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竹編入門,從工具,編法,收口解讀,別讓這項民間手藝消失

2020-12-19 我愛DIY

竹編作為一項非常悠久的民間手藝,曾經和很多人密不可分。到現在,雖然漸漸地沒落了,但是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只是越來越缺少專業的教程和講解。

一件竹編從破篾到成品,一般要經過十幾至三十幾道工序。今天小愛同學就和大家講解這些工序。做一件竹編通常要經過:破篾、染色、編織、裝提手等工序。以及圖解9大編織方法,7大收口編織方法。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去認識。

第一步:破篾

這一步的主要工序有有:分篾、分層、過劍門刀、刮青、蒸煮、過圓刀

1、劈篾——用一把竹刀把竹子逐漸對半等分,就劈成了一根一根可用的篾絲。(篾絲常用的規格有一毫米、兩毫米、三毫米、五毫米)

2、過劍門刀——保證竹篾寬度一致的秘訣。

3、刮青、過圓刀——刮青是保證竹絲均勻光滑的關鍵步驟。圓刀可以圓掉篾絲的稜角、摸起來不圓潤光滑不傷手。一根竹篾通常要三道四次才能夠有綢緞般的光澤和絲滑。

第二步:染色,碳化,防蟲蛀

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使用。染色後正在晾曬的竹絲。

第三步:編織

竹篾加工好之後就要根據所編器物的情況運用不同的編織手法編織。編織技法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演變出了上百種技法。但是從大類上來講分為:平面編、立體編、經緯編。平面編織是立體編的基礎,其它技法都是在這兩種技法的基礎上變化而來。

4、安裝器物的提手、圈口和纏藤

以上就是大致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一起結合圖文來認識這些竹編的工具和編法。

竹編工具

1.竹刀(又名篾刀):刀我25釐米、刀背厚1.5釐米、刀柄長10釐米。用於剖竹、啟條、2劈篾、劈絲等。

2.劍門:有同樣大小兩把,每把全長14釐米。用於抽篾、抽絲等。

3.竹鋸、小鋸:竹鋸長55釐米,鋸齒寬0.3釐米,用於鋸竹、鋸料等。

4.一字刨:刨刀長15釐米,柄長24釐米。用於刨夾料、環料等。

5.尖頭銼、平頭銼:尖頭銼長27釐米,平頭銼長30釐米,用於銼夾料、環料等。

6.篾千:篾千有大小規格數種,大號的長21釐米、寬0.8~1釐米;中號的長20釐米、寬0.4~0.6釐米;小號的長19釐米、寬0.2釐米。用於編篾絲、插經、穿藤、彈花等。

7.鑽杆:鑽杆的長50釐米、鑽長6釐米、壓板長28釐米、重錘直徑10釐米。對於竹編裝配、串絲等鑽洞、銷釘之用。

8.刮刀:三角鐵形狀,彎轉處成直角。刮刀長23.5釐米。用於刮篾、刮絲等。

9.竹鑿:竹鑿長12釐米,用於剖竹。

10.線規:量篾絲和粗細、篾子的厚薄之用。

11.木圓規:木圓規長29~35釐米,對編織竹編底板、裡板畫圓之用。

12.內卡、外卡:內卡長21釐米,外卡長25.5釐米。對量竹編產品的內、外圓與口徑的大小之用。

9大竹編基本編法

中國竹編雖然傳承數千年,但是沒有過多的資料記載,文字教程也是極其稀少,以下9大竹編基本編法,帶你走進竹編藝術的「殿堂」

一、一挑一編法:

先將經材排列好,緯材以1/1編織法,一條竹篾在上,一條竹篾在下的交織,編法極為簡單而易學。如圖1。可演變成各 式如4/4編法,如圖2,及兩一相間編法,圖3;或3/3,2/2編法。

二、斜紋編法

此編法是當橫的緯材第二條穿織時,必須間隔直的一條 ,依二上二下穿織,第三條再依間隔一條,於緯材方面呈步階式的排列,如圖(四)。除挑二壓二方式也可採3/3,4/4的編織方式,圖(五)、圖(六)。

三、回字形編法

圖(七)、(八)、(九)、(十)皆為斜紋編法的應用。圖(十)四方形底起編法,是以中心為主,以壓三挑三法圖案做上下左右對稱。(實作篇—採果藍)

四、梯形編法

經材排列好備用,第一條緯材以六上二下編織,第二條用五上三下,第三條緯材以四上四下,第四以三上五下,第五以六上二下編織,即成梯形步階式圖案,以五條緯材為單位,依序增加編成,如圖(十一)。

五、三角孔編法

是以三條篾起編,第一條在底,第二條在中央,第三條在上交叉散開 ,而且角度相

等;第二次再以六條竹篾,分別穿插,而後依次逐漸增加。圖(十二)

六、雙重三角形編法

以六條竹蔑起編,而後增加六條,了解竹蔑之間的構成關係後,逐漸增加,如圖(十三)。

七、六角孔編法

此法系以三條竹篾起頭,再以三條竹篾織成六角孔,以後分別以六條逐漸增加。圖(十四)。(實作篇—字紙籠)

八、圓口編織法

先以四條竹蔑為一單位,依序如圖(十五)重迭散開,再增加四條,並注意其如何交織,理出道理後,逐漸增加,如圖(十六)。此乃難度較高的編法。

九、菊底編法

八條竹蔑以中心點為主,排成放射狀,如菊形;再以蔑絲做一上一下繞圓編織,注意!於第二圈開始處,先做一次二上於第一、二竹蔑之上,而後再做一上一下繞編,第三圈開始是在第二、三竹蔑處做二上,依此類推。如圖(十七)

7類竹編收口編制方法

圖(一)

一、圖(一)是經材往右下折,並將多餘剩材剪去,但是此收編法不堅固,應從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中選其一搭配,做收編。

圖(二)

二、圖(二)外圈右上斜的竹蔑往內、右下折,並剪去剩材及內圈竹蔑,並必須搭配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圖(三)

三、圖(三)外圈右上斜竹蔑往中間、右下折,而後剪去剩材及內圈竹蔑,必須搭配圖(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圖(四)

四、圖(四)以二右上斜外圈竹蔑,採壓二挑二方式,向下折入,並剪去剩材。必須搭配圖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其中之一收編法,才能更堅固美觀

五、於收口處,加入一個與編物口同大小的竹框,再依圖(五)、(六)的方式收編。

六、於收口處加入一個與編物口同大小的竹框,使右上斜竹蔑呈壓二狀,如圖(七),再依圖(八)的方式收編,完成如圖(九)。

七、在收口處加入內、外兩竹框,夾著編物,可以利用藤皮、細藤心,來做收編。下列六種方法供參考:

這些看似普通的竹編,蘊含著祖祖輩輩的經驗和智慧,現在大城市裡已經越來越見不到這些竹編作品,甚至很多小孩都沒見過,如今,農村還依然保持使用著!其實,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最終不曾改變的是,竹編一直在圍繞著我們的生活,從未離開,而且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也希望竹編工藝,被越來越多的手藝人改變,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天為大家分享就到這了。圖片和資料整理網際網路,如有不實,歡迎指出,分享大家學習使用,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關注@我愛DIY,每天分享生活好玩資訊,創意,手工DIY教程。歡迎大家薦稿和投稿,一起分享學習進步。做個愛生活愛動手的手工達人。

相關焦點

  • 竹木牙角,竹在先——竹編
    在中國,竹子經歷了禮器、樂器,成為了君子形象的審美象徵;各種竹筐、竹籃、竹簍等生產工具,自古就是老百姓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邊編織技術稱為竹編,它不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當然要編成一件精美的竹編工藝品,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蔑刀還有用來丈量尺寸、挑篾插篾的篾尺,還要用蔑刀破好的竹子颳得光滑的刮刀,有的竹子還需要用工具(手鑽)鑽上小孔,其餘用來鋸斷竹子的鋸子,去其多餘部分的卷刨、竹鑿等都是製作竹編的工具。
  • 「80後」浙江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以「技」戰「疫」
    原標題:「80後」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以「技」抗「疫」 刮青、起底,起身、收口……近日,「80後」烏鎮竹編手藝傳承人錢利淮通過「微博非遺公開課」,向大家展示了烏鎮竹編這項傳統技藝。這是繼桐鄉市糖畫技藝非遺小傳人魏樂樂之後又一個在「微博非遺公開課」上授課的桐鄉非遺傳人。
  • 銅梁:從手藝人到「守藝人」 一位竹編老人的堅守
    景區文創街上的一家竹編工坊裡,73歲的劉玉國老人坐在門口,用刀把竹子劃成薄薄的篾條聚攏,篾條在手中上下不停地穿插飛舞。一坐就是一天,長期埋頭含胸,老人的腰身已不再挺拔,但臉上的笑容卻滿是自豪與滿足。劉玉國是銅梁區少雲鎮雙堰村人。老人告訴筆者,他從小就開始學著用竹子編制背簍、籮筐、籬笆等農具和生活用品。「那個時候物資缺乏,很多用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己編的。」
  • 東安縣山水村:竹編工藝織出致富路
    「製作竹籮筐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刀、鋸、斧等工具,主要靠手藝,成型時間要5至6個月,我編織的竹籮筐不生蟲不生黴,經久耐用,供不應求。」龍祥庚說道。山水村竹編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龍祥庚編織的竹籮筐造型美觀、做工精細、結實耐用、被竹編同行讚譽為「竹編中的活化石」。
  • 手工竹編,有一種尷尬,叫「看起來都一樣」
    傳統手工竹編作為商品屬性,自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人群並與之交流溝通,完全了解竹編行業的人很少,因為中國的竹編種類太過多樣,編制地區太過分散。要想了解得透徹一點,則是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走訪和思考的,沒落的竹編行業,遊走並專一了解這一塊的人,極少。也因此導致對於傳統竹編,很多人都是不熟悉的,一知半解或者壓根沒聽說過。
  • 文化保山:古巷、老人、竹編,這是鄉愁!
    在滄桑歲月中,他們不慍不火,慢吞吞地延續著古老的手藝和買賣。老人們面色很平和,也有點茫然,他們也不知道這類帶著泥巴味的土產品市場什麼時候將不復存在,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啥時候將嘎然失傳。或許,他們此刻只是在乎當街的生意能儘快成交,好早點回去,似乎太多太遠的想法均不在考慮的範疇。在騰衝北部鄉鎮,竹編歷史悠久。
  • 糖畫、竹編登上「微博非遺公開課」
    糖畫、竹編登上「微博非遺公開課」 發布日期:2020-03-02 09:18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竹編雖發源自中國,卻精緻於日本
    經過多年的發展,竹藝品的編織方法可以說多達百種,依據不同用途又發展出不同的編法。更有甚者還掌握了編織文字、立體編織和混色編織的技藝,融入了個人情感和精巧工藝的竹藝品,可謂是竹編藝人用心打磨的「結晶」,貴重無價。 竹編藝人的工匠精神
  • 快速學會編繩基礎 圓形4股辮編法
    歡迎來到墨璃手工今天我們分享編繩的基礎結編繩其實並不難,我們先學會基礎結。就可以編出好看的各種款式了。之前還有發過其他基礎結的編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看一下。希望分享的視頻對你有所幫助1,手工編繩基礎入門必學的 圓形4股辮編法
  • 揭秘嶽陽民間採耳絕技,傳統手藝融入現代生活
    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似神仙之道:洗澡、捏腳、掏耳朵。掏耳雅稱採耳,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古時候,技術高超的採耳師傅常年服侍那些王公大臣。可謂:一掏龍入海,二刮虎出淵,三顛似神仙;民間的採耳,則興起於剃頭匠。他們有一套專門的掏耳工具和操作手法。素有「千年遊來多享受,神仙飛來也歇腳」的說法。
  • 十日談丨直播預告:90後新生代帶道明竹編走向新生
    美麗富饒的川西平原有一個別致的小鎮這裡的人們以竹編為生竹製建材、竹製工具從古至今伴隨著一代代人的生活這個小鎮就是楊家的竹編生意是從楊隆梅的爺爺開始做起的,從白手起家到擁有自己的工廠,都由他一手操持。而爺爺的離去則意味著道明竹編的傳承人又少了一個。禍不單行,2013年的一場大火燒掉了竹編廠裡幾乎所有的機器設備以及竹編半成品,能夠留下的就只有竹編的手藝和手藝人的記憶,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 武宣東鄉:小小竹編 九代傳承
    竹編是用篾片或篾絲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竹編生活用品實用價值大,歷史悠久。武宣的竹編技藝因東鄉鎮的竹籮筐、竹籃子而盛名,其中龍甫村竹編自祖上張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 圓形四股辮編法一,手工編織圖文教程,一看就會
    四股辮分為圓形四股和扁形四股,今天鄰家手工帶來手工編織圓形四股辮基礎編法,第一種簡單方法,還有另外一種編法下期帶來,記得查看喔。中國結之圓形四股辮,手工編織方法一,超簡單材料準備:4根B玉線(或者2根對摺)。一、把線分成左右2組,每組2根線。
  • 手工刺繡針法大全【刺繡入門基礎】九、
    回顧:手工刺繡針法大全及刺繡工具和材料【刺繡入門基礎】一、手工刺繡針法大全及刺繡工具和材料【刺繡入門基礎】二、
  • 柞水民間手工藝品:手工草碗
    柞水手工草碗是另一件埋藏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藏。據考證,蔡氏家族位於曹坪鎮中坪社區第二組,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湖北陽興縣遷移而來,發現柞水金井河上下60裡有豐富的龍鬚草資源,從事草盆編織已有200多年歷史。
  • 竹編老李的經緯新天地
    李年根想過打工,卻又舍不下竹編手藝,「我去不了。我從小做篾匠,一生一世都是篾匠。」實在維持不了生計,李年根決定跑摩託車。他堅持了4年,但始終放不下竹編手藝。「4年裡,我白天跑摩託,晚上拼命做竹編作品。每天都是凌晨才睡覺,就是為了編出精緻的竹編擺件。」李年根說,那時候還年輕,就想把最好的竹編作品做出來,讓大家都看得到。
  • diy手工編繩基礎慢動作金剛結和金剛結包邊編法
    金剛結和金剛結包邊編法 是不是看著別人編出的的手工作品,很羨慕!覺得好厲害!其實我們也可以的! 只要我們學會的編繩基礎結,就可以編出好看的樣式。今天我們學習基礎結金剛結。這不難。
  • 舊報紙雜誌別扔了,剪一剪,捲成紙棍,做出來的收納籃,很好用
    如果你閒在家不知道做點什麼,做手工的材料又特別欠缺,不如就用家中現有的舊物來直接改造吧。看看家裡舊了的雜誌,宣傳單,報紙這些都有沒閒置的,或者還沒有扔的?現在,真是想要找份舊報紙也都不容易了,趕緊去翻一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