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裡的典型鳥類:喜鵲,即是文化的象徵,也是「地頭蛇」

2020-12-22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喜鵲從古至今,在國人眼裡一直和「吉祥」二字分不開。中國有很多故事都和喜鵲報喜有聯繫,所以喜鵲又被親切地稱為報喜鳥。

喜鵲的大名,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但我們不得不說一個事實:一半以上的人其實並沒有見過喜鵲,很多人也不會分辨喜鵲和烏鴉。

喜鵲的「報喜鳥」民間傳說是如何由來的?它們真的如我們所想,是一種和「吉祥」相關的鳥兒嗎?真實的喜鵲,到底是怎樣的?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真實的喜鵲生活】。

什麼是喜鵲?你可能不敢相信,它們和烏鴉是同一類

喜鵲(Pica pica)是一種遍布世界各地(南北極洲除外)的一種常見鳥類,棲息地多樣化,更多的會出現在人類活動處。它們屬於鳥綱中的鴉科,和烏鴉屬於同一科,但是人們對烏鴉和喜鵲的待遇卻大相逕庭:一個是人們眼裡的災難代表,一個是吉祥物

之所以有這個刻板印象,根本原因在於烏鴉的食性和叫聲實在是太容易讓人把它們和厄運聯繫起來了,相反喜鵲的叫聲就比較柔和。喜鵲叫聲是「啾啾啾」而烏鴉是「哇哇哇」的哭泣聲,同時烏鴉食腐,以前經常墳地上空盤旋,再加上烏黑的外表也不如喜鵲顏值高,就給人留下了「不良」印象。可實際上,烏鴉和喜鵲都是同一科的鳥類,甚至性格也很相似。

喜鵲一共有10個亞種,我們國家城市中,大家最常見的喜鵲是黑白相間的。但是還有兩種喜鵲我們也會在城市中見到,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是喜鵲而已,它們分別是灰喜鵲和紅嘴藍鵲幾乎所有的喜鵲,顏值都是非常高的。如果你在城市看到了大長尾巴,高高站在樹枝上的鳥兒,基本上就是喜鵲了。

大家記住這幾種常見的喜鵲,以後再看到的時候,不要不認識哦。如果你想在城市中看到喜鵲,那麼你就要尋找高大的樹木,因為喜鵲做窩,都會選擇高大的樹木把巢築在樹頂,喜鵲窩非常大非常明顯,是特別容易尋找的。

之所以喜鵲喜歡和人類為鄰,是因為它們的食性也比較複雜,除了不吃腐肉以外,幾乎什麼都吃。緊鄰人類生活,更容易獲取食物,所以在農村,你甚至會經常看到一隻碩大的美麗的鳥兒,站在農家院裡撿食穀粒或食物殘渣,你只要一靠近,它們就又飛的無影無蹤了。其實很多農民是非常討厭喜鵲的,因為它們除了會吃昆蟲以外,還頻繁對果園和莊稼造成破壞

喜鵲如何和「喜」字聯繫起來的?

喜鵲報喜這件事,在文獻資料中是可以考證的。

據記載,貞觀末期有個人,家門前有一窩喜鵲,此人經常來給鳥兒餵食。有一次,這個人被冤枉入獄, 突然一天他餵食的那隻鳥停在獄窗前歡叫不停,於是突然感覺好像有好事要發生。果然,三天後他被無罪釋放。據傳說是因為喜鵲變成人,假傳聖旨,才給這位年輕人開脫了罪名。

從那時起,這個故事流傳開來,喜鵲便和好事聯繫到了一起,例如兩隻喜鵲碰面叫做「喜相逢」,兩隻喜鵲中間放一枚銅錢叫「喜在眼前」「喜上眉梢」這個成語的由來,也和《鵲登梅枝報喜圖》(有很多版本)有直接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願意把喜鵲和好事聯繫起來,比如結婚時候的喜字,比如畫家們會用喜鵲來作畫寓意美好,詩人們以喜鵲為題吟詩作對等等。

喜鵲翻初旦,愁鳶蹲落景。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蘇軾

但如果你了解真實的喜鵲生活,你會發現這種鳥不僅不代表吉祥,反而有一點「討厭」,它們是徹頭徹尾的「黑幫大佬」「地頭蛇」,從這一點說,簡直和烏鴉如出一轍。

真實的喜鵲:腹黑又邪惡,其他人和鳥深受其害

喜鵲襲擊的事情時有發生喜鵲性格非常強悍,如果你卻一顆有喜鵲窩的樹下,學習烏鴉「哇哇「的叫,你有很大可能會引起喜鵲的憤怒。喜鵲領地意識非常強,它們敢於對任何侵犯領地的任何動物發出挑釁,如果喜鵲在你院子裡的樹上築巢,它可能會把自己當做你家的主人,把你當做外來人。

喜鵲是非常喜歡打架的鳥兒,欺軟而且不怕硬!往往一出動,就成群結隊,一副「地盤老大」的意思,把其他鳥兒害的可不淺。

喜鵲腹黑的一面:它們會偷吃其他動物的幼崽雜食性的喜鵲,有一種樂此不疲的美食:其他動物幼崽。每年鳥類孵化季節,喜鵲們就在枝頭翹首以盼,一旦發現其他鳥類離開鳥巢外出覓食,就趕緊下來把人家的吃掉!哪怕對方鳥巢裡有鳥媽媽看守,一個鳥媽媽也抵不過一小群喜鵲呀!

你們以為喜鵲只對鳥蛋下手嗎?錯了,它們連小型哺乳動物都不放過!剛成長的小松鼠、小兔子、小老鼠,都難逃敵手。所以:如果小鳥剛剛成長還沒會飛的時候,在喜鵲眼裡看來,那也是美味的存在!別看喜鵲不大,但在強大的攻擊力面前,這種小幼崽根本難逃毒手。

有些哺乳動物,如小羊羔小牛犢,也許不會被喜鵲完全吃掉,但是卻會被喜鵲啄食的體無完膚,最後感染其他疾病造成死亡。

不要說小型食草動物,就連鷹和隼、野貓,如果進入喜鵲的領地,那也免不了挨一頓胖揍。

喜鵲打架有戰術:不靠蠻力靠智慧這既是喜鵲和烏鴉最接近的地方了:它們擁有極高的智商。喜鵲打群架,從來不靠自己的蠻力,而是各自分工明確,有的在前方負責吸引注意力,有的在側方牽引,有的在後方伺機發動攻擊。野貓抓麻雀可能很簡單,但是對於喜鵲,野貓真的是無可奈何:往往野貓都被喜鵲搞的暈頭轉向,喪失鬥志……

喜鵲的天命:人不惹我我不犯人,我還是一隻好鳥

看完上面的介紹,是不是突然覺得喜鵲這種鳥非常邪惡呢?但它們被寫入詩句和故事,背後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喜鵲最大的生存特點就是「隨遇而安」。它們有的時候,也是無欲無求的——幾乎可以適應各種生存環境。

從戈壁灘到城市,喜鵲的生存智慧就是四個字「隨遇而安」,它們更多的時候,會安安穩穩的站在樹枝,或是四處飛翔,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到能果腹的食物:任何食物都可以。哪怕是周圍的汽車噪音、尾氣汙染,也不會干擾它們的生活。

喜鵲窩又大又高,所以它們還學會了利用人類的工具:鐵絲網、塑料、棉花等來加固自己的窩。雖然喜鵲能打會打,有戰術素養,能搞破壞,但是一般來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除非:你實在是太吸引它注意了。

最後,給大家看一張城市喜鵲的近照,讓大家對它們更有印象。2000年更新的三有動物名錄,已經把喜鵲列入其中,現在已經不允許家庭飼養了。也希望大家愛護這種聰明的鳥兒哦!

在現在的環境惡化下,城市中的鳥類已經越來越少,喜鵲也算是除了麻雀、家燕之外,最常見的城市鳥類了,還被朝鮮列為了自己的國鳥,同時也是我國臺灣地區最受歡迎的鳥類之一,很多臺灣城市的市鳥都是喜鵲。

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希望有朝一日,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窗外的喜鵲,嘰嘰喳喳地站在枝頭,為每個人帶來吉祥。

更多鳥類知識,記得點擊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見的喜鵲,到底是吉祥鳥還是害鳥?
    喜鵲,是一種鳥綱鴉科的動物,共有十個不同的種類,分別有紫色,紫綠色,綠色等,它的棲息地比較多,喜歡將巢築在有人家的大樹上,喜鵲是雜食性動物,在田野中覓食,繁殖期的喜鵲也會捕捉昆蟲,盜食其它鳥類的卵,除了極地的氣候之外,幾乎各地都有喜鵲生活。
  • 為什麼中國神鳥「喜鵲」,打死也不飛往日本?今天可算明白了
    喜鵲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鳥類,我國的生態環境也非常適合喜鵲生存,而且喜鵲的天敵很少,所以它們的繁衍速度也比較快,從數量上來說還是比較龐大的,它們也喜歡成群結隊在一起捕食獵物和生活。喜鵲之所以不去日本是因為,它並不是日本的原產鳥類,對日本來說,喜鵲屬於外來物種。而到達日本的黑喜鵲會受到本土鳥類的排擠和擠壓。
  • 美國的國鳥是鷹,韓國的國鳥是喜鵲,中國的國鳥是啥?卻少有人知
    一個國家會有許多代表國家的物品,比如說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獨一無二的特性不僅中國喜愛,許多國外的人也喜愛。其實除了國寶、國歌、國花之外還有國鳥。像很多小朋友喜愛的火烈鳥就是巴哈馬國鳥、而美國的國鳥是白頭海雕、日本的國鳥是綠雉。那麼中國的國鳥是什麼呢?
  • 喜鵲和烏鴉很多人分不清楚
    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好聽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有這樣一個故事:貞觀末期有個叫黎景逸的人,家門前的樹上有個鵲巢,他常餵食巢裡的鵲兒,長期以來,人鳥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獄,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一天他餵食的那隻鳥停在獄窗前歡叫不停。
  • 深衣:中國禮服之代表,其典型的形制特色,是對禮制、文化的體現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的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服飾文化也是中國禮儀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深衣"作為中國最早的服飾之一,有其獨特的形制特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續衽鉤邊"、"上下連屬"、"被體深邃"等都是它的典型形制特點,而這些特點則很好的體現了"深衣"背後的文化內涵,還包含了古代中國的"天地崇拜"及"帝王崇拜"。"
  • 被熱議的蝙蝠,其實是古人「福」文化的象徵
    在古代文化中也經常會出現蝙蝠的身影。明人馮夢龍在《笑府·蝙蝠騎牆》裡嘲笑道,「鳳凰過生日時,百鳥都來祝賀朝拜,但唯獨蝙蝠不來,蝙蝠的理由是,自己是鳥類而不是四腳獸。等到獸王麒麟過生日,蝙蝠仍然不去參加,它說我有翅膀能飛,因此算鳥不算獸」。這個故事,是借著蝙蝠嘲諷當時的政壇。
  • 江南先生談老銀系列《梅花和喜鵲登梅老銀飾》
    江南:梅花和喜鵲登梅老銀飾日月總是爭輝,「橋梁建造師」喜鵲總是和春天一起落在梅花的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說: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
  • 日本屬於恥感文化,歐美屬於罪感文化,中國屬於什麼文化?
    恥感文化,顧名思義,所謂恥感文化便是注重廉恥的一種文化心態。日本就屬於典型的恥感文化。日本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個人榮譽,生活中儘量不打擾別人,不給別人添麻煩。典型例子,二戰戰敗,日本陸軍統帥阿南惟幾,承擔責任,剖腹向日本人民謝罪。罪感文化,簡單的說就是認為自己生來就有罪的,必須不斷懺悔,用道德來約束自己的文化。西方人就屬於典型的罪感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首族龍頭上長牛角便是農業意象的典型描寫,苗族認為牛、龍相通,有時視牛、龍為一物,牛變龍(龍牛),牛角龍,都有牛,可見苗族龍頭上的那對牛角象徵牛、龍合一,不是隨意添畫的。苗族龍、牛合體有兩個根源:(1)龍主水,牛耕地,它們與農業生產有關係重大的一致性。苗龍有山龍、水龍之分,按苗族的說法,山龍居地上管莊稼,水龍居河海管雨水,山龍實際上就是牛的屬性。
  • 與中國大相逕庭!為什麼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惡魔的象徵?
    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土地孕育了不同的人民,同樣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以蝙蝠為例,這種生物在古代東西方人民眼中的形象,可謂是大相逕庭。雖然這次可怕的疫情的源頭可能是來自蝙蝠,使得其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主要是以吉祥的形象出現的。
  • 喜鵲叫有什麼兆頭 喜鵲叫吉兇時間
    【導讀】:在中國民間,喜鵲叫一般都是吉兆,代表有好事要降臨了,這是真的嗎?不過據說喜鵲叫在不同的時間代表的寓意也不同,那麼喜鵲叫吉兇時間是什麼樣的?喜鵲叫是好事還是壞事?喜鵲叫有什麼兆頭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喜鵲是吉祥的象徵,喜鵲叫也代表著大吉之兆。
  • 中國玉石文化的歷史淵源 玉器的寓意是什麼
    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浙江餘姚的良渚文化更是一種典型的玉石文明。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幹戈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氣魄。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
    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作為一個移民構成的多元化國家,美國文化的構成也是多元的。無論把美國文化看作熔爐還是「沙拉」,它都極具特色,有許多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在世界文化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美國文化,對理解美國文化會有所幫助。根據比較公認和流行的看法,自由女神像、山姆大叔、《美國哥德式》、野牛鎳幣和芭比娃娃是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然而美國文化不僅如此,其象徵也是多種多樣的。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舞蹈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帶大家說說舞蹈的起源。「龍」是現實中不曾存在過的動物,它是一種圖騰,也是一種多樣圖騰的結合物,是吉祥、雄偉、意志和威力的象徵,我國許多民族都崇尚它,因此全國普遍流行舞龍和龍舞。在《後漢書●禮儀志》中,就記載有人們在祈雨等祭祀活動中要舞龍。
  • 性隱喻、階級流動、文化象徵:認識一下辣椒寫作
    但以辣椒為首的灼燒嘴唇並誘惑大腦的植物從「馴化」的初始,似乎便充滿弔詭:它從美洲的一株野生植物出發,搭乘16世紀殖民者的航船去向世界各地,如同「撒馬爾罕的金桃」一樣帶著鮮明的異域氣質,在中國它首先以其「色紅,甚可觀」的外表被納入觀賞植物和藥譜中,而在歐洲,辣椒最初因其辛辣被教會認為「對靈魂有損害」並作為一種魅惑的象徵介入當地的文化變革。
  • 鵲橋需要多少喜鵲?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天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夕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即兩星相會之意)。❤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劍」的文化與意義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劍被賦予了神聖的文化,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劍被渲染的出神入化。歷史上,史書對劍的著墨,遠勝其他兵器,劍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 濱州市圖書館文化課堂創意多,開啟市民精彩文化之旅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伴隨著濱州國學堂孩子們稚嫩可愛的朗誦,濱州文化大講堂拉開帷幕。11月14日,中國孔子研究院楊朝明院長受邀走進濱州市圖書館三樓報告廳,為大家帶來了精彩講座——《有趣的孔子》。楊老師首先強調了要堅定文化自信,並圍繞「博大」「求道」「永遠」三個方面,走近孔子,認識孔子,帶領大家一起思考有趣的孔子背後的深刻。
  • 劉檸︱開本即王道——小開文化在中國(下)
    去年,新經典從巖波書店引進版權,日本新書家族中的「老大」巖波新書,首批十三種以簡體橫排的形式落地中國,這是東亞出版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我其實很早就聽到了消息,新書付梓後,還應邀參與過其中兩三本的出版宣傳活動。可在為新經典和中國知識界感到欣慰的同時,心裡卻一直有種遺憾:我一向主張,要引進異域文化,就應該歸裡包堆,連珠帶櫝,原封不動地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