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2021-01-07 學好歷史

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帶來了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的人,他就是高更,請大家往下面看吧。

高更在大洋洲度過的這段時間裡,是他的創作的最主要和最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專心致志地畫大溪地人,畫她們的生活風俗和宗教儀式。他在這個島上找到了能夠表現這個地方的色彩,找到了不同於歐洲人形象的毛利人的生活和習俗。

這裡的黃色、紅色、雪青色、綠色,搭配得那樣惹眼,好看,就連太陽額本身,也會與其他地方不同。半裸的毛利人的漂浪的身體,以及他們身上本地的裝飾,使他如醉如痴。高更還在本地娶了一個妙齡少女作妻子。他從妻子的同胞中得知許多當地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習俗。

這些都是在他的作品中感到靈感。他把虛構和現實的造型放入畫裡。用的單純色彩加以渲染,加強了繪畫的神秘性和怪異因素。他還想出一些包含許多很意思的名稱,把它當做繪畫的標題,讓人從圖畫中尋找它潛在的含義。

這些色澤鮮明,題目又費解而形象又頗具原始和野性的的作品,與其說是把這個奇異世界的生活化,還不如說是在體現玻里尼西亞這個地方的原來本性。

1898年,高更創作的《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一幅大型油畫。據他自己說,這是他最大熱情來完成這部富有哲理的畫作。

在此以前,他在貧窮和生病互相交迫中時心情十分沮喪。他無法擺脫這貧困,不得不求助於罪惡的巴黎對他的藝術的肯定,他為此而憤世嫉俗,從而決定自殺。

他曾跑到深山裡吃下毒藥,企圖自己死後可以將自己的的屍體餵養猛獸,以求徹底的解脫,但被人發現救起。爾後,他又突然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

他說:"我打算在我死前畫一幅宏偉的作品,我空前狂熱,日以繼夜地工作了一個月。"他想把自己夢中的一切畫成一幅畫。夢醒時,他覺得面對畫幅看到了他所想要畫的整個構思:"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句話就成了這幅畫的標題。

小編就介紹到這了,下次再見吧,拜拜。

相關焦點

  • 洛杉磯蓋蒂中心館藏的印象派畫作欣賞(高清)
    其中梵谷完成於1889年的代表作《鳶尾花》是鎮館之寶, 據說是1988年蓋蒂博物館花了5300多萬美元從拍賣會上拍得,創下了當時油畫拍賣紀錄。尚塞的《靜物》也曾創下9000多萬美元的拍賣記錄。高更《鳶尾花》。文森特·梵谷(1853—1890),荷蘭畫家,後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
  • 簡述後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後印象派是19世紀末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美術現象,其代表人物有保羅·塞尚、保羅·高更、文特森·梵谷等。後印象派畫家受印象派吸引,但最終又脫離印象派,走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後印象派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以創造形象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最後達到簡單化和幾何化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後來的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始祖,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可見,後印象派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原創 少言行記管家 少言行記梵谷《星空》| 關於後印象派 |藝術史的理論家將梵谷、高更、修拉和塞尚放在「後印象派」裡面說,因為他們跟印象派所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編者按】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具有恆久的魅力。著名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裡索、雷諾瓦、高更、梵谷、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在荷蘭的鄉村裡,有一個牧師家庭,梵谷就出生在這裡,做過職員,做過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但最後致力於繪畫事業。梵谷早期的畫風以寫實為主,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剛剛來到巴黎的他開始接觸了印象派作畫風格和新印象派的畫家,也慢慢開始了解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梵谷的畫風巨變。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經歷讓他創作了《阿爾的吊橋》,其後創作了代表作《星月夜》。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下)
    如何看懂印象派(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接中)最後,我們來聊聊後印象主義的三巨頭:塞尚、梵谷、高更,以及新印象主義代表修拉。保羅·塞尚,後期印象派的主將,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是後印象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喜歡將所畫的事物抽象成為拼接的幾何形狀,對於現代主義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印象。描繪現實對塞尚來說已經不是主要目標,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在努力揭露「除去現實之外的東西。」
  • 高更在藝術道路上歷經磨難,最終成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高更在藝術道路上歷經磨難,最終成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好的藝術家往往沒有好的命運,這幾乎成為一種定律。高更終其一生都在苦苦追尋一種安謐、和諧、自由的人生境界,希望藉助繪畫營造理想的精神家園。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天塹鴻溝,常常令人難以跨越。
  • 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後印象派淺談
    現代主義的起源——後印象主義畫派「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ionsm)一詞,是由英國美術批評家羅傑弗萊(RogerFry)發明的。據說,1910年在倫敦準備舉辦一個「現代」法國畫展,但是臨近開幕,畫展的名稱還沒有確定下來。
  • 後印象派:深海裡的星空,創造奇幻色彩的實驗室
    下文版權「30秒聊後印象派」一楊的藝術移情。轉載請標明出處。後印象派,羅納河上的星夜,梵谷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Vancent·Van·Gogh後印象派就像是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忽然湧入人們雙眼。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為何一生痴迷於自畫像,還割掉自己的左耳?
    文森特·威廉·梵谷(1853—1890),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因為自畫像系列,《向日葵》和《星空》等被大眾所熟知。為了反映人們對「自我」的理解,梵谷痴迷於自畫像。梵谷從30歲開始繪畫,到37歲結束生命。在創作的短短7年中,有4年致力於自畫像,一生畫了40多幅。
  • 「精讀」油畫大師愛德華·馬奈: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
    #印象畫派#愛德華·馬奈(1832-1883),是法國油畫家和版畫家,十九世紀藝術巨匠之一。愛德華·馬奈,油畫《花束》馬奈的生活被印象派畫家包圍著,但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來都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是他與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深受到印象派畫家的崇敬,普遍上認為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
  • 法國藝術啟蒙了哪些中國的藝術大師?
    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谷、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對現當代繪畫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高更的畫作在印象派的手法上追求形式的簡化和色彩的裝飾效果。他不但對埃及古代繪畫很感興趣而且嚮往仍處於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們的風習和藝術,被稱為原始人產最高典型。代表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遊魂》《敬神節》等。
  • 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作品賞析
    保羅·高更,出生於1848年6月7日的巴黎小鎮上,與梵谷相同,都很嚮往樸素、自然、悠閒的生活。而且同樣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探索出與他樸素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他的作品總是給人神秘、直接的感受,相比梵谷的作品。他的作品裡鮮豔的顏色似乎總是帶著一層灰,壓抑著內心激昂的情感。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梵谷的名畫文胸!?PEACH JOHN蜜桃派「巨匠之畫文胸」新設計登場!
    此次的第二彈,從文森特·威廉·梵谷的畫作《向日葵》中得到了靈感,設計推出「梵谷黃」新色。纖細的刺繡再現了鮮豔的向日葵,以一件文胸讓人感受到梵谷深愛的法國南部太陽、具有烏託邦象徵的向日葵。 在活用名畫魅力的同時,PEACH JOHN蜜桃派也注重女性化的設計,不僅是呈現給名畫作的粉絲們,也讓更多人沉迷上這款文胸精妙之處。
  • 印象派先驅卡米耶·畢沙羅:始終用畫作為愛做註腳
    作為印象派先驅的傑考布·亞伯拉罕·卡米耶·畢沙羅比起莫奈、雷諾瓦等人,是不為大眾熟識的。但他是唯一一個參加了8次印象派展覽的畫家,歐文·斯通更是把以畢沙羅的傳記小說《渴望風流》作為絕筆之作,這位串聯起整個印象派藝術史的畫家,始終平和如一,他對世界的愛、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愛永遠是他筆下不變的主題。
  • 帶你認識抽象派,別再和印象派搞混了
    它們和印象派究竟有什麼關係?是否像一些朋友所想的那樣都差不多呢?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在這篇文章中都能找到。首先,我們先來解決抽象派和印象派究竟是不是同一個的問題,答案很顯然不是,當然小編知道造成混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名稱。但是如果你要問二者之間有沒有關係,也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有很大的關係"。西方美術是從什麼時候、哪個畫派開始變得不再執著於具象呢?就是從印象派開始的。
  • 法國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油畫作品欣賞
    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Berthe Morisot),1841年元月生於布爾日(Bourges),1895年三月死於巴黎,法國畫家。摩裡索特是第一位加入印象畫派的女畫家,曾受教於柯羅(Corot),好友兼大伯的馬奈(Manet)對她的畫風有絕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