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蒂落,百折不撓,百折不撓!此時此刻,每一次行動都不經意地烙刻著生命的軌跡,那些奸佞之臣以一時的歡愉換來萬世的唾棄,而那些曾經在歷史車輪下蕭蕭獨立的勇者,自然也應為後世所敬仰。
曾經有一位不敗戰神用行動成就了一位驕傲的功績,他死後有七十多位貴族下葬,為了紀念這位傳奇人物,現在又有一個郡以他命名。
這位不敗戰神,名字叫吳起,歷史上名垂青史。戰國時,在衛國的一個富家裡,吳起一出生,就過上了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的生活,他不必為明天擔心,也不必為未來憂心忡忡,那時候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和身邊那些優秀的人一樣,走上仕途。
不過,大眾的選擇並不適合吳起,為了謀得一官半職,吳起四處託人勾結,直至家財散盡,這位少年仍是官場上的最底層。忙碌的工作和連日的奔波使吳起感到身心疲憊,每逢夜深人靜,這位才子總會陷入絕望的深淵,不知如何選擇未來的人生。
就在吳起孤獨、悲傷的時候,這座城市的三十多個人公開發表了嘲笑他的言論。這番尖刻的言辭,使吳起大為惱火,他傾吐出了所有的怨恨,吳起拿起武器,殺死了嘲笑自己的人。這位仕途不順的才子應該以武力維護他的尊嚴。
殺人不眨眼是個永恆不變的道理,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查,吳起只好選擇離開家鄉。望著年邁的母親和生活了幾十年的家鄉,即將啟程的吳起悲痛萬分,他對母親許諾說:「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懷著對未來的期望,吳起踏上了一條通向異鄉的道路。
吳起在外邊漂泊了一段時間後,來到曾申的門下研習儒術。在安頓下來之後,吳起得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悲傷中的吳起是多麼想回到家鄉為母親送終,可他還沒有履行對母親的諾言,只要回去,一定會被捉拿歸案,吳起無法安葬自己的後半生,他選擇不回家鄉為母親送終。
在許多人看來,吳起的這種行為是一種不忠不孝的表現,他的老師也因此把他趕出了師門,短短的幾個月,吳起就在人世間經受了許多磨難,這曲折的人生經歷使他從苦難中成長起來,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規劃。
知識有著無形的力量,為了豐富自己的心靈,也為了排解自己的悲傷,吳起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他找了很多書,又到處奔波。苦人,天長地久,在不斷的讀書與學習中,吳起的眼界與心境也漸漸開闊起來,他不再沉溺於過去的憂傷,此時的吳起就像一隻睡醒的雄獅,用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注視著世界的變遷與變化。
齊軍到達後,吳起主動請魯君上陣殺敵,隨著齊軍大敗而逃,吳起也逐漸在魯君心中佔有一席之地,魯君十分讚賞吳起的軍事謀略和膽識。
國王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國王經常要謹慎地做出每一個決定,當反齊的計劃提上日程時,魯君卻遲遲不敢讓吳起擔任這次戰役的總指揮,魯君知道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他擔心吳起會因為妻子的地位而與齊人勾結。精明的吳起自然猜到了魯君的心思,為了打消魯君的顧忌,吳起毫不猶豫地殺掉了自己的妻子,事業前無家庭,無愛情,吳起的目標就是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