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省市啟動的血清流行病學檢測,到底是什麼?

2020-12-22 求是網

  4月14日,武漢市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武漢市政府發布的通報顯示,該流行病學調查在全國9個省、市(含武漢市)同步開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表示,9個省市包括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四川、重慶。那麼,什麼是血清流行病學檢測?有怎樣的意義呢?

  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原理和操作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的抗原作為一種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的漿細胞會產生特異性抗體。通過特定方法,檢測人體血液中有沒有這種特異性抗體,可以間接證明一個人是否感染或曾經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

  通過血清可以檢測兩種抗體,一種是IgG(免疫球蛋白G),另一種是IgM(免疫球蛋白M),這兩種抗體有著不同特點。當一個人被感染後,IgM較早產生,但消失也快,如果檢測不及時,IgM是檢測不到的,若檢測到則代表患者近期剛剛發生過感染。而IgG抗體產生較晚,但維持時間較長,它反映的是病人存在既往感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會同時檢測IgM和IgG兩種抗體。

  關於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根據WHO公布的COVID-19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建議,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對象的選擇第一是基於社會人群,第二是隨機抽樣,第三是按年齡分層,研究設計類型主要為橫斷面研究或前瞻性的隊列研究,採集的數據至少包括人口學特徵和臨床信息,同時採集血清標本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可以得到累計發病率、無症狀感染比例、病死率等結果。可以看到武漢市4月14日開始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中,共覆蓋13個行政區、100個社區,採取定點隨機抽樣的方法,按年齡分層共抽樣了1.1萬人,進行信息登記、病史採集、量體溫、抽血、咽拭子採集,調查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摸清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況。

  調查是為了尋找隱性感染者嗎?

  不少人認為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為了尋找隱性感染者,但其實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更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的傳播特點、致病規律,為了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完善疫情防控方案的制定。

  COVID-19作為一種新發的傳染病,目前我們對它的傳播特點、致病規律、感染譜都還沒有深入掌握。部分隱性感染者因無症狀而尚未得到診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也有一定的假陰性,血清學檢測可以幫助診斷這部分人群,因而通過調查可以了解人群中的真實感染水平,從而計算得到更準確的累計發病率、病死率,了解無症狀感染患者的比例,幫助深入了解新冠的流行病學特徵。

  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還有助於了解病毒在我國人群中的感染水平和動態變化,從而科學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未來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完善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所說,「通過這個抽樣,要能夠對人群整體的免疫力狀況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現在著手做這件事,可以反映當前的基線水平。三個月、六個月後複查,則可以反映未來群體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況。這個依據拿在手裡,我們才能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國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掌握主動權,不至於陷於被動」。據了解,除中國以外,美國、德國、義大利均已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如果北京、廣東、武漢等9個省市實踐成功,將來是否可能全國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從目前情況來看,沒必要進行全國性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是因為若開展全國性檢測,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非常切合實際。第二是因為之所以選擇這9個省市,是鑑於它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這9個省市的疫情情況的摸底,我們可以了解這種疾病的流行特點和致病規律。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進行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在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狀態、傳播與致病規律、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意味著它會成為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提高防控水平的重要依據。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中心教師、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特約專家王偉

相關焦點

  • 正在開展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什麼?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毛圓圓)「之所以要在24小時完成無症狀感染者的血清流行醫學調查,是要儘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可能的密切接觸者,要對他們採取跟無症狀感染者同樣的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如果在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了症狀,馬上將其轉運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 火神雷神「封山」,萬人血清抽查啟動
    這兩所武漢戰「疫」標誌性的專門醫院,均是全國各界傾力援建,於2月初先後收治新冠病人。在運轉兩個多月時間裡,共累計收治病人5070名。從建設到戰「疫」,均創造了令人難忘的奇蹟。涉及武漢全市1.1萬人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項在9個省市開展的抽樣調查,有望摸底新冠病毒感染現狀,為疫情防控策略調整提供科學依據。截至2020年4月14日24時,武漢仍在院治療的患者還有179例,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降至兩位數——重症患者24例、危重症33例。
  • 羅氏(RHHBY.US)新型COVID-19抗體血清檢測獲FDA緊急使用授權_個股...
    羅氏(RHHBY.US)新型COVID-19抗體血清檢測獲FDA緊急使用授權
  • 天津一名超市員工IgM陽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到底怎麼回事?有傳染...
    據天津發布,據報導,紅橋區華潤萬家超市西青道店員工出現一例IgM陽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那麼,IgM陽性到底怎麼回事?是否具有傳染性? 什麼是IgM陽性? 蘇旭:IgM是一種特異性的抗體。抗體種類很多,IgM、IgG一般普遍用於感染性疾病的特異性診斷。通常,IgM在發病早期產生,IgG在發病的中晚期產生。一般認為, IgG是有保護性的抗體,而IgM對診斷意義更大。」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你知道對疫情防控有多重要嗎?
    病毒抗體檢測是「過去時」的檢測,人體感染病毒後會產生IgM或IgG抗體,通過檢測血清中這些特異性抗體,可判斷被試者是否曾經感染病毒。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學者、免疫學博士王宇歌說,由於新冠病毒為下呼吸道病毒,採取鼻咽拭子採樣有時難以檢測到病毒,再加上核酸試劑本身敏感度問題,多國都報告了核酸檢測「假陰性」情況。抗體檢測起到了與核酸檢測互相補充、互相驗證以提高診斷效果,特別是更好地篩查無症狀患者的作用。
  • 彰化萬人血清檢測報告被喊停
    各界寄望彰化縣政府與臺大公衛學院從6月11日起合作進行的「彰化萬人血清檢測」結果,做為臺灣是否有社區感染的指標。 臺大公衛學院此前透露,血清檢測已顯示部分受檢者「曾感染新冠肺炎」,且其中有人已產生「中和抗體」,但具體結果要等到8月25日公布「期中報告」。
  • 新冠血清IgM和IgG抗體檢測能否代替核酸和血清IgM抗體檢測?中國駐...
    全文如下:1、我注意到乘機回國須於登機前2天內完成核酸、血清IgM抗體採樣、檢測的要求,核酸檢測時限縮短了,還增加了血清抗體檢測,請問上述要求出於什麼考慮?答: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明顯,多國爆發「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中國公民國際旅行面臨更大健康和安全風險。中國駐外使領館結合疫情形勢發展變化,近期調整了搭乘航班來華人員登機前核酸檢測的時限,並增加血清抗體檢測要求,提出上述要求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建議您堅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儘量避免跨境旅行,並做好疫情防控。
  • 核酸檢測仍是「金標準」 抗體檢測可細分感染者
    中國駐美使館發出公告,自美西時間12月23日0時起,對從美赴華乘客的核酸、血清IgM抗體「雙陰性檢測」做出進一步規範和說明,其中要求「血清抗體檢測為靜脈血,不再接受指尖血檢測」等。靜脈血採樣和指尖血採樣有何區別?記者採訪了上海免疫學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教授王穎。
  • 血清破案!「福爾摩斯穎」:廚師X和第137例病例有這些接觸!抗體陽性...
    19日上午,市疾控中心又對酒店的55名廚師採集了呼吸道的標本和血標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抗體檢測,所有的核酸檢測結果均是陰性。55名廚師裡54人的血清學抗體是陰性,但有一名廚師,他的血清學抗體是陽性。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立即對這名廚師進行了流行病學的調查。當時在137例確診病例確診後,這名廚師作為密切接觸者已經在集中隔離點隔離,張穎面對面對這位廚師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
  • 廣東省級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專家和省支援重點地市流行病學調查...
    4月20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印發省級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專家和省支援重點地市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名單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迅速組建了省級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專家組和省支援重點地市流行病學調查隊伍,探索建立了廣東特色的「市縣駐點布網、省隊包幹下沉、專家巡迴指導」三級流調工作機制。指導專家和隊員們根據不同階段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及時分析研判疫情態勢,科學精準提出防控建議,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在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投標保函網:全國30個省市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啟動
    吳曉光 攝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吳曉光) 引領國家推行電子保函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發展,2020年1月18日上午,中國投標保函網全國30個省市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啟動發布會,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中心舉行。
  • 什麼是抗體IgM陽性?有傳染性嗎?市疾控專家權威解答
    什麼是抗體IgM陽性?有傳染性嗎?據報導,紅橋區華潤萬家超市西青道店員工出現一例IgM陽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那麼,IgM陽性到底怎麼回事?是否具有傳染性?大家十分關注。
  • 什麼是IgM陽性?是否具有傳染性?市疾控專家的權威解答來了……
    什麼是IgM陽性?是否具有傳染性?那麼,IgM陽性到底怎麼回事?是否具有傳染性?大家十分關注。11月23日下午,針對這兩個問題,津雲新聞記者採訪了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蘇旭和天津市總醫院空港醫院檢驗科主任袁玉華博士,從專業角度和實踐操作的角度,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詳細、權威的解答。什麼是IgM陽性?蘇旭:IgM是一種特異性的抗體。
  • 核查| 抗體檢測能證明群體免疫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健康時報》採訪中解釋:血清抗體流行病研究(或稱血清調查)是用血清學方法和技術,分析研究人群血清中的特異性抗原或抗體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因為檢測的是血清內的抗體水平,所以又被稱為抗體檢測。4月14日,武漢市居民血清抗體抽樣流行病學調查啟動,目前,尚未對外披露最終全部數據。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群體免疫就是放任感染
    近日,我國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啟動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成為最先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採用「滅活」技術路線的新冠病毒疫苗。圖為工作人員展示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樣品。新華社記者 張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全球感染人數已超268萬人。對於這一新發病毒,各國尋找不同策略進行防控。
  • 血清檢測、專家坐診……關愛民警輔警身體健康,絕不馬虎!
    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主任劉煥俊說,今年4月是第32個全國愛國衛生月,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預防優先,打造健康環境,也是公安機關關愛民警輔警身體健康的重要舉措。民警進行血清檢測。本網記者 李昌林 攝組織機關民警做血清檢測房間內乾淨整潔,天花板鑲著「藍天白雲」,接待區掛著「開展愛衛運動,建設健康警營」的橫幅,幾名民警正排隊等待血清檢測。這是4月15日10時,記者進入武漢市公安局「民警健康之家」時見到的情景。
  • 網傳鄭州一人血清檢測IGM為陽性?官方回應!
    7月16日中午,鄭州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7月15日下午,網上開始傳播「黃河水利科學院泥沙研究所職工張某血清檢測IGM為陽性」的信息,該信息在微信群中轉發,並被網民發到網上引發關注。據調查,張某因工作原因借調到北京工作,近日返鄭後,遵照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 主動到醫院進行新冠肺炎核酸及抗體檢測,檢測結果為核酸陰性、IgM陽性,隨後又立即按要求報鄭州市疾控中心覆核,覆核結果為核酸陰性。按國家現行標準核酸檢測是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的「金標準」,血清抗體檢測並非確診新冠肺炎的檢測手段。
  • 加拿大政府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政府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中新社多倫多5月13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當地時間5月13日在渥太華表示,加拿大衛生部已經批准首個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技術。
  • 從2020版《全國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看HIV抗原抗體分檢試劑
    據疾病預防控制局每年統計數據,2017年,全國愛滋病新發病例數57194例,死亡15251例;2018年,新發病例數64170例,死亡18780例;2019年,新發病例數71204例,死亡20999例。其發病例數與死亡例數每年呈遞增趨勢,死亡例數更是穩居乙類傳染病之首!及時檢測診斷並啟動抗愛滋病毒治療是控制HIV傳播及降低愛滋病死亡率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