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三國當中有著無數的英雄人物,可以說是豪傑林立,群雄並起。而在這其中有一種說法,就是給一些人物以稱呼,譬如三國時期的龍,虎,狗,鳳,馬,鬼,麟指的到底是誰呢?接下來就以演義當中的描述為範本,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龍指的是諸葛亮。
這一說法其實也不難理解。演義當中的諸葛亮經常被人給稱之為臥龍先生,這也就是龍指的是諸葛亮的原因。而且諸葛亮作為演義當中蜀漢的重要謀士,可以說是為了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後來更是數次率領軍隊北伐徵討曹魏,為蜀漢爭取了很大的生存空間,可以說諸葛亮就是演義當中蜀漢的第一功臣。
也就難怪劉備在演義當中對於諸葛亮評價很高了,據演義原文,玄德踴躍曰:"今日方知伏龍、鳳雛之語。何期大賢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
鳳指的是鳳雛龐統。
在演義當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可以說演義當中的龐統是與諸葛亮一樣水平的大能。在赤壁之戰當中是為了蜀漢而前往曹營,使得曹操使出鐵索連環,最終火燒赤壁。可以說赤壁之戰當中,龐統有著很大的功勞。
而龐統的功勞還遠遠不止於此,其作為蜀漢集團當中重要的謀士,在劉備徵討益州的時候,龐統也建言獻策,劉備正是因為採納了他的建議才能夠取得了蜀川地區的控制權。但是有著如此才華的龐統,最後卻不幸殞命於落鳳坡,讓人唏噓不已。
虎指的是塚虎司馬懿。
演義當中的司馬懿作為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其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在演義當中面對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被諸葛亮各種戲耍。但是作為曹魏的最高軍事統帥,司馬懿可以說成功抵擋住了蜀漢軍隊的進攻。單單就從這一點來說就彰顯了他的實力,畢竟就演義當中的表現來看,諸葛亮的實力實在是過於強悍,司馬懿可以擋住他已經足以自傲。
而除此之外,司馬懿還有著極其靈敏的政治嗅覺。作為曹魏集團當中重要臣子之一,司馬懿並不滿足於僅僅作為重臣存在,而是暗中積蓄力量以圖謀成為曹魏真正的統治者。在與宗親曹爽的政治鬥爭當中,司馬懿最後取得了勝利,這就使得後來晉朝替代曹魏成為了現實。這也是司馬懿強悍政治能力的一種體現。
狗指代的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誕。
說起來諸葛家族也是很有意思,諸葛亮就職於蜀漢,諸葛誕在曹魏謀求官職,諸葛瑾在東吳任職。可以說將雞蛋放在了三個不同的籃子裡面,而諸葛誕的實力也還算是不錯,在曹魏成為了較為重要的臣子,但是後來司馬家掌握權柄,因為與司馬懿有嫌隙,諸葛誕起兵謀反,最後兵敗被殺。但是其最高成為了曹魏的徵東大將軍,也算是沒有辱沒了諸葛家的名頭。
馬指的是馬超。
作為演義當中五虎上將之一,馬超在演義當中的實力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作為演義當中為數不多的超一流武將,馬超與許多武將單挑都有著很好的戰績。譬如馬超裸衣鬥許褚,馬超戰張飛等,可以說武藝方面十分強悍。而統兵方面,馬超也曾經率領軍隊直接擊敗曹操,逼得曹操割須棄袍逃跑,展現了實力。
但是如此強悍的馬超到了劉備麾下卻不得重用,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也不難理解。作為西涼軍的統帥,馬超其實地位與劉備是平等的,二人都是軍閥。但是馬超因為落魄而投奔劉備,劉備收留他更多的是為了彰顯其作為君主的胸懷,其實心中對於馬超還是暗中有所防備的。這也是馬超不得重用的重要原因。
麟指的是幼麟姜維。
作為曹魏投奔而來的降將,姜維可以說被諸葛亮是十分的看重。可以說姜維就是諸葛亮的徒弟,而後來他指揮蜀漢防線期間也頗有建樹。但是後期姜維選擇冒險放棄漢中防線,導致曹魏軍隊長驅直入,這也是導致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幼麟和臥龍比起來還是要差了不止一籌。
鬼指的是鬼才郭嘉。
演義當中郭嘉英年早逝,但是其實力可以說是一點都不弱。作為曹魏的核心謀士,郭嘉在徵討北方的戰爭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其先是幫助曹操平定呂布,後來更是參與到官渡之戰等重要的戰爭當中,可以說蜀漢的建立離不開他的付出。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