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1月5日,由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中國·東疆租賃產業(人才)聯盟主辦,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作為政府支持單位的 2020(第七屆)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峰會在天津舉行,主題為「聚焦雙循環,謀新十四五」。浦發銀行天津分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任怡出席分論壇「資金端挑戰與機遇:資管新規、渠道多元化」並發表演講。
任怡
以下為演講摘錄:
我今天的主題是兩部分:一個是對2020年整體的資金市場走勢做一個回顧。第二個部分是一起展望一下明年整個資金市場的資金面。
我們先看一下這張圖,這張圖是我們今年的資金市場的價格走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大家看這個圖上有四個曲線:
1、深藍色的這條是我們存款類機構的GR型回購加權利率,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整體的機制是怎麼來的,大家在關注價格的時候要關注一個點,就是這個價格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價格到底是交易得來的?還是報出來的?大家看到我們存款類機構GR回購七天利率就是我們交易得來的,是怎麼交易得來的呢?它是銀行之間我們在互相融通資金的時候,我們浦發銀行向市場融資融七天的資金,這個時候我以我的利率債,比如說國債、地方債、政策性金融債為質押,質押給我們交易對手方,然後換得他的融資,在這個交易形成過程中我們雙方的交易是剔除掉了雙方的信用風險因素,因為我們是拿利率債質押的,所以這個價格形成之後就形成了銀行間短期的資金利率的無風險的資金價格,七天的,這是我們看到的這條線,深藍色的這條。
2、黃色的這條是3A評級的商業銀行,我們如果不是向央行換取流動性,而是在同業市場上以發行負債的方式,發行一年期的定期存單,我們這個資金的價格就是黃色這條展現的,它是3A評級的銀行同業存單的收益率曲線。
3、最上端這個紅色的線,這就是我們剛才包括陸總也提到的,就是我們央行的做公開市場融通資金時候的LMF曲線,就是我們俗稱的「麻辣粉」,就是公開市場操作的時候,銀行向央行獲取的流動性,以質押方式換取的流動性,這個曲線就是LMF曲線,它是我們整個央行確定的央行政策利率的曲線。
4、淺藍色的這條是我們的十年國債的收益率曲線,國債大家都知道是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所以這條曲線的形成實際上是我們所有的長期資產端的基準收益率曲線,我們所有的金融市場的報價,基本上都是以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加多少點確定的,像行業利差,行用利差,流動性議價都是在這個加點裡面體現的,但是基準的長期資產收益率就是這個曲線報出來的價格。
我在這個圖上標了幾個關鍵點,第一個關鍵點就是我們今年的1月6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大家都知道就是通常我們在朋友圈大家看到的央行放水了,1月6日的降準實際上主要還是一周期調節的因素,同時還有對衝,因為是在疫情之前,那時候還沒有考慮到疫情的因素,主要還是對衝春節前的現金投放的頭寸,3月16日這個是定向降準0.5-1個百分點,我們也是遭遇了疫情的影響。
另外就是4月15日,央行分兩次定向到位降準,每次降了0.5個點。
通過三次降準,央行成功的向市場上釋放了1.75萬億的資金。
另外,有三個點,央行增加三批再貸款再貼現的額度,這次主要是支持三農,支持扶貧,普惠金融,還有民營企業的發展,把這個貸款放出去之後再向央行換取資金的方式融回資金,這三批累計放款額度,現在是報銷制,有的額度還沒有用完,都用完的話累計向社會投放基礎貨幣量是1.8萬億。
這個LMF的價格曲線,央行分別在2月17日以及4月15日分別下調了10個點和20個點,這是我們在疫情期間整個下調的,其實大家也能看到央行整體的利率下錯的意圖,想讓市場上的流動性更加充裕的意圖都能看出來,隨著疫情的結束,隨著復工復產的有效開展,央行並沒有再下調有效利率,陸總提到的整個公開市場的錨,LMF就是公開市場的錨,為什麼?因為銀行如果不在市場上融資,央行可以隨著公開市場的操作慢慢的收回流動性的,就是我放了這麼多的錢在市場上,你們銀行可以不從我央行做融資,你們可以在同業之間包括發行同業存單,包括做逆回購,同業拆借,同業借款都可以,價格可以拉很低,但是只要這個錨不動,我隨時可以在市場上收回這個錢來,上半年的微型反轉都是這麼做到的。
因為三次降準加上再貼現再貸款額度的釋放,還有一次是4月7日央行對我們的超額準備金的利率做了一次下調,這次下調是從2008年我們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從0.99下調到0.72之後的第一次下調,這次比較狠,直接調到了0.35,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銀行的超額背負放在央行的帳戶下,現在一下子調到了0.35,潛臺詞是你可以不在我這兒存錢了,我在市場上存吧,這樣市場的資金可以更多,這樣的信號放出來以後,很多銀行機構特別樂觀的以為我們貨幣寬鬆的春天到來了,我們市場利率可以長期維持低位,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上半年資金價格整個的利率傳導是怎麼來的呢?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我們看到首先是我們短端存款利率,資金來源利率的下降,深藍色利率的快速下降,帶動了黃色的利率下降,這兩個都是負責負債來源端的,這兩條的下降拉動了整體十年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我的資產端可能會長,但是負債端會短,負債下降,自然資產的收益也往下走,因為流動性都好,最後看到的利率傳導就是短端資金帶動長端資金,把長端的資產收益拉了下來。
我們回調的時候也是這樣回調的,剛才提到LMF挺在那兒,央行通過市場操作逐步收回流動性,整體的在銀行間的回購利率和央行的回購利率,以及LMF利率,和同業的存單利率出現了嚴重的倒掛,出現了兩個結果,一個是整體的二季度的資產收益利差相對走弱,第二個導致資金上抬的趨勢。
最後的結論是什麼?我們做金融的腦子裡要有這種概念,就是政策理論才是向市場傳遞貨幣鬆緊的重要信號,央行宣布政策利率之後,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基礎貨幣的投放或者是回籠,我們的市場利率幾乎是肯定的會回到政策利率的附近,所以這塊提醒大家注意,這也是剛才我們陸總講的公開市場的錨點,就是在這兒,所以大家一定關注一下。
我們重新回到這張圖上,剛才說了5月下行之後,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整體公開市場的利率從1.21-1.22的水平快速拉升到2.22的附近。
我們現在做兩個假設,我想把這個事情儘量短的時間內跟大家說清楚,我們做一個假設,央行於上半年放水,第一個假設是如果央行的防水和現在可投的資產是匹配的,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我指的是可投的資產,因為放水是一下子放出來的,一下子釋放了銀行的長期資金,但是這個時刻如果我們有可投的資產,我指的這種資產是能讓機構投資人做迅速決策的資產,比如說新增的國債,新增的地方債,這筆資產是什麼樣的狀況?也就意味著我們市場上的資金和資產和匹配的,這純粹是假設。
第二個假設,如果央行釋放了流動性,但是同步調低了LMF的利率就是政策利率,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說這個水會一直在市場中蕩漾,那麼這种放水就是真的在貨幣寬鬆,如果這兩個結果都有一個呈現,可能我們看到的就不是V型的反轉,就是一個相對平滑的曲線,大家要看清楚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分析的供給和需求是不是匹配,每一筆資金都要做資產的投資嘛,否則我把錢放給我的客戶幹什麼?現在同業間的價格上抬了,這些資產在手裡也跟麻煩,這是另外一個事,如果這兩個假設成立,實際上我們整個的市場價格相對都會穩定在一個水平線上。
下一個問題來了,我們回顧一下,央行為什麼這樣做?這一點是我們關注的,因為我們要避免下一次這樣的問題,避免我們下一次出現這樣的誤判,我們要考慮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操作呢?當然這是個人的見解供大家交流,其實年出放水跟兩個因素相關,一個是經濟下行,這個是前年就預判的,還有一個沒有判斷出來的就是疫情的影響,這是突發的,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利率下行,央行放水跟這個正相關,把這個價格拉下來了,讓市場上流動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支持大家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
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現了不確定的因素,一個就是境外的美元流動性相對比較寬裕,境外資產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由於國外疫情的蔓延,所以形勢不是很樂觀,他們的資產沒有好的錨點固定資產,所以資金進境的壓力很大,我們不適合把人民幣的匯率壓低,還是要保匯率,我理解不是特別持久的政策,所以央行也是考慮到把整個的利率政策從寬貨幣拉回到穩貨幣的狀態。
剛才也跟大家提到了資金寬裕和資產承接的問題,我們做金融市場的人其實很多要關注整個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的規模今年總體來說是3.6萬億,整體赤字是比去年1萬億新增,新增地方政府的專項債1.6萬億,整體的特別國債是1萬億,加起來3.5萬億,所以我們關註明年的市場也要關註明年地方債的擴容,以及整個的國債和利率債的新增發行。
總結一下,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大背景下,我們整體的貨幣明年還會進一步收緊嗎?我個人認為不會太緊,也不會太松,其實大家覺得這個可能說了一句沒有用的話,我不建議大家一定要關注近期證監會,銀保監會相關的講話,我覺得大概的是央行沒有必要進一步收緊了,第一個深藍色曲線的第二年預期已經回歸到了逆回購利率的附近,央行的政策向市場的利率傳導機制還是有效的,短期內央行的態度大概率是觀察,還是要看整體的經濟基本面。
總結下來,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下,判斷未來資金的走勢要考慮國內的綜合財政政策,國際貿易形勢,實體經濟發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綜合因素,但是任何事物的因素都有主有次。
我國現階段我們的逆調節我個人認為主要是靠財政政策,這個階段不適合過多的貨幣寬鬆刺激,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還是疏通政策傳導機制,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以及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寬裕,為避免過去大水漫灌的政策,大家都加大槓桿,目前的貨幣政策實施精準滴灌直達實體,降低金融整體系統的風險。
我去年在論壇上的主旨演講提到一段,就是我們的企業其實是從我們投入資金,形成原材料,生產到形成產成品,最後再換回錢的過程,金融不是,我們投入錢,直接換回錢,中間所有的環節都省掉了,意味著我們的周轉速度比實體企業快,所以如果所有設備的資金都集中在金融領域,掙錢是快的,但是關鍵是大家掙誰的錢呢?所以我以最後一個觀點,也是我們現在倡導的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演講,就是:我們的金融還是服務實體企業的,還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這是我們銀行和在座租賃業我認為是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