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天燈」是什麼刑罰?比車裂更加殘忍,東漢末年董卓就曾經歷過

2020-12-17 舊史心說

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中,古代的帝王為了更好的掌握政權,使用了很多的方法來控制百姓的一舉一動,為此很多毫無人性的刑法逐漸嶄露頭角,例如車裂、滴水刑、點天燈等等。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點天燈這種刑法,在生前犯下非常大的罪行之後,人們在將他們處死之後依然不解氣的話就會將他們的屍體拖到大街上,然後插上燈燃燒,直到燒盡為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歷史上遭受過這種罪行的三個人吧!

第一位就是宋徽宗,在北宋的靖康二年,金軍攻勢兇猛,宋朝不敵金軍,東京城池淪陷,宋徽宗被金軍所俘獲,除了宋徽宗還有一些皇妃、貴卿和一些大臣整整三千餘人。在歷史上從未有一個國家的皇族被這樣多的人被敵俘虜過,而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後來宋徽宗被敵人折磨致死,並且屍體被金人拖到街上點天燈,直到燒到半焦後扔進坑中填埋。

第二位就是亂臣董卓,在東漢末年,董卓亂政,後來呂布殺掉董卓之後,董卓的屍體就被扔到了街口。因為生前董卓罪孽深重,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死法太過於便宜董卓,於是一位士兵就在一天夜間找出董卓的屍體。這位士兵將董卓的肚子割開,在將燈芯點燃放在董卓的肚子裡,點燃的燈芯逐漸燒到董卓的脂肪之中,火勢也逐漸大了起來,最終董卓就這樣被焚燒殆盡。

最後一位受過點天燈的就是朱九妹,朱九妹是太平天國中少有的才女,正是因此被當時的東王楊秀清看上,於是就被點名抓到府中執掌文書。可是朱九妹誓死不從,後來女百長看朱九妹可憐,於是就將朱九妹藏了起來,後來得知此事的楊秀清將女百長挖目割乳。後來朱九妹用砒霜將楊秀清毒殺,而朱九妹慘遭點天燈之刑。

在封建社會上有著很多的酷刑,雖然這些酷刑能夠更好的管理的朝政,但是要是過度只用這些刑法的話,反而會失去民心,最後導致朝廷的覆滅,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相關焦點

  • 「點天燈」到底有多可怕?歷史上除了董卓還有一女子,名字很耳熟
    《舊唐書·韋湊傳》云:「善善者,懸爵賞以勸之也;惡惡者,設刑罰以懲之也。」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刑罰制度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震懾一些不法的百姓,曾設立過許多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刑罰,相比較而言古裝電視劇中最常見的「斬首」反而是較輕的了。
  • 點天燈:古代最殘忍的一種死刑,除了董卓試過,還有誰試過?
    有一本叫做《劊子手世家》的書中,就詳細描述過法國大革命前後的一些殘忍死刑,相比較而言,斷頭臺已經是仁慈了。除此之外,還有兩種以殘忍聞名的刑罰:凌遲與車裂。凌遲這種刑罰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此後在遼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都作為法定刑存在。罪犯如果被判死刑,將被以數千刀割去身上骨肉慢慢折磨,直至最後一刀才能將罪犯殺死。《竇娥冤》中的張驢兒最終便是以凌遲處死:「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至於車裂,還有一個名字叫五馬分屍。
  • 「點天燈」到底有多殘忍?史上共有3人承受過,其中有個是皇帝
    自古以來,中國的刑罰就有很多,殘忍的刑罰比比皆是,最出名的便是凌遲與車裂。所謂的凌遲,就是用小刀在身上慢慢割去皮肉,足足割下上千刀,在行刑過程中,犯人會被活生生折磨死。至於車裂,就是大家口中的五馬分屍,硬生生撕裂而死,也是極為殘忍。
  • 太平天國發明的酷刑點天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可能因為作者是西方人的緣故,對於中國酷刑部分著筆不多,往往一筆帶過。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更有著讓人齒冷的酷刑文化。由於大多數酷刑,諸如凌遲、車裂、腰斬、砍頭、鞭刑等都是在公開場合執行的,是以每到行刑之時,人潮如堵,似看戲一般。魯迅先生曾在文章中以悲憤的筆調慨嘆古人在施刑上的想像力。
  • 出身普通的董卓,在群雄爭霸的年代,如何成為東漢末年第一悍匪?
    董卓勢力崛起於西北的涼州,而西北是東漢與羌族鬥爭的前沿陣地。董卓在與羌族的長期戰爭中不斷地壯大了自己的勢力,最終形成了聽命於他的涼州兵團,成為西北地區不容忽視的一股實力強勁的軍事力量。而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正是其趁亂入主京城,控制東漢朝政的基礎。
  • 東漢末年王允設計殺了董卓為什麼還匡扶不了漢室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先有宦官當政後有董卓篡權,當時天下人都把董卓當作亂世逆賊,認為天下之所以打亂都是因為董卓的篡權,而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司徒王允使美人計和離間計殺了董卓。可是為什麼王允殺了董卓之後還是沒法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天下反而因為董卓的死更加混亂,自己還落到一個慘死的下場,這是為什麼?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第一:王允不明白漢朝大亂的原因。
  • 西涼鐵騎,東漢著名品牌,除去大部分高仿貨,正品到底有多少?
    一是跟隨董卓縱馬洛陽,群雄討董之後,跟隨了董卓手下李傕。二是馬騰拉起的起義軍,之後馬超繼承了這支軍隊。涼州位於大漢西側,毗鄰羌族地盤。當地民風剽悍,善於騎射,是絕佳的兵源地。打的曹軍士兵丟盔卸甲、戰線一潰千裡,曹操本人也經歷了人生至暗時刻。為了擺脫追兵,不惜割須棄袍,可謂狼狽至極。西涼鐵騎的彪悍之處可見一斑。劉皇叔收下馬超為首的西涼軍,才有了割據西蜀、傲視群雄的底氣。
  • 古代比凌遲和車裂還「恐怖」刑罰,受過此刑的人,非死即瘋
    自從人類有了族群,有了戰爭之後,酷刑就伴隨著文明的發展存在與社會中,其最早的酷刑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古埃及的奴隸社會,當然了,說起古代的酷刑,咱中華大地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可謂』精彩紛呈」,什麼車裂、剝皮、凌遲等等,無所不用其極,一個比一個殘忍,但要說最殘忍的則非「人彘」莫屬,為什麼這麼說呢?
  • 東漢末年荊州南部起義,合兵萬人侵略四郡,被孫堅迅速平定
    提到東漢末年的起義,最有名氣的當屬"黃巾起義",但"黃巾起義"只是東漢末年起義的一部分。事實上"黃巾起義"雖然影響較深,規模較大,但是在同年,也就是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就已經被平定。而從中平元年往後,東漢仍然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起義,在各個地方發動。
  • 董卓的人物評價和軼事典故
    董卓,?至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於潁川。東漢末年獻帝時軍閥權臣,官至太師,封郿侯。於桓帝末年先後擔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佔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
  • 董卓集團並非涼州人的天下,聊一聊董卓集團中的軍隊組成部分
    如果要選一個徹底揭開漢末三國亂世帷幕的人,小編認為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董卓。誠然在東漢末年存在根深蒂固的弊病,但是如果不是強橫的董卓集團把控東漢朝廷,引起士人的反撲,促成關東各軍閥的形成,東漢朝廷的根基可能不會這麼迅速崩塌。提到董卓集團可能很多人想到涼州,畢竟董卓集團中的重要人物大多都是涼州人。
  • 東漢末年四國鼎立,為何羅貫中卻只寫了魏蜀吳,被抹去的是哪國?
    很多朋友都知道東漢末年出現了三個國家,即魏蜀吳三國鼎立。但是在三國爭雄天下時還有一國,即東漢末年是四國鼎立。第四國就是遼東的燕國,一個被忽略的政權。 東漢末年既然是四國鼎立,為何羅貫中卻只寫了魏蜀吳,難道燕國不值一提嗎? 東漢末年,燕國首先割據一方。
  • 三國文學之蔡邕:東漢末年公認的文學大家,為何歷史知名度不高?
    如果要了解三國文學的發展,就不可能不了解東漢末年的文學概況。公認的三國上限是公元184年,也就是黃巾起義爆發的那一年。而在文學史上,三國文學的上限則不好講,一般把東漢大文學家蔡邕被殺的那一年(公元192年)當成三國文學的上限。
  • 袁紹袁術這樣的紈絝子弟,為何能夠迅速成為東漢末年的最大的勢力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能在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混戰中,迅速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勢力,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值得深究。袁紹從公元189年逃離京城,到公元199年成為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只用了十年時間,而袁術也不差,在公元197年,就以絕對的實力敢冒天下之大韙而稱帝。
  • 此人曾擊敗呂布、逼迫董卓遷都,實為漢室忠良,卻常被人誤解
    東漢末年,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在彼此的爭鬥之中同歸於盡。董卓趁機帶兵進入洛陽,因為手握兵權,外加挾持了少帝、劉辯,董卓成為了第一權臣。隨後,董卓的野心開始膨脹,他擅行廢立、霍亂超綱、倒行逆施,導致民不聊生,因此引起眾怒。 為了消滅董卓,關東諸侯推舉袁紹為盟主,組成聯合軍討伐董卓。
  • 漢朝董卓,有義子呂布和幾十萬西涼軍,為何死時沒人保護?
    董卓,字仲穎,是東漢末年獻帝時的軍官,大臣。他利用漢末戰亂和獻帝當時年幼到處亂用政治,廢少帝,立獻帝。獻帝當時年幼,他給自己封了一個最和皇帝近的位置,就是相國,有好多大臣們不服,就會被董卓當場殘殺,在當時幾乎沒有人是心服口服董卓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三國第一猛將,董卓的義子呂布。東漢末年有一個先帝在位時的大臣,叫王允,字子師。出任豫州刺史,勤政愛民,是先帝在位時的重要大臣。
  • 在東漢末年,作為空降的地方長官,如何加強對轄區的控制
    在東漢末年,時局動蕩,中央與地方徹底地割裂,很多野心家紛紛走上了歷史舞臺。最後的勝利者是劉備、曹操、孫權三個人,不過他們卻並不是最早具有優勢的人,而是後發制人。最早具有優勢的人是被東漢朝廷委派的地方監臨官,也就是州牧、州刺史這些人。他們有東漢朝廷的號召力,可以名正言順地利用自己轄區的資源。那麼作為空降的地方長官,他們如何加強對轄區的控制,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呢?
  • 董卓來自西涼,那他和西涼太守馬騰究竟有什麼關係?說出來別不信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大權臣,曾經一度把持朝政,做事十分兇殘,對自己的政敵一向是用極端手段消滅,名聲很差。後來還引發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但是當時天下的英雄豪傑多半在董卓陣中,十八路諸侯雖然名義上聯盟,實際上各自為戰,並不能對董卓造成什麼影響。
  • 天下群雄皆反,真的只是因為董卓兇惡殘暴麼?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三國演義》中的董卓是一個專橫跋扈、惡貫滿盈、兇暴殘忍的人。可是《三國》裡的話,有些是真的,有些是靠不住的。那麼董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下面我給大家分析講一下歷史上的董卓。要說漢末的群雄並起,天下分裂,董卓確實是罪魁禍首。說起原因來,就不得不先分析一下當時的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