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吃蟹了_美食頻道_中山網

2021-01-11 中山網

西風起,蟹腳癢。又是每年千篇一律的開頭,但賞菊吃蟹實在是秋天經久不衰的主題。尤其對中山人來說,秋天一到,殺到南朗崖口去就著秋色吃蟹,已經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行程,今年怎能少了?而在秋天裡橫行霸道的蟹,又是這麼豐潤多彩,韻味無窮,一百個人,便能吃出一百種樂趣。

貴族大閘蟹正當時

「秋風響,蟹腳癢」,秋高氣爽之時,正是陽澄湖桂香蟹肥的季節。金爪白肚,黃毛青背,蟹黃流油,鮮香無比,蟹肉飽滿,細嫩回味,這就是提到陽澄湖大閘蟹幾個字時,腦海中反應出的畫面。

上月23日,陽澄湖正式開湖,秋天裡人們最喜愛的大閘蟹便開始陸續在全國各地上市。而按照往常的經驗,一般在眼下的10月底,便能吃到最肥美的陽澄湖大閘蟹。不過,做了10年蟹生意的中山雲蟹貿易商行的軍哥卻說,今年因為天氣的原因,他們家的大閘蟹目前上市的是中等個頭的,而大隻的則要等到11月上旬才能吃到。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學名中華絨螯蟹。在我國北起遼河南至珠江,漫長的海岸線上廣泛分布,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口感最鮮美。一般來說,大閘蟹特指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苗,長成幼蟹後,逆長江洄遊,生長在長江下遊一帶的湖河港汊中。而陽澄湖大閘蟹之所以成為大閘蟹的代名詞,據說是因為當地小販叫賣「炸蟹」流傳下來,又一說是用竹簍(閘)捕撈得來。

市面上的陽澄湖大閘蟹紛繁複雜,但其實當地早已經推開了溯源系統,查得到來源的就一定是值得信任的。以軍哥代理的陽澄湖當地品牌雲蟹來講,每一隻蟹上都帶有二維碼,拿手機掃一掃就可以查到詳細的產地。

不過,長江流域的大閘蟹其實並非只有陽澄湖的,珍味軒餐廳的大閘蟹就來自湖北的梁子湖,質量也甚是不錯。

雲 蟹 廚 房 蟹哥帶你「吃光抹淨」大閘蟹


   原只蒸大閘蟹


   冬陰功海鮮煲


   法式吉列大閘蟹


   客家黃酒焗大閘蟹


       好蟹當季,正是蟹黃滿滿時。

在軍哥的雲蟹廚房,我們品嘗到了最新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他最推崇的做法還是清蒸。兩隻4兩公蟹,兩隻2兩8的母蟹,一起入鍋清蒸15分鐘,便可以上桌了。在此過程中,可親眼看到蟹殼在蒸籠裡從青色變成了誘人的橘紅,肚子撐得滿滿的。雖然很多人喜歡母蟹的蟹黃鮮美,但軍哥卻說他喜歡肉質飽滿細嫩的公蟹,尤其當蟹膏充盈之時,粘糯的膠質蟹膏配合鮮嫩蟹肉,最是完美。

在軍哥的帶領下,我們從去掉蟹腸開始,一步步掀開蟹蓋,驚嘆蟹黃,去掉蟹胃、蟹肺、蟹心,終於掰開蟹身見真章。蟹肉清脆白嫩,蘸少許醋,送入口,只覺清甜無比。如果掰開的是母蟹,則滿滿的蟹黃傾瀉於蟹肉之上,肯定是先嘆為敬了。想起來蟹蓋上還有不少的蟹黃,趕緊按照步驟,先將三角形的蟹胃去掉,再繼續享受蟹黃帶來的舌尖濃滑。其實吃完蟹黃,還是對軍哥偏愛公蟹有些不解,明明蟹黃好吃啊。不過,公蟹上的蟹膏也確實誘人,細膩微粘,膠原蛋白滿滿,吃之後不知道會不會年輕幾歲。

最好玩的大概就是吃蟹腳了。有的人習慣先吃麻煩的蟹腳再吃肉質肥厚的蟹身,有的人則恰恰相反,我們在座的似乎都是選擇先易後難,吃完蟹身才拿起工具解決蟹腳。軍哥說他才不會用工具,肯定是直接用牙齒咬,「嘎嘣嘎嘣」,「蟹哥」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我們自然不敢比,拿起剪刀剪下蟹腳,再從上腿部位兩頭一剪,就可以將肉捅出來了,下腿的從尾端則是一抽就出來了。蟹腿上的肉結實好味,但都比不上取肉出來的樂趣,要我說,將肉乾乾淨淨地拿出來,這成就感才更添肉質美味。

據說有經驗的吃貨還有一種更極致的吃法,就是將掰下的蟹殼當作「碗」,然後將金燦燦的蟹黃、黑白分明的腿肉、雪白的蟹身一起裝入,再淋上一點醋料,然後暴風吸入。光聽,都覺得帶勁。

雲蟹廚房還有一種客家黃酒焗大閘蟹,香味醇厚別致,也很得人心。幾乎一翻開蟹蓋,滿滿的黃酒香氣便已經撲鼻而來了。其實,按照廣東人的傳統說法,蟹肉涼,所以吃蟹的時候一般會配溫補的黃酒。而直接將蟹放入黃酒之中焗,應該也是沿用相同的中和大法。據大廚介紹,用黃酒焗和清蒸花費的時間差不多,同樣也是不加入任何其他調料,區別僅僅是有無酒香。喜歡黃酒的人,不妨試一試黃酒焗蟹。

而法式吉列大閘蟹就屬於創新的西式做法了。將帶殼蟹肉用蝦醬、麵包屑和澱粉包裹之後,放入油鍋中炸。雖然看上去複雜,但其實蟹肉在粉中肉質完好,依然清甜,實可達到外脆裡嫩的效果,是一種很不錯的解構手法。

至於冬陰功湯,不得不要贊一贊湯底,酸辣可口。其實,大閘蟹此時已經變成了配角,酸辣的湯底才是主角。而根據季節變化,此時的冬陰功湯中有大閘蟹、蝦和各種貝類,而到了下一個海鮮季,可能又變成其他內容。不過好玩的是,冬陰功湯中居然有馬蹄,酸酸甜甜又清脆,口感還不錯。

雖然已經從大閘蟹的原味吃到了「配角」,吃得口舌生香,但軍哥還是要說,11月再來吃吧,那時的大閘蟹,一定讓你們驚豔。

喜 來 登 喜 珍 軒 中 餐 廳

在岐江河畔,「蟹」逅金秋


   扇雞大閘蟹煲

喜來登中餐廳正推大閘蟹主題。其中最經典的,同樣是清蒸。選自陽澄湖的大閘蟹,清蒸做法保持了大閘蟹的鮮味,入口有微微甜味、蟹肉細膩,膏黃飽滿。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

富有創意的是扇雞大閘蟹煲。「燜」這一烹調技法能使扇雞的肉質鬆軟,讓膏肥肉美的大閘蟹的蟹膏滲透其每一層肌理,收汁之後,香味撲鼻而來。

其他做法還有大閘蟹燜涼瓜、砂鍋大閘蟹、棟篤花雕大閘蟹、避風塘炒大閘蟹等,到底好不好吃,就需要自己前往品嘗了。

到南朗賞秋景吃膏蟹

在珠江口伶仃洋畔,中山市東南部,有一個海邊村莊聲名遠播,遊客都爭相追捧這裡的風吹稻浪和生態灘涂。而各式海鮮更是匯集「海鮮一條街」,讓人們有得看有得玩又有得吃。這裡正是南朗崖口村。

秋風起,去崖口吃「崖口蟹」,正是崖口賞秋行程中最精髓的部分。

崖口村是南朗青蟹養殖最為集中的地方,雖然現在已經從野生捕獲變成人工養殖,但崖口村的青蟹圍墾混養圈有著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所產的青蟹肉質肥美、體型魁梧、肉多殼薄,享譽珠三角。崖口「海鮮一條街」,更是享有「鹹淡水海鮮美食之鄉」的美譽。

其實在崖口一年到頭都是有蟹吃的,不過到眼下,青蟹經過重殼蟹、水蟹、奄仔蟹的進化,已經進入到膏蟹的尾期了。想一想,翻開膏蟹的蟹蓋,就可以看到金燦燦的蟹黃蟹油,是不是已經口水三千尺了?

【店家推薦】

海 上 人 家

可以現抓現吃

佳餚滿桌,一一品嘗是我們理解的飲食試吃正確的打開方式。不成想,來到崖口的「海上人家」,老闆首先讓我們做的卻是乘上他的小船,出海去捕魚,準確來說,是出海看漁民捕魚。心底暗暗驚嘆,這豈不就是傳說中的「見天收」,打到什麼吃什麼嗎?好在當天的收成還行,漁民打上來一兜螃蟹、兩條海鱔、一斤多的蝦和泥鰍、各種魚類。看上去,午餐會是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

不到一個小時,剛剛看到的「網中之物」便被海上人家的大廚搬上了餐桌。剛才還活蹦亂跳、意欲逃跑的螃蟹,已經整齊地碼在餐盤中,個大,色澤橙黃。

掀開蟹蓋,先吃掉香味濃鬱的蟹黃,然後就可以掰開身子,大嘆白嫩香甜的蟹肉了。根據以往經驗,拆解螃蟹總是會給人一種滿足感和充實感,大概是因為終於有事幹了,尬聊也終於可以結束了。

砂鍋烹凍暈的蟹

喜 家 餐 飲 定 制

到了南朗,自然要吃橫門鹹淡水交界處的海鮮。喜家餐飲定製身處南朗一個山腳下,佔地面積十餘畝,房間依山傍水,推窗即是景。房間推開窗戶,目之所及皆是漫山遍野的綠和繁花點點。

老闆當天推薦砂鍋蟹,先將蟹在冰箱中「凍暈」,防止烹飪時蟹腿亂動。砂鍋做法是在鍋中投入姜、蒜、紅蔥頭、蔥和紅辣椒爆香,然後投入蟹焗,控制火候。在過程中沿蓋子邊緣淋上黃酒,蟹沾酒香但不會有明顯的酒味。

整個烹飪過程約20分鐘,出鍋的蟹香氣逼人,油香肉滑。

平民梭子蟹的N種吃法

人們總是會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稱讚一個人勇氣可嘉,但其實在蟹界,梭子蟹則可能是「有幸」最早被人類吃掉的蟹。

梭子蟹,學名「三疣梭子蟹」,又名槍蟹、白蟹。中國古代文獻上對於這種美物的首次記載,在《周禮·庖人》裡的周天子吃的「青州之蟹胥」。青州便是如今山東濰坊的一個縣級市。而蟹胥則是把蟹剁碎,研製後得到的蟹醬,這樣的做法往往用來處理腥味極重的海蟹。因此,在山東半島常見的梭子蟹是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吃的螃蟹」。

但其實,作為相對平價的蟹,梭子蟹有很多的做法,清蒸、紅燜、炒雞或者做蝦醬,都是可以的。

【店家推薦】

無 名 餐 廳 「凍爽」醃蟹


   生醃蟹

在世紀新城附近的一個農莊,潮汕老闆最愛做的是醃蟹。有些人吃醃蟹是用酒先把蟹灌醉,但這位潮汕老闆卻是直接將活蟹用蒜頭、蔥、辣椒和香菜之類的醃好放入冰箱,然後幾個小時之後取出直接吃。當然,蟹是生的,醃蟹就是生醃蟹。蟹肉的口感是極好的,似果凍一般爽滑,又入了醃料的味道,很是可口。不過,不是潮汕人,吃起生物來,總是忐忐忑忑。想起來,潮汕人真的好愛吃生,許多海鮮都是生吃,我都試過不少,味道和這款醃蟹一樣,都是很好的,但就是不太敢吃。哎,好糾結。

好在,這家農莊還提供走地雞吃,熱氣騰騰的砂鍋走地雞夠勁道夠味,瞬間就把之前的糾結忘記了。善解人意的老闆說,下次做個蟹煲雞不就可以了。哇,潮汕人就是聰明!

人在家中坐,蟹從遠方來

其實,如今吃大閘蟹或者各式各樣的名蟹,並不一定需要去餐廳,自己在家中親自動手也是很好的選擇。眼下在生鮮板塊做得比較好的電商有本來生活、順豐速運、天貓生鮮等,也有一些大V在賣,像日食記。或者如果有經驗的話直接去市場挑選。買回蟹來,一般的做法就是清蒸,然後順便試一試自己是否可以將一隻大閘蟹吃幹抹淨,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教程】

清 蒸 大 閘 蟹

1、準備2勺料酒、4片薑片、3根蔥打成蔥結,放入蒸鍋的水中燒開。將大閘蟹捆好刷淨。

2、水燒開,將大閘蟹肚皮朝上放入蒸鍋。

關於螃蟹的鑑別:圓肚子的是雌蟹,尖肚子的是雄蟹。

3、蓋上鍋蓋蒸20分鐘後開蓋,取出。

調 一 碗 蟹 料

適量薑絲+3勺香醋+1勺生抽+少許糖

教 你 吃 蟹

1、可以先把蟹腿逐個剪下來。

2、掰蟹腸,丟棄。

3、掀起蟹蓋。

4、取蟹蓋中的蟹胃,丟棄。

5、取蟹身上的兩排蟹肺,丟棄。

6、取黑膜下的蟹心,丟棄。

7、對半掰開蟹身,就可以吃了。

8、剪開蟹腿上段,中段戳入,頂出腿肉。

9、沿著蟹鉗的邊剪一圈,可取出完整的蟹鉗肉。

教 你 做 蟹 黃 醬


   自製蟹黃醬

1、大閘蟹兩雄兩雌,都是3兩左右。準備2勺料酒、4片薑片、3根蔥打成蔥結,放入蒸鍋的水中燒開,將大閘蟹捆好刷淨,水燒開後,將大閘蟹肚皮朝上放入蒸鍋,蓋上鍋蓋蒸20分鐘。

2、大閘蟹蒸熟後,棄蟹腸、蟹胃、蟹心、蟹肺。

3、雌蟹的蟹黃、雄蟹的蟹膏、蟹腿蟹肉,分別挖出準備。

4、鍋中倒入80g植物油,放入15片姜,煎至表面金黃後撈出,轉小火。

5、放入蟹殼,慢慢熬至蟹殼變得微微泛白、殼身酥脆,蟹油就熬好了,撈出蟹殼丟棄。

6、熬好的蟹殼油中加入蟹膏(雄蟹的),輕輕晃動鍋子攪拌均勻,再加入塊狀的蟹黃(雌蟹的),用木鏟輕輕攪拌,儘量保證蟹黃完整。

7、再加入蟹肉,混合熬製5-6分鐘後,倒入1勺花雕酒去腥增香,待酒氣揮發後,加入1/4勺鹽,半勺糖和1/4勺白胡椒粉,攪拌均勻後關火。

TIPS:不要煮太幹,蟹肉中留下些許水分會更好吃。

相關焦點

  • 「秋風起,蟹腳癢」——除了清蒸,還可以這麼吃螃蟹,超入味
    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每個國家都有很有屬於自己的美食,比如韓國的泡菜、日本的壽司等,大家雖然文化存在些許的差異,但是大家對於美食的熱愛卻是相同的。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人們的食物不僅局限於市場上普通的肉類,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海鮮。
  • 中山網
    中山網由中山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是中山本地受眾最大的綜合信息門戶網站,是中山市委市政府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值得一提的是,中山網輿情服務是國內領先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擁有強大的數據抓取和深度分析能力,並可提供專業的輿情報告定製服務。中山網主要業務種類網站業務包括網站廣告、專題宣傳和網站建設運維。
  • 蟹黃、蟹膏竟是螃蟹的……get這些吃蟹技巧,你就是吃蟹達人!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九月不僅有一年一次的限定美食月餅,還有鮮美的螃蟹可以吃,可以說是狗狗最喜歡的月份了(當然小朋友們可能不這麼認為!)。不過想吃到螃蟹的美味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從買到烹飪到吃,對很多小夥伴們來說,那都是兩眼一抹黑啊!這次狗狗就來教教大家如何把螃蟹「吃幹抹淨」!
  • 比革鯨|秋風吹,蟹腳肥——關於大閘蟹的憶苦思甜
    小時候饞,也愛看書,但凡書上有描寫吃食的段落和句子,我都會逐字研究,腦袋裡逐幀跳躍著美食的畫面,咂著嘴揣摩它們的味道……有一種叫大閘蟹的吃食,自古以來都是頂級美食,文人對其溢美之詞太多,想躲都躲不開。李白,陸遊,蘇軾,黃庭堅,甚至魯迅齊白石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 今年你吃蟹了嗎?
    ▲ 大閘蟹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每到金秋季節,關於螃蟹廣告便洶湧而至,無孔不入,那時,吃貨們便會知道,該吃蟹了!對上海人來說,不吃蟹,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要知道江浙滬愛吃蟹是有歷史淵源的,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一時間土豪雲集,歌舞昇平。
  • 松葉蟹,吃蟹腿的不只帝王蟹!
    海鮮絕對是現在宴請賓客中必出的一道美食,帝王蟹、皇帝蟹、波士頓龍蝦或者直接上一條澳龍,海鮮絕對是宴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很多人會抱怨帝王蟹雖然蟹腿的肉很肥美但是身子上的肉卻並沒有多少其實吃蟹腿的螃蟹中可不止一種帝王蟹哦!
  • 亞龍灣必吃美食,辣蟹坊海鮮餐廳,品嘗正宗的香港橋底辣蟹
    那麼度假,當然不能錯過美食了,位於亞龍灣的東榕美食廣場,集合了各種菜系,非常值得來打卡。這次我們選擇了一家辣蟹坊海鮮餐廳。餐廳位於東榕美食廣場二層,在亞龍灣酒店群內,就在亞龍灣萬豪隔壁,剛好住在萬豪,所以出來吃飯非常方便,步行可達。
  • 央視揭秘大閘蟹騙局套路,吃蟹還是要跟緊上海人的腳步……
    「秋風起,蟹腳癢,桂花開,聞蟹來」。氣溫一天天轉涼,桂花隨著一陣陣秋風和秋雨灑落在地上。不少朋友一夜間從T恤換成了秋裝,而大閘蟹最近也完成了最後一次脫殼,開始從溫暖的湖水中華麗上岸走向餐桌,接受吃貨們的掌聲。
  • 帝王蟹一隻上千元,為啥只吃蟹腿,不吃蟹身,是因為太有錢嗎?
    或許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嫌棄肉少,為何不吃帝王蟹」。 確實,帝王蟹要比螃蟹肉多,但是同樣價格也不菲,海鮮市場一斤都要280元左右,隨便一隻3-6斤的都要千元左右,真心不是普通家庭能吃的起的。
  • 德麗莎生日美食 | 主教帝王蟹
    為了世界第一可愛的學園長,著名休伯利安五星大廚艦長龍二君特別準備了生日美食——主教帝王蟹!一起來享受海鮮大餐吧(✧◡✧) 那麼,接下來就有請大廚本人來講述本期美食故事——德麗莎吃了一口金色的蟹腿:這感覺……鮮嫩多汁的蟹肉,一口咬下去鮮美的汁水迸發而出!入口除了鮮以外,還有蝦米的幹香,花雕酒淡淡的酒香,以及蟹黃與蛋黃交織的鮮香……好吃啊!姬子喝了一口酒又夾了一筷子銀色的蟹肉:啊,葡萄酒和鹽帶出的蟹肉的清甜,配上蒜蓉和蔥花被熱油激發的香氣,配著微甜的霞多麗葡萄酒~真叫人停不下來啊!
  • 死蟹不能吃?母蟹比公蟹好?今天全部解釋清楚了……
    螃蟹不僅味道鮮美,還屬於優質蛋白質,其肌肉中含有十餘種游離胺基酸,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許多海水蟹被捕撈後,離開海水很容易就死了,特別是一些遠洋捕撈的。像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撈船上的速凍和保鮮是很重要的。比如,在沿海地區買的活海蟹,如果不能及時吃完就要迅速冷凍起來,需要時再取出蒸煮。哪些部位不能吃?螃蟹有4種器官不能吃。
  • 死蟹不能吃?母蟹比公蟹好?今天全部解釋清楚了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巴解好奇地掰開咬一口,味道美極了,於是人人畏懼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 另一種說法是,在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記載,中國人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可能是漢朝的漢武帝。 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底是巴解還是漢武帝,我們也無從考證。
  • 美食之旅第三天:日本北陸名物加能螃蟹宴,比帝王蟹更美味
    三連一下,一起過元旦作者/飄雪秋風起,蟹腳癢,進入12月西日本海的松葉螃蟹正是季節,來北陸金澤最主要的美食就是吃螃蟹。日本螃蟹在中國最有名的是北海道帝王蟹,在日本人中,固然北海道帝王蟹好吃,但是能讓日本吃貨念念不忘的是產於西日本海的螃蟹。
  • 面拖蟹來了,好吃來奧話起
    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了,螃蟹其實有很多種吃法:清蒸、紅燒等等,但是今天要講的就是啟東人最愛吃的一種做法,那就是"面拖蟹"。聽著就饞了,想必這又是一道咱們勤勞智慧的啟東人徵服吃貨的經典之作吧!
  • 死蟹不能吃?母蟹比公蟹好?今天全部解釋清楚了…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巴解好奇地掰開咬一口,味道美極了,於是人人畏懼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另一種說法是,在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記載,中國人是「天下第一個吃螃蟹」的,可能是漢朝的漢武帝。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到底是巴解還是漢武帝,我們也無從考證。但不管是誰,魯迅先生早就稱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獨善蟹鮮」來了!食客們翹首以盼的鮮香原味!
    而智慧的泰州人也能獨善蟹鮮,造就了近水泰州獨特的螃蟹食譜。 今年的秋風來得晚,螃蟹並沒有及時上岸,塘主們有些心急,因為養螃蟹本身就帶一些運氣。往往新一批蟹苗投入到蟹塘,成活率只有千分之二,螃蟹成長過程中還要經歷20次蛻殼,才能完成一生的徵途。
  • 明清饕客的「蟹會」與「蟹秋」:「吃蟹一定要自己剝」
    「蟹會」會長張岱張岱是自由雅逸的擁躉者,他身上吃、喝、玩、樂集齊,而且身體力行將自己吃成了大明朝以追求美食為人生至樂的標本式人物。秋天蟹肥的時候,張岱會成立「蟹會」,並自任會長,組織大家品蟹。中秋節呼朋喚友至蕺山亭,每人帶美酒美食,大紅氈毯往地上一鋪席地而坐,主僕加一起人數多達七百餘人。酒酣耳熱時,百餘人齊聲同唱 「澄湖萬頃」,聲如潮湧、響遏行雲,仿若大明音樂嘉年華。
  • 去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你知道吃蟹農家樂哪家好
    而每一年當中,秋風颳來,氣溫裡的灼熱漸漸退卻,喜愛吃大閘蟹的食客們就在計劃著何時來美麗的陽澄湖旅遊遊玩,認真的品一品這金秋裡最鮮美的味道,解一解一年對大閘蟹的思念。那麼去陽澄湖旅遊遊玩哪裡值得去嗎?你知道吃蟹農家樂哪家好嗎?重元寺是非常值得遊玩打卡的好去處。
  • 九月吃蟹有講究,大閘蟹該吃公蟹還是母蟹?如何區分螃蟹的公母?美食...
    清蒸的,紅燒的……  總而言之想到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麻辣妹就心痒痒。一盤垂涎欲滴的大閘蟹  九月是一年到頭最適合吃海鮮的季節,  而其中在九月大量盛產的當屬螃蟹了。  你造麼?  螃蟹也有公母之分,  九月吃蟹該吃公蟹還是母蟹?
  • 到武漢一家小吃攤,邊吃燒烤邊吃蟹腳面,特色的美味很正宗!
    總是有很多美食能夠令你感受愉悅,這些美食在中國是非常多的,如果你沒有吃到,說明你沒有好好地去發掘。身為吃貨的小吳,發掘美食是很有一手的,小吳發掘過的美食有很多,都是來自不同的城市,吃到不同的美味。甚至小吳覺得發掘美食的過程的一個不錯的體驗,這點也許只有吃貨們才能夠意會。前段時間,小吳就去到了小吳一直想要去的一個城市,那就是武漢了。其實武漢好吃的美食是非常多的,比如當時小吳去到了一個小吃攤,美食就非常有特色。在這裡不僅僅可以吃烤串,還可以吃到蟹腳面。小吳吃過很多麵條,但是蟹腳面還真的是沒有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