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盛大又新穎的「書店奇妙夜」!
10月30日晚,坐落於上海虹口北外灘的建投書局變身為沉浸式戲劇空間。演員們以詩歌朗誦、音樂歌舞、肢體默劇的形式,將羅素、愛因斯坦、卓別林、蕭伯納、泰戈爾等五位世界名人的形象或作品一一呈現,讓觀眾穿越近百年的時間跨度,近距離感受五位名人與北外灘的往事……
許多國際名人在此上岸看到上海第一眼
上海是現當代文學的發源地,虹口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鎮。北外灘位於虹口區南部濱江區域,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裡的寶順碼頭是上海第一個輪船碼頭,許多國際文化名人就是從虹口濱江的碼頭上岸看了上海「第一眼」,從此處上岸來華訪問、講學,帶來新思想,讓國人睜眼看世界。
20世紀20年代,羅素受邀來華講學,從北外灘登陸中國。
95年前的春日裡,一艘叫做「熱田丸」號的輪船載著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靠岸,走上北外灘。
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抵達上海,並在上海得知了自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
1933年2月,蕭伯納在環球旅行中到上海作短暫的訪問,遇見了魯迅先生。
1936年3月9日,卓別林在梅蘭芳的陪伴下欣賞了中國戲曲,讚不絕口。《摩登時代》在上海首映,盛況空前。
二十世紀初的虹口,不僅是這些國際文化大師踏上上海乃至中國的第一站,還是國內許多彪炳史冊的文壇名流曾經工作與居住的地方——蔡元培、胡適、陳獨秀、魯迅、沈尹默。這些「新文化大師」為當時社會帶來了一股強烈的思想浪潮,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
沉浸式互動體驗書寫「北外灘五傑」傳記
此次在書店上演的沉浸式戲劇《潮·北外灘》,選取了「北外灘五傑」的代表作品片段,向大家娓娓道來五位國際大師與「新文化大師」之間的故事。
 >
這是建投書局傳承歷史文脈與城市記憶、弘揚在地文化與城市精神的一次嘗試。當晚,歷史不再是陳年舊章中的靜態故事,而是從滿架的書籍中漫出,以具體的人物為載體,帶領觀眾穿越回那些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
聚光燈亮起,面容清癯、眼神明亮的英國哲學家羅素先生緩緩向觀眾走來。上世紀初,國內有志青年為救亡圖存上下求索之時,是他的批判與反思為渴求改變國家現狀的知識分子們提供了理解社會的一條途徑。他從北外灘的碼頭登岸,為迷茫中摸索的有識之士打下了一劑強心針,而他在中國的所聞所見也為其批判和改變西方故土提供了依據……
一位白髮蒼髯、身材高大的老人站在聚光燈下,「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在耳畔響起,那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大文豪泰戈爾在緩緩朗誦他的詩句。泰戈爾心繫中國人民,他曾以文字和行動支持中國的民族獨立鬥爭。上世紀二十年代,他就是在北外灘的碼頭登岸,在中國各地展開演說,與中國知識分子與學生交流,在中國文化界和知識界引起轟動……
當晚上演的還有愛因斯坦的演講,卓別林與蕭伯納的戲劇,他們也曾先後在北外灘登陸,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和文化。
觀眾們跟隨演員的步伐,穿行在建投書局的圖書區、藝術長廊和傳記圖書館,近距離感受五位與北外灘有著不解之緣的國際文化名人的個人魅力和經典作品,通過戲劇,在北外灘這片有著深厚底蘊的土地上,眺望世界,橫穿古今……
百年之前就稱得上是「世界會客廳」
一個「潮」字,道出了北外灘百年的風起雲湧。位於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之要衝的北外灘,匯聚了時代的風潮、歷史的人潮與文化的思潮。這裡凝聚了中國近代化的縮影,北外灘的碼頭成為中國人看世界的起航之地和近代中外文化的交融之所。
建投書局華東業務中心總經理謝重澄表示:「北外灘在百年之前就已經稱得上是『世界會客廳』,眾多世界名人在這裡登岸,無數中國人從這裡踏上看世界的旅程。作為一家以傳記為主題的書店,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希望以人物為切入點,汲取北外灘豐厚的歷史和文化資源,通過多元和創新的文化項目挖掘和講述北外灘的故事。」
此次演出已經是該劇目的第二度上演,主創們將劇本和表演打磨得更加細緻。
來自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本劇導演聞小煒表示:「在這部戲的創作過程中,我們被北外灘的歷史與人物深深吸引。今年的復排,我們進行了精心的調整,讓五位人物及作品產生更多對話和勾連。希望在書店這一特殊空間的呈現,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讓戲劇與書本對話,讓觀眾體驗到更大的藝術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排還加入了一位公開招募的「素人」演員——浙江傳媒學院的學生朱凌雲,她表示:「能夠參與到戲劇創作中,並且在這樣雅致的書店空間裡表演,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這次演出也讓我對北外灘、對上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的確是一片充滿故事、令人深深著迷的土地。」
立足北外灘多元活動延續城市文脈
這部由建投書局主辦,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指導,虹口區文化事業宣傳專項資金特別支持的「潮·北外灘」書店沉浸式體驗戲劇,已經是第二年上演。本場演出也將開啟建投書局持續一個月的「潮·北外灘」主題文化月。
項目以書店空間為載體,攜手戰略合作媒體長三角之聲、虹口融媒體、有染,並邀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話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呈現。
作為首個以北外灘為題材、以書店空間為載體創作的城市文化導賞項目,文化月將通過主題展覽、沉浸式戲劇、北外灘行走、戲劇分享會等形式,以沉浸式互動體驗講述北外灘故事,用文化創造一座城市的獨特性。
除了沉浸式戲劇演出,建投書局「潮·北外灘」主題文化月還包括更多精彩活動。
10月31日下午,一隊讀者將在資深上海通古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主持人江冉的帶領下,從建投書局出發行走濱江……他們將以行走丈量城市,從建築中看到凝固的歷史,實地探訪北外灘歷史人潮在城市中留下的刻痕。
此外,講述左聯五烈士之一馮鏗的《作家在地獄》分享會、「潮起北外灘,睜眼看世界」主題展覽、書寫你的「北外灘小傳」讀者互動等活動也精彩紛呈……從10月底到整個11月,在建投書局,都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領略北外灘歷史文化的獨特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