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5歲女科學家,解世界性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2021-01-11 騰訊網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每一個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穿著潔白的白大褂在實驗室裡忙碌,然後拿出震驚全世界的產品。

我國也在盡力的宣傳科學,宣傳科學家,比如錢學森,鄧稼先等這些為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就一遍又一遍的出現在各種書本電影和電視當中,這對引領全國的輿論風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多年以來在教育方面的重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中國的科學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在人,我國有一位15歲的女科學家,她是誰呢?

她的名字叫做談方琳,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她對全世界的貢獻非常大。

一、書香門第裡的神童

一般而言,在所有進入到清華北大的學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她們的父母是教師。教師這個職業不僅能夠把握到最先進的教育方法,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談方琳的父母都是教師,她的父親是我國著名高校華東師大的一名教授,主要從事數學方面的研究。其實,談方琳的父親對她影響甚大。

談方琳從小的時候就對數學非常感興趣,在數學方面的問題,如果在學校老是無法解答,談方琳就會去尋求她父親的幫助,得過眾多國際大獎的談方琳父親從來都是不厭其煩的幫談方琳將數學問題講解透徹。

可以說,談方琳是徹徹底底的出身於書香世家,家裡面那樣一種讀書學習的氛圍,讓談方琳非常受用,她對於自己的學習非常看重,甚至還會由於自己成績不好而感到自責。

有一次,上初中的談方琳由於考試成績不怎麼理想,甚至不敢走進家門。因為她擔心自己的父母會因此而責備自己。當她的父母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不僅沒有責備她,反而對她倍加鼓勵,告訴她一次成績並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找出自己的問題,下一次不要再在相同的地方摔跤。

在父母的悉心培養和鼓勵之下,談方琳在學校的成績十分優異。她的父母對此非常的欣慰,認為談方琳將來一定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其實從談方琳成長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出談方琳的父母對於談方琳一方面寄予了厚望,另外一方面又採用了合適的教育方法。

不像普通家長那樣只顧著逼自己的孩子,談方琳的父母則是儘可能的言傳身教。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父母一個勁的在逼自己的孩子,將所有的事物都歸咎於孩子,將所有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

這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方法,當然大部分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沒有辦法像談方琳的父母那樣悉心照料她,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不能給予自己的孩子相應的支持。

這種支持既可以是心靈上的,也可以是學習上的,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她們對學習感興趣,同時讓她們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學習並不是孩子的全部,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與玩耍的權利,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們在這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再說回談方琳,從小成績就優異的她,在15歲的時候成為了一名科學家,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談方琳參加了一個世界級課題的研究,並依靠著自己多年以來在數學方面積攢下來的天賦與知識,成功的解決了這樣一個課題。

二、「最年輕科學家」稱號

讀初中的談方琳,由於她的數學成績非常好,因此加入了所在學校的「中學生英才計劃」。這個計劃主要是讓一些在某些方面有天賦的孩子釋放自己的天賦。

初三的時候,談方琳加入到了一個世界級課題研究小組當中,這個研究小組研究的課題是「波菲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很明顯這是一個數學難題,很多人都對這樣一個難題一籌莫展,談方琳抽絲剝繭,一步一步的理清了思路,攻克了這個難題。

由於她在這個課題研究當中的突出貢獻,她拿到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和主席獎。這是對她個人成績的肯定,也是對她多年以來努力學習的認可。

就在2019年,小小年紀的談方琳還被邀請參加了第2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雖然名字很浮誇,但這個大會上確實有非常多的科學家參與,這些頂級科學家都希望從這些年輕的孩子們身上找到自己的接班人。

正是在這屆大會上,談方琳拿到了「最年輕科學家」這樣一個榮譽稱號。這個稱號談方琳拿著當之無愧。在得知談方琳的事跡之後,有很多媒體都對其進行了關注。據說,當年央視媒體還曾經想要採訪談方琳,但是被談方琳給婉言拒絕了,因為談方琳不想被她的母親看見。

談方琳之所以會拒絕央視,其中恐怕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談方琳不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成績而感到驕傲與自豪。這樣一點點的成績在科學家們的面前,其實只能證明她很有天賦,但並不意味著她的成就很高。

直知道科學深不見底的談方琳才會拒絕央視的採訪,她雖然做出了一點成績,但成績並不是那麼大,央視採訪的機會還是留給需要的人吧。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與談方琳的家教離不開。談方琳說不想被她的母親看見,可能是怕被自己的母親看見之後會覺得自己在不務正業。作為一個還在學習的孩子,談方琳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準備央視的採訪。

相信談方琳自己也覺得母親更希望看到自己能夠再接再厲,繼續在相應的科學方面作出努力,而不是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為名利所累,即便是接受了央視的採訪,如果她今後拿不出成績,同樣會在不久的將來泯然於眾人。

值得一提的是,談方琳這位少年科學家其實也跟同齡人一樣,在生活當中比較喜歡追星,不過她追的不是明星,而是科學家,只有科學家才能引起談方琳的注意和尊敬。

可以看出,談方琳有心在科學方面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談方琳才不過十幾歲,她以後的路還很長。以她現在的成績,想必之後進入中國頂尖高校的機會有很多。

雖然談方琳現在仍然在從事相應的數學研究,但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數學研究還是在高校當中。只有進入到頂尖高校當中,談方琳才可以發揮出她全部的潛能。

高校當中的教師可以給予談方琳想要的資源,而談方琳的才能也可以支撐著其她所擁有的資源。這是互利共贏的事情,好的學校可以招來好的學生,好的學生可以讓學校更上一層樓,談方琳的未來一定不可限量。

總結

談方琳這樣的女孩是何其的幸運,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她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關注談方琳這樣的天才少女的同時,我們應當記住談方琳只是個例,父母不應當被談方琳這樣的女孩所蒙蔽了雙眼。

對於孩子來說,最適當的事情是在適宜的年紀做適宜的事情,即便不是少年成才,將來一樣可以通過教育進入高校從事研究。那樣才是一種雙贏,孩子既贏得了人生,又擁有了自己的童年,而父母也獲得了想要的成就,不要讓父母的貪念毀了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5歲高一少女,解開世界性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她在15歲的時候就因解開世界數學難題,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這個小女孩就叫談方琳。也許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十分陌生,這個不足為奇,因為她為人處世極其低調。除了相關媒體對她的大量報導外,後來她就不願再公開露面,而是醉心投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中。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出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所以現在對於網上一出現的一些「天才少年」,大家也都是持著質疑的態度,但是其實在我們中國,還真有這樣的一個少女,她並沒有跟其他人那樣是包裝出來的,她在自己15歲還在上高一的時候,就解世界性難題,但是在央視要想要採訪她的時候,他卻婉言謝絕了,稱是不想讓媽媽看到。
  • 上海15歲少女,解開世界性難題,拒央視採訪稱:不想讓我媽看到
    這個問題沒人知道也是讓人清楚的事情,不用說做科學研究,就是讀完書到受人尊敬的科學家,至少也得30-40歲的年紀。在15歲就已經把世界難題給解答出來,成為知名的科學家,這個小女孩就是談方琳。▲談方琳的「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課題 有不少人會納悶這個人是誰,畢竟小女孩的處事畢竟低調,除了有媒體對她進行報導過,她不會在公眾面前出現,只是熱衷自己喜愛的學業研究。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開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媽媽看到
    中國上海的一名女孩就對喜歡的領域十分感興趣且勇於探索,她在15歲時便解開世界難題,還在高一的她為人低調,婉拒央視採訪稱不想讓媽媽看到。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5歲的她在大家眼中是個乖乖女學霸,被網友追捧的女神,僅僅讀高一的她就已經成為了國家未來棟梁之才,這個人就是談方琳,被媒體讚譽是我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上高一,解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說起這個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認識很多,那麼如果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呢?其實在我國就有一個非常年輕的科學家,僅有15歲,她就是談方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談方琳是誰,因為她非常低調。
  •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你們的吹捧正在抹殺我
    如今也有一個15歲的高一女生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談方琳是上海人,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父親又是大學數學老師,從小可能受父親的影響,對數學就比較感興趣,在小學時,她就跟著父親學習數學,小學還參加了數學競賽的補習班。
  • 15歲就成為科學家,低調的天才女孩兒談方琳,為何婉拒央視採訪?
    引言提起科學家,我們都往往十分敬佩,但如今我們說到科學家,大多是在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後,才能得出舉世震驚的研究成果。所以科學家的年齡階段大多都至少在30歲以上。所以若是讓我們舉例年輕的科學家,多少還是有些難度的。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中國有很多科學家,但數學家並不太多,華羅庚、陳景潤、張廣厚,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如今還有哪位在世數學家影響比較大呢?很少人能知道。01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談方琳說一下今天的主人公,她叫談方琳,是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
  • 15歲女生解出世界級數學難題,但婉拒央視採訪,其中的原因讓人淚奔
    他的父母都是老師,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展示出了比較超人的數學天賦,在上學的時候參加過很多次的奧數比賽,每次的成績也讓父母覺得很欣慰,後來她參加了上海舉辦的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和很多世界上的數學家當面交流
  • 15歲的「少年科學家」談方琳:若想成就一個孩子,從培養興趣開始
    但這位年僅15歲的女學霸獲得「最年輕的科學家」稱號,使得這種「性格偏見」加速瓦解。15歲的談方琳成「最年輕的科學家」當這個年僅15歲的小女孩出現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時,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不由得令人疑惑:為什麼這個小女孩能成為現場「最年輕的科學家」?
  • 「科學少女」談方琳:15歲攻克世紀難題,因拒記者採訪再度走紅
    引言有關天才的話題總是經久不衰,就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也不吝筆墨大加誇讚:「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由此觀之,望子成龍是千百年來家長共同的願望。這個小姑娘是「中學時英才計劃」的一員,當時她才15歲,便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還攻克了世紀數論難題,拒絕央視記者採訪,並因為這種種事跡走紅網絡。如此年輕的天才,當然不會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她出身名門,卻不走「後門」,15歲解出世界難題,成最年輕科學家
    儘管老人們一再認為,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我泱泱中華,想來不缺少年英雄的。在如今鮮有俠肝義膽的事跡,但是也不缺少奇才絕豔的天才,談方琳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年僅15歲,解出了世界級的難題,成為最年輕的科學家,受到了央視的邀請,誰又敢說,這又是垮掉的一代?
  • 15歲女孩破解世界難題,成中國頂尖科學家受讚譽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7,閱讀約2分鐘有著天才少女讚譽,同時也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的譚方林,受邀參加2019年全球頂尖科學家大會,進入公眾視線,成為很多人的榜樣。在老師的講解下,她對數論有了更清晰地認識,數學能力也在不斷提高,13歲時就能閱讀深奧的數論文章。初三時,儘管學業壓力很大,她還抽出時間學習了"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的課題。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想想自己第15歲的時候還在幹什麼,可能還在為自己逃了一次課,而沾沾自喜吧!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中國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有人說她是真正的天才,她叫談芳琳。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2018年,還是一名初中生的談方琳,就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已經是她第二年參加這個匯聚了眾多世界「最強大腦」的盛會,蟬聯了「最年輕科學家」。年僅15歲就連續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論壇,屬實讓人羨慕。在這次論壇上,她與65位頂級科學大獎得主(諾獎、圖靈獎)一起探討科學發展前沿問題。
  • 曹原:22歲打破停滯107年的世界物理難題,毅然拒絕美國綠卡
    這是我目前整理了那麼多優秀天才中,最為佩服的一人,更是被天才們稱為:天才中的天才。22歲突破了物理領域中停滯107年的世界難題,在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時候,美國立馬拋出橄欖枝,希望以優厚待遇以及綠卡的方式留住這個天才,然而他果斷拒絕,立馬回到母校和導師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成果——他就是2年前轟動世界的曹原!
  • 15歲印裔科學家榮登《時代》封面
    現年15歲的美籍印度裔青少年科學家、發明家吉塔姜利·拉奧,3日榮登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封面,成為該雜誌首度選出的"年度風雲兒童"。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5日報導,《時代》雜誌今年首度推出新企劃"年度風雲兒童",從5000名8歲至16歲的美國兒童中選出5位風雲兒童進入最後評選,最後由美籍印度裔女孩拉奧脫穎而出,當選封面兒童。《時代》表示,這標誌著美國的年輕一代中將崛起引領世界潮流的人物。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同時,該雜誌也以令人聞風喪膽的高達90%的斃稿率而聞名,相當於十位科學家一起投稿,僅有一人可能會被選中。能夠在《自然》發表論文,可以說是全世界每一個科技工作者的夢想。因此,當22歲的曹原在《自然》連發兩篇論文時,不僅一戰成名,其論文成果更被形容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
  • 世界性難題:為什麼男朋友的屁那麼多?
    世界性難題:為什麼男朋友的屁那麼多? 原創 滿臉問號的 錦鯉青年· The End ·監製 / 錦鯉原標題:《世界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