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2020-12-12 宿老師語文課堂

一、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下面題。

菩薩蠻

納蘭性德

黃雲紫塞三千裡,女牆西畔啼烏起。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

笳聲聽不得,入夜空城黑。秋夢不歸家,殘燈落碎花。

1. 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起筆兩句以如椽之筆描繪景物,黃雲、紫塞、女牆、烏啼,邊塞蒼涼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兩句,有遠有近,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場面宏闊,呈現一片蒼茫蕭索之景。

C. 這首詞意境雄渾,黃雲浩渺,紫塞綿延,萬山橫亙,獵馬馳騁,抒發了戍邊的豪情。

D. 詞作上片遒勁豪邁,下片韻致綿長,從浩蕩塞歌轉為低回離歌,格調豪邁而幽婉。

2. 詞人在下闋是如何抒發自己深沉的思鄉之情的?請具體分析。

【答案】

【小題1】C

【小題2】①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篩聲嗚咽,使詞人更感孤獨蕭索,引發其思鄉之情。②直抒胸臆。「秋夢不歸家」一句直接點出深沉悲槍的思家之念。③以景結情。「殘燈落碎花」寫殘燭燃盡,燈花紛落,詞人歸夢不成,輾轉難眠,思家之愁在這漫漫長夜愈深愈濃。

【小題1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鑑賞詩詞的綜合能力。

C項,「抒發了戍邊的豪情」理解錯誤。本詞雖然詞風豪放,意境開闊,但「黃雲」「紫塞」「落日」寫景色調蒼茫,烏啼風吼馬嘶聲聲悲涼,況且詞人明確說「笳聲聽不得」「秋夢不歸家」,由此可知詞人想要表達的應是戍邊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邊的豪情」。

故選C。

【小題2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鑑賞文學作品表達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類試題,第一步,指出運用了哪種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第三步,簡析這種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達意中的作用。題幹問的是「詞人在下闋是如何抒發自己深沉的思鄉之情的」,需要結合下闋內容分析抒情方法。

結合「笳聲」「夜」「空城」等分析,借景抒情,所寫之景充溢著一片悲涼的情調,引發其思鄉之情。「秋夢不歸家」是抒情,是感嘆,直抒胸臆,道出了深蘊的悲愴孤獨的思鄉之情。「殘燈落碎花」是寫眼前實景,詩人「歸家」而不得,希冀於夢中,又不能入睡,就只能在「殘燈」獨坐了。將詞人的思鄉夢不成與眼前的殘燈結合,簌簌而落的燈花是詞人心碎的隱喻。以景結情,思家之愁越來越濃。最後得出答案:①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嗚咽的笳聲,空寂的城池,無邊的黑夜使詞人倍感孤寂蕭索,引發其思鄉之情。②直抒胸臆:用不得歸家的秋夢直接表達深沉悲愴的思家之情。③以景結情(哀景寫哀情、襯託):詞尾以景代情作結,使讀者通過燈花紛落的殘燈,可以想見詞人在漫漫長夜裡,歸夢不成、輾轉難眠的思鄉濃愁。

【點睛】詩歌鑑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常見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武昌阻風①

[宋]方澤

江上春風留客舟,無窮歸思滿東流。

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曉過鴛湖②

[清]查慎行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

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③。

[注]①阻風:被風阻滯。②鴛湖:即鴛鴦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興城南,離查慎行的家鄉只幾十裡地。③[秀州城]即今浙江嘉興。

1. 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兩首詩首句都使用擬人手法,將春風人格化,但春風在詩人眼中的情義卻不相同,一者挽留詩人,一者催人啟程。

B. 古人多以水喻思,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方詩即景取喻,顯得更加自然貼切,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C. 查詩中的「綠」字表現力極強,用以比喻碧綠的湖水,和「漲」字結合在一起,富有動感,引發想像。

D. 「與君盡日閒臨水」中的「君」,既可以理解為同船的友人,也可以理解為船,無論是誰,在此都無關緊要,詩人整日臨水,心緒別有寄託。

2. 兩首詩抒發的感情有什麼相同之處?此外,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的尾句。

【小題2】(第一問)感情:都抒發了對故鄉濃厚的的熱愛、依戀之情。(第二問)方詩尾聯:樂景反襯哀情。明明是心中有無窮歸思,有無盡鄉愁,根本無心欣賞柳絮飛花,他卻說貪看飛花忘卻愁,抒情委婉曲折。(若答「正話反說」亦可給分)查詩尾聯:「過」字用語精妙,既是船過,也是香過,更是情過,詩人把帶著泥土芳香的油菜花味突現出來,寫出了對家鄉最獨特的感受,這花味喚起了詩人濃厚的鄉情,引人遐思。

【小題1詳解】本題綜合考查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鑑賞能力。

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仔細閱讀原詩和所給選項,結合作者身世及寫作背景做出判斷。

C項,「用以比喻碧綠的湖水」不正確,「綠」借代碧綠的湖水,以顏色詞代指名物詞。「綠漲春蕪岸欲平」意思是碧色的湖水漲起好像與春天的草地一樣高,與整個堤岸相平。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思想情感和語言特色的能力。

題目有兩問,第一問要求分析兩首詩情感的相同之處,解答時可逐句分析詩歌內容,然後歸納。

《武昌阻風》抒寫江上行舟,阻滯武昌所引起的鄉思和愁情。首句寫詩人歸家因風阻於武昌,為風所阻不得不停留,心懷怨慍,但卻說成是春風有意殷勤勸留。次句寫無限歸思恰如滿江春水流向東方。三四句寫正好與同船好友成天有了閒情逸緻來觀賞船下流水並臨流賦詩;貪看柳絮飛花可以忘卻歸恩與鄉愁。《曉過鴛湖》前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早晨嘉興城外惠風和暢、春草繁茂的景象;後兩句寫三日雨晴過後,片片油菜田撩撥著詩人內心的鄉情。詩人詠贊了鴛湖春來之美,同時抒發詩人對鴛湖、故鄉的愛戀之情。通過比較可知,兩首詩都抒發了對故鄉濃厚的熱愛、依戀之情。

第二問要求鑑賞詩歌的尾聯,可從手法、語言特點和內容等角度分析。

《武昌阻風》尾聯「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意思是和你整天悠閒地來到水邊,無窮無盡的鄉思和歸意如滔滔江水貪看柳絮飛花而忘記了滿腹的愁緒,運用了以樂景抒哀情的手法。《曉過鴛湖》尾聯「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意思是長水塘下了三天的雨,菜花散發的脈脈清香在春風裡一陣陣掠過整個秀州城,從語言特點來看,講究鍊字,「過」字既是船過,也是香過,更是情過,裡面蘊含聯想,可令讀者作無窮的想像和深思。

【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注意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題時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三、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各題。

對雪

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1. 杜詩中,「__________」一句直接寫雪,正面點題;羅詩雖題為「雪」,卻無一句對雪的正面描寫,全詩以____________為主要表達方式。

2. 這兩首詩是如何以雪為媒介來寫人的?請結合詩歌內容具體賞析。

【小題1】

【答題空1】急雪舞迴風

【答題空2】議論

【小題2】杜甫詩中寫雪的句子是「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正面直接描寫。先寫黃昏時的亂雲,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暗示詩人獨坐鬥室,反覆愁吟,從亂雲欲雪一直呆到急雪迴風,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這首詩通過「對雪」,使用白描手法,抓住自身困窘生活的個體細節,表現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羅隱詩以《雪》為題,但其立意不在吟詠雪景,而是借題發揮,通過議論的表達方式,反問諷刺的手法表達對百姓的同情對統治者的憤恨之情。開篇「盡道豐年瑞」中語含譏諷,達官顯貴觀賞風雪之時正是民生疾苦之刻。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照應開頭提出的雪是否為瑞的問題上來。冷冷地提醒統治者不要只知自己的享樂,應該想到嚴寒中艱難生活的老百姓。「為瑞不宜多」,仿佛輕描淡寫,略作詼諧幽默之語,實際上這裡面蘊含著深沉的憤怒和熾烈的感情。詩人借雪發揮,使用反諷手法表達了對權貴的憎惡和憤慨,直抒胸臆。

【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方式的理解分析能力

全詩八句,每句5言,是五言律詩。要解答第一題首先應該理解詩句意思:悲嘆痛哭的是數萬戰死的將士,懷愁吟唱的是獨坐床邊的杜陵老翁。亂雲低垂籠罩著淡薄的暮靄,急雪翻騰回舞於凜冽的寒風。瓢已丟棄,酒杯中再無滴酒,爐內無火仍映得眼前一片通紅。數座州府的消息已被隔斷,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從中可見直接寫雪的詩句是第四句,即「急雪舞迴風」。第二問也需要理解詩句意思: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在長安還有許多饑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還是不宜多下。可見詩人沒有正面直接描寫有關雪的畫面、景致,多是直白地表露情感態度,藉助反問和反語,直抒胸臆,於是得出表達方式為「議論」。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藝術特色以及的賞析能力。

杜甫《對雪》寫於安史之亂陷落時候,杜甫被迫困居孤城。詩題「對雪」,卻正是國讎家恨一起都來時候,對雪窮身,國事凋零,因為白描;非特因雪寄興,也非僅僅自傷困頓。卻是從一個個體遭遇的側面,描寫整個時局國勢的困窘無奈狀況。杜甫稱為「詩史」,能將個人感遇融合到時局國事的大背景裡,從憂身而到憂國,故詩境界深,格局大,意境遠,氣韻厚。所以此詩以「戰哭多新鬼」起,以「數州消息斷」結,很有電影劇本的剪輯特色,通過自己的親身感歷從細節和側面,去反映整個大的時局戰爭的愁苦艱難狀態。「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無綠可沽酒瓢便棄,擁爐求暖火只如紅,很樸實近乎枯筆白描的寫法,背後隱言困城無酒、求碳也稀的困窘境地。

這大概是看杜詩的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然而在描寫大時局的背景下,對個人境遇最直白寫實地手法,卻正是以通過細節和個體寫實來反應大時局大場面的一種最有力的手段。兩句極見困城之物資匱乏,偷生之餘生活的窘境。「似」字就是說有爐而火不旺,火苗不起,只有一片紅光罷了。因為困頓,必思解救。然則作者所能寄盼的好消息全無來處,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最後又將個人感遇返還回戰事時局的憂慮之中,完成了從一個片面描寫、感嘆史實全局的過程。

羅隱詩首句寫辛勤勞動的農民看到飄飄瑞雪而產生豐年的聯想與期望。在繁華的帝都長安,這「盡道豐年瑞」中「盡道」二字,語含譏諷。安居深院華屋、身襲蒙茸皮裘的達官顯宦、富商大賈,在酒酣飯飽、圍爐取暖、觀賞一天風雪的時候,正異口同聲地大發瑞雪兆豐年的議論,他們也許會自命是悲天憫人、關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兩句不是順著「豐年事若何」進一步抒感慨、發議論,而是回到開頭提出的雪是否為瑞的問題上來。因為作者寫這首詩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抒寫對貧者雖處豐年仍不免凍餒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談豐年瑞者投一匕首。冷冷地提醒統治者:當你們享受著山珍海味,在高樓大廈中高談瑞雪兆豐年時,恐怕早就忘記了這帝都長安有許許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露宿街頭的「貧者」。

他們盼不到「豐年瑞」所帶來的好處,卻會被你們所津津樂道的「豐年瑞」所凍死。一夜風雪,明日長安街頭會出現多少「凍死骨」啊!「為瑞不宜多」,平緩從容的語調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雋的諷刺和深沉的憤怒在這裡被和諧地結合起來。他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心、對貧者最關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讓他們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四、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 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運用_________手法, 表達出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2. 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小題1】

【答題空1】 擬人

【答題空2】思家念親

【小題2】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虛寫、想像的手法來表現「思家」的。

②詩的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

【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簡析詩歌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抱膝燈前影伴身」紀實,側面寫「思家」。在唐代,冬至這個日子,人們本應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鄲客店裡碰上這個節日,不知如何是好。該句,寫作者在邯鄲客棧裡過節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畫出枯坐的神態。「燈前」二字,既烘染環境,又點出「夜」,託出「影」。一個「伴」字,把「身」與「影」聯繫起來,並賦予「影」以人的感情,擬人手法親切感人。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於言表。「抱膝」既是神態又有動作行為,屬於細節描寫,化動為靜動靜結合,表現孤寂落寞思念家鄉的情緒。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表現手法和語言特色的能力。

首先淺層理解詩句意思: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節,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燈前,與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親人今日也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會談論著我這個離家在外的人。

其次進行深入分析運用的手法和表達效果:詩人運用想像,虛實結合的方法。眼前的孤寂之情是實,家人圍坐之景是虛,是作者推己及人後頭腦中想像的景象。「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運用想像,正面寫「思家」。後兩句筆鋒一轉,來個曲筆,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像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使這種思鄉之情擴大化,真實感人。其感人之處是:他在思家之時想像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這個冬至佳節,由於自己離家遠行,所以家裡人一定也過得很不愉快。

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裡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具體「說」了什麼,作者並沒有指明,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每一個享過天倫之樂的人,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得很多。作者沒用華麗的詞句,沒有玩弄過多的藝術技巧,而用平實質樸的語言,卻把思鄉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語言風格明白如話,是白居易的典型風格。《邯鄲冬至夜思家》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只是用敘述的語氣來描繪遠客的懷親之情。其佳處,一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二是構思精巧別致:首先,詩中無一「思」字,只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其次,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

寫作訓練:對抗+和諧為話題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語言運用題:標點+病句+補寫

寫作訓練: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寫作訓練:由《我和郎朗30年》我和郎朗30年說開去

相關焦點

  • 古詩詞鑑賞: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點睛】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首先,要熟悉各種表達技巧的術語與內涵。其次,審清題幹要求比較的方向(是求同還是求異)、角度(是從哪個角度比較),比較到哪一步, 是只要答出術語還是兼有效果的分析比較。最後,鑑於表達技巧的複雜性,表達技巧的比較還是定位於常見常用的表達技巧。
  • 跟著春天學古詩玩飛花,39首必背古詩詞趣味大收官
    穀雨第三候開啟春季古詩大收官春天將盡盛夏將啟,在穀雨的最後一侯(最後五天)中,我們迎來了疫情期間的五一小長假,剛好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重溫一下春天裡的古詩詞,玩轉趣味飛花令做一次季度總複習、大收官。首古詩詞。
  • 「詩詞鑑賞」春天你在思念什麼?看古詩詞裡最濃的「春思」
    在這個明媚的春日裡,讓我們來一起欣賞古詩詞裡最濃的「春思」。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春思唐-韋應物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 「春城無處不飛花」,這些飛花令花的詩詞,讓你動心了嗎?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杜甫19.春風得音已陪疾—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孟郊20.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崔護2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是飛花令「君」的故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6.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7.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8.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1.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2.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3.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 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集錦!快為孩子收藏,也來一場比賽吧
    國學之底蘊乃是國家之立足也,「飛花令」考驗的則正是國學底蘊。每個中國人的基因裡都流動著詩詞的基因,而「飛花令」雖然只是詩詞玩法的小小體現,但它一定能成為孩子成才和詩詞喜愛者必備的養料。這也是詩詞君推薦的用心之處。
  • 飛花令「歌」,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1.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 廣州朱長史座觀妓》宋之問2.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嶽州守歲二首其二》張說3.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賦得自君之出矣》馬守真25.歌吹催春事,風光預可賒。——《元夕雨四首其三》王廷陳26.猶記城南別,歌殘折柳枝。 ——《無題》王翰27.歌罷解攜去,山高江水深。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詞寓意順口溜
    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麼,意象又是什麼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
  • 古代關於愁的詩詞,愁是什麼?有形狀,還有詩情畫意
    愁是什麼?它是一種情感,產生於內心,卻又無處尋覓。襲上心來能感知,此時很強烈,卻近乎無形,不可觸摸。愁自古以來就是詩人最喜歡描述的情感之一,在古詩詞之中,愁變得有形,有量,可以觸碰,耐人尋味,極具詩情畫意,使人愛戀,令人著迷。
  • 古詩詞鑑賞:白描+細節描寫《南浦別》《喜見外弟又言別》
    1.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詩的前兩句,不僅點出送別的地點和時間,而且以景襯情,渲染出濃厚的離情別緒。B白詩中「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用得非常傳神,它能真切刻畫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 許多古詩詞寫愁緒,大多與一種事物相關
    那麼古詩詞到底是怎樣把「水」與抽象的「離愁別緒」連在一塊的呢?「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這是作者即將離開金陵,去揚州時贈友人的一首詩。情感是抽象的,即使情深意濃,也看不見摸不著。但江水卻是具體可感的,於是李白借水來比喻離情,他的「惜別之情」和這江水一樣是綿綿不絕的,帶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再比如,大家熟知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之間本就極易產生聯想,因此李白將愁情匯成了滔滔江水,水不斷,愁不消。
  • 古詩詞意象分享:滾滾東逝水,載不動許多愁
    東逝之水,最能叫人感慨,嘆息時光流逝,冷看世事變遷。臨江仙(明代: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語文老師:古詩詞鑑賞,我就教這「34首」!全班「無一人做錯」!
    語文老師:古詩詞鑑賞,我就教這「34首」!全班「無一人做錯」!語文是一個需要積累很多知識的科目,而且它是我們的母語科目,再加上它是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階段古詩詞鑑賞這類題目,很多孩子從來都沒有引起過重視,導致在考試當中這類題幾乎都是全軍覆沒,而往往這類題都是一些送分題目,如果說孩子能夠把這類題的知識積累夠多那麼這5~10分基本上都是送分題,看到這類題很快就能拿到分數。
  • 古詩詞飛花令之醉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孩子怎麼背古詩詞效果最好,掌握專家給出的3條方法讓你事半功倍
    這兩天,在家閒的無聊,看了一遍《中國詩詞大會》,真的被5歲的小神童王恆屹給圈粉了,小小的年紀竟然可以背出這麼多的古詩,讓我一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感到自愧不如。採用詩詞遊戲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讓孩子一直背古詩詞的話,這無疑是對孩子的一種折磨,這會讓孩子對古詩詞產生煩感。
  • 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掌握就能得高分!
    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 (一)「詩眼」 鍊字型 (二)名句賞析型 (三)表達技巧型 (四)語言特色型 (五)情感賞析型
  • 一年春又至,忘卻幾多愁;七首唯美五律詩,人生夢一場
    忘卻幾多愁,人生夢一場。一縷相思飄緲在多情的春季,紅塵中散亂的記憶,殘存在歲月的痕跡裡,揮之不去。最怕春光老,人生剩幾年。誰知道今生會在何處遇到誰?生命的精彩與激情又將為誰點燃?一年春又至,風剪春思遠。許多時間裡,深情在歲月的風塵中,不斷地錯過。
  • 女神張璐是這樣翻譯古詩詞的,知行君認為字字珠璣
    下面知行君整理了幾則古詩詞翻譯,請大家鑑賞。01.和則兩立,鬥則俱傷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biliateral relationship,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will make both winners,while a confrontational one will make both losers.
  • 古詩詞飛花令之船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青草湖中萬裡程,黃梅雨裡一人行。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海底飛塵終有日,山頭化石豈無時。誰道小郎拋小婦,船頭一去沒回期。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 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
    象徵性地勾畫出當時暗無天日、陰寒冷酷、民生凋敝、流離失所的時代氛圍,奠定了全詩的基調。可見,選項曲解詩意。故選A。2. 詩的最後兩句有何含義?請簡要分析。意思是沒想到自己早年做官從政的願望,直到今日還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