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覺醒教育第一人,黃金剩女的別樣人生

2020-12-16 小吉巧遇心靈

即使在今天大齡女子如果不結婚,仍然免不了被家人催婚。但是在風氣更為嚴苛的100多年以前,小編要向你介紹一位大膽的女性,她不但不結婚,而且還放言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配得上她」。然而最神奇的地方是,當了解了這位女性的人生傳奇之後,覺得她說得對。那麼這位女性是誰?她憑什麼可以如此的自信大膽?她又憑什麼說沒有人能配得上他?她就是被譽為近300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呂碧城。

1883年,呂碧城出生於安徽的一個書香之家,別看從小家境不錯,但是她少年坎坷,因為父親在她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在那以後呂氏的族人就以呂碧城家裡沒有男丁可以繼承家業為由,巧取豪奪,霸佔了她們的家產,就連早年跟她訂下婚約的親家,也因此強制退了婚。無奈之下,呂碧城的母親只好帶著她們姐妹4人投奔,當時正在塘沽任鹽運使的的舅舅嚴鳳笙。從此以後,呂碧城雖然衣食有了保障,卻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20歲時,呂碧城決心到天津城內探訪女子學校,在當時女子學校對於大清國的子民來說還是非常新鮮的事物,它是怎麼來的?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後,清政府在教育上提出了「興學育才實為當務之急」的新主張,要求各省大力開辦新式學堂。與此同時,西方的新思潮的湧入,讓女性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她們要求走出家門,要求擁有和男性一樣的受教育的權利。「張女權,興女學」成為了當時婦女解放運動的潮流。

這所學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督促,近代著名的藏書家後來在北洋政府擔任教育總長的傅增湘興辦起來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所女子學校過於新潮,讓呂碧城的舅舅對於呂碧城想要到女子學校的這種行為想法,表示強烈的反對。

作為傳統的儒家教育培養出來的科舉人才,嚴鳳笙堅持的是封建禮教的思維,他認為女子就應該恪守夫道,不可拋頭露面。面對舅舅的堅決反對,呂碧城毅然離家出走,登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但是追求自由與夢想的代價,是她從此失去了舅舅家經濟上的資助。在離開那一天,呂碧城其實已經身無分文了,好在當呂碧城一籌莫展的時候,她有幸受到了天津佛照樓的老闆娘的收留,暫時有了個落腳之處。

然而呂碧城的出走,可並不是為了換個地方繼續寄人籬下,為了生存,她多方打聽,探知舅舅秘書的夫人,正巧此時住在大公報報館中,於是她立刻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向其求助,沒想到這封信被大公報的總經理英斂之看見了,他在讀過之後覺得這封信寫得非常之好,文採斐然,而且他非常敬佩呂碧城,雖然生為女子,卻敢於衝破家庭桎梏的勇氣和決心。

英斂之

於是英斂之聘用呂碧城到大公報工作,就這樣呂碧城成為了中國新聞史上的第一位女編輯,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職業撰稿人。估計連呂碧城自己都沒有想到,她的文字一鳴驚人,她在報紙上發表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引發了文壇震動。人們紛紛打聽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是誰,著名的文學團體南社也吸納她為新成員,聲名鵲起的呂碧城不用考慮生計問題了,可是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一個更高的追求。

從此以後她調轉話鋒,開始大力地宣揚女性解放,接連撰寫了《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等文章。在其中說到:「民者,國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取婦以成家,即積家以成國」。又說:「有賢女而後有賢母,有賢母而後有賢子,古之魁儒俊彥受賜於母教」。這兩段話,第一段是呼籲社會提高女性地位,而第二段則是要求給予女性平等的受教育權。這種倡議在今天看來仍然大有意義,更令人欽佩的是,呂碧城不僅僅只是在報紙上為女權解放,增加輿論力量,她還親自籌辦女學。

1904年9月,在呂碧城等人的奔走下,北洋女子公學成立,雖然在創立時間上,北洋女子公學晚於中國近代第一所女子學校,經正女學,但它卻是中國近代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公立女校。之後她又出任已經更了名的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的監督這個職務,這大約相當於如今現代大學的校長。於是呂碧城又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如此高級職務的女性,呂碧城是如此的成功,導致一時間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盛況。呂碧城在無數的女性心目當中成為了超級偶像般的存在。

北洋女子公學

在呂碧城的眾多仰慕者中,有一位和她一樣堪稱巾幗英雄。這正是與他並稱為民國女子雙俠的秋瑾。其實說起來秋瑾和呂碧城淵源很深,秋瑾曾經也用過「碧城」這兩個字作為筆名,但是在兩個人相見之後,秋瑾「慨然取消其號」,而呂碧城投桃報李,為秋瑾主編的《中國女報》寫下了辭風犀利的發刊詞。1907年,秋瑾在紹興遇難,無人敢為其收屍。中國報館「皆失聲」,只有呂碧城,她冒天下之大不韙,想方設法為秋瑾安葬,又在靈前祭奠。後來她還用英文寫下了《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上,讓世界為這位革命志士的捨生忘死而震動。

或許正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悽風苦雨,呂碧城感覺到個人的力量還是太過渺小,她希望能夠在更高的層面上為女性爭取到更多的權益。民國成立之後,她出任袁世凱的機要秘書,後來又擔任參議院參政,但政壇的黑暗內幕讓渴望一展抱負的呂碧城失望之極。最終袁世凱野心昭昭的稱帝陰謀,呂碧城毅然辭官離京,移居上海。這一回她選擇下海經商,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得益於上海經貿的迅速發展,以及呂碧城本人驚人的經濟頭腦,她積累起了巨大的財富。

在上海靜安路,自建洋房別墅過起了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說到這,呂碧城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才華被世人公認,顏值也曾被人追捧過,是民國第一。如今的呂碧城身份、地位、閱歷、金錢樣樣不缺,在外人看來這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了,但是她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1918年呂碧城只身前往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同時擔任上海《時報》的特約記者,撰寫其在美國的見聞。

學成歸國之後沒幾年,呂碧城又用7年的時間遊歷了歐美,並以此作書命名為《歐美漫遊路》,先後連載於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海的《半月》雜誌上。1928年呂碧城,在日內瓦創辦了中國保護動物會,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後來她決心皈依佛教,在家修行,法名「曼智」。1943年,一代才女在香港辭世,臨終遺命不留屍骨,火化成灰後將骨灰和面為丸,投於南中國海,至此傳奇落幕。

其實說起來呂碧城人生雖然傳奇,但她並不是民國唯一出挑的奇女子,但是她卻是唯一一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登上中國近代史舞臺,並留下了輝煌成就的女子。在那個時代,未覺醒的女性大多以「夫為綱,以子為貴"。他們終生被束縛在道德的約束中,不知道理想是何物,也不曾為獨立自由而努力過。而那些已經成名的女性,她們要麼是靠著父輩的顯赫聲名,要麼是倚仗自身姣好的容貌,或者是因為與名人的緋聞軼事而名造一時,只有呂碧城,她既沒有在國內接受過新式教育,也沒有在成名之前就有留洋背景,她所有的名聲都是由她自己經營出來的,她是在用自己的畢生向世人證明,即使是女性也可以不依附任何人做出一番成就來。

而有意思的是呂碧城還是一個灑脫的黃金剩女。其實在她的盛名之下怎麼可能少得了追求者?事實上當時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經是她的愛慕者。比如,清末名士易實甫、著名詩人樊增祥、袁世凱之子袁寒雲、李鴻章之子李經羲等等。但是她卻有一段很著名的評價,流傳至今。她說:「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梁啓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太年輕,汪榮寶人不錯,也已結婚。張謇(jian)曾給我介紹過諸宗元,詩寫得不錯,但年屆不惑,鬚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錢多少和門第如何,而在於文學上的地位。因此難得相當伴侶,東不成,西不合,有失機緣。幸而手邊略有積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學自娛耳「!

今天我們常說,女性越獨立社會就越進步,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社會發展越進步,女性就越獨立,這本來就是一個大話題,當看到呂碧城的故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未來擇偶時,如果你面對的是一位自信、健康、樂觀、獨立、心智成熟的女性,那麼身為男性的你要憑什麼才能夠吸引到對方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為什麼大城市的剩女多?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意味著中國將會有3000萬男性會打光棍,在擔心中國剩男的同時,在北京等大城市,卻出現了數十萬計的剩女。比如北京,剩女的數量已經突破了80萬,不僅是國內剩女最多的城市,還創下了世界之最,全球都沒有任何的一個城市,有如此多的剩女。
  • 中國的剩女突破千萬,剩女越來越多的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
    剩女問題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有關剩女的問題每次都能引發巨大的反響,現如今,年齡超過27歲的未婚女性越來越多,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剩女呢?剩女越來越多的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從我國人口統計得知,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男性總數比女性多出3146萬人,按照人口統計來說,剩下的應該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但是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剩女數量在3800萬左右,據某知名婚戀網站的調查,中國內地剩女比較靠前的10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江蘇、福建、浙江、陝西、四川。
  • 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萬人,剩女不願結婚生娃,剩男們咋辦?
    我們正面臨著一個人口結構失調的問題,女性比男性少生了3000萬人,剩女人口突破5200萬人,單拿北京來說,剩女人口就有80萬之眾。能夠進入婚姻的的女性減少,讓男性擇偶的自由度降低,同時也增加了競爭,伴隨而來的是彩禮的上升。
  • 中國「剩女」的真實生活,被一部老外拍的紀錄片看透——《剩女》
    在中國有個奇怪的現象,雖然目前中國男性比女性要多出三千萬人,但是無論是現實中,「大齡女性」被家長催婚,還是在網絡媒體裡,女性的年齡和婚戀被約束到一個極小的區間,凡30歲以內還沒結婚的,基本都被稱為「剩女」。她們不少人,雖在一二線大城市過著體面的白領生活,可總逃不了社會輿論的調侃和家庭的擔憂。
  • 中國男比女多3000萬,為何如今剩女「橫行」,結婚真那麼難?
    ,是人生必經之路。在「男多女少」的時代,男性要找到合適的對象應該是相對困難的,畢竟女性太少了。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男性人口為71527萬人,女性人口為68478萬人,可見男性比女性多3049萬人。因此,在現實情況下,一些男人「被動」地成為剩男。相反,既然男多女少,女性有更多的選擇,為什麼還是「左」呢?
  • 木村拓哉日劇《東京大飯店》51歲女搭檔鈴木京香為何是黃金剩女?
    雖然這個成績比起日劇天王木村拓哉黃金時期的成績還是遜色很多,但是相比在2018年木村拓哉《BG~身邊警護人》慘遭電視臺剪掉一集的尷尬情況還是好了很多很多!片尾曲RECIPE (レシピ)是山下達郎奉上,確實真好聽,有一種重返日劇黃金年代的感覺。上次山下達郎是出現在木村拓哉主演日劇《GoodLuck》!
  • 「剩女」英語怎麼說?
    2012-03-13 16:25 來源:幫考網 作者:   3月8日國際婦女節之際,國內婚戀網站世紀佳緣發布了《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女」的自白書》。
  • 香港「剩女」破100萬 中西區「剩女」比例最高
    南都訊 記者湯蕊妍 發自香港 香港哪個區的人口教育程度高?「土豪」都住哪裡?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發布的2014年分區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香港「剩女」逾百萬,比「剩男」多3萬餘人。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中西區的大專程度以上人口佔該區總人口48.6%,是港受教育最高地區。
  • 性格就像指南針,會帶你到該去的地方,這五種性格的人容易成剩女
    關於「剩女」,在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但無論怎樣,「剩女」如今已是一種常態。正如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閨女》中,易立競老師所說:「婚姻是一個選擇項,而不是人生必選項。」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樣的選擇,都會後悔。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婚姻依舊是一個比較靠譜的選擇,而且,許多女性的內心其實並不抗拒婚姻,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單身至今,成為「剩女」性格,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 《東京白日夢女》:大齡剩女又愛做夢,別怕,人生沒有白做的夢
    人生這漫長的故事主角始終是自己。就算是一直失敗,總是找不到答案,連目標都看不見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在人生路上繼續走下去。——《東京白日夢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30歲的未婚女性莫名其妙多了很多稱號,剩女,剩鬥士……,被人剩下的女人。
  • 體制內「剩女」問題調研報告!(法檢男比較吃香?)
    以我們調研的D縣為例,該縣自2008年以來新招聘總人數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這些女性中,目前30歲以上未婚女性約有248人(這一數據沒有包括2008年之前招聘的女性中目前仍單身者)。 我們發現,D縣域政府的不少部門機關都存在未婚的大齡女性,而在教育系統中,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大齡未婚女老師,其中又以鄉村女教師居多。
  • 40多歲的夫妻在拼二胎,30多歲大齡剩女卻被人嫌不能生?真諷刺
    在這樣的偏見中,有些人明明沒有做錯,卻被打上各種負面的烙印。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和生活方式的權利,即使是親近的人,也無權用世俗的眼光加以定論和評判。就拿大齡剩女這件事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女性就恰恰遭受了太多的偏見。很多人總覺得,大齡剩女的存在,怪不了別人,只能說是她們咎由自取。
  • 男多女少,可為什麼還是那麼多剩女?婚戀市場原來蘊含著經濟考量
    2018年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也就說,在社會上有三千多萬的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1可這跟真實感受有些出入,我所居城市明明是大齡剩女居多啊,而且許多都是優質的白骨精。起初不解,後來深入一想,原來是農村男性人口居多,戶籍所限,導致農村剩男找不上老婆,而另一方面城市剩女找不著老公。
  • 社會心理學:越是有「鴕鳥心態」的女性,越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在我採訪過的單身女性當中,她們有的在婚姻的邊沿掙扎,有的已經離婚姻漸行漸遠。她們雖然有小部分是嚮往獨身主義的,但是大部分是因為怕,怕的根源便是「鴕鳥心態」,而所謂的「鴕鳥心態」其實是一種逃避心態。「大齡剩女」想著逃避,大概有以下3個原因。
  • 動漫中的大齡剩女老師篇,身為美女卻沒人敢娶
    在動漫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人物,本身非常優秀卻一直嫁不出去,總是在為婚事所煩惱的女性,有意思的是,動漫中大部分的大齡剩女職業都是老師,原因是校園動漫佔了大部分還是有著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對於自己的學生非常關注,總是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去幫助她們,可以說是大老師(比企谷八幡)的人生導師也不為過,經常給侍奉部拉人找工作,本身應該很有錢,有一輛跑車,抽菸喝酒,開車兜風都是她的愛好,還有一點暴力傾向,但是被人誇獎也會露出害羞的可愛模樣。
  • 中國女性比男性多的城市排行榜
    中國女性比男性多的城市排行。第一,北京。據最新數據調查女性人口與男性人口比例在110:98,單身適婚男女比例1:4,剩女將泛濫成災,其中年齡在30到35歲之間的非常多,預計將有100萬剩餘女性在北京是沒有對象的。
  • 35歲以後的剩女,不建議去相親,自己談會好一點
    2007年,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第一次收錄了「剩女」這個詞。 那什麼是剩女呢?剩女,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這些的女性的年齡是在27歲以上,同時,剩女也是近年來爭議最多的話題。 爭議的原因分為3點: 一、是大家都覺得剩女「高不成低不就」,要求太多。
  • 豆瓣評分7.0《誰說我結不了婚》:為什麼男生不喜歡優質剩女
    封面的標題就是《歡迎來到剩女時代》,用以形容超過社會一般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未結婚的女性。而後又被收錄到2007年由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成為171個漢語新詞語之一。在中國,普遍意義上的「剩女」年齡線是27歲,大於年齡者依次被劃分為「聖鬥士」、「必勝(剩)客」、「鬥戰勝(剩)佛」、「齊天大聖(剩)」。
  • 楊瀾:女性面對「社會病」,良藥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原標題:楊瀾:女性面對「社會病」,良藥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2020
  • 聚焦大齡剩女,《誰說我結不了婚》是現代女性的集體吶喊
    而且魏書的研究課題也超級走心,專門研究都市大齡剩女,所以當魏書遇到童瑤飾演的資深剩女程璐時,便展開了一場拉對方下水的爭奪戰,在這場戰鬥中一招一式鬥智鬥勇,潘越名童瑤這對手戲一飈看得人覺得酣暢淋漓也cp感滿滿。程璐是劇中獨立的大齡剩女,工作是一名編劇,看慣了各式愛情程璐對婚姻是不主動不拒絕也絕不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