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內避外|芳香避穢|預防傳染病的中醫理念

2020-12-14 湖南在線

為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讓更多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中醫藥的救治。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其中,清肺排毒湯被廣泛推薦,意味著中醫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理念深入人心。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對於傳染病的預防仍然不能鬆懈。

傳染病,中醫稱為「疫病」,我國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的疫情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醫也是不斷在與疫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早在《黃帝內經》就有一段影響深遠的論述,「黃帝曰:餘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這一論述中的「扶正祛邪」思想奠定了防治疫病的「養內避外」的基本原則,養內要增強體質,鞏固正氣,使外邪無法侵入;避外則要避開疫氣,不受其毒。

中醫「養內避外」的措施有很多,其許多的方式方法當今仍然值得借鑑。例如:建立了群防群治的一系列措施。一是「隔離治療,阻斷傳播」。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已採取了隔離措施,並設立「臨時時疫醫院」,隔離傳染源。此後歷代效仿,至今也是防治傳染病的一條根本措施。二是「頒布醫方,群防群治」。在村口要路立牌告示或編撰一些簡單的強體避疫的藥方引導群眾運用,增強機體抵抗力,控制疫病蔓延,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三是「開倉放糧,減免租稅」,這些人文關懷的措施能讓百姓得到身心的放鬆,穩定社會環境。四是「巡視散藥,賜棺埋瘞」,對未感染者送藥預防,一旦死亡,政府免費制棺深埋,以防疫病的進一步擴散。唐代孫思邈提出「天行瘟疫病者,即天地變化之一氣也,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故聖人雖有補天立地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的觀點客觀而前瞻,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載有近20首闢疫方,如雄黃丸、粉身散、太乙流金散、疫瘴發汗青散等,在藥物的使用方式上,除佩戴胸口外,還有口服、煙燻、粉身、身掛、納鼻、浴體等,藥物以雄黃、細辛、川芎、蜀椒、桂心、白芷等辛香味厚者為主,為後人提供了疫病的預防藥物借鑑。

「芳香避穢」也是中醫的重要防疫理念,煙燻防疫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防疫方法,已有3千年的歷史,可以用艾葉、蒼朮、藿香、白芷、山萘、草果、檀香等芳香化濁類中藥進行空氣消毒,或製成香囊,佩帶胸前,或者懸掛室內,保持空氣的清新潔淨。刺激穴位也能夠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常用穴位有印堂、太陽、迎香、風池、風府、攢竹、眉弓、大椎等,使用揉、按、推、抹、拿等手法。因此中醫預防傳染病的理念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一方面是防避病毒「邪氣」,達到預防的目的。

湖南省人民醫院學術顧問 劉百祥 主任醫師 教授

相關焦點

  • 一支古法配製的名香,芳香除穢,化溼祛疫,還能你的呵護正氣!
    而且它是依靠肺臟吸收的,肺臟又有宣發的功能,能把香氣附帶的陽氣傳至全身,很多外邪引起的小毛病,陽氣都可以幫忙將它趕走、驅散。 此外,香氣還可以通過毛孔通經開竅,讓身體的濁氣得以排出。
  • 0224專稿【南方醫科大學中西結合醫院抗疫科普】香味中藥,芳香避穢
    中醫認為:「肺朝百脈,司呼吸」,「肺開竅於鼻」,鼻是人體重要門戶。「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熱傳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統。預防疫病,最重要的是切斷疫氣傳播途徑,所以要固護人體鼻、口、皮膚等。
  • 蒼朮芳香避疫情(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早在漢代,就有記載說蒼朮能「避一切惡氣」。陶弘景亦曰蒼朮能 「除惡氣,弭災沴」。在《松峰說疫》65首避瘟方中,共用藥116味,蒼朮使用頻率排第一。《本草綱目》也記載蒼朮「能除惡氣,古今病疫及歲旦,入家往往燒蒼朮以闢邪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清代黃元御《玉楸藥解》中說蒼朮是「燥土利水,洩飲消痰 …… 闢山川瘴癧……」。近代張山雷在《本草正義》記載,蒼朮「芳香闢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
  • 濟寧百年老字號開發中醫香囊,驅邪避穢調節免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表現出了有效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在廣東省預防新冠肺炎官方版中,明確提出了居家防護可選用一些氣味芳香、闢穢驅瘟的中藥材,製成中藥香囊,佩戴在身上或懸掛於室內、汽車裡,有闢穢驅瘟、開竅醒神、化溼醒脾的功效。
  • 一站式樂養勝地 避暑避霾「仙氣十足」
    仙林谷鄉效果圖。   ▶本期走訪項目:置信·仙林谷鄉  夏季避暑、冬季避霾,康養度假、休閒旅遊,這樣的一站式康養勝地在哪兒?炎炎夏日,位於成都以北,彭州市銀廠溝景區內的置信·仙林谷鄉成為了熱門打卡地。  作為置信集團康養板塊布局的拳頭產品,置信·仙林谷鄉以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以及距離成都市區近的地理優勢受到廣泛關注。
  • 「香囊傳遞中藥情,芳香避穢健康行」天頤堂開展端午節公益活動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西安天頤堂中醫醫院作為基層醫療單位,一直致力於發揮中藥療效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單位,接到任務後天頤堂迅速組織院內專家團隊,在天頤堂名譽院長、全國名老中醫楊震教授的指導下,對香囊藥材進行組方
  • 五號停機坪《芳香避穢》香囊抗疫節,今夏打造健康、藝術、精彩紛呈...
    「積極防疫,百毒不侵」為顧客做好防護、積極對抗疫情的同時,傳承歷史文化之美,即日起,廣州五號停機坪「芳香避穢」香囊抗疫節,馨香登場。以香囊為主題,將中藥抗疫成就與手繡文化完美融合,傳遞健康、創意、祝福的心意。
  • 預防新冠肺炎佛山中醫處方出爐 也能預防流感
    那麼,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下,市民應該如何預防流感呢?王鳴表示,因為流感和新冠肺炎同屬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方法萬變不離其終。為了預防新冠肺炎,近期很多市民都養成了很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居家勤通風、消毒,儘量減少外出,外出要戴口罩,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飯前便後及外出歸來要洗手,不用手摸眼部和口鼻等等,這些方法對預防流感同樣有效。
  • 中醫百家講壇丨王慧:自製中藥香囊,跟蚊子「死磕」到底!
    所以,我們特別要注意來預防。佩戴香包,是個不錯的預防措施。中藥香囊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中藥香囊驅蚊的原理很簡單,它通過中藥所散發出的氣味來讓蚊子「敬而遠之」。另外,在香包裡各種芳香中藥,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對於預防感冒、鼻炎及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都有效果。
  • 「適寒溫、食清淡、避毒邪」,京東健康特邀姜良鐸教授、王蘭主任...
    中醫「治未病」理念調治疾病,與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中醫藥在治療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此次疫情中,中醫藥也從過去的參與者變成了主力軍,由中醫醫生組建隊伍參與治療在疫病的診斷方面,充分發揮西醫的優勢,藉助西醫手段診斷清楚後治療會更有效,而在具體防治過程中,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和整體調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月6日湖北出院23位「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下治癒出院的。
  • 中醫藥治療新型肺炎初見成效,名家呂文亮編制居家預防養護手冊
    中醫藥治療新型肺炎初見成效,名家呂文亮編制居家預防養護手冊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幾千年來,中醫藥學在與傳染病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經驗。」中醫溫病領域知名專家、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文亮編制出《中醫藥預防新型肺炎居家預防養護簡易手冊》。1月30日,記者在湖北中醫藥大學採訪呂文亮時,他介紹,《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強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避其毒氣」和現在的「隔離」類似,都是用斷絕接觸、斷絕往來阻斷疾病傳播的方法。
  • 增強人體免疫力,中醫有這些招 | 團團健康小課堂
    「免疫」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明代醫書《免疫類方》是指「免除疫癘」之意亦即防治傳染病的意思「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臟腑功能正常、氣血充盈、陰陽平衡就能夠有效抵抗外邪入侵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熬夜、缺乏運動、吸菸以及不良情緒、長期壓力、濫用藥物等《黃帝內經》中提到論述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以及「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 書法中的「避就得勢」法則是什麼意思?
    其主要法則就是「避就」兩個字,或者也可以叫做「收放」。也就是說,有的地方寫得少或小,收縮迴避;有的地方寫得大或長,延伸擴張。做好了這兩個字,漢字的字勢就容易寫好了。明人董其昌說:「作書之法,在能放縱,又能攢促。每一字中,失此兩竅,便如晝夜獨行,全是魔道矣。」那麼到底該怎麼樣處理這個「避就」法則呢?為此有以下幾點我們需要注意。
  • 這家中醫老字號全球採購口罩,只為了……
    考慮到市民朋友出現感冒、咳嗽、胃痛等普通疾病無法出門就診,方回春堂攜手微脈,開闢「中醫藥+網際網路」新模式,館內醫生30餘位線上為患者問診,滿足老百姓「看中醫」的需求。方回春堂線上問診上線兩個月以來,為數萬患者提供中醫免費諮詢服務。
  • 古人說得好: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
    《菜根譚》裡有句話說得很明白:福不可徼,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徼(jiǎo)是祈求、強求的意思,就是說人人都希望自己多福多壽,但光靠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菜根譚》認為,「福」的根本是「養喜神」。這不是讓你換個神去拜啊,喜神是指一種內心歡喜的狀態,「養」就是告訴你自己去培養。而禍不可避,事實上,危機、災禍不會因為你想避讓就不找上門來。遠離災禍的方法,關鍵是「去殺機」。什麼叫殺機呢?
  • 魔道祖師:魔道中忘羨的武器,隨便不隨便,避塵不避塵!
    隨便劍還是避塵劍還是什麼?羨羨陳情笛有「鬼笛」之稱,可操控萬屍,一曲能使白骨生花。魏無羨貼身佩戴。可以看出羨羨的性格之開朗,處世之大氣,曾經汪嘰都誇過這是把好劍呢,當然相對於避塵還是稍弱許多,畢竟沒有避塵功能那麼強大,能探老祖深淺。隨便劍雖然名字隨便,但是劍可是一點都不隨便呢,也只有羨羨和江橙可以使用。避塵劍避塵的劍身如冰似雪,透明澄澈,劍柄卻是經過密法冶煉的純銀所鑄,分量極其沉重,雕紋端莊古樸。劍名雖然叫避塵,可是一點都不避塵哦。
  • 此花被譽「清熱而不傷氣,化毒而不傷陰」,且「解疫穢惡濁之邪」
    中醫的傳統文化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逐漸發展而來,基於中醫的傳統養生方式亦是如此,以前的理念也與現代稍有不同。正如有一種南北皆有的花,此花被譽「清熱而不傷氣,化毒而不傷陰」、「敗毒又不傷氣」,且「解疫穢惡濁之邪」,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瘡家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