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如果綜合能力和貢獻該怎麼排名?

2020-12-05 容容冬哥家常事

如果要將明朝十六帝全部放在一起,根據綜合能力和歷史貢獻,自上往下的來一個排名榜,這實際上是很難有標準答案的。但要在這份榜單中排出開頭三名和末尾三名,那還是可以的。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的榜首之位毋庸置疑。從一無所有的貧僧,到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極為彪悍,簡直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道bug。朱元璋崛起於布衣,在元末亂世中,他憑藉著個人的奮鬥,相繼蕩平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稱雄南方的漢族梟雄。此後,朱元璋高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旗號,揮師北伐,一舉將不可一世的蒙元逐出中原,恢復漢家天下。

朱元璋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注重民生,使得明初社會經濟得以快速恢復、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吏治清明的「洪武之治」。就連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對朱元璋極為推崇,還留下了「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極高評價。因此,不論綜合能力還是歷史貢獻,朱元璋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第二名:明成祖朱棣;在這個榜單中,朱棣的「亞軍」位置,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朱元璋是「創業者」,那麼作為他兒子的朱棣,應該算得上是「二次創業」。因為,朱棣的皇位不是繼承過來的,而靠自己的努力奪來的。蕃王出身的他,當初是通過發動靖難之役,擊敗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才奪得皇位。

而朱棣在位二十餘年,勵精圖治,將明朝國力推向全盛,朱棣先後五徵蒙古、七下西洋、遷都北京、南徵安南、修編《永樂大典》,最終開創了文治武功都盛極一時的「永樂盛世」。後世嘉靖皇帝在大禮儀之爭中,之所以將朱棣從「太宗」升格為「成祖」,也正是因為朱棣對大明的巨大貢獻,是僅次於開國的朱元璋的。第三名:明宣宗朱瞻基;之所以將朱瞻基放在僅次於明太祖、明成祖之後的位置上,是因為他是以為傑出的盛世明君,能在其父皇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明朝的發展,最終造就了繼洪武之治和永樂盛世之後,明朝的有一段盛世——仁宣之治。考慮到,明仁宗在位時間不足一年,因此這段盛世的功勞,主要是歸功於朱瞻基的。

宣德年間的明朝,政通人和、經濟文化步入鼎盛。而朱瞻基與自己的祖父朱棣相比,雖然欠缺點輝煌的武功。但他在位期間,偃武修文,重視民生,相繼停止了勞民傷財的鄭和的下西洋行動和勞師遠徵的安南之役,使得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讓明朝的經濟文化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這一點,我們從宣德年間出產的青花瓷(宣德瓷)在青花瓷界中,所佔據的極高地位中,也都能看出宣德年間經濟文化之繁榮。那麼,簡單說完前三名,接下來就來聊下倒數前三。倒數第三:明世宗朱厚熜;作為歷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朱厚熜在位期間,沉迷於道術修仙,消極怠政,致使朝整昏暗,權奸嚴嵩亂政。

而朝政的混亂,則進一步加劇了明朝的衰退。嘉靖年間,大明國力中衰,民生凋敝、軍備廢弛。倭寇在東南沿海作亂,數十名真倭甚至破天荒地輾轉殺抵南京城下,造成數千軍民殺傷;與此同時,北方又遭到蒙古韃靼部落的不斷侵擾,而韃靼騎兵更是一路殺抵北京城下,造成了明朝中葉恥辱的庚戍之變。雖然,朱厚熜的怠政,也給後世君王留下了一些政治遺產,比如隆慶到萬曆初年這段時間的眾多閃爍在政壇和軍界的名臣名將。但他的昏庸卻也給明朝造成了「南倭北虜」的困局,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敗亡。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明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

倒數第二: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就不用多說,玩物喪志的「木匠皇帝」,一生就鍾愛做木工,讓奸宦魏忠賢及其閹黨把持朝政,禍亂天下,致使百姓困苦,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巨大的禍根。倒數第一:明英宗朱祁鎮;或許在不少朋友看來,朱祁鎮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好皇帝,但至少不是明朝最差勁的一位。但很抱歉,本編認為,他就是最差勁的。為什麼他最差?其實,朱祁鎮是相當的幸運,他從自己父皇朱瞻基手中接掌的,可是一個太平盛世。並且,即位之初還有三楊輔政,使得「仁宣之治」得以延續。然而,朱祁鎮親政後,卻寵信宦官王振,使得朝政一片烏煙瘴氣。

後來,他更是不顧群臣的勸阻,受王振慫恿,率軍親徵瓦剌,最終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此戰,朱祁鎮喪師辱國,大明開國八十多年的國力積累,幾乎被他敗光,不僅導致二十餘萬精銳明軍覆滅,隨駕文武百官大部分殉難;而且他自己還淪為俘虜,在瓦剌大軍的挾持下,直接殺抵北京城下,一度讓明朝陷入敗亡的邊緣。此外,作為大明盛世的「終結者」,朱祁鎮的一生極為不光彩,大明諸帝中,就只有他一人吃過「牢飯」。他對國家沒有方寸之功,而且後來還發動南宮復闢,對力挽狂瀾的明代宗橫加抹黑。所以,於公於私,朱祁鎮都是十分差勁的。

相關焦點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明朝歷12世16帝,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對國家的貢獻來說,明朝的16帝,可以分為五個檔次。第一檔次:超級狠人明太祖和明成祖縱觀明朝16帝,不客氣的說,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與其他皇帝是截然不同,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了好幾次檔次,後面皇帝對於先祖的勇武和治國能力是丟的一乾二淨,如果後面皇帝隨便有著太祖、成祖的幾分雄才大略,也不至於打爛了一手好牌,以至於是局面越來越糟糕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怎麼排名呢?
    那麼,清朝的12位皇帝,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對國家貢獻,該如何為他們排名呢? 一、第一檔次 第一檔次的皇帝,要數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聖祖康熙帝和清世宗雍正帝。為什麼說這四位皇帝屬於第一檔次呢?我們首先要先說一首清太祖努爾哈赤。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個檔次是擁有開創之功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還有在對內文治或者對外武功上有突出貢獻的清聖祖康熙帝和清世宗雍正帝。 個人認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應該可以並列第一。
  • 每人一個標籤,極簡評價明朝十六帝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建國,1644年亡國,國祚276年,共傳十六帝。後人公認,明朝皇帝最為奇葩,高曉松更是公開表示明朝是一個「名君,無名將,無名士」的朝代。那麼,明朝皇帝究竟怎麼樣呢?今天就嘗試給每個皇帝一個簡短的評價。
  • 明朝十六位皇帝,為何有十九座皇陵,多出來的是怎麼回事
    明朝從朱元璋1368年初稱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傳十六帝,共計276年。但明朝的皇陵卻不只16座,一共19座。我們熟知的明朝皇陵是14座,分布在北京和南京兩個地方。因為永樂帝朱棣把朱允炆拉下皇位後,遷都北京,故後世的明帝大部分葬於北京。在230多年間,天壽山麓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這裡埋葬了明朝第三位到第六位,第八位到第十六位,共十三位皇帝。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卻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有三人不在裡面?
    皇帝去世以後,都要安葬在各自的陵墓之中,陵墓的規格和隨葬品,也是極盡的奢華,不過也有作為皇帝,沒有被安葬在應有的皇帝陵墓中,在明朝就有這樣的現象,明朝一共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座陵墓。明朝的十三座陵墓到了現代社會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那為什麼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位皇帝,能夠被安葬在皇陵中,剩餘那三位皇帝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沒有葬入皇陵之中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明朝政治中心遷移的問題。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如果仔細看他們的名字,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383字,閱讀約3分鐘明朝延續了276年。明朝有16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皇帝中不乏奇葩。比如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等,這些皇帝都是人們熟悉的,但到了明朝,這些皇帝造成了明朝的衰落。明太祖朱元璋要建立明朝肯定非常不容易,作為歷史上地位最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年輕時,朱元璋做了乞丐,後來又做了廟裡的和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廟裡,朱元璋被他的同鄉唐鶴和常遇春拉進了起義軍。
  • 通常說明朝國土是「兩京十三省」,可為何明朝地圖卻有十六塊?
    明太祖為了中央集權在明朝初年就廢除了行省制,將行省改成了布政使司,同時還設置了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利用這三司來分權;清朝的正式行政區劃其實也是布政使司,也沒有省。那後來什麼「新疆建省」,「臺灣建省」是怎麼回事?其實清朝設置了巡撫就標誌建了省。
  • 「霹靂嘎嘎」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霹靂嘎嘎」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星星的約定」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星星的約定」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明朝擁有燕雲十六州,有這條生命線,為何還是被少數民族滅國
    中國古代,燕雲十六州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南北兩方的生命線。誰要是掌控了燕雲十六州,誰最終就可能生存下來。在宋朝及五代之前統一國家中,燕雲十六州大部分時間在中原國家手裡,因此,北方的少數民族國家,由於缺乏必要的耕種土地,無法過上相對自給自足的生活,因此他們必須南下抄掠,或者挑起和周邊其他民族的戰爭。
  • 明朝木匠皇帝法國鎖匠國王,都不務正業為何路易十六走上斷頭臺
    變異的明朝,最後最大的毒瘤就是官商和仕紳階級。不過明朝皇帝和西方國王有一個不同就是,他們有代替自己執行意志的背鍋俠那就是宦官,如果反擊太過激烈,可以拿背鍋俠去墊背,而西方的國王則沒有這個優勢,於是革命發生了。風雲激蕩的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被無數次書寫,大讚特贊之後,作為背景的都是倒黴的路易十六!
  • 「亭亭玉立m」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亭亭玉立m」自媒體綜合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曹麗麗原創詩詞」自媒體社會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曹麗麗原創詩詞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1,綜合排名位列994642名,社會分類排名位列117357名,領先了10.6%的百家號。 粉絲數:10人,綜合排名67.2萬 ,社會分類排名8.2萬 預估平均閱讀:4次每篇,綜合排名101.0萬 ,社會分類排名13.4萬 文章搜索指數:暫無,綜合排名106.5萬 ,社會分類排名14.7萬
  • 明朝十六位皇帝,為何北京只有十三座皇陵?
    在如今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區天壽山麓,坐落著十三座皇帝陵墓,這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明十三陵。然而,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朱由檢共有十六位皇帝,而陵墓中僅葬有十三位,那麼還有哪三位身在何處呢?
  • 明朝歷史上三位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有的含恨千古
    他們三人所做的歷史貢獻都不一樣,後代的評價也不相同。出生於1360年,那時候正好是陳友諒和朱元璋決戰關鍵時刻。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老二為秦王,老三為晉王,老四朱棣為燕王;洪武九年,朱棣十六歲,朱元璋讓他們到中都鳳陽城;洪武十三年,正式分封北平。朱元璋一生有20幾個兒子,不可能龍生九子,每個都那麼優秀。其中秦王,周王,魯王表現最差;晉王,燕王等表現的很優秀,晉王能打,燕王能幹。可朱棣並沒有得到朱元璋的眷顧,老朱最疼愛的首先是太子,其次是寧王晉王。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明王朝諸帝:明朝有多少位皇帝?分別是誰?
    6.正統帝朱祁鎮,1436年到1449年在位,廟號英宗,為明宣宗朱瞻基長子。 7.景泰帝朱祁鈺,1450年到1456年在位,廟號代宗、景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賢妃吳氏,去世時不滿二十九歲。
  • 如果袁崇煥不死,能否改寫明朝歷史?
    「崇禎帝御平臺,召輔臣並五府、六部、答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記注官,宣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裡外,餘俱釋不問。」
  • 僅從巔峰期個人綜合能力而言,麥迪皮蓬希爾實力怎麼排?
    如果不看職業生涯,單說個人巔峰期水平的綜合實力來看,我認為麥蒂第一、皮蓬第二、希爾第三。首先說說籃球的綜合實力,這些包括進攻、防守、搶斷、組織、帶隊能力等這些多方面的因素都是綜合實力。麥蒂的巔峰期雖然沒有拿到過總冠軍,但是其是聯盟防守球員最不願意防守的球員之一,在01-02和02-03賽季連續兩個賽季拿到聯盟得分王,一時間風投無兩,可以說是聯盟最炙手可熱的球星,與科比一時瑜亮。麥蒂在02-03賽季,常規賽出戰75場,場均得到32.1分6.5籃板5.5助攻,可謂是非常全面,帶領球隊取得42勝40負的戰績,排名東部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