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全景視覺
美容界有哪些可怕而觸目驚心的真相?
知乎機構號:丁香醫生(300+ 贊同,醫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一個觸目驚心的真相是:很多美容院裡暢銷的美容項目,其實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甚至可能你本來沒事:
比如:
豐胸挺拔、疏通乳腺、去除腫塊……
仿佛只要按摩師神奇的雙手放在你胸口按一按,你就可以馬上擁有一對,美麗健康、呼之欲出的乳房。
然而殘酷的事實是……按摩對豐胸沒有任何卵用。
乳腺發育主要受到激素水平的影響,青春期是發育高峰,但能長到多大,還是得看基因。
你要是成年以後還想豐胸,只能靠懷孕、豐胸,或者……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了:
丁丁醫生啊,豐胸不可以,按摩祛除疾病總有可能吧?
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按摩也不能治療胸部疾病。
目前,沒有任何權威指南表明按摩對於各種乳腺疾病有治療功效。
如果你遇到手法特別粗暴的按摩技師,宣稱「痛才能通」,我只能說這是:睜眼說瞎話。
如果你發現了腫塊不就醫,反而相信按摩的功效,結果最後發現是惡性腫瘤,浪費了寶貴的治療時機,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卵巢保養也是美容院的熱門項目:抹點精油或吃個秘方,按摩一下小肚子,據說就能激活卵巢,讓人保持年輕。
然而……好笑的是:卵巢其實根本按不到。
從生理結構上看,正常的卵巢只有大拇指那麼大,位於雙側髂窩區(小腹深處),你就是使出吃奶的勁兒,也按不到。
美容店裡那些所謂的按摩師們,揉得再「專業」,也只是:給你揉肚子。
如果只是揉揉肚子也就算了,需要當心的是那些所謂的「秘方」,有可能違規添加雌激素。
目前,沒有任何診療指南推薦通過按摩來提升卵巢功能。
但是一些美容院為了「有效果」,在搭配使用的口服產品中違法加入雌激素類藥物。
不規範地使用激素,會增加卵巢腫瘤、乳腺癌等疾病的風險。
現在好多人遇到痘痘困擾,首先想到的是要去美容院而不是去醫院。
其實,並不是醫院比不上美容院。
反而是:醫院太負責任了。
一般你去醫院,醫生在治療前,需要明確病因,還要調整用藥方案,比如:
結果這個過程時間長了,就讓人感覺「見效慢」「效果不好」。
而美容院的祛痘服務,主要是針清(擠痘痘)+ 護膚品,為啥反而比醫院更「快速有效」呢?
很有可能是他們用的化妝品裡,違法加入了藥物。
例如外用激素能讓痤瘡快速消退,但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甚至爛臉。
有些美容院還會售賣自製的護膚品,價格貴不說,加了些什麼,就真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還有最常用的面膜,食藥監總局每年都會查出大批加了激素的不合格產品。
最後,還有一個特別嚇人的違法騙錢新項目:
這種「抽血 - 加臭氧 - 把血輸回去」的奇特美容方法,被稱為「三氧療法」,一次就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據稱能夠淨化血液,排毒養顏。
抽出的血液是暗紅色的,加入臭氧後變得鮮紅,好像真的「變乾淨了」。
實際上,血液只要結合氧氣,就能從暗紅色的靜脈血,變為鮮紅色的動脈血。
不光臭氧可以讓血液變紅:
費錢沒用也就罷了,但這種淨化,還會帶來不少風險:
香港曾有三名女性在美容院進行輸血美容項目後,出現感染性休克,其中一人死亡的慘劇。
而且,任何美容機構,都不能開展血液相關的治療,妥妥的違法違規。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個「根本沒用」的項目,還有些項目,是本身合法合規,但是美容院不具備開展的資質,導致了一系列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各種注射美容,瘦臉針。
水光針、玻尿酸、肉毒素……不用動刀,只要打幾針就能變美,這兩年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這裡要強調一個概念:
美容院 ≠ 醫療美容機構。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行業標準:美容院服務規範(SB/T10991 - 2013)》和衛生部發布的《醫療美容管理辦法》,「美容」被分為兩類:
生活美容:運用手法技術、器械設備並藉助於美容護膚、化妝等用品,為消費者提供人體表面無創傷性、非侵入性的皮膚清潔、皮膚保養、皮膚抗衰老、化妝修飾等服務的經營性行為。
醫療美容: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簡單說就是:
所有會損傷皮膚的、出血的、要扎到肉裡的項目,都屬於醫療美容,要去醫療美容機構。例如:雙眼皮、光子嫩膚、果酸煥膚、打玻尿酸等。
而我們常說的美容院,只能提供生活美容服務。例如生活護理、足部按摩、面部按摩、美甲等。
未取得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院提供注射等醫療美容服務是違法的,更別提那些隱藏在居民區、美甲店裡的私人小作坊了。
一針下去,可能毀容不說,還有可能失明。
給臉上打針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我們的面部有著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特別是眼周、三角區和太陽穴,一個不小心就會扎錯地方。
如果對這些結構不熟悉,不慎將注射液打進了血管,會造成血管栓塞。
堵塞視網膜中央動脈會造成失明,堵住其他部位則可能出現皮膚和組織壞死。
很多文獻都曾報導過因玻尿酸注射不當,造成失明,甚至中風的案例。
正規的醫療美容醫師,要經過 5 年以上的學習和練習,才有可能拿起注射器。
但一些美容院裡所謂的「美容師」,可能只經過幾天的培訓,就能打針、隆鼻、割雙眼皮……
我國有 76.7 萬人從事專業美容行業工作,其中有多少人來自於這種「速成班」,我們無從知曉。
與此對應的,是美容行業的投訴數的飛速增加。
2018 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中,美容美髮在具體服務投訴中位居前五,比 2017 年的投訴量增長了 31.3%。
這麼多投訴,一方面是我們的維權意識在提高,另一方面則是美容院的坑真的真的真的太多了。
除了忽悠辦卡、誇大宣傳等問題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去美容院做的美容項目,很可能是非法的。
所以,如果你去的「美容院」能做注射、手術、脫毛等項目,或者宣稱自己能「治療 XX」,但卻不能提供醫療服務相關的資質,那就是非法的。請投訴它!
最後,再告訴你一個小技巧:如果你準備去做醫療美容,記得先查一下該機構的資質。
(網址:http://zgcx.nhfpc.gov.cn:9090/)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深受不正規美容院的荼毒,也請記得一定要把這個回答分享給她。
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靠國家監管,也靠我們每個人自己爭取。
戳「閱讀原文」查看剩下的 6 個回答
知乎 2019 新知青年大會(鹽 Club)主題展徵集啟動
昨晚過後,華為坐穩了目前手機攝影的頭把交椅
蘋果開了一場沒有任何硬體的發布會
手機邊充電邊玩,對電池有什麼損害嗎?
有個黏人的對象怎麼辦?| 情侶「黏度」控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