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收藏蠻久的法國片,去年出的,叫《給我翅膀》
導演和演員都不太熟,幕後資料不多,我就直接講故事了
故事的主題是人與自然,這種題材只有一個出路
那就是用眼淚徵服觀眾
經典催淚片《忠犬八公》是這種類型下的亞類型,狗狗其實就代表著一部分自然
當我們選擇看這樣一部電影時,我們就已經做好流淚的準備
《給我翅膀》的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主角原型是法國氣象學家克裡斯蒂安·安穆萊克,城市化的發展給鳥類遷徙帶來滅絕式災難
鳥兒的遷徙路線是從祖輩那繼承下來的
鳥祖宗沒有預見人類千百年後的作為,沒留下後備路線
歐洲在最近三十年失去四億兩千多萬隻鳥
這當然不全是人類的「傑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本就是動物世界的法則
其實人類到底滅絕了多少物種、殘害了多少生靈,沒人能給出具體數字
克裡斯蒂安發現候鳥亙古不變的遷徙之路很有問題
他研究出一條新路線,更適合遷徙
但他不會鳥語,怎麼告訴鳥兒這件事呢
他諮詢鳥類專家後,做了個實驗,從鳥兒孵化開始就和他們呆在一起,培養感情
等到它們長大能飛,就駕著輕型飛機當那隻領頭鳥,帶領它們完成遷徙
鳥兒天生自帶GPS,只要飛過一次,就能記住
克裡斯蒂安的實驗很成功,這項計劃實施了20年,幫助了小額白雁、黑雁、白頰黑雁、灰雁等稀有鳥類改變遷徙之路
電影故事說的是他的第一次計劃:幫助小額白雁完成遷徙
原型是克裡斯蒂安本人駕駛輕型飛機,電影把主角換成了他的兒子
多加了層成長的主題
扮演兒子的小演員長得眉清目秀,好像女扮男裝的葉童
這樣的電影會讓我產生一個悲觀的想法——它沒有什麼價值
人類中的大多數是反對傷害野生動物的,但這些人沒有決策權
權利集中在金字塔上層的少數人手裡
對他們來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前提是自然於人類利益無害
我這不是貶損他們,沒有他們的殺伐決斷,社會也不可能進步
正因如此,大家才把野生動物的滅絕歸咎在全人類身上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接觸到野生動物
但電影能感動的正是這些人,他們僅僅是旁觀者
起不了作用,看過當時很感動,幾天後就把這個偉大的故事拋諸腦後了
這個結果很矛盾,最想行動的人最是什麼也幹不了
這個事件的價值早就保存在決策者和反對者的較量中
拍成電影放出來,對眾多觀眾來說,就是一碗心靈雞湯
但我們都是感情的動物,心靈雞湯是情感的補品,偶爾喝喝有助於情感宣洩
我就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我甘願被它煽動,為這樣的電影奉獻我兩公升眼淚
託馬斯在父母離異後跟著母親住
母親在一家軟體公司任職,待遇不錯
最近公司比較忙,她沒空照顧兒子,就把兒子送到了前夫克裡斯蒂安那裡
克裡斯蒂安住在聖羅芒,關於聖羅芒的介紹,網上資料很少,只知道它是法國的一個小市鎮
從電影拍攝的畫面來看,它應該是自然保護區,保留了大部分生態面積,有大量溼地,適宜野生鳥類居住
託馬斯看到父親時,他正穿著一件灰袍,進行他的計劃
「重建候鳥遷徙路線」的計劃並沒有得到博物館批准,克裡斯蒂安偷偷偽造了份文件
憑這份文件,他從好友畢勇那拿到20顆小額白雁的蛋
灰袍是模仿鳥類的羽毛,讓剛出生的雁子看到這樣的人類,既可以防止鳥類過於信賴人類,也可以拉近他和白額雁的關係
他的服裝和前妻、兒子的穿戴一比,顯得很不體面
從克裡斯蒂安和妻兒格格不入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就知道他們為什麼離婚
克裡斯蒂安屬於自然,妻兒屬於城市
結局是妻兒也回歸了自然,克裡斯蒂安的堅持獲得了勝利
託馬斯是個網癮少年,母親怕他一個暑假縮在家裡打遊戲,把他送來這裡
託馬斯從開始的極不情願到接受,最後愛上候鳥是這個故事的暗線
他的轉變從他喚醒一顆鳥蛋開始
父親在鳥蛋旁不停播放引擎發動的聲音,好讓白額雁習慣飛機的引擎聲
託馬斯把耳朵上的耳機夾在鳥蛋上,沒過一會兒,白額雁破殼而出
是不是歌聲影響了鳥蛋的孵化不重要,有可能是正好那顆要出了
重要的是,這個事件讓託馬斯和這群雁子產生了聯繫,他不能不管了
父親給他做了一套灰袍,並告訴他,以後他就是他們的媽媽了
這裡有個細節,本來克裡斯蒂安說的是爸爸,但託馬斯說克裡斯蒂安應該是爸爸
克裡斯蒂安說,那好,那你就是媽媽
為後文作了個小小鋪墊
接下來就是訓練小白額雁,和它們親近,讓它們熟悉主人的聲音
因為畢勇的疏忽,他拿的蛋裡混進了一隻白頰黑雁
因為長相特殊,託馬斯對這支尤為重視,還給它取名阿卡
有次阿卡走丟,託馬斯找了很久才找到
這個情節似乎沒用,其實不然
這是在加深託馬斯對阿卡的感情,失去後才知道珍惜嘛
按照規定,珍惜動物裡是不允許混入別種類型的,因為會產生雜種,影響血統
但託馬斯和阿卡的感情神聖不可侵犯,克裡斯蒂安和畢勇都狠不下心拆散他倆
就讓白頰黑雁跟著小白額雁一起遷徙
反正這次實驗的目的是測試人為帶領遷徙是否可行,不是保留純種
這個情節容易聯想到種族問題,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在藉機宣揚種族平等
貌似,有點牽強......
雁子們長到三周大就知道跟著飛行機走了
第一個淚目點是母親來看望兒子
託馬斯正在溼地裡指揮小雁子們跟隨飛行機
這一幕有沒有母親在場,起到的效果很不同
母親在場,託馬斯訓練雁子的場景就會讓人聯想起,託馬斯小時候剛學會走路時的樣子
這些雁子就像是託馬斯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嬉戲的場景是這世上最動人的畫面之一
他們的計劃是開車把雁子帶到北極區,在那駕駛輕型飛機帶領它們往南飛會聖羅芒
到了北極區,因為查禽流感,雁子們在籠子裡關了10天
克裡斯蒂安怕之前的訓練失去效應,就違反規定把雁子們放了出來
測試飛行機是否可行
雁子們已經羽翼豐滿,可以振翅高飛
但克裡斯蒂安一啟動飛行機,雁子們卻不為所動,不跟著他
克裡斯蒂安百思不得其解
我終於知道「不鳥你」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了
雁子們的禽流感檢測結果是陽性,不予放行
這其實是疫苗後的接種反應
克裡斯蒂安偽造文件的事也被捅了出來,捕鳥大隊準備抓走這些不合格的野雁
這就促成了託馬斯開啟飛機,帶走這些大雁
克裡斯蒂安一下就明白了,原來大雁是跟著託馬斯的
因為託馬斯是它們的媽媽
故事講到這,電影才過去一半
後半段是託馬斯的冒險之旅,一不做二不休,既然開了這個頭,那就把它完成
他這個嬌生慣養的城市男孩
憑藉對大雁的愛滋生勇氣,由北往南飛
甚至飛越了北海,完成遷徙
託馬斯飛翔的視頻很快在網上傳開,借著輿論的力量
克裡斯蒂安偽造文件的事迎刃而解,捕鳥大隊也放棄對託馬斯的追捕
危機解決的很輕鬆,導演沒有在這方面用力
他很清楚觀眾不想看到託馬斯和這些野雁受到一丁點傷害
安排託馬斯不小心墜機,或者野雁被獵殺,那是存心給觀眾添堵
這是個溫情滿滿、淚點豐富的故事
看完只有舒心,可以放心食用
我不想用這樣的故事做出對人類的批判,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何必用那麼嚴肅沉重的話題捆綁呢
它的美好值得一個正能量的思考
人類殘害自然為什麼沒有得到最慘烈的反噬
因為有一部分人類在盡力彌補
有人趕雁就有人救雁,人性有可怕到讓人膽寒,也有純美到讓人心碎人類侵犯自然的事跡罄竹難書,但人類保護自然的行為亦可歌可泣
自然也許就是註定要在人類的摧殘和守護中生生不息
還記得那個為尋找丹頂鶴犧牲的女大學生嗎
徐秀娟出生於養鶴世家,受父親影響,成為中國第一位養鶴姑娘
1987年的夏天,一隻叫「黎明」的丹頂鶴遲遲未歸
徐秀娟連日連夜尋找,終於在體力不支、擔憂過度的情況下,不慎滑進沼澤地,溺亡
「黎明」最終被找到,但徐秀娟再也看不到,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3歲這個如花的年紀
這個故事被改編成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催人淚下
女孩的弟弟徐建峰也因為照顧丹頂鶴,過勞而死
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有很多為了這些美麗的生物奉獻一生的人
電影拍出的、歌曲唱出的只是一小部分
我相信這樣的平民英雄不比惡棍少
世界因他們的努力而美麗,想想這些,不是可以對世界充滿希望嗎
最後推薦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由法國大導雅克·貝漢拍攝
配合該片食用,效果更佳!
鳥兒為什麼能準確的識別方向,因為它們對地球磁場很敏感,如同體內裝了指南針
雅克·貝漢在片中有個更加浪漫的解釋,他說:
鳥類遷徙,是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對歸來的承諾
歷經危機重重的數千公裡旅程,只為一個目的,生存
候鳥的遷移是為生命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