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法術的張天師,代表了最真實的道教

2020-12-12 單身X英子說娛樂

道教,自古以來都是我國最神秘宗教之一,因為世間有太多關於它的傳說,據古書記載,道教的名稱是來自於《易經》,核心思想則來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真正形成宗教則要追溯到東漢時期,而四大天師之一的張道陵正是開山立派的創始人之一。

對於神秘的道教,我們大部分的印象都還停留在神話電視劇中,比如《封神榜》中就有道教三清的說法,三位天尊都擁有滔天的法力,移山填海都只在揮手之間,那麼世間真的有這樣的存在嗎?很顯然,如今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展,大家都是無神論者,也大致明白所謂的這些大神通者,可能都是古代人的一種精神的嚮往和寄託。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老子當年騎牛西出函谷關,因此斷了人間修行路,所以世間再無法術一說,不過如今幾千年過去了,一切都已經無從考證。也許從下面這部講述道教天師的電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真正的道教。

6月5日,由樊少皇領銜主演的電影《龍虎山張天師》正式上演,該影片上映後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雖然影片時間很短,也不可能把道教所有的故事都講述,但還是引發了大家對道教的廣泛熱議。

近幾年拍攝道教題材的影視劇很多,但這部影片卻沒有按照常規的神話風格來拍攝,這是該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因為觀眾們已經看得太多神仙解救蒼生的故事,舉手之間解決人間疾苦也有些過於兒戲,很難體現出道教真正存在的意義。

影片開始後,主人公張道陵登場,其形象雖然仙風道骨,一副遁出紅塵世外高人的裝扮,但其終究只是一位心繫天下百姓的凡人。影片中張道陵人物的設定,非常符合道教核心思想之一的天地萬物皆是同源,天下蒼生都是一體,如果設定張道陵有移山填海的大法術,那麼無疑他就偏離了同源,成為了高高在上的神靈。

張天師雖然沒有滔天的大法術,但既然是能夠解救蒼生的大人物,遠超常人的本領還是有的,影片的動作戲主要就集中描述了道教的指法,雖然大家對這個詞很陌生,但是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每次有打戲的時候,樊少皇的手指都會變化出很特別的造型,這就是道教在施法時特有的指法。

影片最要講述張道陵前往巴蜀平定巫教的故事,巫也就是這部影片中的反派,大家對巫這個神秘的種族也非常好奇,但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神童,只是非常的邪惡,善意用盅來控制和迷惑人。

這些人也被稱之為邪教,是天下所不能容忍的存在,有邪惡就必定有正義,張道陵就是正義的化身,他的行為對應了道教的另一大核心思想「度人」,雖然影片中張道陵沒有通天的法力,但是他有一顆心懷蒼生的善心,一心想的都是天下百姓的共同利益,所以這才是道教被人萬世敬仰的原因。

度人必先度已,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句話,何為度已?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張道陵也同樣如此,他有善良的心,也同樣有邪惡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心魔。影片中張道陵多次陷入回憶中,那是一段他無法忘記的噩夢,也是一直伴隨他的恐懼。

影片中張道陵最終戰勝了心魔,完成了自我救贖,所以他才有了度人的資本,這段度已的片段,也充分說明了道教的三大核心思想是缺一不可的。而影片中不會法術,不夠完美的張道陵也象徵著這三大核心的融合體,正是這樣的人設,才能夠完美體現道教存在的最大價值。

相關焦點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展現道教祖師
    武俠類為武俠江湖的爭強好勝、兒女情長,雖然其中難免也會有道家和佛家的參與其中,但是道家和佛家各自也有自己最優勢的一面,相信很多人的都會知曉,道家主要是捉拿妖魔鬼怪並超度為主,而佛法最主要是超度亡人、和參與江湖的行善除惡。所以在本片中以講述道教祖師張道陵巴蜀除巫的故事,片中除了在兩個地方很簡單的凸顯了道教應有的元素外,沒有過多的凸顯出道教的道法。
  • 道教法器劍和印:龍虎山張天師的傳家之寶
    據說在漢朝的時候,太上老君授予張天師雌雄寶劍兩口。其一早已亡佚,別一把劍為玉靶。靶上寫了兩行篆書文字。劍長四尺左右,劍身布滿了符籙圖像。其中一面有法書,畫有兔子、春夏秋冬示意圖、三臺北鬥等。《道教靈驗記》記載,每一代張天師升天之前,都會將劍和都功印傳給子孫。
  • 《龍虎山張天師》:道教文化的傳承經歷,天師降妖的傳奇故事!
    然而,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是我國歷史的參與者,更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道教宗派就是華夏兒女!所謂的亂世,對於這幫修道之人來說,就是自己的家園亂了,他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提起道教,有兩位人物最具代表意義,一個是學說創始人老子,一個是得道者張天師。
  • 看龍虎山張天師有感
    這部樊少皇主演的網絡大電影《龍虎山張天師》開播之日起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尤其是海報做得很好看,再說樊少皇長得不醜,道教裝束很適合他。林正英以後,樊少皇這個是目前最好扮相的道士。這部電影畫風和武打片段不錯,就是劇情稍微簡單了點,少了玄幻氣息,張天師畢竟是道家祖師,是個道法非常高的人,斬妖除魔,魔鬼都怕的那種。在電影裡卻刻畫的太簡單了,完全沒有展現出來,像部武俠片。完全跟道法跟傳統的道教沒有多大關係,這樣蹭張道陵天師的熱度真的不可以。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變身道教張天師,降魔衛道,破邪蠱
    龍虎山張天師電影《龍虎山張天師》的故事應該屬於張道陵的人物傳記。本貓苘去查了百度百科,根據百度百科所說,張道陵是我們中國的道教創始人,是在漢代順帝漢安元年受太上老君之命,封為天師,創立了天師道,傳承對象一定是張氏宗親,「非我宗親不能傳」。
  • 道教與太上老君那些事,張天師才是創教祖師!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而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 龍虎山張天師:看完連女主的名字都不知道,是我快進太多嗎?
    一、張天師,你的道術被導演沒收了嗎?首先我們來看張天師是何人?張天師乃是道教創始人,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那麼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道教的法術嗎?整個電影一個半小時,我們的「張天師」硬是一個法術都沒用過,仿佛讓我來到了《射鵰英雄傳》劇組,看到了丘處機去尋找郭靖的情景。整部電影張天師全程都是依靠物理攻擊進行輸出,這裡我得吐槽一下,這部劇硬是把一個法師改成了一個戰士啊!而且全程身上都是一把劍,真是「劍人」一個,請問劇組,你們缺的是特效預算嗎?
  • 道家法術真的存在嗎?探秘道家法術《道教文化》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唯一宗教,2011年國家以權威的藍皮書形式肯定道家法術的存在,道教法術不是巫術、迷信,而是有根有據的正規道家宗教文化。權威藍皮書作為本土的宗教,道教文化對於我國人們的影響肯定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各種影視作品將道教神化,各種各樣的茅山道術也是深入人心,那麼道教法術真實存在嗎?
  • 比茅山法術更高強的術法,道教最尊崇的術法
    說起道教的法術,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茅山法術,其實自古以來茅山法術亦正亦邪,所以傳承較為困難,根據記載來看,在古代的民間對於茅山法術是比較排斥的,因為其中害人的術法太多,相比茅山法術,道教的雷法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在道門中,要更為知名,而且被稱為萬法之首。
  • 《龍虎山張天師》正在熱播 樊少皇變身道教天師大破巫蠱
    由吳靜、趙志強擔任總製片人,佑在擔任製片人,吳鷹翔執導,王黎編劇,樊少皇、張冬、蘇茂、李璐兵等主演的電影《龍虎山張天師》已於近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全網首播。作為第一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全平臺播出的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以創新的題材、精彩的劇情、精良的製作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業突破,革新了聯播模式。其開創的「網絡電影+文旅」的製作模式,也代表了網絡電影文化功能的擴展升級。
  • 道教的法術真的存在嗎?
    道教是中國唯一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根基。而其中法術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人對於道教最普遍的印象的來源。道教法術是法和術的總稱。道教的諸多法術常人看來雖然炫酷,但過於荒誕。因而,通常都是把它們當作虛構的神話故事來看。或者直接當作封建迷信,對其嗤之以鼻,有人談起,便嘲笑他們,二十一世紀居然還這麼天真、無知。的確,道教的思想和理論體系與現代科學有天壤之別,受過現代科學洗禮的人們難以理解和接受,這也實屬正常。
  • 《龍虎山張天師》又是一部把好IP拍到撲街的電影
    《龍虎山張天師》最近比較的火的一部網大,龍虎山,張天師這都是中國傳了幾千年的超級ip了,具有神奇的召喚魔力。原以為是各種符文道法,飛天遁地的奇幻電影,結果就是一部動作武俠片。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巴蜀鬥巫蠱的故事,沒有各種神奇鬥法橋段有點失望,沒有天地無極,乾坤借法,沒有飛天遁地,道骨仙風這還是龍虎山的張天師嗎?也許國人對道教法術有中特別的獵奇情節,這也是道教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觀此片整個都是圍繞和表現人性「欲望」來展開的,不過編劇顯然為了趕工有太多的槽點留給我們了。
  • 道教最早支派五鬥米道,有哪些不足限制了其發展
    中國道教最早的支派當為張天師創立的五鬥米道。在漢末到南北朝之間的戰亂頻仍年代,五鬥米道為現實生活痛苦、精神世界苦悶的人們提供了寄託和歸宿。五鬥米道因此得到大規模發展,吸引了很多信眾加入。四川地區自古巫風很盛,張天師也是慕名前往,美其名曰蜀地「民風淳樸。」從而在四川創建了五鬥米道。古書記載,當時蜀地「人鬼不分」,鬼物可以在白天出沒。這實際描繪的是人巫混雜的情況。所謂「鬼」,不過是「巫」的代稱罷了。屈原寫的《山鬼》,事實上便是一位巫師。所以張天師到四川傳教,最開始碰到的挑戰就是當地巫鬼道的抵制。
  • 道教的科儀法術與授籙制度
    本文摘自龍虎山道教公眾號,作者為劉仲宇老師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道教舉辦授籙儀式,不僅關係教團的建設,道教徒自身的修行,而且也關乎法術與科儀的舉行。授籙與法術的傳授緊密相連。早期的道法,主要是正一、洞淵、靈寶、上清諸法,兩宋以降,大量新的符籙派問世,法術種類大增。
  • 道教最高法術之雷法
    道士修行方術稱為道術,道教的道術有很多,而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變化之術,《西遊記》中二郎真君擁有七十二般變化之術,憑此才將孫悟空擒拿。此外,道教法術還有雷法、符籙、咒術、禁術等,各有不同的作用。道教聲稱可以呼召風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澇旱的一種方術。起於北宋,興盛於南宋、金、元。創始者為神霄派之王文卿、林靈素等,為神霄、清微及道教南宋等派所傳習,東華、天心、正一派也兼習之。其法主要載於《道法會元》、《清微丹訣》、《法海遺珠》等書中。
  • 《龍虎山張天師》分數只有4.9,因為太多人沒有看懂
    受疫情影響,很多朋友不能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網絡電影成了首選,在這個資源緊缺的主要平臺階段,一部融合了道教文化和動作的電影《龍虎山張天師》脫穎而出。本片由樊少皇主演,結合歷史真實故事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賦予每個角色鮮明的個性和細膩的情感,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然而《龍虎山張天師》的豆瓣得分只有4.9,可以說是可憐的,也有很多觀眾說樊少皇又接了一部爛電影,情節老套,結局也不完美。
  • 道教祖師張道陵和龍虎山
    #龍虎山張天師#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四大天師之一。據記載太上老君降臨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
  • 24歲宗教信者:觀看《龍虎山張天師》電影的自我感受
    最近看了《龍虎山張天師》這部電影,剛開始我以為會和其他的奇幻片神神叨叨的,沒想到電影在故事上基本還原了歷史上張天師的真實面貌。下面是我對此片的感受: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貼近現實的,描述的張天師並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仙人。張天師的主要修煉方向主要是八卦圖和咒語,其實筆者都會道教八大神咒中的淨天地神咒,嘻嘻。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刻畫仙風道骨張仙人,匠心傳播傳統文化
    #《龍虎山張天師》在三網平臺同時在線熱映,這是難得一見的情景,成為當下最火爆的網絡大電影。作為國產古裝動作片,《龍虎山張天師》當屬優秀代表,整個電影給人的直接觀感就是驚險刺激,蜈蚣特效嚇壞人,下蠱、破蠱情節高能,劇情反轉不斷,張道陵達到巴蜀之地頗為坎坷。先是弟子被下蠱看到白衣女子失了魂,而後張道陵在客棧被人刺殺,親眼目睹巫教用封建迷信迷惑人心。他看到村民被燒無能為力,被大boss設計陷害還要對抗心魔。
  • 五鬼搬運術:道教歷史何止兩千年
    道教中有種法術非常奇怪,名稱叫做五鬼搬運術。別的法術都是請天仙下降,地位越高貴,效力越強大。五鬼搬運術卻是役使五鬼,透漏著一股邪氣。其實,這正體現了中華文化神鬼觀念的變化,也說明道教的歷史遠不止只有兩千年。上古之時,神鬼不分。神即是鬼,鬼即是神。古代的巫師也被稱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