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隨申碼」用不來怎麼辦?在上海,還有「其他選項」

2020-12-14 浦東發布

「請出示下您的隨申碼」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這是大家經常要聽到的一句話

有人調侃

「有碼暢通無阻,

無碼寸步難行」

對於部分老人來說

無法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

甚至沒有智慧型手機

讓出示「隨申碼」成為難題

記者走訪了

滬上各大醫院、銀行、文化場館和公園

這些都是老年人頻繁出入場所

發現這裡除了「隨申碼」的核驗

還設置「其他選項」兼顧老年群體的需求

●醫院:人工流調之餘也有「神器」●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測體溫、出示「隨申碼」成為患者上醫院就診的常規動作,但對部分老年患者來說,由於掏手機時間較長、不太會使用甚至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往往造成「通關」速度減慢。無法提供「隨申碼」的患者,醫院只能採用人工流調的方式進行信息採集和健康狀況排摸。

今天上午,東方網記者在松江區中心醫院門診入口處看到,安保人員正在核驗每個人的隨申碼並測量體溫。一些老年患者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沒有「隨申碼」,則分流至入口邊人工流調處,提供紙質版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工作人員上前詢問並指導填寫。如在入口處發現體溫異常或來自於重點地區人員,則將安排其走指定路線,由專人護送至發熱門診。

不過,東方網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上海部分醫院已經開始運用智能科技手段深入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患者只要出示醫保卡或者身份證,簡單一刷就知道健康狀況。現場工作人員對綠碼患者進行放行,而黃、紅碼患者則攔截進行人工核驗。

80多歲的患者汪奶奶說,自己沒有智慧型手機,之前來開高血壓藥都是工作人員為她做人工流調表。「在門診填寫,人多時還要排隊」,汪奶奶說,「現在拿醫保卡他們就知道了,不需要幫我寫了。」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這是醫院最近啟用的「隨申碼·健康」智能核驗系統,此系統實現了「卡碼合一」:患者只需出示身份證或本市社保卡刷卡就可以秒速核驗健康狀況。系統的啟用一方面大大提高核驗速度,減少排隊,在大熱天極大地改善就醫體驗;另一方面還能自助統計各類「隨申碼·健康」核驗人數,便於上報管理,助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銀行:「測溫+口罩」是硬指標

部分還需登記信息●

今天上午,東方網另一組記者來到中國銀行江橋支行。在網點入口處,安保人員示意記者佩戴口罩、出示「隨申碼」。隨後記者又完成了測量體溫、使用櫃檯提供的免洗手液洗手消毒後,方能進入銀行大廳。

東方網記者看到,當天辦理業務的客戶中有不少「白髮族」。對於這一類特殊人員,如果老年人群無法提供「隨申碼」,防疫措施如何落實到位?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群,我們會統一協助該類人群手工登記個人健康信息,該表格上需要填寫入行客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入行測溫時的人體溫度等基本信息,「這樣的方式既能滿足防疫需求,又能保障老年群體入行辦理業務的權利」。

東方網記者留意到,上午10點,也就是網點營業一個小時後,表格上已登記了約6、7位老年顧客的個人信息。在完成個人信息登記、測溫、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措施後,無法提供「隨申碼」的老年客戶也可以入行辦理業務。

記者還在採訪中了解到,滬上部分銀行並未要求進行出示「隨申碼」,而是嚴格要求「測溫+佩戴口罩」。

在上海銀行天鑰橋路支行,記者在入口處看到醒目的「測溫點」,保安手持測溫設備,對入行市民依序進行測溫,「口罩一定要戴好,沒有口罩進不了銀行」。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對於到店客戶,建行上海分行各網點不再要求其出示「隨申碼」,但仍需配合測溫及信息登記。

●圖書館:三種遞進辦法

解決「千奇百怪」的問題●

上海圖書館一直是不少老年人每周都要去上一趟的地方,讀讀報看看書,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上圖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上海的文化場館現在實行「全預約制」,入館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電話提前預約。「剛恢復開放時,確實有遇到老人不知道預約,急匆匆過來還書。我們會耐心引導,如果當天預約名額沒滿,工作人員會幫老人做好登記後,核驗「隨申碼」綠碼,讓老人入館。當然,預約制實行這麼久,現在老人們已經習慣了,來之前都會提前預約。」

△讀者正在填寫信息登記表(上圖供圖)

李爺叔今天一大早就來上圖看報紙,他已經提前一天打電話預約好了。李爺叔用的是「老人機」掃不出「隨申碼」。只見他熟練地給手機運營商發送了一條行程查詢簡訊,很快,反饋回來30天內的到訪地「上海」。

上圖工作人員表示,老年讀者遇到的問題千奇百怪,因此已經做好萬全的方案,有「隨申碼」的需出示綠碼,不是智慧型手機那就發行程查詢簡訊,如果連手機也忘記帶,上圖準備了一份「入館讀者信息登記表」,上面有流行病學調查承諾書,以及個人的姓名、讀者證號、身份證號、聯繫電話、居住地等信息登記。

張阿姨聽說上海博物館新開了一個展覽,今天興衝衝約上小姐妹一起去看。入館時張阿姨把手機中的預約碼、「隨申碼」給工作人員,但她的小姐妹沒有「隨申碼」,上博工作人員馬上拿出ipad,問小姐妹要了身份證號,臨時幫忙申請「隨申碼」。

「現在大部分來上博的觀眾都會備好預約碼、『隨申碼』,少數無法出示的,我們會臨時幫忙申請,身份證號加上人臉識別,其實很快就能申請好的。」上博開放部的工作人員透露。

●公園:出入口的志願者主動服務老年人●

盛夏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玉簪花迎來花期,純白如雪的花朵在嫋嫋綠雲般葉叢的映襯下顯得雅致動人,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背著「長槍短炮」的遊客中,又以老年群體居多。

「您好,請出示預約憑證和「隨申碼」,測一下體溫。」在公園門口,一位穿著背心的志願者對一位背著相機的張叔叔說。老叔叔掏出手機,卻忘了「隨申碼」該怎麼顯示。「介意我來幫你弄嗎?」志願者問。「謝謝儂。」張叔叔把手機給志願者,沒幾秒鐘屏幕上就出現了綠色的「隨申碼」,張叔叔得以順利入園。

最近天氣熱,不少老年人選擇在上午稍涼快時入園遊玩。園方也貼心地提醒大家,疫情期間入園要先在微信公眾號預約,在線登記選擇遊園日期和購票數量。遊客憑預約憑證和「隨申碼」購票,需佩戴口罩,自覺接受體溫測量,兩次測溫均高於37.3℃的遊客不得入園。同時為更好地服務遊客,公園會在出入口安排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如有老年遊客使用手機有困難,則會幫助遊客使用手機按照正常程序入園。

「隨申碼」是智能的、便捷的,那些搞不定「隨申碼」的老年人,社會也留足了適應、緩衝的空間。

正如記者採訪中遇到的李爺叔所說:「我覺得發行程簡訊的方式就比較適合我,百姓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有唯一選項。」李爺叔的一句話,也道出城市管理中的「溫度」。

文字:熊芳雨 劉軼琳 王佳妮 劉理 柏可林

編輯:朱少昱

資料:東方網

相關焦點

  • 上海「親屬隨申碼」再加碼:可添加60周歲及以上老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親屬隨申碼」再加碼:可添加60周歲及以上老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口罩+測溫+隨申碼」是出行標配。但對於幼兒、老人及無法獨立申請隨申碼的特殊人群而言,出示「隨申碼」是個難題。「隨申辦」APP在上海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下,繼4月為配合學校複課、兒童出行,新增「親屬隨申碼」功能,可為家中未成年人申領「隨申碼」後,如今亦可通過「親屬隨申碼」為家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添加老人的「隨申碼」了。
  • 「隨申碼」出錯如何申訴?上海解答市民20問
    3月5日,隨著「隨申碼」的應用場景大大拓展,上海市政府針對近期市民在使用過程中諮詢和反映較多的20個問題,進行了集中解答。 3月1日起,在滬港澳臺、外籍人士也可獲取英文版「隨申碼」。
  • 【市民雲資訊】上海「一網通辦」百萬老年人智能終端網上行活動...
    【市民雲資訊】上海「一網通辦」百萬老年人智能終端網上行活動揭開序幕 2020-12-17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滬的港澳臺同胞和外籍人士,你們的「隨申碼」使用攻略來了
    即日起,「隨申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支持港澳臺人士、外籍人士獲取「隨申碼」,「隨申辦」APP支持港澳人士獲取「隨申碼」,為在滬的涉外人士提供生活、工作、出行便利。港澳人士如何在「隨申辦」APP獲取「隨申碼」?
  • 「隨申碼」使用中的...
    上海發布回應:昨天中午公布的那一例病例為輸入型病例,入關即被隔離,因此在滬沒有活動軌跡。針對近期市民在使用過程中諮詢和反映較多的20個問題,市大數據中心集中解答如下↓Q1:「隨申碼」的獲取方式?A:首先成為「隨申辦」或「健康雲」實名註冊用戶後,方式一:關注「上海發布」微信號,點擊「隨申碼」按鈕,或打開「隨申辦」(APP 、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或「健康雲」平臺, 選擇「隨申碼」進行獲取。方式二:打開微信、支付寶或者「隨申辦」APP「掃一掃」功能,掃碼線下張貼二維碼,即可獲取隨申碼。
  • 「親屬隨申碼」可為60...
    但對於幼兒、老人及無法獨立申請隨申碼的特殊人群而言,出示「隨申碼」是個難題。「隨申辦」APP在上海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下,繼4月為配合學校複課、兒童出行,新增「親屬隨申碼」功能,可為家中未成年人申領「隨申碼」後,如今亦可通過「親屬隨申碼」為家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添加老人的「隨申碼」了。
  • 上海博物館跨越「數字鴻溝」暖人心
    出門忘帶身份證怎麼辦?老年人沒有智慧型手機怎麼辦?不會申請隨申碼怎麼辦?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上海博物館積極響應,推出「適老化服務」上的暖心舉措,及時加設現場預約服務。觀眾現場出示有效證件、預約二維碼,以及綠色健康碼入館。
  • 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
    原標題: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①)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詩雨介紹,我國網際網路正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觸網上線,享受數位化帶來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一些老年人仍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我們既要鼓勵老年人使用新技術、擁抱數字生活,也要兼顧一些老年人對傳統線下服務的需求,保留『非數位化』的傳統服務選項。」
  • 人物訪談:萬達信息副總裁 王兆進 隨申碼「一碼通城」不是神話
    作為上海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隨申碼正成為上海市民離不開的「隨身碼」。  藉助2020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啟動的契機,「一網通辦」的主要承建商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信息」)副總裁王兆進走進新華訪談。他曾於2018年被評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軍先鋒,不論對於隨申碼,抑或是智慧城市建設,都有深刻的感悟。
  • 上海教老年人用「一網通辦」應用,計劃明年完成百萬人次輔導
    上海教老年人用「一網通辦」應用,計劃明年完成百萬人次輔導 12月15日上午,來自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的專家在徐家匯街道樂山鄰裡匯為東方社區信息苑的百名講師開始了系統、專業的「上崗」培訓,正式拉開「一網通辦
  • 上海圖書館推新服務:借紙書推薦電子書,未來可用隨申碼借書
    12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圖書館獲悉,上圖於近日推出電子圖書個性化推薦服務。讀者借閱紙質書之後,上圖會智能推薦與所借圖書相關的電子圖書,真正打通「線上」與「線下」,打破紙質書與電子書的界限,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選擇。
  • 「隨申碼」今天試點上線!綠、黃、紅三色動態管理,小布微信可查
    「隨申碼」今天試點上線!「一網通辦」依託移動端「隨申辦」打造的「隨申碼」今天試點上線。「隨申碼」支持綠、黃、紅三色動態管理。目前,「隨申碼」已在線下園區、街鎮等多個場景試點應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撐。通過小布的微信即可進入。PS:「隨申碼」今後會作為上海市民的生活服務碼提供服務。目前,「隨申碼」已開放給微信、支付寶、釘釘等平臺,也歡迎社會第三方機構使用。「隨申碼」的深度應用將秉持開放的態度,共同為上海市民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 「一天一小時不過癮啊」,這家上海健身房專為老年人服務
    位於徐匯區康健街道的尚體樂活空間,這裡是一家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健身房。4月8日上午10點剛過,偌大健身房來了4位老年人開始鍛鍊——比起平時最高峰一天100人的使用率來說,疫情過後健身房的重啟之路,也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但好在,健身產業和上海體育從業者,都有信心。
  • 上海首個公交機器人正式上崗!歡迎你來摸摸頭
    上海首個公交機器人正式上崗!同時,49路還是滬上一條著名的觀光旅遊線路,沿途經過外灘、南京東路步行街、人民廣場、衡山路、上海體育館等多個旅遊景點和熱門商圈,日常客流量相對較高。
  • word另存為選項沒有PDF格式怎麼辦?別忘了還有這招!
    word另存為選項沒有PDF格式怎麼辦?寫論文的時候很多導師都會要求以PDF格式來發送。這就使得很多小夥伴在完成文件編輯後,就會習慣性在word另存為選項裡將word轉PDF格式。但有些小夥伴的辦公軟體是另存為選項沒有PDF格式的,既然是沒有這個選項,那我們如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 win10系統沒有休眠選項怎麼辦
    Windows10系統點擊打開電源按鈕後,發現沒有休眠選項,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經過一段摸索後,發現win10系統的休眠選項是可以通過設置找回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操作方法吧。win10系統沒有休眠選項怎麼辦1、點擊開始菜單,然後點擊電源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沒有「休眠」選項。2、打開控制面板,點擊打開「硬體和聲音」。3、點擊打開「更改電源按鈕的功能」。
  • 「網上預約掛號」難倒老年人
    對不會網絡預約的老年人來說,想在醫院的自助預約機上約到,基本不可能。114電話預約掛號20元服務費不保證能約到同樣遭遇看病掛號難的還有王老伯。王老伯致電本報,講述了一件令他糟心的事。一直想去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科補牙的王老伯,想掛號掛不到,反覆撥打九院總機後被轉接到口腔綜合科,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建議王老伯撥打114預約。
  • 老年人使用手機有困難怎麼辦?OPPO這幾招真不錯
    不過現在中國社會也逐漸老齡化,有很多中老年人對手機等新興科技學習的比較慢,他們該怎麼辦呢?在江蘇,中國移動開展了一項「老年人公益講堂」活動,教老年人們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並普及「防範信息詐騙,守護信息安全」相關知識,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科技的魅力,享受時代發展帶來的紅利。
  • 上海迎龍村是如何靠老年人就能實現鄉村振興的?
    鄉村老齡化嚴重怎麼辦?不用擔心,來看上海迎龍村,這個村子唯一的特產就是老頭老太。老年人怎樣才算是安享晚年,打牌?聽曲?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讓他們成為「斜槓老年」,身兼數職,做個船夫、廚師,又或者成為二胡表演者、手工藝人,順便還能和20多個鄉鄰一起在15天裡創造20多萬的產值。這麼神奇的村子,還不快和地道農旅地道君來看看,今天帶你走進上海迎龍村,看她如何讓老年人再就業實現鄉村振興逆襲的?
  • 上海東方明珠塔、上海之巔、金茂大廈觀光廳明天起將恢復開放
    3月12日起,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上海東方明珠城市廣場及零米大廳、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之巔觀光廳、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將恢復開放,各景區都將採取實名制預約、測溫入館、限流等方式,儘可能降低景區人員密度,保障遊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