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女性不結婚,是因為中國男性進步的速度,趕不上女性

2020-12-14 福果媽媽

文丨福果媽媽

前兩天,網上一份2020年31省市區性別比變化比統計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只有四川省的男性是少於女性的。

其實,關於出生人口性別比這件事,一直是備受學界關注的大事,因為性別比失衡之後,影響最大的就是結婚率,進而影響人口出生率,加重人口老齡化,所以這在人口學上不是小事。

中國的結婚率這些年是一直在下降的,2014年,我國有1400對結婚,360萬對離婚,而到了2019年,就剩下900多萬對結婚,而離婚人數增加到了將近430萬對。

中國2019年適合結婚年齡的男性,是2.6個億,而實際的結婚率卻非常低。

這麼多適齡結婚的人沒有結婚,和很多因素有關。

出生比例是一個原因,但卻不一定是最直接的原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晚婚晚育、女性婚姻意識改變等因素,才是更關鍵的理由,畢竟結婚從統計學上看是一串數字,而具體到現實中,則是個人的選擇。

馬伊琍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聊到女性「剩女」多,不結婚的人多的問題。

她大膽的說:「你去算中國的男女比例,一定是男人多過女人的,可是為什麼沒有嫁出去的女孩子那麼多呢?因為女性太優秀了。」

「女性在不停的自我成功自我進步,自我審視自我改變,同時在做這樣肩部的男性太少了。」

馬伊琍覺得,很多男性真的非常不獨立,媽寶男,啃老男太多了,真正有獨立人格的女性都看不上,所以變成女孩子好像嫁不出去的感覺,男孩子好像很容易找到老婆。

在近些年來,女性崛起的速度確實非常的快,這可能確實和以前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高有關,所以一時間,女性崛起的力量非常顯眼。

公共輿論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女性題材的話題,包括今年大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趙薇拍攝的女性獨白系列劇《聽見她說》等,都記錄了女性成長的心理變化,影響了很多女性。

包括網際網路的下沉趨勢影響到更多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很多農村的女性也在慢慢的改變,思考自己的人生,踏上進取的旅程。

所以馬伊琍說的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現在還存在重男輕女這種偏頗思想的地方有很多,我覺得現在女性進步的腳步是真的比男性大得多快得多,所以導致優秀的女性越來越多,我真的希望男性進步的腳步能夠跟上一點。」

馬伊琍的這番話,有著她個人的理解和思考,可能會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不過她的憂患初心是真誠的,並不是單純為了打擊男性鼓吹女性而這樣說。

不過,影響結婚率的因素是綜合的複雜的,這個觀點以偏概全了。

首先來說,不同地區,不同教育背景下,這個問題要分開來分析。

根據調查,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男女比例是比較平衡的。

也就是說,如果把受高等教育看作一個「優秀」的門檻,那麼在同為優秀的人裡,男女比例是正常的,這部分優秀的女性,目光也是集中在這部分優秀的男性中。

在這個群體中,馬伊琍說到的問題比較明顯。

這部分女性因為不想簡單成為一個家庭主婦,不想遷就一個沒有完整人格的男性,所以選擇晚婚甚至不婚。不過,這部分男性其實也承受著女性沒有承受的壓力,並不多麼輕鬆。

而這部分人由於被看到的多,所以容易造成他們是大多數的假象,馬伊琍得出她的結論,主要是基於這部分人。

但其實,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農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結婚率低的問題也很嚴重。

男多女少,導致男性「光棍」比例上升,結婚困難,在一些人口比例失調嚴重的地區,很多優秀的男青年找不到對象,而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優秀的女性,彩禮錢卻水漲船高。

就拿我老家來說,由於是在農村,一直堅持上學的人不多,我那一屆小學畢業的同學,出了幾個一直上學的,剩下的沒結婚的都是男孩子,女孩子早幾年就都已經結了婚,儘管他們在外打工也掙了不少錢,有了車子,在老家蓋了房子或者在市區買了房子,依然不太能找到對象。

而農村地區由這樣的變化,就和男女比例失調由更大關係了。

農村也是重男輕女思想保留比較多的地方,別的不說,在生孩子的時候,都會做出更真實的決定。

生幾個孩子,人們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的想要女兒,由的想要兒子,而最終反映到數據上的,就是這樣一個失調的比例。

何況在農村,女性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

綜合來說,女性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是結婚率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很大原因。女性生育觀的變革正在發生。

相關焦點

  • 馬伊琍:現在嫁不出去的女性那麼多,因為中國男人已配不上她們了
    接著往下聊,馬伊琍在一檔節目中說:為什麼現在嫁不出去的女性那麼多?因為中國男人已經配不上她們了! 言外之意,在當下,中國女性都是在自我進步的、在自我審視和改變的,而反觀中國男性,媽寶男、啃老族則太多了。 說實話,作為一位種地的中國農民,我並不贊同馬伊琍的這個觀點。 因為每個人所處的圈子不一樣,你說的現象可能是你們娛樂圈子裡的現象,但你不能說中國的男人都這樣。
  • 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了?馬伊利給出了答案
    因為女性太優秀了,女性在不停的自我成功和自我進步,自我審視自我改變,但同時在做這樣進步的男性太少了,很多男性都是非常獨立。媽寶男,啃老的太多了,真正的獨立女性都看不上,所以變成了女孩子好像嫁不出去的感覺,男孩子好像很容易找到老婆,並且還存在重男輕女的偏頗思想。女性進步的腳步真的要比男性大太多,快得多,所以導致優秀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 中國女性不願結婚,竟是因為男性要求太高?
    專為你解答感情疑惑的分析師中國的單身女青年越來越多,30歲的女人還沒談戀愛結婚的大有人在。新時代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對女性有那麼多約束,現代家庭對女孩子的培養更加好。上學,工作也成為了女性的權利,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表現出獨立自主的一面。
  • 如果都不結婚,男性和女性誰更有利?
    今天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結婚的女性老是被人稱作「剩女」,而不結婚的男性卻鮮少被人叫做「剩男」呢?其實在最開始,我們的社會其實是以女性為主導的社會,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變成了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在我看來,不管是母系氏族還是父系氏族,這兩個氏族都是不公平的。
  • 馬伊琍言論惹爭議,評論大翻車,生不生難道不是女性權利?
    然後馬伊琍還聲稱這麼多年之後我們才明白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我們只是為了成為自己當馬伊琍這番言論出現的時候,不出意外評論底下翻車了,無數男性開始跳腳比如一條言論是:自己生了一堆孩子,告訴別人生孩子不重要。年輕人,少信點雞湯馬伊琍好像就生了兩個吧,而且以馬伊琍的經濟實力自己養不起兩個?她用得著靠男人?
  • 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激怒了誰?
    1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12月26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發布了《社會心態藍皮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婚姻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總體表現為男性高於女性。馬雲曾經這樣評價過中國的女性:「中國女性是『超級女人』,瑞典女人要工作,但不用看孩子;日本女人要看孩子,但不用工作。中國的女性往往既是承擔責任的母親,又是創業者,非常不容易,我非常敬佩。」
  • 男性為什麼一定要找女性結婚?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進化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我們的心理機制之所以表現為目前的形式,是因為它在進化歷史中解決了某種反覆出現的與生存和繁殖有關的特定問題。 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觀點,男人之所以選擇找女人結婚,是因為可以從婚姻中獲得潛在的有關生存和繁殖的收益。
  • 馬伊琍舉例卵子談女性獨立,被質疑自相矛盾,是本真還是立人設?
    在登上微博熱搜榜一之後,馬伊琍的言論,收穫了不少人的肯定與讚美之後,相關的爭議當然也不小。40+的她坦言自己不為父母,不為女兒活著,只為自己活出別樣的精彩。馬伊琍的意思,應該是女性可以選擇任意身份,你覺得當媽媽能完整自己就去當,覺得不當媽媽也很完整了也行,但不需要把當媽媽這件事強加給女性,要求她們必須成為媽媽才是完整的女性。
  • 巴拉圭的「一夫多妻」,女性很開心,男性一言難盡
    早前「一夫多妻」對於中國來說並不陌生,封建社會時期,皇帝後宮三千佳麗,民間富紳妻妾成群,由「一夫多妻」引發的「爭鬥」情節,也是近幾年影視劇的主要題材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平等觀念的普及和文化進步的趨勢,「一夫一妻」制慢慢地被社會摒棄,但是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中,還有一部分崇尚「一夫多妻」,甚至有的國家稱,「一夫多妻」是不能被禁止的「古老傳統」。每個國家由於文化和國情等方面的不同,對婚姻制度的要求也不同。
  •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為什麼大城市的剩女多?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意味著中國將會有3000萬男性會打光棍,在擔心中國剩男的同時,在北京等大城市,卻出現了數十萬計的剩女。比如北京,剩女的數量已經突破了80萬,不僅是國內剩女最多的城市,還創下了世界之最,全球都沒有任何的一個城市,有如此多的剩女。
  • 離婚後馬伊琍再為女權發聲,卻引發爭議,她說了什麼?
    當談起當今女性的情感、以及大齡剩女話題時,馬伊琍表示:如今嫁不出去的女性越來越多,實際原因是因為當下中國男性普遍不夠獨立、媽寶男、啃老的太多,真正有獨立人格的女性都看不上他們。馬伊琍還強調:「如今的國內女性普遍都在自我進步、成功、自我審視和改變,但同時在這麼做的男人卻少之又少,我覺得中國男人就應該多反思自我,跟上女性的進步!「這番採訪言論一經播出,也引發網友熱議。
  • 馬伊琍大談「卵事」:讓卵子成為它自己!女性不生娃才是獨立?
    在最近的一期《女人30+》節目中,馬伊琍談到「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被問到認為女性的價值是什麼的時候她回覆:「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為了成為母親,而是為了成為自己。」作為流量明星,兩個孩子的母親,這番言論一出,引發全網爭議,有6.5萬人參與了討論,話題閱讀量達到了3.4億。
  • 女性情感實錄:她們為什麼不結婚?
    01因做心理諮詢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有機會認識不少女性朋友。前不久在一次聊到三四十歲女性的婚姻現狀的時候,朋友A說出了她和閨蜜的現狀。這個朋友已育離婚,她現在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她的閨密未婚未育,卻不想要婚姻,只想要孩子。
  • 馬伊琍再談女性價值,成為母親不是女性使命,凹人設還是灌雞湯?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30+女性也成為熱門話題。大眾越來越將視線和目光聚焦在這個特殊年齡階段的女性群體身上,一系列以「30+」女性為話題的電視劇、綜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新近播出的一期中請來的這位女演員大家也並不陌生,是《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扮演者—馬伊琍。馬伊琍在節目中再次談到女性價值,同時也在離婚後第一次在公眾面前提到婚姻觀以及前夫文章。馬伊琍認為卵子的使命不是要成為受精卵,女性的價值也並不僅僅是要成為母親,更要活出自我。
  • 不接地氣的「女拳」解放不了女性,捍衛不了廣大普通女性的權益
    而是應該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不婚不育是女性的權利,結婚生子也是女性的權利。與其教唆一個已婚的女性去離婚或者獨立生存,不如幫助女性在婚內擁有更多的合法的權益。那麼對於男性來說就很簡單了,我麼應當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同時也要承認全職女性的價值並不比男人低,她或許是沒有掙到錢,但是她讓你掙到了錢。
  • 44歲馬伊琍談女性價值: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為自己而活
    8月26日,在新一期《女人30+》節目中,馬伊琍坦言,在年輕的時候,自己一度認為懷孕對女性來說就是一種使命,幾乎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有的人生經歷。而隨著閱歷的增加,尤其是在看過《破卵》之後,慢慢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多少有些荒誕。
  • 中國女性比男性多的城市排行榜
    中國女性比男性多的城市排行。第一,北京。據最新數據調查女性人口與男性人口比例在110:98,單身適婚男女比例1:4,剩女將泛濫成災,其中年齡在30到35歲之間的非常多,預計將有100萬剩餘女性在北京是沒有對象的。
  • 「孩子,你結婚了也沒有關係,真正獨立的女性不以結不結婚來定義」
    什麼時候男性女性不再以結不結婚 這個標準去判定是否為獨立女性 我才相信 那個時候的女性真的獨立了
  • 為什麼結婚越來越難?因為男性沉迷幻想,女性充滿野心
    總結下來就是:男性沉迷幻想,女性充滿野心。 《日本人結婚難:沉迷幻想的男性 VS 充滿野性的女性》 以前日本男性在社會佔有主導地位,他們賺錢養家,特別有話語權。但隨著日本經濟衰退,女性紛紛走進職場養活自己,反而很多男性找不到工作,變得缺乏自信。
  • 馬伊琍:優秀的女孩為什麼沒有嫁出去?是因為很多男人不夠獨立
    為什麼很多有很多優秀的女生不結婚? 馬伊琍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說:「我們中國你去算人口比例,一定是男人多過女人的,可是為什麼就沒有嫁出去的女孩那麼多呢?因為女性太優秀了,女性不停在自我成功,自我進步,自我審視,自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