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在藝術道路上歷經磨難,最終成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2021-01-07 迪迦也愛球

高更在藝術道路上歷經磨難,最終成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好的藝術家往往沒有好的命運,這幾乎成為一種定律。高更終其一生都在苦苦追尋一種安謐、和諧、自由的人生境界,希望藉助繪畫營造理想的精神家園。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天塹鴻溝,常常令人難以跨越。為了達到理想的彼岸世界,高更一直同貧窮、疾病、孤獨與屈辱交戰。他不僅是位傑出的畫家,也是精神界不屈的鬥士。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他在打碎命運枷鎖的一剎那,宣告了一個自由不屈的靈魂的誕作為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高更的家庭收入相當不錯。如果他在繪畫事業上再小有成就就可以名利雙收,過著富足優越的上流社會人的生活。但高更將這種生活視為糞土,他渴望靈魂自由地飛升,追求一種變化的、富於創造性的人生幻境,藝術便成為他的整個生命。眾所周知,貧窮,幾乎是每一個獻身藝術的人的宿命,高更也不例外。為了艱難的生存,高更曾當上了推銷員,做過張貼廣告的工作,甚至做修築運河的苦工。即使這樣,他仍不能改變貧窮的現實。他說我既沒有錢,也沒有房子,又沒有家具。」他時常住在只有一桌一床的房間裡,沒有火,也沒有朋友。他曾寫道:「孩子患了瘡毒,而我袋裡只有三十個生丁。因此我們三天都是賒乾麵包吃。」「受飢餓的折磨已是常事。」疾病,總是與貧窮相伴相生。瘧疾、痢疾等病時常襲擊著他虛弱的身體。在貧病交加的困境中,妻子梅特的抱怨指責、親戚朋友的冷漠嘲諷,使高更倍感孤獨與傷痛。這時,他畫了一幅《自畫像》,畫得那麼孤獨、悲愴;另一幅《貧苦的漁夫》,似乎是他的困苦生活的影照。艱苦的境遇並沒能扼制住高更蓬勃的藝術生命力,他的繪畫思想反而異常迅速地成熟起來。這期間他不僅熟悉了印象主義的創作方法,而且對它有所超越,編造出獨出心裁的新方法。他的《街道》、《有曼陀鈴的靜物》以單純化了的構圖和色彩,顯示了其藝術上的日趨成熟。高更以超人的毅力透支著自己貧弱的身體,使藝術生命之藤常青。

高更一生的苦痛並非僅源於肉體上的折磨與煎熬,還有來自事業、友情、婚姻家庭等的精神上的創傷。高更的藝術起步很晚,這使他走過了一段漫長而崎嶇的創作道路,歷經失意的困苦、探索的迷惘與奮爭的孤獨。幾次印象派畫展,他的作品幾乎都被冷落,甚至遭受無情地抨擊。在1884年,由於生活所迫,高更一家遷居哥本哈根。在這裡他曾經組織一個展覽會,但開幕五天就被當地美術院下令關閉,報紙不許刊登對他有利的文章。反對他的人是那麼激烈,以至於連做畫框的工匠也不敢為他製作畫框。高更一次次地被冷淡、嘲諷與侮辱包圍著,他不是被看作一個天才的畫家,而是遭受歧視與冷遇。在這種非人的環境下,如果沒有對自己天賦的足夠信心,沒有超人的意志及洶湧澎湃的創作熱情,高更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繪畫藝術桂冠上一顆璀燦的明珠。

朋友的分道揚鑣、疏離冷漠是眾多具有鮮明創作個性的藝術家面對的難題。高更性格沉默而傲慢,對朋友的選擇較為苛刻,他自由灑脫的性情,往往剪斷了自己與朋友間感情的紐帶。凡高曾是高更最為親密的朋友之一,他們相互從對方那裡得到一些藝術的啟發。但由於兩人性情不投、意見不合,受到刺激的凡高拿刀刺向高更,高更為此傷痛地離幵,在孤獨中走完自己以後的藝術道路。

藝術家總是把藝術奉為靈魂的瑰寶,為了藝術生命之樹根深葉茂,他們可以捨棄一切,包括幸福的婚姻與家庭。為了探尋一種「野蠻人」的生活,高更放棄了與妻子兒女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離家之後,高更曾先後失去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與妻子之間也產生了一條不可逾越的感情的鴻溝。這沉痛的代價,的確使高更感到悲哀,卻不曾使他後悔過。也是為了他的繪畫事業,高更與大溪地島上一個叫臺芙拉的姑娘生活在一起了。他希望從臺芙拉身上探索到大溪地之魂,通過臺芙拉了解這裡的人在幹什麼,想什麼,為什麼等一些原始性的東西。他的名畫《凝視》中那個神秘的姑娘,就是高更以臺芙拉為範本創作而成的。後來,臺芙拉嫁給了別的男人,高更的大溪地夏娃之夢破滅了。這之後,高更與大溪地島上的另一女子帕芙拉同居。他的《神之子基督的誕生》,把帕芙拉和她與高更生下的孩子比作聖母與聖嬰。從這裡不難看出,高更與他的藝術世界—大溪地島已結下不解之緣,真正地融入了這塊神秘的土地。

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高更歷經磨難與挫折,但他始終不改追求的目標和方向。在尚更看來,精神的自由才是人生的本真狀態,其它一切都可為之犧牲,繪畫正是達到這種自由境界的理想媒介,是自由靈魂最好的寄託之處。繪畫,幫助高更在心靈之外築起一道厚厚的堅硬障壁,以使純淨輕鬆的心靈不受世俗生活的侵蝕。高更捍衛他的繪畫事業,其實質是在追求一種自然人的生活,不論是美麗的利馬,還是原始野蠻的大溪地島,都只是他人生幻境的一種外化,是理想化了的現實,是一個原始的夢想。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作品賞析
    保羅·高更,出生於1848年6月7日的巴黎小鎮上,與梵谷相同,都很嚮往樸素、自然、悠閒的生活。而且同樣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探索出與他樸素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他的作品總是給人神秘、直接的感受,相比梵谷的作品。他的作品裡鮮豔的顏色似乎總是帶著一層灰,壓抑著內心激昂的情感。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帶來了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的人,他就是高更,請大家往下面看吧。高更在大洋洲度過的這段時間裡,是他的創作的最主要和最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專心致志地畫大溪地人,畫她們的生活風俗和宗教儀式。
  • 後印象派扛旗者高更:為追求夢想遠赴荒島,畫作成為野獸派的啟發
    (一)後印象派主義的影響後印象主義藝術運動是出現於法國的一種繪畫風格,後印象主義畫家受印象主義畫風影響,他們想突破傳統的繪畫風格,這些畫家便另創一種風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追尋他們理想中的繪畫藝術。高更則認為自然主義是個錯誤,藝術家應表達自己的獨創性、本能的、自由的精神,他的色彩和線條具有象徵的意義。高更早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響開始作畫,還受到象徵主義,日本版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印象派們跑到戶外,用強烈的明暗和鮮豔的色彩表現客觀所見。而後印象派這四位則是致力於表達主觀。所以,儘管塞尚參加過印象派的首展,跟印象派那幾個人一直扎著堆,他的理念還是被後人歸入「後印象派」中。如果四位還活著,這種歸類的方法他們肯定也不認同,因為,他們各有特色,走著完全不同的道路。也就是說,這四位更加的個性化,有高度的「可辨識度」,任何了解美術的人都可以輕易地區分梵谷與高更,修拉與塞尚。
  • 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為何一生痴迷於自畫像,還割掉自己的左耳?
    文森特·威廉·梵谷(1853—1890),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因為自畫像系列,《向日葵》和《星空》等被大眾所熟知。為了反映人們對「自我」的理解,梵谷痴迷於自畫像。梵谷從30歲開始繪畫,到37歲結束生命。在創作的短短7年中,有4年致力於自畫像,一生畫了40多幅。
  • 洛杉磯蓋蒂中心館藏的印象派畫作欣賞(高清)
    蓋蒂中心美國洛杉磯保羅.蓋蒂中心最重要的一個展館就是其收藏的印象派繪畫作品,涵蓋莫奈、馬奈、尚塞、梵谷、高更、西斯萊、畢沙羅、雷諾瓦、埃德加·德加等幾乎所有前後印象派代表畫家的代表作。高更《鳶尾花》。文森特·梵谷(1853—1890),荷蘭畫家,後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保羅.尚塞(1839-1906)作品,法國畫家,後印象派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和觀念在美學領域影響了20世紀的許多藝術家和文化運動,尤其是立體派。保羅.
  • 後印象派:深海裡的星空,創造奇幻色彩的實驗室
    下文版權「30秒聊後印象派」一楊的藝術移情。轉載請標明出處。後印象派,羅納河上的星夜,梵谷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Vancent·Van·Gogh後印象派就像是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忽然湧入人們雙眼。
  • 塞尚、高更、梵谷同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你更欣賞誰呢?
    了解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和流派,後印象派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99年前的今天,即1921年5月2日,美國紐約大都市展覽會展出了後印象現代藝術,轟動一時。此後,後印象主義也被稱為「印象派之後」或「後期印象派」。說起後印象派的諸多代表人物,如今個個如雷貫耳,都是世界頂級的藝術大師,其每一張作品都價值連城。
  • 動物畫:一頭母牛和她的小牛犢-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美術作品作者: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 提香、倫勃朗、莫奈、高更……60幅殿堂級大師典藏油畫29...
    荷蘭黃金時代的領銜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為了攝影藝術上的經典;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走上了藝術「歧路」的商人,半生遁避莽荒,卻成為繪畫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除了他們,還有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雷諾茲、戈雅、透納、畢沙羅、雷諾瓦……如雷貫耳的名字、赫赫有名的大師,從14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即將「組團」登陸蓉城!
  • 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後印象派淺談
    作為展覽組織者的羅傑弗萊事急無奈,便不耐煩地說:「權且把它稱作後印象主義吧」。這一偶然而得的名稱,畢竟還切合實際,因為參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後的畫家。塞尚作品以後,「後印象主義」便被用來泛指那些曾經追隨印象主義,後來又極力反對印象主義的束縛,從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畫家,其中傑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勞特累克等。
  • 提香、凡·戴克、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一網打盡油畫...
    他對於色彩出神入化的運用,在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荷蘭黃金時代的領銜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為了攝影藝術上的經典;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高更,藝渡文化傾情推出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
    1871年,結束海上生涯;4月23日退役,返回故裡;同年,得到監護人阿羅沙的幫助,成為貝爾丹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拉菲爾特街);同年,開始練習繪畫。終成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 簡述後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後印象派是19世紀末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美術現象,其代表人物有保羅·塞尚、保羅·高更、文特森·梵谷等。後印象派畫家受印象派吸引,但最終又脫離印象派,走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於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於客觀的描繪世界,停留於對物體表面光色的興趣上。與印象派不同,在藝術表現上,他們主張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並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 使梵谷自己割下耳朵的摯友——同樣精神異於常人的高更
    後人對高更的藝術定位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合稱後印象派三傑。19世紀80年代中期印象派膚淺的一面逐漸顯露,被很多富有創新精神的畫家所認知。他們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客觀物象,主張用主觀的情感去改造客觀的形象。
  • 藝術是無價的?你知道世界上的名畫有多貴嗎?第一名35個億
    印象畫派的獨創首先是排名第三的二十億名畫,它是保羅·高更的《你何時待嫁?》。保羅·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雖然提及他的名字時大家可能不如達文西那樣熟悉,但他也如同達文西一樣曾經風靡一時,對於後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下)
    如何看懂印象派(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接中)最後,我們來聊聊後印象主義的三巨頭:塞尚、梵谷、高更,以及新印象主義代表修拉。保羅·塞尚,後期印象派的主將,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是後印象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喜歡將所畫的事物抽象成為拼接的幾何形狀,對於現代主義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印象。描繪現實對塞尚來說已經不是主要目標,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在努力揭露「除去現實之外的東西。」
  • 樹林風景畫:從樹上摘水果的人-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01藍色樹幹的景觀美術作品:藍色樹幹的景觀_Landscape with Blue Tree Trunks-保羅·高更
  • 風景油畫:奧斯尼的果園農場-高更|美術作品
    A.D 19C-20C法國畫家_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生於1848年至1903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文森特·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蒂瓦景觀01奧斯尼的果園農場美術作品:奧斯尼的果園農場_Groue farm in Osny-保羅·高更
  • 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東省博物館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對話
    諸如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瓦、莫奈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將首次匯集廣東,與觀眾展開一場跨越500年的對話。前四個部分主要展出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的繪畫作品,第五至六單元展示了19世紀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觀眾們將看到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的朦朧到興起,跨越義大利與北方尼德蘭,歷經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印象派的發展流變過程,是一次藝術史的範本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