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軍事史上有這麼一個人物,被人們號稱戰神。而且心狠手辣,之後有一個大學問家叫梁啓超,在他考證研究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在戰國時期,把所有的戰爭都加起來一共死了兩百多萬人,而其中有二分之一都是死於這位戰神之手。這位戰神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戰將,白起。
一說白起這個人物,大家都知道,能想起來的就是心狠手辣,一次坑殺趙國四十萬士兵。戰神、死神都是由此而來,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位名將。
在電視劇裡給了一個出身,說是狼孩,在狼群裡抱出來的。有人就提出疑問,在現實世界裡,也有從狼群裡找到的孩子,但是在狼群裡救出來的孩子,因為從小就在狼群裡,所以就會失去最重要的成長期。這個成長期就是從出生到三周歲,現在的科學研究表示,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對一個人的將來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咱們都知道孩子咿呀學語、爬行、走路、能有基本的思維方式和簡單的感情交流,都是在這個階段培養的。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裡沒有培養人的思維和語言交流,在三歲之後再去彌補,是彌補不回來的,可能會影響這輩子的智商是不如一個正常人的。所以有人會說,既然白起小時候是在狼群長大的,他在以後絕對不會讀兵書學兵法。但咱不能和電視劇來較這個真。本來電視劇就會有很多虛構的成分。但是為什麼電視劇放棄了科學常識,把白起放在狼群裡來演呢?其實這也是編劇的良苦用心,因為白起這個人分析一下,他的性格和狼就非常像,比如殘忍,還有行軍打仗的打法都和狼是非常像的。而且打仗對白起來說就像是本能一樣,無師自通。就像狼天生就會捕殺獵物一樣,入軍沒多久就從百夫長升到了偏將,只要是他出兵。仗仗皆勝。當時羋月的弟弟魏冉和大將軍司馬錯都給他很高的評價。為什麼說打法像狼呢?
咱們分析一下白起打仗的特點。
白起打仗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不願意攻城守城,最喜歡在曠野上作戰,另一個是不在意城池的得失,而在意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咱們首先說說第一點,有一場戰役。在楚懷王死後,楚懷王的兒子對秦國不服氣,總想和秦國打一下試試,結果白起帶兵討伐,大獲全勝,直到打到了楚國的郾城,楚國大敗,如果郾城在丟失,楚國的皇城郢都也就等於沒有了最後的保障,被拿下也就是時間問題,所以楚國就把大量的精銳都調去郾城,死守郾城。
白起不願意攻城,因為攻城損失太大了,但是白起發現在附近有一條河,他就在河的上遊建了一個大壩,再把其他河的水引到這裡,當水足夠多的時候,把大壩摧毀,大水直入郾城,白起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郾城,就像電影<<狼圖騰>>裡面狼群襲擊馬群一樣,把馬都攆到河裡面,夜裡氣溫下降,把馬都凍死了。所以說很像狼,之後白起又打下了郢都,楚王遷都逃走。
第二點在後面攻打楚國的時候,曾經給羋月出過主意,說楚國的戰線太長了,一個一個打太慢了,不如直接打到都城,拿下楚王,但是我自己打不行,必須兵分兩路,我在正面進攻,派司馬錯將軍繞過巴蜀,在後面打。不知道大家想沒想到在狼三則的一篇文章裡寫到,狼在攻擊人的時候,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意思是一頭狼在前面吸引注意力,另一個悄悄過去抄後路,這就是狼群合圍伏擊的戰術,還有像狼群打法最經典的秦趙長平之戰,最後一擊是白起完成的,這是秦國要滅掉趙國。打到了上黨附近,但是趙國派出的是老將廉頗,這位老將軍非常善於防守,在這裡擋住了秦國的進攻,防守了整整三年,這是對秦國非常不利的,糧草補給比趙國麻煩的多,但是趙國想把秦軍早日打回去,廉頗老將軍就防守也不進攻啊,這可不行,就把廉頗老將軍換了下去,換上來的是趙括,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秦國一發現廉頗都換掉,想到了趙國準備主動出擊,可算是有機會了。就把原來的將領換了下來,換上了最擅長打曠野戰的白起。所以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就遇到了經驗豐富的戰神白起。
白起對上趙括裝作不敵。邊打邊退,趙括立功心切,追殺秦軍,一直追到了長平。白起早就在這個地方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伏擊,趙軍大軍殺來,秦軍殺出把趙軍從中截斷,首尾不能相顧。結果趙軍大亂被秦兵整整圍困了四十六天。糧草早就斷了,趙括別無他法,帶兵突圍,被亂箭射死,前面白起殺死趙軍大約五萬多人,還剩下四十萬大軍全部投降,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四十萬人被白起全部殺死,所以電視劇裡把他的出生安排成狼孩,白起真的是心狠手辣。
但是這個人物真的就是這麼殘忍嗎?
也並不全是,這裡面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時代背景
秦國的軍功賞賜豐厚,對士兵來說賞賜原則就是在戰鬥之中砍下多少人頭,論功行賞按人頭計算,所以白起下面的士兵都發了財。
第二、不好管理
大軍四十萬人,吃喝都是大問題。養都養不起,而是還是個巨大的隱患,放走了怕武裝回來再打,給自己找麻煩,收入帳下又怕背後挨刀子,怕叛變。
白起出於方方面面的考慮一下,只有殺了是最大的解決辦法。所以這也是由時代和當時戰爭特點所決定的。
但是白起殺了這麼多人他就一點不後悔嗎?
在之後,白起遇到了一個剋星,名字叫範雎,範雎比較會玩權謀之術,也可以說是整個羋月家族的剋星。他曾勸秦昭襄王,要把權力從羋月手上拿回來。後來又讓秦昭襄王剝奪了羋月另外兩個孩子的權力,同時害死白起。是秦昭襄王賜死白起,而白起死之前說了兩句話,第一句話說的是:我做錯什麼了,大王如此待我。第二句是:我當年坑殺趙國四十萬兵卒,我有今日的下場也是罪有應得。可見白起在這件事上也是很後悔的。
不知道白起在各位看官老爺心裡是什麼印象。歡迎評論交流!