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自古以來都是我國最神秘宗教之一,因為世間有太多關於它的傳說,據古書記載,道教的名稱是來自於《易經》,核心思想則來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真正形成宗教則要追溯到東漢時期,而四大天師之一的張道陵正是開山立派的創始人之一。
對於神秘的道教,我們大部分的印象都還停留在神話電視劇中,比如《封神榜》中就有道教三清的說法,三位天尊都擁有滔天的法力,移山填海都只在揮手之間,那麼世間真的有這樣的存在嗎?很顯然,如今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展,大家都是無神論者,也大致明白所謂的這些大神通者,可能都是古代人的一種精神的嚮往和寄託。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老子當年騎牛西出函谷關,因此斷了人間修行路,所以世間再無法術一說,不過如今幾千年過去了,一切都已經無從考證。也許從下面這部講述道教天師的電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真正的道教。
6月5日,由樊少皇領銜主演的電影《龍虎山張天師》正式上演,該影片上映後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雖然影片時間很短,也不可能把道教所有的故事都講述,但還是引發了大家對道教的廣泛熱議。
近幾年拍攝道教題材的影視劇很多,但這部影片卻沒有按照常規的神話風格來拍攝,這是該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因為觀眾們已經看得太多神仙解救蒼生的故事,舉手之間解決人間疾苦也有些過於兒戲,很難體現出道教真正存在的意義。
影片開始後,主人公張道陵登場,其形象雖然仙風道骨,一副遁出紅塵世外高人的裝扮,但其終究只是一位心繫天下百姓的凡人。影片中張道陵人物的設定,非常符合道教核心思想之一的天地萬物皆是同源,天下蒼生都是一體,如果設定張道陵有移山填海的大法術,那麼無疑他就偏離了同源,成為了高高在上的神靈。
張天師雖然沒有滔天的大法術,但既然是能夠解救蒼生的大人物,遠超常人的本領還是有的,影片的動作戲主要就集中描述了道教的指法,雖然大家對這個詞很陌生,但是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每次有打戲的時候,樊少皇的手指都會變化出很特別的造型,這就是道教在施法時特有的指法。
影片最要講述張道陵前往巴蜀平定巫教的故事,巫也就是這部影片中的反派,大家對巫這個神秘的種族也非常好奇,但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神童,只是非常的邪惡,善意用盅來控制和迷惑人。
這些人也被稱之為邪教,是天下所不能容忍的存在,有邪惡就必定有正義,張道陵就是正義的化身,他的行為對應了道教的另一大核心思想「度人」,雖然影片中張道陵沒有通天的法力,但是他有一顆心懷蒼生的善心,一心想的都是天下百姓的共同利益,所以這才是道教被人萬世敬仰的原因。
度人必先度已,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句話,何為度已?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張道陵也同樣如此,他有善良的心,也同樣有邪惡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心魔。影片中張道陵多次陷入回憶中,那是一段他無法忘記的噩夢,也是一直伴隨他的恐懼。
影片中張道陵最終戰勝了心魔,完成了自我救贖,所以他才有了度人的資本,這段度已的片段,也充分說明了道教的三大核心思想是缺一不可的。而影片中不會法術,不夠完美的張道陵也象徵著這三大核心的融合體,正是這樣的人設,才能夠完美體現道教存在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