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花道並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來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從深處看,花道首先是一種道意,它逐步培養從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諧、有禮。其次花道又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採用園藝、美術、雕塑、文學等人文藝術手段。花道還是一種技藝,可用來服務於家庭和社會。最後花道是一種易於為大眾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淺出的文化活動。
日本自然景觀的多樣性和古老的農業生活方式為日本花道的發展提供了背景舞臺。在六世紀時,自中國傳入日本的佛教中就有向佛像和死去亡靈供花的風俗,它對日本花道的發展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供花由三支花幹以一種簡單,對稱的方式排列。
但是,到了十七世紀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創造了一種複雜的供花造型「立花」。「立花」的字面意思為「站立的花」, 這種細膩的藝術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術技巧,並在高高的銅花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代表著「天」或是「真理」 的主幹通常先是非對稱的伸向左或右方,然後彎曲著回到中心對稱軸上;具有各自的象徵意義和裝飾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幹則從中心(整個花束的虛擬球心)伸出。作為一個整體,立花作品的整體造型即為整個宇宙的縮影。立花的重要特徵 - 非對稱性、象徵性和空間深度 - 對於以後日本花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江戶時代(1600-1868),日本國泰民安,經濟得到了穩步的發展。曾經僅僅限於佛教弟子、貴族和王族成員的日本花道藝術,逐漸地在日本武士階層、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婦女在內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這一時期,「立花」越來越顯得呆板和公式化,而一種被稱為seika或shoka(「生花」, 都用同樣的漢字書寫)的更為簡單的造型出現了,並迅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
雖然還是有點正式,但是已經在不對稱的三角形的基礎上,使用了三枝結構。儘管許多新的流派創造了形態各異的造型,但是,其中傳統的三枝幹結構形式,逐漸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天(ten)」、「地(chi)」、「人(jin)」。這種結構上的變化漸漸成為所有花道教學中的基礎,甚至在眾多的現代花道流派中也是這樣。
這一時期花道的另一重大發展,是一種新的排列方法,即「文人花」的出現(bunjin-bana), 這種樣式的花道主要為了表現當時中國學者和畫家的情調。它對從「茶花」中發展出來的「投入花」造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由於文人花道傳遞的是個人的情感,這種排列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非正統性、隨意性。這種隨意性與茶室的嚴謹性和「立花」或「生花」的正規性有著很大的區別。由於供花起源於中國,這就為日本花道增加了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文學韻味。
明治時代初期(1868-1912),日本面向西方敞開了國門。這種門戶開放給日本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花道藝術方面,由小原流的創立者小原雲心創造的花道造型「盛花」(moribana,字面意思是堆積花)給這門藝術帶來了徹底的革命。在以前的所有傳統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從花器的同一點伸出,而小原則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支撐物,微信號:heshi-design
因而可以在「水盤」(suiban,一種闊而淺的花器)的更為廣大的範圍內排列剪枝。這種方法使得與傳統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得以使用,同樣也促成了景觀造型(shakei)的出現。景觀造型是以一種自然主義的方式,而不是象徵的手法描述了自然美。此段時期,另一位採用了「盛花」造型的重要的改革者是阿立曙(1887-1969),他將他的造型描述為僅僅具有 「裝飾性」。微信號:heshi-design
伴隨著許多現代化流派的出現,花道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草月流的創立者勒使河原蒼風(1900-1979),提倡花道作為一門現代藝術應該鼓勵自由、創新的表達方式。戰後期間,許多先鋒派作品(前衛生花)吸收了抽象雕刻和超現實主義方法,擴大了作品的規模和使用材料的範圍,這就大大加強了花道的表現力。微信號:heshi-design
另外,傳統流派,例如:池坊流在保持自己經典造型以及對「立花」和「生花」做了現代改進的基礎上,在課程安排上增加了更多新的花道手段,包括「盛花」等。日本當代的花道舞臺由三個著名的流派所佔有:池坊流、小原流和草月流,每一派都擁有超過百萬的弟子。除了這三個流派,日本還有成千個大大小小的花道流派。其中較大的流派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分會和學習團體。1956年, 代表各花道、各流派的利益的組織-花道國際-在日本東京成立,這一組織的成立促進了花道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
在日本,花道藝術已經成為許多不屬於任何特定流派的普通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種花道造型裝點著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在一些特殊的時刻和節日中,人們則採用某些特殊的材料表達了美好的願望。在新年,代表永恆的長青松,尤其受到插花者的歡迎,並且通常和竹子搭配使用,表達了人們青春常駐的美好祝願;杏花則適合送與受尊敬的老人;
三月三日,為日本傳統的偶人節(「雛祭」 ),也被稱為女孩節,人們常把桃花和傳統的木偶搭配在一起展示,表示內心的祝願;在兒童節(五月五日)的花道造型中,多用蝴蝶花代表男性力量;七月七日,星星節的造型「棚機」是用竹子作為裝飾的一部分;九月,人們集會賞月(「月」 )時,用南美洲草來做花道造型,代表了蕭瑟的秋天。
好書推薦
6-12歲,正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關鍵期,頻繁「變臉」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心理的養成期,也是一次對家長的考驗!
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問題,那麼「脾氣暴」、「內心敏感」、「社交焦慮」……這些問題可能就甩不掉了!
相反,如果從小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那麼孩子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會被輕易打敗。
推薦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就是告訴孩子,從小心理健康,成長越挫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