鳴蟲叫聲……」招牌上的內容十分豐富,旁邊擺放著多個儲存卡和擴音器。此外,集市內的鳥籠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記者詢問一名鳥販所售鳥的來路,對方表示從別人手上購買。「有的人直接捕了鳥就賣,那可要坐牢的,我可不敢。」另一鳥販則不以為然,他說只要有人購買就肯定會有人賣。「市場就在那兒呢,怎麼查?!要是沒有買鳥的人,肯定也就沒賣鳥的了。」

  森林公安:將去現場查看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分別向豐臺區森林公安及房山區森林公安舉報此事。豐臺區森林公安工作人員表示,因羊圈頭村地處較為偏僻,此前從未接到過相關舉報,森林公安處也沒有過相關查處行動。但一般在接到相關舉報後,森林公安會立刻出警處理,如捕鳥情況屬實,會沒收對方工具並批評教育。「如果情況嚴重的,可能按照法律的具體規定來進行處罰。」

  但工作人員也解釋,因捕鳥者行蹤不定,支網的地點經常變動,且一般在清晨就行動,這加大了執法難度。記者提及在一名村民家見到三十餘只野生鳥,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北京範圍內已很少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捕鳥行為,將派人到現場了解、查看情況。

  房山區森林公安工作人員也記錄了大寧莊集市具體情況,表示此前也未接到過關於該集市售賣野生鳥類的相關舉報。對方表示,售賣野生鳥屬違法行為,將在集市之日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情況並作相關處理。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記者 康佳 文並攝 線索:辰先生

相關焦點

  • 高空拉網 鳥兒遷徙需躲重重陷阱
    進入5月,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期,鳥兒們飛向北方除了要經受自然的考驗,還要避開人類設下的重重陷阱。近日,有護鳥志願者反映,豐臺區王佐鎮一村莊內發現村民豎起來的多張捕鳥網。北京晨報記者實地走訪核實,一個小村子周邊竟然支起至少十多張網。捕到鳥後,有人留著自己把玩,更多的則是供給鳥販子或直接拿到附近的集市售賣。在房山區大寧莊集市,有的鳥兒售價高達幾百元。
  • 請給鳥兒一條生路
    在公安部門的打擊下,已有若干鳥販落網,許多鳥兒被救。然而,沒想到上海崇明島仍有消息傳來:在東灘的苗圃內有幾十張鳥網。大的高5米,寬約 25 米 。上面還掛著虎斑地鶇和紅脅藍尾鴝等野鳥。人們解救時發現紅脅藍尾鴝已死。
  • 800元買狗有去無回 私人發布賣狗信息疑點重重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導報記者 林彬彬 實習生 李麗晨)網上買寵物狗,給「賣家」付了款,對方卻不給「發貨」,到最後才發現一切都是套路――錢沒了,狗也沒有。  近日,廈門一網友遭遇了此類騙局。導報記者調查發現,網上賣狗的存在很多貓膩。  騙局網上買狗遭遇騙錢  「前幾天要買只阿拉斯加犬回來養,沒想到被騙了。」近日,廈門網友「波哥」在網上發帖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上月底,他在網上看到有人發帖子賣狗,稱在建陽那邊,因為家裡空間太小,要賣一隻阿拉斯加幼犬。對方開價1500元,不過表示可以砍價。
  • 鳥兒放生,注意這些避免悲劇
    也正是這份名錄的頒布以及愈發嚴格的執行力度,讓曾經養鳥的人不得不迫於壓力及時處理自家鳥兒,最多的做法就是放生了。養鳥人放生自己的籠養鳥,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和意義,不在於祈福和行善,更多的是為了免除禁養條例為自己帶來的麻煩。
  • 買二手房遇到這些「陷阱」咋辦,後悔當初沒多長點心
    二手房交易常見陷阱;a.房屋質量陷阱如果不是該房屋本身質量問題的,房屋問題屬於出售者在裝修、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質量瑕疵,非房屋固有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出售者應當承擔相應的修復或者賠償責任。購買二手房時,買房族最好能夠和賣家約定清楚賣房人對所出賣房屋的保修義務以及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時購房人的退房權利及賣房人相應的賠償責任。
  • 綺麗沙湖風景美如畫 遷徙飛鳥春日再歸來
    千山在翼下,萬裡一春秋,文明有國界,遷徙無疆圖。追逐食物,追逐愛情,率性而為,這就是鳥的遷徙。每年的特定時節,成千上萬的鳥沿著有規律的、相對固定的路線,定時地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進行長距離的往返。目前,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有3條路過中國,而其中有兩條遷徙路線在寧夏重疊。
  • 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中國蘭州網12月8日消息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行走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可見體型高挑的白色鳥兒直直立在電線桿頂上的鳥窩中,愈發顯得卓爾不群。  「那就是東方白鸛,如今已是保護區的留鳥了。」
  • 校門口文具店賣危險刀具!店主:「刀有的,躲著點賣」
    把王女士給嚇了一跳王女士:「我們家孩子購買的那個,是鋁合金的,我們大人用手都弄不斷,要是塑料的,我都沒想法,但是鋁合金的,刀尖特別尖,昨天晚上去到這家商鋪,還有小朋友在購買這個玩具刀,那個小朋友才上二年級。」
  • 《遷徙的鳥》:如果人一生只看十部電影,這部片子一定是其中之一
    周五晚在聯想的未來放映廳觀看了一部老片子,曾獲2003年奧斯卡提名殊榮的《遷徙的鳥》(Winged migration),一部製作精良,震撼心靈的紀錄片。如果說人的一生只看十部電影,小編強烈推薦這部片子作為十分之一一定要看。只有看過才能感受得到,人的世界跟那些翱翔於天際,為生命堅持、為目標不懈的鳥的世界相比,我們是多麼的渺小和脆弱。
  • 校門口文具店賣危險刀具!店主:「刀是有的,躲著點賣」
    >把王女士給嚇了一跳王女士:「我們家孩子購買的那個,是鋁合金的,我們大人用手都弄不斷,要是塑料的,我都沒想法,但是鋁合金的,刀尖特別尖,昨天晚上去到這家商鋪,還有小朋友在購買這個玩具刀,那個小朋友才上二年級。」
  • 鳥兒睡熟後能突然從樹上掉下來?答案卻意想不到!
    在你童年到至今的時間裡,是否有那麼一刻想過天上飛的鳥兒在晚上會怎麼樣?他們怎麼過夜?在樹上睡著會不會突然掉下來?等等這種奇怪的問題。我相信這對於大多養鳥的人們不是難題,但是對於沒有養過鳥不了解鳥類習性的人們卻能勾起他們的好奇心。
  • 蛇雕、烏雕、鶚、灰臉鵟鷹……猛禽遷徙 過境成都
    「普通鵟屬於中型猛禽,身體顏色以棕褐為主,飛翔時兩翼寬闊,微微向上舉成『V』字形,春季向北方遷徙繁殖。」鄒滔介紹。  中午時分,為了不錯過記錄,觀鳥愛好者還將餐桌擺放在露天,雖然太陽暴曬,但仍然有幸看到兩隻猛禽在打架。  在接下來的大半天時間裡,這群愛好者又記錄下蛇雕、烏雕、短趾雕、鶚、灰臉鵟鷹等120餘只、共12種猛禽。
  • 農夫地頭張網一天捕6隻活鳥 斑鳩一隻賣20元(圖)
    兩張網呈T字形排列,攔住了鳥兒的去路。  靠近公路一側,一隻鳥倒掛在網中,現在已經腐爛。「這都是一周之前網住的了,沒來得及取下來。」陸先生說,都好幾天沒有網到了。  斑鳩20元一隻 也常會燉來「進補」  就在記者觀察這兩張巨網時,陸先生正好路過。記者藉機問道:「有活的不?」
  • 9月,哪些鳥兒開始南遷了?
    不過,知力君今天可不是跟大家介紹像大雁這樣典型的遷徙水鳥哦,而是選取大家在公園或郊野就可以看到(但平時未必留意)的幾類小鳥,來講述它們的旅行故事。「小佐羅鳥」紅尾伯勞大家可能見過棕背伯勞,這是一種在國內分布很廣的伯勞,為不遷徙的留鳥。棕背伯勞體型較大,體長25釐米左右,背部棕色,尾巴很長。
  • 鳥類奇趣|北極燕鷗:名副其實的「遷徙之王」
    其實,他這點路程相對於鳥類的遷徙之路而言微不足道。  要論世界上回家路最遠的當屬北極燕鷗。北極燕鷗,是一種美麗的小鳥,有紅色的喙和紅色的腳,灰白色的外衣配上黑色的帽子,一副時尚模特的樣子。它弱小的身軀不足120克,卻創造了鳥類遷徙史上的奇蹟。它們遷徙一趟需要飛行40000多公裡,相當於繞赤道一圈,是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長的鳥類。這麼長的距離,即便是坐飛機,估計也得飛上50個小時。
  • 《給我翅膀》好久沒被一部片子惹哭了
    鳥兒的遷徙路線是從祖輩那繼承下來的鳥祖宗沒有預見人類千百年後的作為,沒留下後備路線歐洲在最近三十年失去四億兩千多萬隻鳥這當然不全是人類的「傑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本就是動物世界的法則>其實人類到底滅絕了多少物種、殘害了多少生靈,沒人能給出具體數字克裡斯蒂安發現候鳥亙古不變的遷徙之路很有問題他研究出一條新路線,更適合遷徙但他不會鳥語,怎麼告訴鳥兒這件事呢他諮詢鳥類專家後,
  • 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非法交易或明或暗,有的鳥兒甚至能賣數萬元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
  • 中國戰鬥機賣不出去,是不賣,還是沒人買?
    各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武器,武器先進,那就是軍事大國,武器不行,那就始終是處於落後地位,因為一旦真槍實彈幹起來,高低立馬就顯現出來,但是,各個國家研究武器的能力又是參差不齊的,而且,就算研究還需要不斷地試驗,反覆地改進才能生產出來,這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進口別的國家的武器也便成了常見的事情,那我國的戰鬥機賣不出去
  • 沒想到!墨西哥考古學家發現,猛獁象的滅絕,竟是古人類挖的陷阱
    2019年11月6日,墨西哥圖爾特佩克市,當地一處人工陷阱中發現猛獁象遺骸,根據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墨西哥歷史研究所考古救援學者介紹:這是全世界有記錄的第一批猛獁象人工陷阱。歸根到底,人類是在不斷進化的,進化導致了「智人」的出現,而「智人」最終成了滅絕猛獁象的元兇。「智人」是一種具有高度智慧,能製作弓箭、標槍等複合工具的人類物種。智人和其他人類物種的重要區別是他們都具有一個非凡的想像力,其主要標誌是「智人」會製作首飾等裝飾品,會在巖石上作畫,會用石頭、木頭進行雕刻,會埋葬死者,並加入隨葬物品。
  • 出現在《詩經》中的鳥兒有哪些?
    要知道,那是古人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看到的鳥兒。《詩經》305篇,明確提到鳥兒的地方累計多達76處。合併重複的鳥類,整部《詩經》中實際提到的鳥兒至少有33種(類)。當然,以上統計很難嚴格依照現代鳥類分類學來進行,也只是一個大致情況。今天我們來看看《詩經》中的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