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 澆實體之林──天津金融創新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24 金臺資訊

金融活,經濟活。如何引導金融之水更好地灌溉實體經濟,各地都在孜孜探索。「十三五」期間,天津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打法,傾力建設「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全面提升服務效率,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瞄準痛點,讓金融機構敢貸願貸

金秋十月,恰是稻熟蟹肥時。在寧河區廉莊鎮任千戶村,望著2000餘畝豐收在望的稻蟹混養農田,任立群笑意融融。種植小站稻二十來年,在流轉的土地上,他又蹚出了一條稻田蟹立體種養致富路。這其中,離不開金融助力。

「6月份,支付完土地流轉費、機械費、蟹苗費後,手頭就不充裕了,沒錢買飼料,正愁呢,在投餵稻田蟹的節骨眼上,『政銀擔』來了!」任立群說。

「政銀擔」是一種金融創新模式,由最了解本地農戶的政府相關機構,推薦農戶給銀行,銀行再對農戶資質做審核和風控,農擔公司則給農戶擔保。「一下子解決了融資、擔保雙難。不到半個月,我就從郵儲銀行貸到了50萬元。」

小微企業、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根子在於信息不對稱。天津的做法是千方百計讓銀企雙方信息透明起來。於是,政府、銀行聯手政策性擔保機構合力助燃漸為常態,銀稅互動的「雪球」越滾越大,主打信用牌的「信易貸」平臺早早上線成為全國省級首家,應收帳款融資的推進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不斷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濃鬱的創新氛圍,吸引多家金融機構把一些產品和服務的全國創新試點,都放在了津沽大地。大家彼此借鑑,相互角逐,金融創新花圃百花爭豔。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金融局推出金融快速響應機制,攜手金融機構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推動全國首單民企支持工具增信的公募疫情防控債花落津城。其間,天津的民營企業還迎來了全國首單民營融資租賃公司疫情防控債、全國首單城商行創設的疫情防控信用風險緩釋憑證……

不需要抵押物的純信用貸款,一向是小微企業最渴求的。記者從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獲悉,今年7月,天津市地方法人銀行普惠小微貸款發放金額中,信用貸款佔比為89.3%,當之無愧全國第一,比平均水平高62個百分點。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而耕耘就必有收穫。《2019年天津市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當年,我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已超90%,貸款餘額達1217.09億元;當年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014.97億元,比上年增長38.89%。發放戶數14.54萬戶,比上年增長3.34倍。真金白銀的信貸投放,為天津經濟社會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啃「硬骨頭」,打造天津金融創新名片

一提到天津,很多人會秒想到「中國融資租賃高地」。這裡中外名企薈萃,創新不息,活力四射。

跨界的本田公司推出公務機,天津東疆就用新的租賃方式將其引進,讓您去4S店看飛機、打「飛的」成為可能。

海隆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一艘外籍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船,在短短一個月裡,就從東疆申請到了臨時中國船籍。「以往境外的船入境作業,要麼你買,要麼自己造。許多項目都是短期的,為此花幾十億元買船,肯定不划算。」該公司副總張思偉感嘆,「天津的創新服務,讓我們不用再佔壓巨額資金,業務領域還大為拓展。難怪全國各地遇到『攔路虎』的融資租賃業務,都習慣向東疆求援。」

截至目前,天津東疆已聚集國內跨境租賃70%左右的市場份額。飛機租賃超過1600架,國際航運船舶租賃200多艘,海工鑽井平臺25個,均居全國首位。

除了服務於飛機、船舶這些「大塊頭」, 天津融資租賃業還充分運用「融智」又「融物」的特質,持續發力製造業,支持復工復產和創業就業。

截至今年6月末,僅天津金租公司對製造業的融資租賃餘額已達725.29億元,同比增速近21%,佔全市銀行業製造業授信業務餘額的半壁江山。在落實「六穩」「六保」方面,天津金租公司也是難得的生力軍:截至上半年,其向疫情防控等必需企業發放融資租賃餘額203.84億元;以「廠商租賃」模式支持3.5萬名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購買工程機械、物流車輛等設備,個人經營性融資租賃業務投放規模近100億元。(記者 嶽付玉)

相關焦點

  • 農行湖南分行:​落實「三高四新」戰略 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農行湖南分行:​落實「三高四新」戰略 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劉新光 曹平蘋 通訊員 瞿章新 發布日期:2021-01-15 15:35
  • 一池金融活水,解企業發展之渴!
    蘇州相城「金融活水」動起來了!金融是經濟的血液,產業基金的加速集聚、地方「定製」金融產品的持續推出、普惠金融的深入踐行……近年來,相城區瞄準企業融資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大膽進行金融創新,不斷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精心打造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血液精準流向、豐富流量、提升流速,為實體經濟服務。
  • 石鼓區牽手衡陽農商行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企業
    12月17日,石鼓區人民政府與衡陽農村商業銀行籤訂《深化金融服務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衡陽農村商業銀行還與華程醫院等6家企業進行現場籤約,籤約金額1.2億元。紅網時刻衡陽12月17日訊(記者 王敏 通訊員 陳富民)12月17日,石鼓區人民政府與衡陽農村商業銀行籤訂《深化金融服務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未來,衡陽農村商業銀行將投入石鼓區不低於200億元的信貸授信額度,三年內投放信貸資金不低於50億元,為石鼓區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此次籤約是石鼓區打造現代金融產業鏈的「裡程碑事件」。
  • 程天雲在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上寄語金融機構:政銀企攜手和衷...
    他指出,浦江連續三年召開金融支持浦江發展懇談會,體現了浦江縣委、縣政府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當前浦江正致力於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金融機構要增強信心,正確看待區域經濟金融形勢,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浦江發展,滿足企業對金融的合理需求。要精準施策,進一步加大對浦江的信貸支持,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繼續為浦江實體經濟發展做好保障。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金融「活水」澆灌經濟「良田」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年來,興業銀行鄭州分行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改革、惠實體、穩增長、創特色、防風險,努力當好區域金融主力軍,充分釋放的「興業力量」正化作「汩汩甘泉」滋養這片「經濟田」, 在中原大地催生無限生機和希望。
  • 2020中新金融峰會:「雙循環」下的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
    這次專題活動圍繞「雙循環」下的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進行探討交流,是一場學術眾籌、思想交融、成果共享的盛宴,必將為重慶推進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帶來新的啟迪、新的思路、新的舉措。   中國民生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石傑表示,發展供應鏈金融是「雙循環」背景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民生銀行重要的戰略布局。發展供應鏈金融需要科技賦能和持續創新。
  • 任怡:金融服務於實體企業 服務於實體經濟
    另外,有三個點,央行增加三批再貸款再貼現的額度,這次主要是支持三農,支持扶貧,普惠金融,還有民營企業的發展,把這個貸款放出去之後再向央行換取資金的方式融回資金,這三批累計放款額度,現在是報銷制,有的額度還沒有用完,都用完的話累計向社會投放基礎貨幣量是1.8萬億。
  •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助推綠色金融創新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日前印發《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於進一步推動天津市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出十條措施進一步推動天津市綠色金融創新發展。  據悉,十條措施包括:健全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加快綠色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大力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積極推動綠色租賃業務發展、創新發展綠色供應鏈金融、協同推進排放權交易發展、夯實綠色金融發展基礎、完善綠色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加大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綠色金融宣傳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
  • 【地評線】中安時評:創新金融讓利企業,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工作,並將主要措施梳理形成指引,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暢通要素市場流通等。  其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金融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創新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綜合金融等服務,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提高金融可獲得性。
  • 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中銘集團給出「答案」!
    「十三五」時期,我國金融業保持穩健發展,抵禦風險能力增強;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成為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有力支撐。金融持續發力,支持實體復甦2020年3月份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因此,國家多次強調並要求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助力中小微企業紓難解困。
  • 中國信通院何陽:金融賦能實體經濟要重視科技創新作用
    原標題:中國信通院何陽:金融賦能實體經濟要重視科技創新作用   12月15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
  • 北京金融局李妍:金融科技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拓展了新路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妍表示,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拓展了新路徑。
  • 中騰信借力金融科技,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在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下,為保障中國經濟安全,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國家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方向。
  • 正奇金融總裁李德和:產業聚焦投行引領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杜燕飛)「金融資金不能空轉,一定要跟市場主體緊密聯繫在一起,真正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產業。」日前,正奇金融總裁李德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金融不能僅限於提供資金,要深入產業,理解產業,影響產業,在這過程中發現企業價值,培育價值,提升價值,最終實現價值共創。李德和介紹說,近些年來正奇金融針對企業發展不同時期的金融需求,設計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以投行的思維理念,利用投貸聯動方式,提供整體方案,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 戰疫情穩企業保關鍵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有量更有質_深度_中國金融...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如何助力大小企業「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考驗著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與精準性。  一方面,銀行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另一方面,推出延期還本付息、無擔保信用貸款等新措施與新產品,有效對衝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為穩住經濟基本盤保駕護航。來自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一筆筆融資支持,猶如一條條涓涓細流匯聚成河,釋放出加強疫情防控、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強大金融能量。
  • 屠光紹: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怎麼有效循環?六個層面需認真考慮
    過去大家知道,中國是製造業大國,過去中國很多是比較低端的製造業,現在產業結構調整之後,要有更多的先進位造業,必須要有更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要有更多的科技創新產業,必須要有更多的所謂新經濟模式和新經濟業態的新經濟產業,中國的融資體系就必須要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更新、完善融資體系。這個裡面重點大家已經分析得非常多了,主要是加快直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發展。
  • 2020年寧波市加快金融高質量發展培訓班圓滿結束
    >begin-->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完善金融服務、加強地方金融監管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提升新形勢下領導幹部金融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11月16日至11月19日,寧波市委組織部、寧波市金融辦在寧波大學聯合舉辦2020年寧波市加快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
  • 洛陽國宏集團:聚焦先進位造 發力實體經濟
    為支持洛陽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首期規模為100億元的洛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助力洛陽打造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6月28日,在基金揭牌設立儀式上,國宏集團與豫資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洛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合作協議。
  • 央行: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 搞好貨幣政策跨周期設計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1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在中國金融雜誌發表署名文章稱,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舉措。在下一步工作的考慮方面,劉國強表示,下一階段,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以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為重要抓手,強化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央行2021年工作會議:構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體制機制
    堅持總量政策適度、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設計。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提供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導利率下降,推動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