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面臨著一個人口結構失調的問題,女性比男性少生了3000萬人,剩女人口突破5200萬人,單拿北京來說,剩女人口就有80萬之眾。能夠進入婚姻的的女性減少,讓男性擇偶的自由度降低,同時也增加了競爭,伴隨而來的是彩禮的上升。
01
男性結婚壓力
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多萬,男女結構已經嚴重失衡,這意味著男性在擇偶方面將面臨更大壓力。雖然已經放開二胎政策,但是相關配套制度沒有形成,造成現在的年輕人不敢生,不願生。
現在還有一種聲音要放開三胎,如果沒有根本性解決年輕人的生育困境,二胎沒有成功,三胎開放也註定失敗。
那麼,年輕人面臨哪些困境呢?尤其是疫情的來臨,很多人才看清楚,原來小家庭在「寒冬」來臨之際,抵禦能力如此不堪一擊,他們不僅面臨就業、工作上的困境,同時還面臨孩子教育、醫療健康、居住房屋等壓力。
1、教育壓力
我們先說教育,家長群因為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而引起家長的不滿,自己出錢交給學校,家長自己的負擔反而重了,不僅要批改、輔導作業,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老師則在群裡點名批評,難不成自己又重上了一次學。
但是,有的家長事情比較多,他們家庭普通,收入不算高,沒有時間顧及孩子,老人也幫不上什麼忙。
放下工作養不起孩子,拿起工作陪不了孩子。
2、醫療壓力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孩子得了肺炎,晚上就去了醫院,整個晚上沒有休息好,真是一種煎熬,住院幾天,估計幾千塊錢就進去了。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但凡發燒感冒,少則幾十塊錢,大多數得幾百塊錢。對於普通人來說,等於幾天的工資進去了。
而醫療優質資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造成人們對中小醫院、診所不是那麼信任,集中擁擠到大醫院排隊就診。排隊、等待、叫號,樓上樓下跑,浪費很多時間。
3、住房壓力
房子本身是一種居住工具,而它卻嵌入了金融成分,成了一些人炒作的對象。這給年輕人造成很大的壓力,不知有多少情侶因它分道揚鑣,所謂的「真愛」變得不堪一擊。
在房產領域,笑話也變成了現實。比如說你已經住了十多年的房子,轉手賣出去,還能賺一大筆錢。
男人結婚前,房子成為最大的成本支付,拋去房子不說,其實車子、彩禮、婚禮、招待等開銷並不算多。
02
剩女生育壓力
很多女性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剩女,她們不是不想結婚,可能是緣分來的太遲,或者自己對緣分失去興趣。造成剩女有以下幾個原因:
1、感情受傷
小丹年輕時異地戀,後來發現男友有暴力行為,在家人的勸解下,她終於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城市。後來,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可能是她太過完美了,也或者她忘不掉前男友。
女孩收入幾千塊錢,養活自己沒有問題,購置了一輛車,過著單身的小資生活。
2、事業女性
麗麗是一個事業女性,年輕時心思花在事業上,雖然小有成就,也開了自己的工作室,打拼了幾年,買了一輛這輛,也住進了別墅。但是,男性認為配不上她,沒人敢去驚擾她。
雖然年齡三十五歲,還不算特別大,但是她不願找比她年齡小的,也不想找離過婚的,但是比自己大的男性,很多都結婚了。結婚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父母催了幾年都灰心了。
3、圈子太窄
小林是生活在都市的平凡女孩,整天生活在自己狹窄的生活圈裡,慢慢變成所謂的剩女。她還是希望王子牽著白王向她走來。
4、眼光過高
有的女孩過於優秀,眼光又比較高,不願委屈了自己,猶如「天山雪蓮」,讓人高不可攀,眼裡容不下沙子,但能力又沒有跟上。
03
多半剩男在農村
現在過剩男女人口數量龐大,分布也出現失衡,大量剩女生活在城市,他們選擇對象只會選擇條件更好的,如果因為結婚生子,生活質量大打折扣,他們寧願不結婚。
而大多數剩男在農村,他們選擇比較包容,幾乎是來者不拒,能找到合適的太難了,有人打趣說:只要是女性就行。
如果優質剩男,完全不用去相親;而適齡剩女就難找對象了,尤其過了35歲後,她們生育能力下降,對於不急於生娃的男性來說,這樣的女孩沒有了優勢。
女的不可能往下找對象,男的可以往下兼容。
04
個人選擇
不管剩男剩女願不願意結婚生娃,這都是個人選擇,願意結婚也談不上給社會做貢獻,不願結婚生育也說不了影響社會進展,這個話題有點大。
每個人肯定都是按照自己舒適、幸福的方式而活,不管怎麼選擇,都需要個人承受這個後果。
有些父母重男輕女觀念,所造成人口比例失調的後果,不正是由後代一起埋單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