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流派池坊舉行新年插花儀式

2021-01-13 李桑說日本

日本著名花道流派池坊5日在位於京都市中京區的掌門人道場等地,舉辦慶祝新春的「新年初次插花儀式」,13至89歲的門生約170人參加,宣誓在新的一年裡積極進取。往年從全國各地有1500人左右參加,但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今年大幅縮小了規模。

這是從日本室町時代持續下來的傳統儀式,代表新一年的學習開始。身著和服的15名女性在道場對被視為花道發祥地的六角堂進行參拜後,開始新年初次插花。她們戴著口罩,神情認真地用松枝等花材細緻地插花。逐一指導門生的下任掌門人池坊專好以「化解難關」為題插了花,祈願渡過新冠疫情難關,迎來光明的一年。

參加儀式的大阪府高槻市初一學生中村碧(13歲)說:「雖然緊張,但有了一次很好的體驗。眼下很不容易,但希望會是明朗愉快的一年。」

相關焦點

  • 日本主要花道流派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今天,就日本主要花道流派作一些簡單介紹:
  • 花道美學:插花書籍推薦
    日本花道的精神,是用植栽花木的配置,來傳達人們心中的思考跟情感。在花道的創作過程中,就好像是在和大自然對話一樣。池坊流推崇「花之心應為我心也」,要求插花人必須心直無邪念,所插之花也不應違背花草樹木的自然之勢,真正將心中所想構成花形。因此,插花這一藝術需要理解默默無言的花草樹木的正直姿態,插花者本人也要成為正直的人。通過插花以及欣賞插花,以表現、淨化自己的心靈。
  • 日本傳統藝術:花道
    所謂花道,指將四季的花草,樹木的枝條等插入花瓶來表現其美感,並觀賞的日本傳統藝術。由佛龕前的供花發展而來,一般作為客廳。壁龕的裝飾,插花要使花從正面看上去最美。傳統的插花藝術由象徵為天,地,人的三根主枝。(真,副,體)構成。一 插花方式。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回國後, 小野妹子居住在六角堂,取池邊僧侶之意稱「池坊」。在此他結合中國佛前供花精髓,創立日本祭壇供花的規則。日本花道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流派「池坊流」便源自於此。1462年出現了日本歷史上關於池坊插花的初次文獻記載——《碧山日錄》,該時期的池坊專慶非常活躍,他因大量的插花活動而作為「插花名手」被載入史冊。
  • 一花一世界:由佛教供花到花道盛行,日本室町時代花道變遷之路
    完成使節任務的小野妹子,回國之後皈依佛門,居住在太子創建的六角堂,並取池邊僧侶之意稱「池坊」。他在此結合中國佛前供花的精髓,創立了日本祭壇供花的規則。日本花道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流派「池坊流」便源自於此。也正因此,小野妹子被奉為池坊之祖。同時,也可以看出,日本花道的產生,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花道之道:永遠有不足,才是最美的呀
    而插花之為道,是表達思想以及創造的形式,作為一種藝術,則涉及宗教、哲學、修身、社交等多個文化領域。日本的花道,更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人的自然觀、美意識和倫理觀念。,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 日本那些事兒:演歌的演變,插花的藝術
    每年新年之際,集合了大批名手的「紅白歌合戰」,受到日本人民的熱烈歡迎,並湧現出幹昌夫、冠五郎、北島三郎、松田聖子、松尾和子等一大批著名歌手。另一個變化是由於伴奏在尺八三味線等民族樂器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使演歌更豐潤、更飽滿了。這種介於民謠與民歌之間的演歌,之所以久唱不衰,是由於它來自生活,歌唱生活,歌唱情感。它是日本的歌,是日本人民心靈的歌。
  • 日本正牌的花道,讓你眼花繚亂
    日本花道(日語:かどう),亦稱「華道」,起源是佛教的「莊嚴」,也就是點綴、修飾,極盡點綴之意。 更是酷愛大自然的日本自己還是愛櫻花,由於這是大和民族肉體的象徵。 花道的起源 江戶時期初期,文化中心仍以京都作為主,後水尾天皇的沙龍是當時的特色文化精粹所在。天皇特別喜歡花道,當時的花道指導者是池坊華道第二代門主池坊專好(1575—1658)。寬永六年(1628)正月,天皇誠邀池坊專好進宮舉行花會。
  • 對於傳統文化,日本是如何做到傳承的同時即又自我革新的
    02 花道  —  花道(いけばな),是日本傳統的插花藝術,它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藝術。最早源於古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隨著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傳到日本。  花道在日文漢字中為「華道」。它不單要表達花的美態,也是形神兼備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與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個主枝外,花兒往往並不擔負重要的角色。
  • 東方插花|冬至寒峭,水仙凌波!
    日本關於插花記載及元素▼文人墨客競爭賦詩作詞潑墨,而在花道師看來,水仙更是活生生的尤物。一朝開放,則忍不住手下生花、對其寵愛有加。日本最古老的花道流派——華道家元池坊當中便有「水仙一色」的插貯專法,並且傳承至今,讓我們有幸虧得古人心中水中仙子一眾的姿色。
  • 周末不要錯過2019大連日本商品展覽會
    ,學員在每個階段課程結業後,可以申請對應級別的資格證書,並由池坊日本總部頒發。在第十一屆日本商品博覽會上的花道表演,將由主講人容月老師帶領十名獲得池坊總部頒發的中級以上證書的優秀學員代表參加,讓更多的大連市民認識和了解池坊花道和花道文化。容月老師立花作品
  • 日本花道·草月流插花分享~
    日本花道·草月流插花分享~ 2020-12-08 13:52
  • 日本花道體驗活動小結
    日式花道體驗收官大 成 日 語〈2020〉花道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花道並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
  • 古已有之24節氣的傳統美,在日本得到了甦醒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草木新生,爛漫在山野間競放的春花,蒙雨打落些許,生命短暫得竟不知曉了,於是採摘幾朵想多停留片刻,遍插於花器中自成了花道,花道在日本亦稱華道,生花,因華通花
  • 花道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太經典了!
    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來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 儘管許多新的流派創造了形態各異的造型,但是,其中傳統的三枝幹結構形式,逐漸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天(ten)」、「地(chi)」、「人(jin)」。這種結構上的變化漸漸成為所有花道教學中的基礎,甚至在眾多的現代花道流派中也是這樣。
  • 「草月流」派插花,確認不了解一下?
    金羊網訊 記者李雯潔攝影報導:鮮花配女神~現如今,不少都市靚麗女性都迷上了插花。3月21日晚,春分之夜,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主辦的「花澗月影」主題藝術沙龍在廣州IFC[M空間]精彩上演。主辦方還特別邀請了日本草月流花道高級教授SASA現場傳授東方花藝之道。到底東方花藝和西方插畫有什麼不同?東方花藝又有哪些創作技巧?
  • 東方插花|小原流發展簡史及歷代家元簡介!
    小原流在19世紀末由小原雲心創建,是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之一,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五年的歷史。小原流的成名花,「盛花(もりばな)」,是小原雲心所創造,盛花在寬口盤中放置劍山,將花材以繁盛的風格體現出來。相比之前的古典插花的線性表現,小原流的風格在表現上更加活躍多樣,為花道從傳統走向現代帶來了革命性的推動力。
  • 以花為媒 一場生活美學的修行——日本花道藝術家在成博傳道授課
    8月22日下午,中國傳統佳節七夕節來臨前夕,成都博物館聯合中日會館(四川省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舉辦了「草月流花道體驗活動」,特邀日本草月流花道藝術家、裝置藝術家田島貢先生來到成博,與現場觀眾分享花道的精神和感悟,並帶領20名觀眾創作屬於自己的花藝。
  • 花道的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只要是提起明清時期的插花,就一定會對《瓶花譜》、《瓶史》有很深刻的印象。那麼為什麼明清是變遷期呢?這就是因為唐代雖然是花道歷史上的興旺時期,但人們只是單純地愛花,插花的技術並不算很完善,《花九錫》的提出,也只是把插花的意境提到了一定的階級上。
  • 中華花道六大花器之竹筒插花
    竹筒插花是中華花道六大花器之一,婉約大方,以花寓意抒情,為文人所喜愛。筒是從茶室發展而來的花器,有提筒、單窗筒、雙窗筒、無環雙窗筒、尺八、置筒等。竹筒插花源於後唐皇帝李煜,李後主喜歡用竹筒插花,在《清異緣》有記載:「李後主每春盛時,粱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古人崇尚自然,插花也愛表現天然之態,忌過分人工雕飾。這種對自然美的追求,一方面是通過疏密、虛實的巧妙安排,力求呈現出花木本身天然的形態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