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多女少,可為什麼還是那麼多剩女?婚戀市場原來蘊含著經濟考量

2020-12-04 凱西從心而論

2018年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也就說,在社會上有三千多萬的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

1

可這跟真實感受有些出入,我所居城市明明是大齡剩女居多啊,而且許多都是優質的白骨精。起初不解,後來深入一想,原來是農村男性人口居多,戶籍所限,導致農村剩男找不上老婆,而另一方面城市剩女找不著老公。

也許有人會打趣兒說,這容易解決呀,讓這兩種人口互相匹配一下不就得了,可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城市與農村戶籍問題就如一條界河在兩岸的人們。

2

作為北漂一員,戶口曾經也是我的痛,雖然身在高大上的一流公司,每年向國家上稅不少,做著貢獻的同時,但卻遭受不公正待遇,曾經因為出國,不得不回家鄉去辦護照,一來一回,時間不少,麻煩不說,還得承受鄙視的眼光。10年後終於擁有了京戶,才感覺可以「堂堂正正」做人。

京籍的獲得跟你錢多錢少還真沒關係。

隨著中國大規模人口向一線發達城市進軍,一線奮鬥的北漂、滬漂們都會有切膚之痛,沒資格買房、買車;結了婚的還得考慮孩子上學問題;父母來幫助帶小孩生了病還不能在本地報銷。可以說戶籍牽扯到您人生中的所有重大事項。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擇偶初期,就會將這個戶口作為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3

改革開放前大家經濟條件差不多,人們擇偶時只關心年齡,身高、外貌等自然生理條件,但現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人們不得不在婚姻上附加一些實用和經濟因素,這就有了所謂的婚戀市場。

把婚姻放到一種經濟價值中來衡量,其中戶口、收入,家庭背景,受教育年限等等條件被列入硬性標準中。人們在找一個結婚對象的時候,需要做一個綜合考量。

在《戶口的經濟價值》一文中說如果你是農村戶口,你的婚姻在市場上可能被歧視,那麼你每年要通過24~27萬才能抵消農村戶口的負面影響。而對於女性來說,需要多讀4~5年的書,就可以產生同樣的競爭力。而且,在經濟不發達的小城市,男性對妻子戶口類型的關注和評價反而更高,女性城鎮戶口價值會變得更值錢。

但對於一線城市來說,如果戶籍不加以限制的話,人口紅線會無限膨脹,對本地人的資源分配不公正。但有了限制後,資源變成稀缺,則會出現不公正待遇,這也正常。尤其是因為戶籍的限制買車買房的資格調與之牽連。

如果有了小孩對於後代的教育資源則直接產生了影響。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可以選擇上私立學校或者將來直接出國。但是大部分老百姓,如果能有本地戶籍,可以上北京名校。這是人們在擇偶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而本地人則如口含金鑰匙出,至少教育這一塊不用考慮太多。這也是為什麼擁有城鎮戶籍,尤其是一線男性城鎮戶籍,其含金量就要高很多,當然擇偶選擇性就更多一些,男性容易向下兼容,年齡、容貌、甚至學歷;這對同齡女性則形成了強競爭。而一線的高知女性則很難接受向下兼容,所以這也是大齡剩女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焦點

  • 現在明明是男多女少的社會,為什麼婚戀市場上,卻出現了女多男少
    1.現在明明是男多女少的社會,為什麼婚戀市場上卻出現了女多男少?2.年齡大了就可以這麼沒素質嗎?吃飯為什麼要亂撥弄,濺人家身上那麼多汙漬3.貓咪好暖心啊,極力阻止小主人開烤箱,怕他燙到4.再顛下去,怕是要把車軲轆都給顛掉了5.原來長頸鹿才是正宮嗎?
  • 在男多女少的婚戀市場博弈中,女性的「議價能力」會增強嗎?
    其結果,2010年後隨著大量女性考學離開,當地婚戀市場上適婚女性不斷減少,留在縣城生活的適婚男性在相親市場上受挫的概率越來越高,於是轉而去拼命追求已婚女性,造成大面積離婚現象。與此同時,離婚後帶娃的男性在這婚戀市場上更沒了任何優勢,只能繼續單身。這恐怕是所有重男輕女的父母在事先無法預料到的一個非意圖結果。
  • 中國男比女多3000萬,為何如今剩女「橫行」,結婚真那麼難?
    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剩男」,「剩女」。根據定義,剩男是指30歲以上仍單身的男性,剩女是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簡單來說,剩男剩女都到了適婚年齡,還在結婚。當下,剩男剩女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但也有人好奇,在男多女少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國的「剩女」越來越多?
  • 「單身漢這麼多,我為什麼還會剩下?」原來剩女多的原因有這些
    上述數字表明,從男女的人數看,男人要比女人多,但實際上,卻有很多人感到身邊的女人要比男人多,也有更多的女人成了剩女。所以,有很多網友評論:造成這種局面的真正原因有哪些?02 女人經濟變得獨立據某機構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女人的平均工資是男人平均工資的84%。這說明什麼?說明有越來越多的女人,靠自己的能力就能掙更多的錢。
  •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為什麼大城市的剩女多?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意味著中國將會有3000萬男性會打光棍,在擔心中國剩男的同時,在北京等大城市,卻出現了數十萬計的剩女。比如北京,剩女的數量已經突破了80萬,不僅是國內剩女最多的城市,還創下了世界之最,全球都沒有任何的一個城市,有如此多的剩女。
  • 體制內「剩女」問題調研報告!(法檢男比較吃香?)
    顯然,相對於通常意義上的「北上廣剩女」,經濟落後且偏遠小縣城所出現的剩女現象似乎超出了我們之前對「剩女」這一群體的界定與分析。 那麼,偏遠小縣城地區的剩女有何特點? 她們「剩下」的原因與大城市的大齡未婚女性又有何不同?
  • 中國的剩女突破千萬,剩女越來越多的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
    剩女問題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有關剩女的問題每次都能引發巨大的反響,現如今,年齡超過27歲的未婚女性越來越多,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剩女呢?剩女越來越多的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從我國人口統計得知,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男性總數比女性多出3146萬人,按照人口統計來說,剩下的應該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但是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剩女數量在3800萬左右,據某知名婚戀網站的調查,中國內地剩女比較靠前的10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江蘇、福建、浙江、陝西、四川。
  • 農村單身漢為何越來越多,真的是男多女少,才找不到老婆嗎
    現在農村特別那些經濟落後偏僻的農村,過了三十好幾的大齡男青年還沒有結婚的比比皆是,這可愁壞了他們的父母,父母整天愁得唉聲嘆氣。現在農村彩禮高,娶妻難,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很多人都把農村的光棍越來越多原因歸結於:男多女少,女孩外嫁增多,農村彩禮節節攀升等原因。
  • 為什麼俄羅斯女多男少?
    中國男比女多我們都知道,而我們鄰居俄羅斯也面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就是男女比例失調 有人說是戰爭遺留問題,這個 牽強了,比較過去幾十年了,那個時候確實是男的戰死戰場,國內女的比男的多,
  • 為什麼網絡上那麼多大齡剩女,我們很少聽說大齡剩男呢?
    2.經濟實力農村剩男多,城市剩女多,男生找女朋友是向下找的,就是長得好看身材好性格好這些,但學歷比男生低或者一樣收入比男生低。這是大部分男生希望找到的女朋友。大部分男生都不想找什麼條件都比自己好的女朋友,例如收入,身高。顏值的話無所謂,越漂亮越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少能看見大街上的情侶女生比男生高的緣故。
  • 女多男少,陰盛陽衰,為什麼會成為普遍現象?男女比例失調怎麼辦
    前幾年我縣幼兒園引進了一位男教師,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局裡考慮到全縣老師男多女少,特別是中學裡的剩女(戲稱為「聖女」)現象嚴重,還專門組織了「鵲橋聯誼」,向外系統「推銷」女老師。這幾年無論是我們主動去師範學校招聘老師,還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前來報名的大部分都是女老師。事實上,很多師範院校裡,男女比例已經開始呈現失衡現象,好一點的,男女比例在1:3,嚴重的,甚至達到1:10以上。有些專業,一個班一個男生都有。
  • 你的班上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快來看看全國唯一女多男少的省份是哪
    經常聽見同事說,我們總是認為男女比例失衡,很多人都有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所以男多女少是普遍現象,但是為什麼每年班上總是女生多於男生呢?同事開玩笑說,男女比例失衡,我兒子長大找不到媳婦怎麼辦?儘管官方統計數據一直都是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適婚年齡的男青年討不到老婆的有很多,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每年班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女多男少的局面,偶爾一次巧合會出現男多女少。作為理科老師,我倒是希望班上男多女少,因為男生的思維能力大多數更優越(絕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
  • 男多女少的時代裡,為什麼獨立單身女性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獨立女性越來越多。可這又是為什麼呢?不是說男多女少嗎?那為啥好多大齡女青年咋不找對象結婚生子呢?現在不光是女性大齡多,其實大齡男性也不少。其實,原因很簡單:思想開放了,知識文化普及了,女性獨立自由權提高了,反而不再對結婚看的那麼重要了。結婚反而像是一種束縛,把女人給拴住了,導致很多事情想做卻做不了。生活的雞毛蒜皮和柴米油鹽醬醋茶,幹家務、洗衣做飯導致她們不在那麼著急結婚。我身邊有不少30歲左右的女性朋友和同事都沒有找對象,更別說結婚生子了。
  • 紅娘說婚戀:剩男剩女搞對立,就是把自己逼進孤獨終老的死胡同
    如果你有房有車,衣食無憂,的確可以嫌棄條件不如你的男人窮,你拒絕扶貧也情有可原,沒有人能多說什麼。可如果你自己條件平平,但是卻嫌棄跟你經濟能力差不多的男人太窮,那就是一件特別可笑的事情了。人在說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想自己,大家站在同一個位置上,那就是同一類人,誰也不比誰高貴。
  • 二戰已經結束75年,為什麼俄羅斯還是女多男少?
    對於俄羅斯男少女多的問題,在國內來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各國好像除了中國是男多女少之外,其它國家都是男少女多,而且這些國家的女該對於中國男人非常的青睞希望嫁到中國來,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 為什麼俄羅斯女多男少?男女比例失調?
    中國北上廣深和香港的中國男士,最小的25歲,最大的46歲,經濟條件都很好,準備去俄羅斯尋找自己的愛情和情感歸屬。為什麼要到俄羅斯去相親呢?正是因為俄羅斯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據俄羅斯官方統計,俄羅斯男性比女性少了1000萬,男女比例是1000:1158。為什麼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調那麼厲害呢?
  • 友緣在線打出多套組合拳,直擊婚戀市場供需不均僵局
    友緣在線打出多套組合拳,直擊婚戀市場供需不均僵局 2020年08月11日 11: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普及的顯著提升
  • 「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呢?
    「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呢?今天好多行業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狀況,大城市的剩女越來越多了,有條件的女子也除此以外喜歡找那些小鮮肉了。對了,古話你聽說「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你認為古人真的會這樣來做嗎?
  • 大齡剩女相親到絕望?31歲剩女的相親經歷:我已「欲哭無淚」
    我曾經也是「大齡剩女」,也是相親相到欲哭無淚。為什麼要相親?從小一直是乖乖女,按部就班的上學工作。上學的時候是文科專業,男生很少。工作的時候是小單位,更是沒有同齡的男生。在相親的一年中,嘗試了各種各樣的相親方式:有親友介紹的傳統相親:親友介紹的還是比較靠譜,但是資源很少,願意見面的就更少。有大型聚餐式的集體相親:亂鬨鬨的幾桌人,宛如置身單位年終聚餐,菜還不好吃。
  • 豆瓣評分7.0《誰說我結不了婚》:為什麼男生不喜歡優質剩女
    【導讀】我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火的問題:為什麼部分男的不敢去觸碰大齡剩女?甚至還要遠離。我認為那是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行為。【簡介】「剩女」一詞最早出自於2006年《時尚 Cosmo》的一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