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少年科學家」談方琳:若想成就一個孩子,從培養興趣開始

2020-12-15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學生時代,最令人感到「頭禿」的科目,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數學。而且,在人們的刻板印象裡:女孩子天生不擅長數學。

但這位年僅15歲的女學霸獲得「最年輕的科學家」稱號,使得這種「性格偏見」加速瓦解。

15歲的談方琳成「最年輕的科學家」

當這個年僅15歲的小女孩出現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時,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不由得令人疑惑:為什麼這個小女孩能成為現場「最年輕的科學家」?

會議上,談方琳帶來的「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研究課題,獲得了不少數學大咖的鼓勵和支持,很多科學家都很看好這位天才少女未來的發展。但談方琳卻很謙虛,拒絕了央視的採訪,理由是「別讓我媽看到」。

都說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這個課題,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像「天方夜譚」一樣,連名字都讀不順,難以想像一個才讀高一的小女孩會喜歡研究這樣的數學難題。

在別人眼中枯燥、深奧的數學難題,卻給談方琳帶來無窮的樂趣。她不在意自己出名與否,腦子裡想著的只是一個個數學難題。

這是因為談方琳的父親是大學數學老師,耳濡目染之下,她從小喜歡上了數學,小學時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天賦。因此,父母注重挖掘她在數學上的天賦,讓女兒開啟數學的科研之路。

若想成就一個孩子,從支持TA的興趣開始

從這位天才少女身上,我們看到成就一個孩子,父母要從支持TA的興趣開始。

很多父母會送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但是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意願,只是盲目從眾,孩子不感興趣當然就學不下去,白白浪費錢還沒啥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他會沉浸其中。數學家們即使是在不斷重複枯燥的數學演算,他們也樂在其中。

小孩子容易三分鐘熱度,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才知道往哪方面培養孩子。

還有的父母說:「孩子什麼都不想學,一整天瞎玩。」其實,對於孩子而言:玩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並非上課、看書或者做題才是學習。

心理學家認為:「遊戲力也是一種智力。」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探索世界,提高認知能力。

培養孩子數學興趣,從這3步做起:

在生活中認識數學數學在生活處處可見,比如上下樓梯的時候讓孩子數階梯;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分碗筷;吃水果的時候讓孩子比大小;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了解加減法運算等等。

父母不要太刻意讓孩子學習數學,而是讓孩子自己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奧秘。

在遊戲中培養興趣父母可以買紙牌、跳棋、飛行棋、五子棋等跟孩子一起玩,既是玩具也是學習數學的工具。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興趣。

比如這款叫做「德國心臟病」的紙牌遊戲不但能夠訓練孩子的反應速度,還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心算能力。

紙牌上畫著不同顏色和數量的水果,又好看又好記。遊戲初始,每個玩家獲得相同數量的水果牌,牌面朝下誰都不能看,將一個鈴鐺放在正中間。

每個人依次出牌,若有玩家看到桌面上的紙牌相加,有5個相同水果,就可以搶先按響鈴鐺,將這幾張紙牌收入囊中。如果看錯了數量,就要被罰給其他玩家一張牌,誰沒牌了就出局。

鈴鐺增加了遊戲的緊迫感和歡樂氛圍,水果牌符合孩子的認知,個位數的數學計算,讓孩子不難上手。尤其是家庭聚會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一起玩,還有利於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

不要局限孩子的思維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面對難題一頭霧水,或者絞盡腦汁想不出解題思路,往往是因為思維太局限。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善於發散思維,學會尋找不同的解題思路,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標準答案禁錮思維。

推薦父母購買這套數學啟蒙遊戲書《好奇狗陪你學》,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訓練數學思維。

這套書共有13冊,由德國學前教育啟蒙團隊編著,在歐洲國家暢銷了30年。將數學知識和趣味十足的遊戲結合在一起,是很多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首選書籍之一。

書中涵蓋了500種數學啟蒙遊戲,400幅精美插圖。以一隻「好奇狗」的形象帶領孩子進入數學的奇妙世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快樂、輕鬆地學習數學。

「玩」與「學」不是相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也有人說:「會玩的孩子更會學。」

家長送孩子去上奧數班、輔導班,逼孩子學習書本上枯燥的數學理論和公式,反而會消磨孩子的數學興趣,不如讓孩子在遊戲中愛上數學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5歲就成為科學家,低調的天才女孩兒談方琳,為何婉拒央視採訪?
    但這樣的人也並非不存在,在我們國家就有一位15歲的科學家,她就是一位年輕的女孩兒談方琳。由於平日裡行事低調,她的故事也並不廣為人知,那究竟為何她會在15歲成為科學家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她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家庭教育並不是讓孩子只專注學習,而是注重孩子的素質培養,為女孩兒思維的打開做了很好的示範。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父母,他才能取得世界性的成功。當然她的成功更是由於自己對這方面的熱愛,因為數學成績非常優異,早在初中的時候,談方琳就加入了一個世界級的課題探究,也是中學生英才計劃的成員。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01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談方琳說一下今天的主人公,她叫談方琳,是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初三的時候便攻克了世界性難題!被人家的孩子-談方琳談方琳的事跡,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也成為眾多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物理大師記事,興趣與熱情下,15歲女蟬聯科學家
    前兩天一位年僅15歲的女生上了熱搜,原因是這個女孩兒獲得了與同齡人相比看起來極不可能的殊榮,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天才少女的具體情況。今年15歲的談方琳已經是第二次獲得少年科學家,連續兩年蟬聯了「最年輕科學家」的稱號,之所以能夠兩次受邀出席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也是因為談方琳是「中學生英才計劃」中的一員。
  • 「科學少女」談方琳:15歲攻克世紀難題,因拒記者採訪再度走紅
    我們常常聽到、看到這樣一個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暫且撇開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不談,孩子之間的競爭從出生起就開始是沒錯的。不同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各種技能培訓同樣影響孩子的發展道路。如今的孩子從小被各種特長班、興趣班、補習班壓榨得苦不堪言的同時,孩子們的家長也常常被熊孩子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似乎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 中國15歲女科學家,解世界性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在人,我國有一位15歲的女科學家,她是誰呢? 她的名字叫做談方琳,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她對全世界的貢獻非常大。 一、書香門第裡的神童 一般而言,在所有進入到清華北大的學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她們的父母是教師。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科學少女」談方琳:不補課不刷題,兩次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然而,直到我了解到那些15歲就閃耀著天才光芒的少年,不禁覺得自己的人生怕是白過了。尤其是那名年僅15歲,便參加過兩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這個孩子很值得研究,在初中階段,從來不在外補課,也不刷題」,這是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長許軍對談方琳的印象。初一時,談方琳發現自己對數論方向更感興趣,於是在父親的推薦下,從初一暑假開始就跟著教授做研究。
  • 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為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而梁啓超先生也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所以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國家的未來都掌握在少年手中,而他們也被寄予了無限的厚望和期待。不過在現實社會中,「天才少年」這個頭銜卻極少有人擁有,畢竟他們都是萬裡挑一的人物。
  • 她出身名門,卻不走「後門」,15歲解出世界難題,成最年輕科學家
    在如今鮮有俠肝義膽的事跡,但是也不缺少奇才絕豔的天才,談方琳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年僅15歲,解出了世界級的難題,成為最年輕的科學家,受到了央視的邀請,誰又敢說,這又是垮掉的一代?
  • 15歲少女解答世界難題,數學天分讓人羨慕,父母的教育讓人深思
    但對於有些人來說,15歲的年紀已經可以積累足夠多的知識,已經可以讓自己享譽某一個領域了。 15歲女孩解答出世界難題,看完父母的教育方式,網友:基因的力量 談方琳,一位中國的15歲少女,在這個仍顯稚嫩的年紀解答了世界難題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開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媽媽看到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就像是拿刀架著脖子走的,學過就忘。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許多大家之所以有所成就,都是建立在刻苦努力鑽研之後得來的,而能夠支撐他們一直堅定不移地研究某一領域,興趣佔據了重要位置。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出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天才少年這四個字一經出現,就一定會引起大眾的關注和討論。所以很多的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年少成名,同樣,這樣的少年英雄也都是令人欽佩的存在。所以現在對於網上一出現的一些「天才少年」,大家也都是持著質疑的態度,但是其實在我們中國,還真有這樣的一個少女,她並沒有跟其他人那樣是包裝出來的,她在自己15歲還在上高一的時候,就解世界性難題,但是在央視要想要採訪她的時候,他卻婉言謝絕了,稱是不想讓媽媽看到。
  • 15歲高一少女,解開世界性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事實上在我國也有一個從小就獲得成就和很大影響力的小女孩。她在15歲的時候就因解開世界數學難題,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這個小女孩就叫談方琳。也許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十分陌生,這個不足為奇,因為她為人處世極其低調。除了相關媒體對她的大量報導外,後來她就不願再公開露面,而是醉心投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中。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凡是較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地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此次論壇有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參與,此外還有多位全球優秀青年科學家和中外院士科學家共同參與,涵蓋化學、物理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全球影響力。而這其中有一位年紀最小的15歲的學生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談方琳。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上高一,解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說起這個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認識很多,那麼如果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呢?其實在我國就有一個非常年輕的科學家,僅有15歲,她就是談方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談方琳是誰,因為她非常低調。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這已經是她第二年參加這個匯聚了眾多世界「最強大腦」的盛會,蟬聯了「最年輕科學家」。年僅15歲就連續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論壇,屬實讓人羨慕。在這次論壇上,她與65位頂級科學大獎得主(諾獎、圖靈獎)一起探討科學發展前沿問題。
  • 15歲相貌平平的中國女孩,被稱「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如今怎樣
    在我們看來它好像是萬能問題的解鎖,其實我們在慢慢的陷入一種手機的依賴,以至於很多孩子從小就被這樣的一個思考方式深深的帶入進來。我們似乎不再思考了,一切都交給了電腦。我們在現在的生活裡,連孩子都開始自己的各種電腦操作,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簡單高效,不需要自己再嘗試運算其他的東西。這也是現在父母非常頭疼的一種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 上海15歲少女,解開世界性難題,拒央視採訪稱:不想讓我媽看到
    這個問題沒人知道也是讓人清楚的事情,不用說做科學研究,就是讀完書到受人尊敬的科學家,至少也得30-40歲的年紀。▲談方琳01最年前的科學家在《新唐書》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15歲就已經把世界難題給解答出來,成為知名的科學家,這個小女孩就是談方琳。▲談方琳的「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課題 有不少人會納悶這個人是誰,畢竟小女孩的處事畢竟低調,除了有媒體對她進行報導過,她不會在公眾面前出現,只是熱衷自己喜愛的學業研究。
  • 上海15歲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孩子智力,決勝於「數學啟蒙」
    今年的人民日報發的一條微博引起了討論:一位15歲的中國小姑娘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成為全場最年輕的科學家。正在讀高一的她,帶到現場的研究成果竟是數學的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底下一片驚呼,上萬的網友評論到:「小時候的夢想是做個科學家,長大了才發現,自己連科學家的門檻都夠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