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林倩
12月11日,原油期貨結算價交易(TAS)指令上線剛好兩個月。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包括中石油、恆力石化、復瑞渤(Freepoint)、託克(Trafigura)等境內外產業企業,以及風險管理子公司等,對於其表現都毫不吝嗇地給了滿分。
助力低成本精準套保
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和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立足於做深做精原油期貨,在充分借鑑國際市場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期貨市場實際,於2020年10月12日推出原油期貨結算價交易(TAS)指令。
記者查詢數據發現,在TAS指令推出第四天(10月16日)夜盤時段,就出現305手TAS成交。據了解,這是兩家企業通過TAS對即將在10月20日轉讓的倉單開展套保操作。「企業如此迅速將新指令應用於實際,說明這項制度創新是從實體需要出發,設計合理。」寶城期貨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TAS指令總成交量為569手,成交金額為14731.76萬。
根據倉單轉讓相關規定,原油期貨標準倉單轉讓價格為申請日前一交易日結算價±2%範圍內。在TAS指令推出之前,買賣雙方只能通過期轉現(EFP)或者直接在盤面套保,操作便利性不高,增加了套保成本;TAS指令推出之後,買賣雙方可以直接利用TAS指令進行套保,大大降低了套保成本,同時保證期貨開平倉與現貨買賣在同一價位成交,做到精確套保。
持續優化規則體系
程小勇表示,TAS指令在上市初期還處於摸索階段,之後會根據投資者需求和市場參與度進一步完善,例如油TAS指令上市初期,暫不接受以當日結算價增減若干個最小變動單位進行申報,只適用於最近合約和最近合約後第一個月合約(適用合約),適用合約自最後交易日前第八個交易日收市後,TAS指令將無法在該合約使用。
程小勇認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推出TAS指令,這體現了國內期貨市場國際化步伐加快,也表明中國期貨市場交易制度不斷完善,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使得原油市場更多發出「上海價格」的聲音。
市場人士建議,未來應該在更多成熟品種上推出TAS指令機制,為實體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提供更有效、更便利的工具。
上期所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優化產品規則體系,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推動更多市場參與者深入了解並運用好原油期貨TAS指令這項新工具,吸引更多境內外產業客戶和金融機構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完善交易者結構,夯實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基礎,提升上海原油期貨的價格影響力,不斷加強期貨市場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