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招標 競價優選 精準採購
杭州餘杭區用大數據守護學生盤中餐
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武怡晗 楊蓉蓉)工作人員忙著對一早送來的蔬菜、肉類、魚蝦逐一檢查稱重,將不夠新鮮的食材挑出交由供貨商調換。這是記者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臨平第二中學餐廳裡看到的情景。「供應商是學校通過大數據『競價優選』產生的。」臨平第二中學副校長何泳江說。
餘杭區有中小學、幼兒園280所,每天在校就餐人數約24.5萬人。以往,學校與供應商合作周期長、議價空間小,學校只能通過參考周邊農貿市場的食材價格或由教育局來確定採購價格。今年,餘杭區創新推出「競價優選」模式,供應商由大數據優選、學校投票產生,採購流程公開透明,層層把關讓孩子吃上放心餐。
「競價優選」模式下,供應商先參加全區的公開招投標。25家供應商通過層層篩選,從48家競爭者中勝出。接著,供應商在區教育系統後勤食堂採購管理平臺上報送本周期菜品和價格。根據配送範圍,每所學校至少有15家供應商提供服務。學校上傳菜單後,平臺通過大數據進行3輪篩選,首輪自動剔除報價最高的3家。為避免供應商陷入「價格戰」,影響菜品質量,第二輪平臺會根據供應商報價平均值,篩選出報價距離平均價格最近的8家。最終,根據價格分、投標得分、學校評價分等因素,為學校匹配兩家最優供應商,再交由學校優選小組投票產生最終入圍者。
以臨平第二中學為例,該校組建了包括行政領導、黨支部紀檢委員、工會會員、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等共13人的膳管會,對採購管理平臺大數據匹配的兩家供應商進行打分,確定最終供應商。而後,學校便可線上下單買菜,由供貨商送貨上門。
收到網購食材,學校驗完貨後及時將評價反饋到線上平臺,評價結果將影響下一輪優選。此外,供應商送貨不及時、供貨質量差,將面臨暫停1到3個月供貨資格等處罰;若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違反廉潔紀律,將一票否決,剝奪合作資格。
餘杭區教育局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沈曉鶯介紹,「競價優選」每兩周為一個周期,如果學校連續兩次選出同一個供應商,按照要求只能選錄一次,另一次由其他供應商競價入選。
「新模式下菜品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同時,有了大數據支持,學校採購越來越精準,避免了浪費。」何泳江算了一筆帳,經過「競價優選」,雖然今年物價有所上漲,但餐廳運營壓力減小了很多,雖然還是每天9元的餐費,但學生夥食水平沒有下降。
目前,餘杭區全部155所公辦學校均已參與「競價優選」,接下來,餘杭區還將開展不定期檢查,確保制度落實落地。
相關熱詞搜索:供應商 學校 數據 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