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裡的「甌居海中」,讓你知道什麼是「滄海桑田」!

2020-12-05 溫州古道

滄海桑田,這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意思是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東晉著名學者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有一位叫麻姑的仙女,說自從她當仙女以來,已經見到東海有三次變為桑田了。

傳說中,麻姑見過東海三次變成桑田;而真實的歷史會告訴你,溫州經歷過4次滄海變桑田——

從先秦時期的「甌居海中」,到如今東海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溫州用5000年告訴你什麼是「滄海桑田」。

甌居海中

《山海經 海內南經》載:「甌居海中」,晉郭璞註:「今臨海永寧縣,即東甌,在歧海中也。」

從先秦和魏晉時期文獻的這些記載和注釋中,可以想見,距今約2000年前,溫州這塊土地,大部分還在「海中」。

◎溫州

而把這個時間軸再往前翻閱數億年,遠古時期,溫州全境都曾是一片淺海。

大約在距今8億年前後,淺海抬升成為陸地,從此溫州西部山區一直為陸地。而溫州東部平原地區,此後則經歷了4次從淺海到陸地的更替變遷,地質學界稱之為「海侵」和「海退」。

四次海侵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海侵,發生在距今約5000年到3000年,相當於人類歷史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時期到殷末周初,大約持續了2000年左右。

隨著全球氣候轉暖,海平面開始上升,溫州東部平原又淪為一片海洋。這次海侵被稱為第四次海侵,範圍、深度和規模都是歷次海侵中最大的一次。

◎永強海岸變遷圖

在第四次海侵鼎盛時期,溫州東部平原地區都是一片淺海,如今龍灣、甌海和瑞安之間的大羅山、平陽的半天山等都是這片淺海中的孤島。海水不僅波及溫州東部的整個平原地區,而且深入到近海河谷以內,如永嘉上塘、瑞安陶山、平陽水頭等地都被海水淹沒,海浪直拍現今平原和丘陵交界處的山麓,這些地方至今遺留古海蝕崖、古海蝕平臺和古海蝕穴等海蝕地貌。

到距今3000年,最後一次海侵結束,溫州沿海平原開始成陸。

那麼,有什麼證據證明溫州發生過四次海侵呢?

四次海侵是根據溫州東部平原地區鑽孔資料得出的,絕大多數鑽孔均顯示有四個海相層位,而且每個海相層位都有有孔蟲微體化石產出。

◎公元前11世紀前溫州海陸分布圖

另一個有力證據是,新中國成立後,溫州發掘出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些遺址無一例外地位於今海拔60米以上的山坪和小山頭上。經考證,這些遺址出土的石斧、石矛、石鏇等文物都是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遺物。而今海拔50米以下的遠古村落,迄今一個都沒有發現,這也就意味著,溫州第四次大模海侵發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

滄海桑田

大約在距今3000年前,隨著全球氣溫轉冷,海平面隨之下降,最後一次海侵結束,溫州沿海平原開始成陸。

◎南麂島大沙岙

正應了那句「滄海桑田」變幻,隨著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積,在人類的積極參與下,溫州的沿海平原逐漸成了我們熟悉的模樣。我們還可以從各種文學典籍中,窺見這種緩慢的變遷。

公元前2世紀初的西漢初期,今甌北平原、柳市—白象平原、上河鄉平原東部、下河鄉平原和永強平原等地仍是一片汪洋海域,古稱「歧海」。這時,甌江河口入海水道有南北兩支,北支大致沿今甌江河道入海;南支從今黃龍山與君子山之間的「封門」(也稱風門、豐門)南下,經今下河鄉平原,再經帆遊山與頭陀山之間的「帆海」,在今瑞安塘下以南入海。

再過500多年,東晉初年永嘉建郡(323)時,溫州平原已基本成陸。

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被後人譽為山水詩鼻祖的謝靈運出任永嘉太守。謝靈運曾遊歷帆海,留下《遊赤石進帆海》詩,其中有「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之句。

◎20世紀50年代大羅山天河水庫,邵度攝

所謂帆海,在今大羅山西脈帆遊山與吹臺山東脈頭陀山之間。昔日甌海南白象到瑞安塘下之間是一條海峽,這條海峽拐彎處就是古代著名的 「帆海」。大羅山古稱 「泉山」,是當時這片海洋中最大的島嶼。此外,還有磐石山、黃石山、黃龍山、楊府山等眾多的島嶼。

◎永嘉縣的茗岙,三面背山一面小平原

有人以此為據,認為南朝時溫瑞交界的「帆海」仍然「波濤滾滾」,石華和海月分別指生長在中低潮間帶的石花菜和窗貝,可見帆海當時是淺海。不過,與謝靈運同時代的鄭緝之在《永嘉郡記》中則記載帆遊山「地昔為海,多過舟,故山以帆名。」

或許是詩人筆下的文學演繹,昔日的「帆海」到劉宋時代已從海峽演變為河流,只不過河面比較寬廣罷了;又或許是南朝宋短短一甲子時間,正是帆海經歷巨大變化的時期,從宋初謝靈運到宋末鄭緝之的年代,帆海實現了淺海到陸地的大變身。

謝靈運還曾登上今市區的華蓋山,賦有《郡東山望溟海詩》,可見當時海域離城不遠。不過,到了唐元和(806—820)前後,當時任溫州刺史的張又新寫下《華蓋山》詩,只提到了「見盡江城數百家」,不再像謝靈運那樣提到「望溟海」。可見甌江以南的海岸線,到唐中後期已大致退到大羅山以東,大羅山東北面的平原已經形成。

滄海桑田,變幻如斯。

「岙」「岐」「垟」「嶼」

其實不僅僅是岙,溫州地名中的「岐」、「垟」、「嶼」,都是海洋留在溫州人記憶中的符號與痕跡。

◎大沙岙

岙,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多用於地名)。

這麼生僻的岙字,在溫州卻是隨處可見,鹿城的箬笠岙,甌海的丁岙、麗岙,洞頭的北岙……

為什麼溫州地名中多「岙」?有學者研究發現,如果把溫州地區這些含「岙」的聚落連成一線,就是公元前11世紀的海岸線。是的,5千年前,溫州東部平原地區,仍是一片汪洋。岙這個冷僻字,其實是古人對當時溫州地理現象的一種描述。

蒲岐是樂清灣的一個古鎮。遠古時,蒲岐處在汪洋之中。第四次海侵結束後,樂清灣洋面開始穩定,逐漸漲成陸地。今日蒲岐的山處於島嶼和半島狀態,蒲岐處在岐海中,又因當地叢生菖蒲,人們平菖蒲墩建房為村,蒲岐因此得名。其南部近海的山也因此稱岐山。

在溫州,帶「垟」的地名隨處可見,特別是沿海一帶,如甌海三垟、樂清翁垟、平陽務垟等等。垟是個形聲字,與田地有關,而羊聲,就是與「洋面」有關,溫州人至今仍保留稱海面為「洋面」的習慣。

平陽萬全垟,是飛雲江與鰲江之間的平原水網地帶,河道縱橫,水流如織,素稱美麗水鄉。而萬全垟一帶就有20來個帶有「垟」的村落名。明代《平陽萬全海堤記》記載:「萬全鄉世傳為海漲之地」。可見這裡經歷過成滄海桑田的變遷,原來曾經在大海之中。潮起潮落,滄海桑田,而這些田地仍留有原有的洋面痕跡,於是便有了「垟」。

◎甌江下遊及河口海岸變遷圖

同樣,江心嶼、梅嶼、馬嶼、東嶼、雙嶼、黃嶼……溫州地名中帶有「嶼」的原因也與此有關,現在溫州、台州沿海各縣市的地名中,尚有以嶼為名的地方150餘處,而這些地名,以甌江、飛雲江河口兩岸最為集中。這些帶有「嶼」的地名,古時曾經是海中的島嶼,汪洋中的山頭。

如我們熟悉的楊府山公園,明、清之前楊府山叫做瞿嶼山。宋人王鞏的《題管聖浩蒲川歸隱》詩曰:「卜築蒲川上,翛然遠市廛。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地僻紅塵淨,沙平白鳥眠。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從中得知,早在千年之前的楊府山附近依然是月下可垂釣,沙平白鳥眠的幽靜處。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溫州設置了市舶司,管理和開展海外貿易,濱海的楊府山一帶還成為溫州的港口之一。

參考資料:

《溫州沿海平原的成陸過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 吳松弟

《溫瑞塘河的起源和演變》《歷史時期溫州河口和海岸變遷》 姜竺卿

《識字偶得| 溫州話中的「垟」 「嶼」「岙」》 金輝,原載《溫州日報》

《蒲岐名稱來歷》 崔寶珏、張鋼

編輯:魯之哲 湯琰琰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花千骨》的秘密全藏在《山海經》裡
    長留山盛產各色美玉,且山中出產的玉石也是帶有花紋的。這座山實際上是員神磈氏(即白帝少昊)宮殿的所在地。這位神仙的職責,主管監察「每天太陽往西邊落下,所照萬物的影子都向東斜」的情景是否正常。這麼看來,白子畫和花千骨在絕情殿每天看日落,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呢!   你知道嗎?
  • 《山海經》中的奇幻世界,竟然就在你我身邊
    滄海桑田天下事,閒談華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師弟。我想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本書叫做《山海經》,但是真正看過的人可能並不多,因為這本書很難給出一個定義它究竟算是一本什麼書。它既有志怪和地理的結合又有民俗和歷史的價值,甚至還是中國神話體系的構建者,元素包含非常豐富價值也非常之高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奇書。
  • 《山海經》裡的那座山到底啥來頭?其實根本不存在,讀完後頓悟
    《山海經》也是如此,一座山,山上有什麼,山下有什麼,距離多遠又一座山,重複著這些。這樣人們就看清楚了,這裡跟那裡有什麼不同。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滄海桑田的變化,也有了很大的差別。《山海經》裡就是古人記錄當時的自然地理跟人文地理的內容。
  • 甌人寫「甌」字 他集齊百「甌」集出了小名堂
    如今,「百甌」即將在河南鄭州的世界園林博覽會裡展出。  甌,溫州古稱。甌窯、甌塑、甌繡、甌劇、甌柑……無不蘊含並折射出溫州之城的甌基因、甌細胞、甌元素。甌人寫「甌」,情切切意深深。  我的「集甌」之舉,緣起於2015年底的一次筆會。當時溫州網組織一批溫籍著名書畫家到甌海三溪中學創作,為琦君故居所在校園的樓舍、走廊、賞石等處增加點文化書香。
  • 《山海經》裡的兩隻異獸,朱厭和鳧徯,為何能預知戰亂?
    兩晉著名方士郭璞在《圖贊》中說:鳧徯朱厭,見則有兵。類異感同,理不虛行。惟之自然,厥數難明。郭璞的意思是說,只要鳧徯和朱厭一出現,就會有戰爭發生,屬於兇兆。鳧徯(fú xī)和朱厭是兩種上古異獸,主要記載於《山海經》中。
  • 《山海經》中的女丑,真實身份是什麼,背後隱藏的傳說你知道嗎?
    女丑,是上古神話中的人物,相傳,女丑剛出生就被10個太陽曬死了,之後才有帝堯命后羿射日的故事。女丑的記載見於《山海經》,共出現3次,先看看書中的記載。《山海經》中的女丑女丑第一次出現在《山海經》中是《海外西經》:「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首先我們大概率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經》裡描述的一些動物是真實存在的,但因為年代差異,古代先民和現代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那麼很有可能一些描述是我們理解錯了,換言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語言質樸,甚至是詞彙匱乏,足以說明當時的人類對大自然的了解還是存在很大局限的,而對大自然敬畏的古人只能用當時普遍存在且能懂的語言記敘。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
  • 山海經中越來越多的謎題被解開,記載開始不斷被證實,細思極恐
    33億年,人類歷史的300萬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罷了,上古時期以前,地球究竟是什麼樣子,發生過什麼事,有過什麼文明,沒有人知道,誰敢說山海經就一定是假的?在山海經中如果按照南上北下的視角來看山海經,你就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事情,那就是陸地像地球的五臟,南極洲和人腦相似,西南極洲為大腦,東南極洲為小腦,東南極洲延伸的地方為腦幹,接下來澳洲是心臟,非洲南美洲是肺臟,亞歐大陸是肝臟,南亞大陸是膽囊,北美洲是脾臟,格陵蘭島是腎臟,是不是極其巧合?古代沒有衛星地圖又是如何得知當時的世界地圖呢?
  • 浙江十一個城市的地名由來,你的家鄉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上)
    浙江總共下轄11個地級市,但是絕大多數浙江人都不知道他們所在地級市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下面筆者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以下順序不分先後)。杭州《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五》:「杭州在餘杭縣,蓋因其縣以立名」。作為浙江的省會城市,從千年前開始,杭州就一直是浙江的政治中心了。
  • 《山海經》裡的秘密你知道多少?有一些可能不是傳說
    《山海經》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作者究竟是誰已經無法考證。書中講述了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與宗教,裡面包羅萬象諸如醫學、民宿、民族等內容,還有許多荒誕不經的奇聞異事。你可能搞不清中國古典名著到底有哪幾部,但或多或少聽說過《山海經》中的神鬼異獸。
  • 《山海經》中的「奇山」,距中原16670裡,後被證實是金字塔
    據《山海經》記載,隨著現代一系列考古工程的進行,諸多重大考古發現均被證實在《山海經》裡早有答案!《山海經·海外西經》篇裡曾記載到,距離華夏中原大地約16670裡的地方,有一大群奇怪無比的「積石山」,它們的山丘都是方形的,頂部則是尖的,中間卻是金的。
  • 《山海經》中預示大災的八個妖怪,你知道幾個!
    《山海經》中就有八種預示大災的八種妖怪,一旦出現,天下就進入災難時期。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山海經》中預示大災的八種妖怪,看看你知道幾個! 第一個,旱魃
  • 《山海經》中的妖怪出現在JK·羅琳的小說裡,這究竟是什麼怪物
    中國的神奇之書命名為《山海經》,這部書中的怪物竟然出現在世界著名奇幻小說家JK·羅琳的書中。《山海經》是中國先秦時期(約2000年前)一部傑出的古籍,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神話傳說書籍之一,這本書的作者不詳,中國現代學者認為整本書是幾次完成的,而且可能不止一個作者。全書共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山海經》的內容主要是地理知識和從民間傳說中收集的珍稀動物。
  • 特色「甌e站」給垃圾分類安新「家」
    甌海今年建成垃圾分類「甌e」站208座,另57座正在建設中
  • 你又在山海經的哪一頁是什麼梗?出處及含義介紹
    你又在山海經的哪一頁是什麼梗?出處及含義介紹時間:2020-12-04 21: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又在山海經的哪一頁是什麼梗?出處及含義介紹 你又在山海經的哪一頁什麼梗?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專家:可能是真的
    我們看看在《山海經》中經常出現的名詞——神、大人、人魚,《山海經》中提及到的「神」《西山經》-----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北山經》-----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裡,其神皆人面蛇身。神《山海經》中提及到的「大人」《海外東經》----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長差】丘北。
  • 在山海經第幾頁是什麼梗?說你在在山海經第幾頁啥意思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抖音上面經常有一些評論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啊,都是網友想出來的梗,比如說一個人說你「在山海經第幾頁」?那麼你應該怎麼回答呢?有的人連這句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畢竟《山海經》不是人人都看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揭開山海經裡的秘密:我們身邊的這個寵物,居然是山海經裡的兇獸
    《山海經》的出現和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謎,近年來,《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讓人們發現神獸有可能真實地存在過!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有一些被記載的怪獸在現代能對應的上,而且分毫不差!《北山經》中曾記載著一種怪獸,「其形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什麼現在地方?原來就在中國
    大家都聽說過《山海經》這本書吧!對於這本書,大家見解不一。有人覺得它所寫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發生在很久之前的、人們憑空想像的假的故事,但是也有人覺得它是一本奇書,上面記載了很多的歷史民俗和人物,這值得我們去進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